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三维重建青少年胸椎椎弓根断面测量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振锋 李志军 +3 位作者 李筱贺 蔡永强 李庭斌 王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为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多排螺旋CT对正常青少年(14~17岁)46例自愿者进行胸椎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高、椎弓根宽、椎弓根骨松质宽及椎弓根骨松质高,观察椎弓根内部骨质分布情况。结果椎弓根宽呈两... 目的为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多排螺旋CT对正常青少年(14~17岁)46例自愿者进行胸椎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高、椎弓根宽、椎弓根骨松质宽及椎弓根骨松质高,观察椎弓根内部骨质分布情况。结果椎弓根宽呈两端大、中段小的变化趋势,T4最小(3.85±0.77)mm,T1最大(8.12±1.39)mm;椎弓根高为逐渐增加的波浪形曲线,T3小峰:(10.93±0.88)mm,T12最大:(15.68±1.25)mm;椎弓根骨松质宽为先减小后增大,T11最大(5.24±1.3)mm;椎弓根骨松质高T4最小(5.74±2.4)mm,T11最大(13.18±2.3)mm。结论青少年胸椎真正能决定螺钉直径的是骨松质宽,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应结合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螺钉及进钉部位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椎弓根 螺旋CT 三维重建测量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军 蔡永强 +4 位作者 李筱贺 王国强 刘万林 汪剑威 邢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12,最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最大均值区间均为T9 ̄12,其最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椎板下棘 形态学观测 黄韧带 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后支影像解剖学定位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顺利 尤兆雄 +2 位作者 李筱贺 乔建业 李志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3,307,共4页
目的为诊治腰背部疼痛及麻醉定位提供腰神经后支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要求成年30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范围T12-S1),将原始数据导入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横突根点旁开距离L1-L5分别为(20.86±6... 目的为诊治腰背部疼痛及麻醉定位提供腰神经后支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要求成年30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范围T12-S1),将原始数据导入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横突根点旁开距离L1-L5分别为(20.86±6.00)mm,(21.19±4.71)mm,(22.86±4.53)mm,(24.56±5.10)mm,(26.68±5.98)mm;横突根点深L1-L5分别为(27.55±4.42)mm,(29.02±5.39)mm,(32.64±5.03)mm,(33.92±4.74)mm,(35.65±4.89)mm;横突根点高L1-L5分别为(8.12±5.84)mm,(8.22±4.87)mm,(8.61±4.60)mm,(8.40±6.13)mm,(8.49±4.67)mm;L1-L5横突、横突根点旁开距离及深度等观测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三维重建,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腰椎相关结构指标和变化规律,为腰段麻醉定位、腰背痛疾患诊治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后支综合征 脊柱腰段 棘突 横突 三维重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眼科解剖学》读后
4
作者 穆家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3期193-193,共1页
1984年12月山西医学院肖仁度教授编撰的《实用眼科解剖学》一书第三次印刷问世了(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号14088·77)。关于开展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张为尤、钟世镇已有论述(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1985;3卷1期)。本人曾设... 1984年12月山西医学院肖仁度教授编撰的《实用眼科解剖学》一书第三次印刷问世了(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号14088·77)。关于开展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张为尤、钟世镇已有论述(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1985;3卷1期)。本人曾设想能有一套完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书藉可供参考,眼科解剖学在这一方面先走了一步,希望不久其他学科的著作也将间世,如:耳鼻喉科解剖学、妇产科解剖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杂志 眼科 角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髂腰血管为蒂髂骨(膜)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庭家 徐达传 +3 位作者 陈荣生 钟世镇 李忠华 孟壮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为髂腰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具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标本上,对髂腰血管的起始、走行及分支分布进行解剖观测,并在标本上摹拟骨瓣切取。结果:髂腰动脉96.3%起自髂内动脉,3.7%起自髂总动... 目的:为髂腰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具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标本上,对髂腰血管的起始、走行及分支分布进行解剖观测,并在标本上摹拟骨瓣切取。结果:髂腰动脉96.3%起自髂内动脉,3.7%起自髂总动脉。其主干79.6%走行髂肌浅面,20.4%走行于髂肌深面,末端均分布髂嵴中部,并与前、后血管之间形成吻合。髂腰动脉起始处外径为2.7mm,腰大肌外侧缘处外径为1.6mm。由腰大肌外侧缘至其末端的长度为4.5cm,分布于髂嵴中部的范围长为7.0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血管蒂 骼骨瓣移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壮志 原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为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侧成人股方肌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98%的股方肌神经发自梨状肌下缘以上,发出点到股方肌上缘的长度为6.1±0.7cm,在梨状... 目的:为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侧成人股方肌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98%的股方肌神经发自梨状肌下缘以上,发出点到股方肌上缘的长度为6.1±0.7cm,在梨状肌下缘下方0.9cm至股方肌上缘间发出2~5支髋关节支,分布于髋关节的坐股囊韧带和关节囊的后下部。结论:在梨状肌下缘至股方肌上缘间切断股方肌神经发出的髋关节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方肌神经 髋关节支 神经切断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入点定位及双侧入点间距的应用测量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志军 刘万林 +3 位作者 温树正 高斌礼 王瑞 张拓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 :提供椎弓根螺钉入点定位法及双入点间距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测螺钉入点并测量双入点间距。结果 :①螺钉入点 :分 4组 ,第 1组 ,C2 为横突下缘水平线与中外 1/4垂线交点处 ;第 2组C3 ~L1,除C5外均在横突中上水平线与关节突中... 目的 :提供椎弓根螺钉入点定位法及双入点间距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测螺钉入点并测量双入点间距。结果 :①螺钉入点 :分 4组 ,第 1组 ,C2 为横突下缘水平线与中外 1/4垂线交点处 ;第 2组C3 ~L1,除C5外均在横突中上水平线与关节突中垂线及中外 1/4垂线限定的四边形内。第 3组L2 ~L4 在横突中水平线与外缘垂线交点处 ;第 4组L5在横突中水平线与乳突外缘垂线交点处 ,距关节突外缘垂线 (4.8± 0 .7)mm。②双入点间距 :L5最大 ,C5次之而T5~T7最小。结论 :C3 ~L3 入点多集中在横突中上水平线与关节突中外垂线限定的四边形内 ,其中C3 ~C4 、C6~L1均在横突中上水平线与关节突中垂线及中外 1/4垂线限定的四边形内 ;双入点间距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入点 双入点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椎板厚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军 王瑞 +2 位作者 郭文通 张魁亨 刘万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系统地提供颈、胸、腰椎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00例原配完整的脊柱骨标本椎板厚度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颈椎板(C1除外)C4、C5最薄,为3.0±0.7mm,C2最厚为6.4±1... 目的:系统地提供颈、胸、腰椎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00例原配完整的脊柱骨标本椎板厚度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颈椎板(C1除外)C4、C5最薄,为3.0±0.7mm,C2最厚为6.4±1.2mm,呈明显中部薄两端厚的趋势;胸椎板T6最薄为6.5±0.9mm,T12最厚为7.6±1.1mm,厚度变化不明显,平均值6.8±1.0mm;腰椎板L5最薄为6.0±1.1mm,L1、L2最厚为7.7±1.1mm,L1~L5呈明显由厚变薄趋势,L5大于S1椎管后壁厚度。椎板厚度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别间差异C7~L3有显著性(P<0.05),同序数椎板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脊柱椎板厚度有明显的规律性,C3~C6为最薄段,C4、C5最薄,T12~L3为最厚段,L1、L2最厚;而胸椎板厚度(T1~T11)介于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椎板 厚度 脊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骨质的CT断面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志军 温树正 +3 位作者 汪建威 高斌礼 刘万林 张拓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例 (C2 ~L5)脊柱骨标本 ,用CT观测椎弓根最窄处皮质及髓腔的宽和高。结果 :各椎弓根髓腔 (骨松质 )宽呈相互衔接的三个“马鞍”形趋势 ,即四个高峰三个低谷值 ,依次为C2 (高 )、C4... 目的 :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例 (C2 ~L5)脊柱骨标本 ,用CT观测椎弓根最窄处皮质及髓腔的宽和高。结果 :各椎弓根髓腔 (骨松质 )宽呈相互衔接的三个“马鞍”形趋势 ,即四个高峰三个低谷值 ,依次为C2 (高 )、C4~ 5(低 )、T1(高 )、T4(最低 )、T12 (高 )、L1(低 )及L5(最高 ) ;髓腔高值颈段呈“马鞍”形 ,从C5~L5则有渐增大趋势 ;各椎弓根皮质及髓腔的宽和高值均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各段同一椎弓根骨质皮厚度上、下缘近似相等而内、外缘厚度比颈、胸、腰分别约为 3∶1、2∶1及 1∶1。结论 :螺钉直径主要取决于髓腔宽 ,但C2 ~T1段 ,特别是C6、C7须同时参照髓腔的高和宽 ,C3~ 6和T4~ 6段仅能用约 3 .0mm直径的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骨皮质 髓腔 螺钉直径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心脏表面神经节丛SP、CGRP及VIP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东亮 李月英 +3 位作者 王唯析 胡海涛 赵志英 袁秉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进行了SP、CGRP及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 在上述三个神经节丛内 ,未发现SP及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但可见少量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SP阳性纤维密集 ,尤其在A PGP更为明显 ;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最为密集 ,交织成神经节丛。结论 豚鼠心脏表面主要神经节丛内确实存在SP、CGRP及VIP ,并且这 3种神经肽可能直接参与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心脏 神经节丛 P物质 SP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血管活性肠肽 VI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胎儿脊髓和脊柱发育的测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瑞 张魁亨 +1 位作者 张秀兰 张立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对9~41周的193例胎儿尸体分别就脊髓和脊柱的颈、胸、腰、骶尾各部及全长的逐月发育情况进行了测量。求得了脊髓和脊柱从胎龄3个月至出生期间8个不同月龄的发育数据。脊髓与脊柱的发育在早期较快,6个月(21~24周)之后... 对9~41周的193例胎儿尸体分别就脊髓和脊柱的颈、胸、腰、骶尾各部及全长的逐月发育情况进行了测量。求得了脊髓和脊柱从胎龄3个月至出生期间8个不同月龄的发育数据。脊髓与脊柱的发育在早期较快,6个月(21~24周)之后逐渐减慢下来。脊髓与脊柱各部发育都不平衡。脊髓的增长率显示了从上到下渐次减少的趋势,即颈髓及胸髓较快,腰髓及骶尾髓较慢。而脊柱则是颈椎最慢,腰椎最快。由于发育速率的不同,导致二者的差额从3个月的5.75mm增加到出生时的85.60mm。脊髓发育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柱 发育 胎儿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分支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宝林 李定一 云玉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1,共1页
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的发生率国内文献为14.29%,9.25%,10.2%,交通支粗细介于0.5~2.0mm,长1.7~13.5cm,多为外内侧交通支,也见有正中神经连于肌皮神经的交通支。国外文献其发生率为13.9%,甚至有高达36%。交通支的性质有... 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的发生率国内文献为14.29%,9.25%,10.2%,交通支粗细介于0.5~2.0mm,长1.7~13.5cm,多为外内侧交通支,也见有正中神经连于肌皮神经的交通支。国外文献其发生率为13.9%,甚至有高达36%。交通支的性质有文献认为是纯感觉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交通支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支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滑膜囊、鞘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阎桂彬 朱钦 王丙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28,62,共4页
在50侧成人标本上,对肩关节周围的滑膜囊及鞘进行了解剖和测量,其中有与关节腔相通的结节间滑膜鞘、肩胛下肌腱下囊和冈下肌腱下囊;与关节腔不通的肩峰下囊、三角肌下囊、喙突下囊,背阔肌腱下囊及胸大肌腱下囊.观察了它们的形态、位置... 在50侧成人标本上,对肩关节周围的滑膜囊及鞘进行了解剖和测量,其中有与关节腔相通的结节间滑膜鞘、肩胛下肌腱下囊和冈下肌腱下囊;与关节腔不通的肩峰下囊、三角肌下囊、喙突下囊,背阔肌腱下囊及胸大肌腱下囊.观察了它们的形态、位置、数目,测量了有关径线,讨论了其应用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滑膜囊 滑膜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椎间盘髓核摘除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孟壮志 朱青安 +3 位作者 范真 赵卫东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髓核摘除对腰骶部L4~L5和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例成人新鲜腰骶部(L4~S1)标本髓核摘除前后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剪切刚度的测定。对标本施加最大为10.0N.m的力偶矩,使之产生前屈、... 目的:分析髓核摘除对腰骶部L4~L5和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例成人新鲜腰骶部(L4~S1)标本髓核摘除前后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剪切刚度的测定。对标本施加最大为10.0N.m的力偶矩,使之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并由双平面立体测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得到节段运动范围。分别在1300N,600N和600N的载荷下测定压缩、前后剪切和左右剪切刚度。结果:髓核摘除后,L4~L5和L5~S1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明显增大,其中L4~L5节段的后伸、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增大有显著性,L5~S1节段的前屈运动增大有非常显著性,左右轴向旋转增大有显著性;L4~S1节段压缩和剪切刚度降低,左右剪切刚度降低有显著性。结论:髓核摘除使腰骶椎节段性三维运动范围增大,压缩和剪切刚度下降,腰骶节段失稳,以致整个后部结构承受更大的负载,导致小关节和韧带的损伤和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摘除 刚度 生物力学 椎间盘突出 腰骶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耳纯静脉皮瓣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观测
15
作者 崔成立 尹维刚 +4 位作者 王继春 李梁 史增元 阎桂彬 陈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最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最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纯静脉皮瓣术后第1~7d的血管网面密度高于动脉皮瓣(P<0.05)。结论: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及血管网密度变化与动脉皮瓣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静脉皮瓣 血流量 血管网面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体防腐固定灌注对血管口径的影响
16
作者 阎桂彬 朱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4期224-226,254,共4页
用测微目镜测量了31侧大鼠股动、静脉的外径,比较其生前,死后及灌注防腐液后的变化、并对53侧胎儿的大隐静脉及股动、静脉灌注前后的血管外径进行了测量和比较。死后未经灌注的血管与活体的血管外径近似;而灌注后上述血管的口径均有明... 用测微目镜测量了31侧大鼠股动、静脉的外径,比较其生前,死后及灌注防腐液后的变化、并对53侧胎儿的大隐静脉及股动、静脉灌注前后的血管外径进行了测量和比较。死后未经灌注的血管与活体的血管外径近似;而灌注后上述血管的口径均有明显增大。根据回归方程提供了胎儿灌注前微小动脉外径的估算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固定 灌注 股动脉 股静脉 血管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频电刺激对背阔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子臣 夏家骝 +1 位作者 刘文忠 陈小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1,共3页
对4只家兔背阔肌以2HZ的频率电刺激4W,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作计量分析。慢性电刺激可使线粒体含量明显增加,在Ⅰ型纤维内由4.53%增至6.24%;在Ⅱ型纤维内由2.95%增至3.78%。肌糖原颗粒的数目也... 对4只家兔背阔肌以2HZ的频率电刺激4W,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作计量分析。慢性电刺激可使线粒体含量明显增加,在Ⅰ型纤维内由4.53%增至6.24%;在Ⅱ型纤维内由2.95%增至3.78%。肌糖原颗粒的数目也显著增加。并就骨骼肌耐疲劳转化的机理及电刺激条件进行了探讨,为骨骼肌动力型心肌成形术中耐疲劳转化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电刺激 超微结构 耐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