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七味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弹性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志跃 陈瑶 +2 位作者 常培叶 李建英 赵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89-1989,共1页
关键词 兔血 腹主动脉血管 低血脂 血管回声 脉搏波速度 硬度指数 跟踪技术 空白对照 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杨颖 杨海萍 +1 位作者 王金锐 刘志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平均峰值收缩速度 (Vs)、收缩加速度 (a)、长轴收缩速度增加率 (Rvi)等反映收缩功能的参数。结果 正常人左室长轴a由基底段到心尖逐渐减低 ,心肌梗死时这一规律丧失 ,梗死区a显著减小 ;包含梗死区的室壁Rvi与非梗死区及正常人相应室壁Rvi对比显著增大或减小。结论 ①QTVI可全定量同步对比分析多室壁节段的运动。②a可直观反映心肌收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梗死 收缩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与病理性左室肥厚心肌力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跃 郭建增 韩补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3,265,共4页
目的:为揭示长期运动训练与高血压病所致两类心肌肥大的联系与区别,对二者进行心肌力学分析。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腹主动脉缩窄加盐负荷法制作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训练制作运动性心肌肥大模型。测定动物的一般性指... 目的:为揭示长期运动训练与高血压病所致两类心肌肥大的联系与区别,对二者进行心肌力学分析。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腹主动脉缩窄加盐负荷法制作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训练制作运动性心肌肥大模型。测定动物的一般性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全心重、心室重和左室重。借助八导生理记录仪和计算机分别在基础状态和给去甲肾上腺素状态下对两种动物模型的在体心脏作心肌力学测量。结果:一般性指标,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高血压组和运动训练组的全心重、心室重和左室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运动训练组明显。心肌力学指标,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组和运动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dP/dTm、dP/dT/ IP、Vce40、“心力环”L0-L4等心肌力学指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运动训练组(P<0.01)。在给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状态下,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高血压组的心肌力学指标均表现为升高;运动训练组Vpm、Vmax、“心力环”L0-L4的升高比高血压组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基础状态下,运动性心肌肥大与高血压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舒缩功能均表现为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高血压 运动 心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世宏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左室局域舒张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脏疾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应变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霞 王金锐 +6 位作者 刘志跃 杨敬英 王淑敏 贺秀红 李汇文 凌金钰 张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精确评价犬不同形式心肌收缩运动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分离结扎11只健康杂种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犬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STI检查,应用观察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左...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精确评价犬不同形式心肌收缩运动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分离结扎11只健康杂种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犬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STI检查,应用观察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及心尖长轴纵向应变(LS)的变化。结果正常状态下左心室心肌各节段R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CS高于LS(P<0.05),心尖位左心室心肌LS在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依次递增,基底段最小,心尖段最大(P<0.05),心肌梗死后左心室中间段前壁、前间隔及心尖段前壁、前间壁和后间隔RS、CS及LS均明显低于梗死前(P<0.05)。结论STI可精确评价犬心肌不同形式的运动产生的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强度曲线评价心梗病人左室局域舒张功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世宏 王金锐 +2 位作者 刘志跃 秦林金 陈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 探索冠心病 (CAD)患者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组织强度特点及其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 19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 (NOR组 )的左室心肌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尖二腔动态图像 ,应用... 目的 探索冠心病 (CAD)患者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组织强度特点及其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 19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 (NOR组 )的左室心肌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尖二腔动态图像 ,应用组织强度曲线 (TI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同步组织强度曲线 ,测量等容舒张期 (IR )、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 (SF)、心房收缩期 (AC)局部心肌组织强度值 (TI)及强度变化幅度 ,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OR组在整个舒张期 2 4/ 2 8(85 .71% )例的TI自心尖至心底呈负值增大梯度变化 ;MI组该规律消失 ,梗死节段组织强度负值明显增大。IR期 :NOR组 14 1/ 2 2 4(62 .95 % )节段由向上波群组成 ,TI值为 -3 8.0 7± 2 .5 2dB ;MI组多为水平或向下波群 ,TI为 -4 6.2 3± 2 .3 1dB ,向上波群仅有 49/ 15 2 (3 2 .2 4% )节段 ,两组相比 ,P <0 .0 1。RF期 :NOR组为快速向上波群 ,组织强度负值在心尖较小 ,在心底较大 ;MI组波群近于水平 ,组织强度负值在心尖较大 ,在心底较小 ,与NOR组各节段相比 ,P <0 .0 5~P <0 .0 0 1。SF期 :NOR组水平或向下波群有 167/ 2 2 4(74.5 1% )节段 ;MI组水平或向下波群有 67/ 15 2(4 4 .0 8% )节段 ,两组相比P <0 .0 5。AC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强度曲线 心肌梗死 舒张异常 局域心室 功能评价 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翻转100Hz慢性电针耐受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民 董艺娜 +1 位作者 石瑞丽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8-232,共5页
48只高针效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鼠(8只)每天给予100Hz电针一次(30min),连续6天。其电针镇痛效果逐渐降低,形成慢性电针耐受。在第7天,6组大鼠分别皮下(S.C.)注射配药液或不同剂量的CCK-B受体桔抗剂L-365,260(0.03~... 48只高针效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鼠(8只)每天给予100Hz电针一次(30min),连续6天。其电针镇痛效果逐渐降低,形成慢性电针耐受。在第7天,6组大鼠分别皮下(S.C.)注射配药液或不同剂量的CCK-B受体桔抗剂L-365,260(0.03~3mg/kg)。S.C.注射配药液的对照大鼠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电针耐受现象,而s.c.注射L-365,260(0.1mg,0.3mg/kg)则可以有效地翻转100Hz慢性电针耐受,剂量太小(0.03mg/kg)或太大(1mg,3mg/kg)时均无效。换言之,L-365,260翻转100Hz慢性电针耐受的剂量效应曲线呈钟形曲线。上述结果表明,中枢内源性CCK参与100Hz慢性电针耐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K-B受体 拮抗剂 耐受 电针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干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阳 王晓磊 李春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LArg)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制作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动脉收缩压(SBP)和心脏指数,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术测...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LArg)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制作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动脉收缩压(SBP)和心脏指数,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BP、心脏指数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SOD活性与NO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SBP、心脏指数与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性与NO水平升高。结论细胞凋亡是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LArg可诱导NO生成增多,并通过增强SOD的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颖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QTVI 心肌运动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促进大鼠血管钙化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英 薛明明 +3 位作者 刘陶迪 范晓梅 纳仁高娃 张海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探讨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在维生素D3加尼古丁诱导制备的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制备血管钙化加骨质疏松复合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Wistar大鼠共分为4组,即对照组...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探讨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在维生素D3加尼古丁诱导制备的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制备血管钙化加骨质疏松复合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Wistar大鼠共分为4组,即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钙化组和钙化加骨质疏松组。8周后,进行主动脉钙含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测定,判断血管钙化程度;用骨密度仪测定大鼠骨密度以反映骨质疏松程度。结果在钙化加骨质疏松组,其血管钙含量(183.39±7.22)nmol/(mg.pr)高于单独钙化组(111.72±8.58)nmol/(mg·pr)(P<0.01);钙化组腰椎骨密度(0.18±0.01)g/cm2低于正常对照组(0.20±0.006)g/cm2(P<0.01)。结论地塞米松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可能会加重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也可能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骨质疏松 血管钙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中抗菌化合物大黄酚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纳仁高娃 王纯洁 敖日格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6-928,共3页
传统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作用,为鉴定该复方药物抑菌的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方法进行药物成分的提取,并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提纯的化... 传统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作用,为鉴定该复方药物抑菌的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方法进行药物成分的提取,并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提纯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为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酚化合物为该复合药物的主要抗菌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复方 抗菌成分 大黄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梗病人左室心肌局域舒张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金锐 杨敬英 +3 位作者 杨颖 王淑敏 王建华 李汇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索冠心病人左室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充盈期局部心肌的舒张运动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6 0帧 /秒以上的高帧频对 18例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的左室心肌进行QTVI检查。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 目的 探索冠心病人左室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充盈期局部心肌的舒张运动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6 0帧 /秒以上的高帧频对 18例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的左室心肌进行QTVI检查。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运动曲线 ,测量其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VIR、VE、VA,并测量二尖瓣口血流的快速充盈速度 (E)和左房收缩充盈速度 (A)及A/E比值。结果 对照组 17/ 2 0 (85 % )例、344 / 36 0 (95 .6 % )节段VIR≤ 2 .0cm/s,平均 - 0 .2 6± 1.13cm/s;MI组 2 / 18(11.1% )例、2 47/ 32 4(76 .2 % )节段VIR≤ 2 .0cm/s,平均 0 .0 4± 1.46cm/s。两组间VIR>2 .0cm/s例数的差别 (P <0 .0 0 1)和VIR值的差别 (P <0 .0 0 5 )都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局部节段心肌VIR极小加毗邻节段心肌VIR>2 .0cm/s ,对诊断局部舒张功能异常的敏感性 88.9% ,特异性 85 % ,准确性 86 .8% ,阳性预测值 84.2 %。A/E >1者 ,MI组 11/ 18(6 1.1% )例 ,多于对照组 7/ 2 0 (35 % )例 ,P <0 .0 5 ;但A/E与VIR无相关性。结论 QTVI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部心肌等容舒张功能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梗死 舒张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积分曲线评价心梗病人左室局域舒张功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金锐 王世宏 +2 位作者 刘志跃 秦林金 杨海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 探索冠心病 (CAD)患者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特点及其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 18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6例正常对照者 (NOR组 )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 ,应用应变积分曲线 (ISC)描记技... 目的 探索冠心病 (CAD)患者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特点及其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 18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MI组 )和 2 6例正常对照者 (NOR组 )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 ,应用应变积分曲线 (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 ,测量等容舒张期 (IR)、快速充盈期 (RF)、缓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 (AC)的时间、应变积分值 (IS)及变化幅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正常组舒张各期 ,2 2 /2 6(84.62 % )例 ,按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 ,IS呈负值增大梯度变化 ;心梗病人符合这一规律仅 3 / 18(16.67% )例。IR期 :NOR组 188/ 2 0 8(90 .3 8% )节段 ,为向上波段且走行较一致 ;MI组向上波段有 41/ 14 4(2 8.47% )节段 ,且各节段波走行不一致 ,两组相比 ,P <0 .0 5。RF期 :NOR组多为快速向上波段 (192 / 2 0 8节段 ,92 .3 1% ) ;MI组向上波段少 (3 4/ 14 4节段 ,2 3 .61% )两组相比 ,P <0 .0 1。SF期 :与NOR组多为水平波段相比 ,MI组在缺血节段多为向上波段 ,P <0 .0 5。结论 局部心肌缺血梗死导致主动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心肌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域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积分曲线 心肌梗死 舒张异常 局域心室 冠心病 CHD 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反流的二尖瓣环三维构型改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彦廷 陈瑶 +2 位作者 刘志跃 刘怡 陈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结构异常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关系。方法:运用飞利浦IE33彩超仪采集41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图像,根据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轻度反流组(18例)与重度反流组(23例)两组;选取21例二尖瓣无反流的正常...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结构异常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关系。方法:运用飞利浦IE33彩超仪采集41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图像,根据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轻度反流组(18例)与重度反流组(23例)两组;选取21例二尖瓣无反流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轻度反流组的二尖瓣环三维构型均呈马鞍形态,且在整个心动周期中保持马鞍形,而重度反流组的二尖瓣环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呈扁平圆形。结论:病理性二尖瓣反流除了二尖瓣叶病变以外,二尖瓣环的三维立体形态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实时 三维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