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华 贾广志 王学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49-3550,共2页
目的:评价单纯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胰腺癌患者中26例伴有肝转移,对全部患者进行了3~4次经导管动脉化疗,对其中19例患者同时进行胰腺癌原发灶放疗。结果:介入治疗组中原发灶未增大的比率为62.5%,... 目的:评价单纯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胰腺癌患者中26例伴有肝转移,对全部患者进行了3~4次经导管动脉化疗,对其中19例患者同时进行胰腺癌原发灶放疗。结果:介入治疗组中原发灶未增大的比率为62.5%,但无一例缩小。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组原发灶未增大的比率为84.2%,其中缩小比率为15.8%。经介入治疗后肝转移灶减少或缩小比率为69.2%,增加的比率为30.8%。疼痛缓解的占74.3%,食欲增加、体力状况改善的占83.7%。介入治疗组生存期为6~8个月的占37.5%,生存期为1年的占16.6%。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组生存期为6~8个月的占42%,生存期为1年的占21%。结论:胰腺癌单纯介入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转移病灶的发展,但对原发病灶的控制及延长生存期不如介入加放疗结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介入治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2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研究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例KTS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患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显示其异常的血管造影表现,继而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 目的:研究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例KTS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患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显示其异常的血管造影表现,继而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靶血管并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加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20例KTS患者中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浅静脉曲张。20例患者均可见患肢动脉主干增粗,血流明显加快。动脉分支增多紊乱、呈蜿蜒扭曲状17例,占85%。软组织内造影剂聚集12例。20例KTS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PVA加弹簧圈栓塞治疗,随访6~12个月见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患肢动脉造影可以显示KTS部分畸形血管,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KTS安全、成功率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栓塞 治疗性 聚乙烯醇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后皮质盲三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占普 武文元 +3 位作者 李建民 尹华 富春雨 马庆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皮质盲 内蒙古医学院 脑细胞损害 血-脑屏障 动脉造影 附属医院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秦孝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取)栓术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永久性Trap Ease滤器(TEF)20枚,永久性Vena Tech滤器(VTF)31枚,可回收性OptEaseTM滤器...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取)栓术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永久性Trap Ease滤器(TEF)20枚,永久性Vena Tech滤器(VTF)31枚,可回收性OptEaseTM滤器(OEF)13枚,临时性Tempo Ⅱ滤器8枚;71枚位置在肾静脉开口下方,1枚位置在肾静脉开口上方。结果术后随访8~72个月。70例中,无一例出现PE,6例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梗死,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1 位作者 尹华 王学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82例拟做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其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制动时间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股动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于桡...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82例拟做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其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制动时间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股动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小于桡动脉组,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高于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适合于择期造影者及老年人。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适用于急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桡动脉 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国荣 高同锁 +1 位作者 白淑芳 王学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 研究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 INTEGRISV 30 0 0型DSA系统 ,对 2 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旋转DSA检查 ,并与常规DSA检查比较 ,得到一系列关于动脉瘤的定位 ,动脉瘤颈的清晰度及血... 目的 研究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 INTEGRISV 30 0 0型DSA系统 ,对 2 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旋转DSA检查 ,并与常规DSA检查比较 ,得到一系列关于动脉瘤的定位 ,动脉瘤颈的清晰度及血管分支解剖的图象。结果 旋转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 2 0例患者 ,常规DSA检查发现 18例动脉瘤 ,其中 6例 (6 / 18)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显示不清 ,7例 (7/ 18)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加摄旋转DSA检查后 ,动脉瘤的全貌 ,瘤颈的位置与结构及周围血管分支的解剖关系清晰显示。结论 旋转DSA可更好、更清晰的显示动脉瘤的颈部及其周围的血管解剖结构 ,从而提高了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为手术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DSA 颅内动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Y型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倒Y型一体化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和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一体化自膨... 目的探讨倒Y型一体化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和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12枚。结果 所有患者置入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均一次成功,12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呼吸困难即刻明显缓解,进食呛咳消失。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气道倒Y型一体化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复合病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 气管 隆突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双眼短时视力模糊或失明病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尹华 贾广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造影术后视力模糊或双目失明的病因。方法6例患者,4例曾行脑血管造影,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力模糊,2例双目失明。症状出现后眼科检查: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眼动脉较细小。彩色多普勒...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造影术后视力模糊或双目失明的病因。方法6例患者,4例曾行脑血管造影,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力模糊,2例双目失明。症状出现后眼科检查: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眼动脉较细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显示清晰。当天头颅CT检查:除原发病变外,未见脑梗死及出血改变。结论视力模糊、双目失明是心、脑血管造影中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与对比剂的浓度、用量及患者本身的疾病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模糊 双目失明 心、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膜型布-加综合征的球囊扩张治疗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华 王学静 贾广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36-303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膜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26例下腔静脉膜型BCS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26例患者术后2周内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1~4年,84.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膜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26例下腔静脉膜型BCS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26例患者术后2周内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1~4年,84.7%病例未出现再狭窄,有4例患者(占15.3%)3年后进行了第二次球囊扩张治疗。结论:PTA治疗下腔静脉膜型BCS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4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同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海绵状 博来霉素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诊断颈动脉体瘤并动静脉瘘形成一例
11
作者 张国荣 贾广志 尹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旋转DSA诊断 劲动脉体瘤 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