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2 位作者 尹华 高同锁 白淑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CCF患者栓塞均获成功,其中7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栓塞后同时栓闭同侧颈内动脉。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应用 患者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并发症 结论 方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明 尹华 秦孝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9岁。血管瘤位于肝左叶11例,肝右叶32例,同时累及肝两叶者7例;病变单发者30例,多发者2...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9岁。血管瘤位于肝左叶11例,肝右叶32例,同时累及肝两叶者7例;病变单发者30例,多发者20例。有上腹隐痛、腹胀、贫血及腹部包块等症状者22例,无症状者28例。全部病例经B超、CT、MRI和/或肝动脉造影确诊。采用DSA设备,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其中10例为2次栓塞,40例行1次栓塞。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高同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0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24个月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即时止血成功率为86.6%,近期复发率为6.6%,中远期复发为0,并发症少而轻,对症治疗后...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0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24个月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即时止血成功率为86.6%,近期复发率为6.6%,中远期复发为0,并发症少而轻,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适应证广,可避免开胸手术,是一种治疗大咯血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介入性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子东 贾广志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3期2078-2079,共2页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后易再发出血。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介入诊疗技术能及时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更具优势——旋转DSA与MR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时行旋转DSA和MRA检查。评估旋转DSA显示动脉瘤的个... 目的比较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时行旋转DSA和MRA检查。评估旋转DSA显示动脉瘤的个数、部位、大小、形态、动脉瘤颈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与MR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40个动脉瘤,旋转DSA检查发现39个,敏感性为97.5%,直径大小为2~30mm。MRA检查发现36个,敏感性为90%,直径大小为4~30mm。旋转DSA检查对动脉瘤的全貌、瘤颈的位置和结构及与周围血管分支的解剖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旋转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MRA基本一致。结论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优于MRA,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还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血管腔内异物的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时预防和处理血管腔内异物的方法。方法15例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血管腔内异物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50.6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例;冠心病3例;肾功...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时预防和处理血管腔内异物的方法。方法15例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血管腔内异物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50.6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例;冠心病3例;肾功能衰竭2例;左髂内动脉开口处动脉瘤1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取出1例;经股动脉插管介入诊疗4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取出异物,并结合文献讨论其预防和处理的方法。结果15例血管腔内异物的患者12例通过介入方法安全取出异物,3例结合外科切开取出,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诊疗中,施术者一定要细心,避免粗暴操作,一旦发生血管腔内异物,用介入方法或结合外科手术切开处理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 血管腔内异物 介入处理 外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尹华 贾广志 王学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栓塞剂为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术后随访12 ̄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栓塞剂为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术后随访12 ̄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的程度。结果术后2 ̄6个月88.6%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2.4%的患者无变化。31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子宫体积缩小为栓塞前的44%,18个月复查子宫肌瘤平均缩小83%。结论用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患者疼痛感较轻,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 栓塞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内支架治疗
8
作者 李建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3期160-162,1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肾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AS)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用Palmaz支架,对3例大动脉炎、5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病变患者先行经皮腔内肾血管球囊成形术(PTRA),然后放置支架。结果8例患者PTRA...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肾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AS)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用Palmaz支架,对3例大动脉炎、5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病变患者先行经皮腔内肾血管球囊成形术(PTRA),然后放置支架。结果8例患者PTRA+支架植入术均成功,血压完全恢复正常5例,部分下降3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TRA+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效果满意,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 高血压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肾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Y型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复合狭窄(附2例报道)
9
作者 王泽鑫 贾广志 +3 位作者 李建明 关利君 张子东 王学静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32-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个体化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对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气道覆膜内... 目的探讨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个体化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对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2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均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性狭窄,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隆突 狭窄 Y型支架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