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miRNA跨界调控及对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启示
1
作者 张苗 谭晓慧 +3 位作者 武颍彩 郑艳玲 吴丽娟 王振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4-930,共7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病毒和真核生物体内的非编码RNA,可以从转录和转录后环节调控基因表达。近期研究显示,植物miRNA可以进入微生物、动物和人体内部,跨界调控基因表达,影响它们的生理病理过程。本文梳理了植物mi...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病毒和真核生物体内的非编码RNA,可以从转录和转录后环节调控基因表达。近期研究显示,植物miRNA可以进入微生物、动物和人体内部,跨界调控基因表达,影响它们的生理病理过程。本文梳理了植物miRNA跨界调控的研究现状,从抗病毒、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抗疲劳、抗纤维化、保护血管、保护神经等方面介绍了植物miRNA干预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miRNA在体内外保持稳定的原因及其调控人类基因表达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miRNA跨界调控对挖掘中药新型药用活性成分及阐明中药药理的重要意义,指出“构建中药miRNA在人体内的复杂调控网络”和“探究中药miRNA调控人类基因表达的新机制”是两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MIRNA 跨界调控 人类疾病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科托法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石志强 肖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8期1646-1649,共4页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明确其作用机理是我们后学将托法发扬光大,更好服务临床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托法作用机理研究文献的回顾与归纳,重点阐述了托法...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明确其作用机理是我们后学将托法发扬光大,更好服务临床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托法作用机理研究文献的回顾与归纳,重点阐述了托法抗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胃溃疡作用及组方药物药理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总结了托法机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实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甚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最后对未来中医托法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是否具有抑杀菌作用,促进固有免疫细胞的增殖与活性,调节体液组织因素中多种杀伤或抑菌物质以及调节特异性免疫;是否能够提高血中其他生长因子或另外因素,促进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 托法 作用机理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炎2号和督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奥晓静 黄娟 +4 位作者 谭亚芹 王琦 王丹 郭丹 乔卓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鼻炎2号和督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炎2号组和督灸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炎2号组给予鼻炎2号,督灸组给予督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 目的探讨鼻炎2号和督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炎2号组和督灸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炎2号组给予鼻炎2号,督灸组给予督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预后情况(平均发作次数和3个月内复发率)、VAS评分、TLR2、IgG4、NF-κBp50变化。结果鼻炎2号组和督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NF-κBp50、TLR2降低(P<0.05),IgG4升高(P<0.05),以鼻炎2号组、督灸组更明显(P<0.05);鼻炎2号组、督灸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炎2号和督灸可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LR2、鼻黏膜组织NF-κBp50水平,提高血清IgG4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2号 督灸 常规治疗 变应性鼻炎 TLR2-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胶浆在妇科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广龙 张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0-778,共9页
苯酚胶浆造模法是一种在妇科疾病动物实验模型中广泛采用的造模技术。在构建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动物模型时,苯酚胶浆作为粘堵剂被注射入大鼠子宫内,造成盆腔器官组织的化学性烧伤。这种烧伤会引起... 苯酚胶浆造模法是一种在妇科疾病动物实验模型中广泛采用的造模技术。在构建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动物模型时,苯酚胶浆作为粘堵剂被注射入大鼠子宫内,造成盆腔器官组织的化学性烧伤。这种烧伤会引起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炎性粘连和阻塞,进而形成慢性炎症。此外,苯酚胶浆也被应用于复制中医妇科的动物模型,利用其腐蚀性和黏滞性,制作以湿瘀互结为基础证候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研究妇科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关键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胶浆 妇科疾病 动物模型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探讨压力应激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联机制
5
作者 胡凯 董平 +3 位作者 吴昊 王悦 侯瑞杰 姚广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5-660,共6页
压力应激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导因素,长期或剧烈的压力应激可能会打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整体平衡,相关的生物信息会通过多种作用于颈椎局部的相应受体进而产生负向的病理改变,而椎动脉及其附近的肌肉、结缔... 压力应激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导因素,长期或剧烈的压力应激可能会打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整体平衡,相关的生物信息会通过多种作用于颈椎局部的相应受体进而产生负向的病理改变,而椎动脉及其附近的肌肉、结缔组织等受到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力学与炎性改变,生物力学异常及炎症级联反应等病理生理学改变影响后,会促进多种激素的释放,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或加重负向情绪反馈,形成“中枢-局部-中枢”的恶性循环。本文将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探讨压力应激对于CSA关键症状的作用机制,为针对性的治疗干预CSA提供更加全面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 压力应激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艳 曹瑞岗 +2 位作者 张锐 李永乐 白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4-809,共6页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内外源性损伤因素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及细胞因子失调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相关疾病发生。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胃黏膜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内外源性损伤因素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及细胞因子失调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相关疾病发生。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胃黏膜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从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血流、胃黏膜免疫系统、胃黏膜损伤修复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从前列腺素、三叶因子家族、热休克蛋白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从而对近年来中医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临床提高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保护 机制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永乐 钱占红 +3 位作者 郭志娟 孔令惠 杨巧芳 张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4-1009,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细胞凋亡是导致相关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细胞凋亡是导致相关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在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可能机制基础上,把握细胞凋亡这一关键环节,重点从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及相关途径中具体信号通路阐明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系统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及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医药治疗方案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细胞凋亡 中医药 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微生物-脑-肠轴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晓婧 常雪 +5 位作者 张锐 张欣 谭晓慧 李琛 李永乐 吴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05-4210,共6页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对产妇、婴儿、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参与调控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活动,影响人类情绪、认知等行为,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中医药作为治疗孕产...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对产妇、婴儿、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参与调控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活动,影响人类情绪、认知等行为,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中医药作为治疗孕产妇的重要手段,其防治作用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献,重点围绕微生物-脑-肠轴涉及的迷走神经途径、神经递质途径、神经内分泌途径、免疫系统途径和代谢物途径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医药防治产后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肠道菌群 脑肠轴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脏理论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永乐 翟双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9-1306,共8页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中医 理论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雪 陈晓婧 +3 位作者 张旭东 张超伟 李永乐 白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22-526,共5页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纷繁复杂,疾病之间相互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细胞自噬是维护胃黏膜细胞稳态的重要因素,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其...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纷繁复杂,疾病之间相互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细胞自噬是维护胃黏膜细胞稳态的重要因素,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其防治作用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从ULK1蛋白激酶复合体、Vps34-Beclin1和Ⅲ型PI3K复合体、mAtg9、Atg5-Atg12-Atg16连接系统和LC3连接系统中具体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对消化系统疾病细胞自噬的调控的研究现状,以期发现中医药调节自噬对于细胞保护的作用,从而对于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自噬 中医药 ULK1蛋白激酶复合体 Vps34-Beclin1 Ⅲ型PI3K复合体 mAtg9 Atg5-Atg12-Atg16连接系统 LC3连接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文凯 衡春妮 +3 位作者 谭云龙 杜娟 冯硕 方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以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687名,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神经质分量表(E...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以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687名,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神经质分量表(EPQ-RSC-N)、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资本量表(PCQ)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运用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失眠症状患病率49.93%,男患者的AIS得分低于女患者(P<0.01)。SAS得分在神经质人格得分和AI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03,占总效应18.29%;随着PCQ得分水平的提升,SAS得分对AIS得分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趋势(β=-0.01,t=-4.41,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焦虑症状在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调节失眠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失眠 神经质 焦虑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召磊 刘春慧 +3 位作者 马建超 沈卓睿 李彦宾 白涵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39,共6页
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继发骨质疏松症是亟待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绝经后乳腺癌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对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西医多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中的芳香化酶抑制剂,虽然能有效控制雌激素水平,提高生存率,但是会增加骨质... 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继发骨质疏松症是亟待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绝经后乳腺癌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对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西医多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中的芳香化酶抑制剂,虽然能有效控制雌激素水平,提高生存率,但是会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相关骨检测。对于骨质疏松症,西医药物治疗多用双膦酸盐类,短期疗效较为满意,但存在时间限制,不能长期应用。西医非药物治疗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中医治疗本病的内治法,多从肝、脾、肾论治,能提高骨密度,减轻骨痛等症状,降低骨折的风险,疗效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少。中医外治法采用针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疗法。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中西医防治本病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绝经后乳腺癌 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阖理论研究朱宗元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奥晓静 董秋梅 黄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49,共3页
介绍朱宗元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肺为华盖,居于人体最上部,容易受邪侵袭而致开阖失司,不能完成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出入,新陈代谢,津液布散。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发生此病。其认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应以调节开阖、通调免... 介绍朱宗元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肺为华盖,居于人体最上部,容易受邪侵袭而致开阖失司,不能完成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出入,新陈代谢,津液布散。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发生此病。其认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应以调节开阖、通调免疫、祛邪开窍为主,只有从根本论治才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选择过敏煎为主合用桂枝加葛根汤、苍耳子散加减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方,以达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恢复正常开阖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宗元 变应性鼻炎 开阖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芩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炎性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佳利 李林 +6 位作者 张楠 张鑫磊 阿丁嘎 武俊 王凤春 孙丹雨 董冠中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辛芩颗粒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该院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辛芩颗粒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该院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辛芩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把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相关因子、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堵和鼻痒症状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b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ad 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外周血CD_(3)^(+)、CD_(4)^(+)水平及CD_(4)^(+)/CD_(8)^(+)比值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外周血CD_(8)^(+)水平升高,而对照组相较于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芩颗粒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且无较大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芩颗粒 过敏性鼻炎 炎性指标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分子免疫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志鹏 高升 任存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84-2686,共3页
目的:明确当归芍药散抗炎抗粘连的药理作用,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ICAM-1、SIg-A、TNF-α和IL-1的阳性表达水平和SIg-A浓度变化。结果:给药组中、... 目的:明确当归芍药散抗炎抗粘连的药理作用,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ICAM-1、SIg-A、TNF-α和IL-1的阳性表达水平和SIg-A浓度变化。结果:给药组中、高剂量组大鼠ICAM-1、SIg-A、TNF-α和IL-1的检测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中SIg-A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证实了当归芍药散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慢性盆腔炎,明确了当归芍药散抗炎抗粘连及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慢性盆腔炎 实验研究 ICAM-1 SIg-A TNF-α I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西青果和毛诃子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都格尔 麻春杰 +2 位作者 蔡秋杰 苏芮 图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1-664,共4页
目的:为了快速鉴别诃子、西青果及毛诃子3种药材,并建立三者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对诃子、西青果、毛诃子原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找出3味药主成分(鞣质)间谱图的变化规律,指出... 目的:为了快速鉴别诃子、西青果及毛诃子3种药材,并建立三者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对诃子、西青果、毛诃子原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找出3味药主成分(鞣质)间谱图的变化规律,指出不同药物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获得的红外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以快速准确鉴别诃子、西青果、毛诃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青果 诃子 毛诃子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合皮毛”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秀玲 葛楠 杨景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89-2191,共3页
"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 "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为深入研探"肺外合皮毛"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合皮毛 中医基础理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敦-乌日勒对MCAO/R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及N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莲花 麻春杰 +3 位作者 呼日乐巴根 李超 田海广 肖志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片组、额尔顿-乌日勒组,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MCAO/R模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麻醉、取脑,采用HE染色、SP等免疫组化方法评价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情况,并且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 m RNA、NGF m 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大鼠脑前额叶皮质坏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BDNF、NGF蛋白含量及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可上调MCAO/R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NGF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保护神经元,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白脉"病的传统功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MCAO/R模型大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脓散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石志强 李元奎 +2 位作者 班秀芬 肖成 张小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205-208,共4页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而透脓散作为透托法的代表方,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还可用于内科、妇产科等疾病,但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透脓散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这些治疗作用的?为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而透脓散作为透托法的代表方,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还可用于内科、妇产科等疾病,但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透脓散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这些治疗作用的?为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透脓散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与归纳,重点展示了透脓散的功效研究、抗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胃溃疡、组方药物药理及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存在的不足,即透脓散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甚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同时已初步证实了透脓散用于化脓性感染的效用与科学性,并为其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最后笔者对透脓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脓散 透托法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清透法”探微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景月 王乐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930-1932,共3页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清透法"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