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镧对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慧慧 黄利 +2 位作者 袁晓鸣 高雪云 王海燕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镧的加入降低了组织的元素偏析程度,减少了带状组织,并提高了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未添加镧的试验钢中存在尺寸约为267μm的棱角分明的串状Al_(2)O_(3) 夹杂物,而添加镧后夹杂物为球状稀土复合硫氧化物,尺寸显著减小,约为10μm。镧的添加对试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其冲击性能,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的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5.2%。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试验钢的腐蚀质量损失率降低了5.5%,腐蚀产物层更致密,耐腐蚀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镧 低合金高强度钢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原因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周利 白晓光 +2 位作者 李玉柱 杨帆 邬虎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炉缸长寿技术提出了建议。破损调查结果表明,5号高炉炉缸整体出现了“象脚形”侵蚀,铁口区域以及铁口夹角之间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厚度为160mm,侵蚀率为88.15%。认为5号高炉炉缸破损... 对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炉缸长寿技术提出了建议。破损调查结果表明,5号高炉炉缸整体出现了“象脚形”侵蚀,铁口区域以及铁口夹角之间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厚度为160mm,侵蚀率为88.15%。认为5号高炉炉缸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碱金属、锌及死铁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炉缸长寿,建议加强入炉碱金属负荷、锌负荷的合理控制;在后期的改造设计中,应减小死铁层深度,尽量将铁口的夹角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破损 死铁层 炭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球团配加废镁碳砖开发镁质氧化球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国伟 邬虎林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61,共6页
镁质球团生产技术作为我国高炉炼铁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直以来因为没有适宜的镁质添加剂,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废镁碳砖作为包钢链箅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的添加剂,在球团工艺、生球性能、成品球强度及冶金性能等方面进行... 镁质球团生产技术作为我国高炉炼铁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直以来因为没有适宜的镁质添加剂,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废镁碳砖作为包钢链箅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的添加剂,在球团工艺、生球性能、成品球强度及冶金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包钢球团当前的铁料配置及热工参数条件下,配加废镁碳砖可降低球团还原膨胀率1.0%~2.0%,初始软熔温度提高20℃,滴落温度提高40℃以上,其适宜的配加比例为1.5%,适宜的焙烧温度为1210—1240℃,证实了包钢球团配加废镁碳砖粉生产镁质球团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球团 镁质添加剂 废镁碳砖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4号高炉提产降耗冶炼实践
4
作者 杨帆 张建良 +2 位作者 白晓光 黄雅彬 邬虎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部调剂、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4号高炉实现了顺行周期的有效延长,提产降耗效果显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4号高炉平均日产量6486Vd,利用系数较2019年累计提高0.232t/(m^(3)·d),燃料比540kg/t,较2019年累计降低9.55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提产降耗 原燃料质量 操作调剂 风口回旋区 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冷轧板表面转化膜形成质量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维宇 刘妍 +2 位作者 刘恩泽 王亚男 谷鑫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2,107,共8页
磷化膜、硅烷膜是冷轧板常见的转化膜,除自身工艺对其形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外,冷轧板表面状态及形貌对其形成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了冷轧板表面残油、残碳,表面夹杂物及析出相,表面缺陷,表面合金元素偏聚,表面微观形貌表征参数等对... 磷化膜、硅烷膜是冷轧板常见的转化膜,除自身工艺对其形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外,冷轧板表面状态及形貌对其形成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了冷轧板表面残油、残碳,表面夹杂物及析出相,表面缺陷,表面合金元素偏聚,表面微观形貌表征参数等对转化膜形成质量的影响,并就转化膜对电泳漆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冷轧板表面的洁净化,表面夹杂物及析出相、偏聚元素、划痕缺陷控制的少量化,表面微观形貌表征参数控制的精细化,可以提高冷轧板转化膜的形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板 磷化膜 硅烷膜 表面质量 表面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Q690D级高强结构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德刚 杨维宇 +2 位作者 白雅琼 李智丽 王国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0-222,225,共4页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经一定温度淬火后Q690D级高强结构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30℃淬火并于350-660℃回火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Q690D的淬火组织逐渐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强度逐渐降低,屈强比逐渐升...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经一定温度淬火后Q690D级高强结构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30℃淬火并于350-660℃回火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Q690D的淬火组织逐渐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强度逐渐降低,屈强比逐渐升高,出现了第一、二类回火脆性,当回火温度为640℃时强韧性配合最好,此时Rpo.2=748MPa,Rm=802MPa,A50=41.0%,AKV(20℃)=181J,AKV2(-40C)=97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D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均质化对高强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文亚 张建军 杨维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8-250,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两种不同工艺下C-Si-Mn-Cr-Mo系高强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均质化前,热轧态试验钢组织中存在马氏体带,存在Mn、Cr元素的偏析,伸长率较低,布氏硬度较高。高温...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两种不同工艺下C-Si-Mn-Cr-Mo系高强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均质化前,热轧态试验钢组织中存在马氏体带,存在Mn、Cr元素的偏析,伸长率较低,布氏硬度较高。高温均质化可明显改善试验钢热轧态显微组织偏析,强度、冲击吸收功基本保持不变,伸长率由8.0%提高到15.0%,硬度由415HBW降低到353H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均质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元素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mm厚Q690D钢连续冷却转变静态CCT曲线及组织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德刚 杨维宇 +2 位作者 白雅琼 李智丽 王国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56,共3页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一硬度法,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上测定了60mm厚Q690D钢连续冷却转变静态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小于1℃/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当冷速为1~3℃/...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一硬度法,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上测定了60mm厚Q690D钢连续冷却转变静态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小于1℃/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当冷速为1~3℃/s,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贝氏体;当冷速为5~40℃/s,转变产物为贝氏体、马氏体;当冷速大于40℃/s时,转变产物为完全马氏体;当冷速小于20℃/s时,显微硬度逐渐升高;当冷速在20~100℃/s时,显微硬度在390H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D 静态CCT曲线 冷却速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70S-6焊丝钢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涛雅 赵晓敏 +2 位作者 周乐育 谭晓东 吕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9-262,共4页
在拉拔ER70S-6焊丝钢的过程中,出现拉拔断裂现象,对ER70S-6焊丝钢的化学成分、气体含量,母材和拉拔断裂试样热酸低倍形貌进行了检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拉拔断裂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试样组织出现粒状贝氏体异常组织,... 在拉拔ER70S-6焊丝钢的过程中,出现拉拔断裂现象,对ER70S-6焊丝钢的化学成分、气体含量,母材和拉拔断裂试样热酸低倍形貌进行了检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拉拔断裂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试样组织出现粒状贝氏体异常组织,同时断口附近表面存在结疤缺陷。在拉拔过程中,异常粒状贝氏体组织和表面结疤缺陷共同作用导致ER70S-6焊丝钢拉拔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70S-6 焊丝钢 拉拔 结疤 粒状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宝玉 刘宗昌 +4 位作者 白雅琼 王海燕 曹亚楠 任慧平 段宝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0,共5页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P92钢的临界点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组织进行观察及分析,得到P92钢的TTT图。结果表明:P92钢的TTT图中不只有高温时的珠光体转变区,还有M...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P92钢的临界点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组织进行观察及分析,得到P92钢的TTT图。结果表明:P92钢的TTT图中不只有高温时的珠光体转变区,还有Ms点附近的贝氏体转变区;珠光体组织为粒状、纤维状或四棱柱状,上贝氏体由片状贝氏体铁素体亚单元构成,下贝氏体组织为片状的贝氏体铁素体上分布着点状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 临界点 TTT图 珠光体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后冷却速率对22mm厚X80M热轧带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妍 王栋 +1 位作者 王建钢 王皓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4,59,共7页
通过热模拟试验测定X80M管线钢铸坯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确定了合理的冷却速率范围;利用2250mm热连轧机组进行工业试制试验,研究了冷却速率(5,15,25℃·s^-1)对X80M带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落锤撕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冷... 通过热模拟试验测定X80M管线钢铸坯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确定了合理的冷却速率范围;利用2250mm热连轧机组进行工业试制试验,研究了冷却速率(5,15,25℃·s^-1)对X80M带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落锤撕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冷却速率;在最佳冷却速率下进行22mm厚X80M带钢的批量生产,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落锤撕裂性能。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20~30℃·s^-1时,可得到有利于试验钢性能的由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弥散分布M/A岛组成的显微组织;当冷却速率由5℃·s^-1提高到25℃·s^-1时,工业试制带钢组织中的M/A岛变得细小,分布更加弥散,最佳冷却速率为25℃·s^-1;批量生产X80M带钢的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其抗落锤撕裂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均满足中石油管线采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锤撕裂试验(DWTT) CCT曲线 针状铁素体 冷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棒材产品表面锈蚀的原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晓敏 谭晓东 +1 位作者 董捷 薛虎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用户反馈在相同的存放环境中,同种钢号,不同钢厂生产的线棒材产品表面的锈蚀速率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取样进行大气腐蚀比对试验,并对试样表面氧化层进行研究,发现钢材表面锈蚀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线棒材表面氧化层缺陷较多,分析讨论了... 用户反馈在相同的存放环境中,同种钢号,不同钢厂生产的线棒材产品表面的锈蚀速率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取样进行大气腐蚀比对试验,并对试样表面氧化层进行研究,发现钢材表面锈蚀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线棒材表面氧化层缺陷较多,分析讨论了影响氧化层的因素以及阻止氧化层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棒材 锈蚀 表面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钢表面裂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寇沙沙 谢丽 +4 位作者 李文亚 李智丽 卜向东 刘莉 靳燕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7-159,共3页
H型钢热轧后表面出现龟裂缺陷,分别用化学成分检测、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裂纹处富集铜等低熔点杂质元素,铜元素导致钢坯表面产生热脆裂纹,钢中残余铜含量偏高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为... H型钢热轧后表面出现龟裂缺陷,分别用化学成分检测、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裂纹处富集铜等低熔点杂质元素,铜元素导致钢坯表面产生热脆裂纹,钢中残余铜含量偏高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为了减轻或避免残余铜对钢材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残余铜元素的含量,合理使用废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裂纹 铜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R350HT热处理钢轨试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平 智建国 +1 位作者 李德虹 郑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8-210,共3页
为了保证出口钢轨R350HT的硬度和强度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对钢轨的成分进行了优化,使轧态轨性能有较大提高。电淬火车间主要对钢轨加热温度、钢轨行走速度、喷风时间、喷雾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确定了合适的淬火工艺。通过批量生产,生产出... 为了保证出口钢轨R350HT的硬度和强度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对钢轨的成分进行了优化,使轧态轨性能有较大提高。电淬火车间主要对钢轨加热温度、钢轨行走速度、喷风时间、喷雾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确定了合适的淬火工艺。通过批量生产,生产出的淬火钢轨抗拉强度平均1235MPa,踏面硬度平均385HB,横断面布氏硬度满足用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钢轨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SiMn钢圆铸坯的心部裂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娜 李智丽 +1 位作者 董丽丽 石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45-148,144,共5页
从铸坯的成分、宏观形貌、微观断口、析出物、凝固组织等对27SiMn钢圆铸坯心部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7SiMn圆铸坯凝固末期,心部补缩不足形成疏松、缩孔缺陷;S、Mn等元素在金属自由表面上富集析出,形成卵形树枝晶,降低组织的... 从铸坯的成分、宏观形貌、微观断口、析出物、凝固组织等对27SiMn钢圆铸坯心部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7SiMn圆铸坯凝固末期,心部补缩不足形成疏松、缩孔缺陷;S、Mn等元素在金属自由表面上富集析出,形成卵形树枝晶,降低组织的连续性而产生裂纹,后续过程应力释放使裂纹进一步扩展,形成星形裂纹。通过控制浇钢温度、降低二冷区水量、降低拉速等工艺参数,有效地消除了27SiMn圆铸坯心部星形裂纹缺陷,提高了该钢种大断面连铸坯的成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SIMN钢 圆铸坯 星形裂纹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聚马来酸酐阻垢性能评价方法的改进和商核
16
作者 韩剑宏 刘派 +1 位作者 田颖 王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92,共2页
分析了常规的静态阻垢法在阻垢剂阻垢率测定方面存在的片面之处,尝试着改进了该方法结果分析时的钙离子测定过程。以水解聚马来酸酐为阻垢剂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此种改进方法使加热前后溶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变化反映出的阻垢率更加全... 分析了常规的静态阻垢法在阻垢剂阻垢率测定方面存在的片面之处,尝试着改进了该方法结果分析时的钙离子测定过程。以水解聚马来酸酐为阻垢剂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此种改进方法使加热前后溶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变化反映出的阻垢率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阻垢法 阻垢剂 阻垢机理 水解聚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17
作者 靳燕 李智丽 +1 位作者 张彪 杨维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力学性能检验,断口宏观形貌检查,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某批准8 mm规格HRB400热轧带肋钢筋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合格试样的断裂源分别位于钢筋的横肋和纵肋,伸长率不合格是心部严重的组织偏析引起的。
关键词 HRB400 带肋钢筋 组织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C钢锅缺陷原因分析
18
作者 寇沙沙 岳祎楠 +1 位作者 刘莉 高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9-261,共3页
SPCC钢锅内表面出现无规则白亮串状缺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亮串状缺陷实际上是鼓泡,是热轧基板上链状三次渗碳体沿晶析出,冷轧后出现沿晶微裂纹,渗氮后氮加剧裂纹扩展,并使裂纹处... SPCC钢锅内表面出现无规则白亮串状缺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亮串状缺陷实际上是鼓泡,是热轧基板上链状三次渗碳体沿晶析出,冷轧后出现沿晶微裂纹,渗氮后氮加剧裂纹扩展,并使裂纹处压力升高引起的。为了防止缺陷产生,应控制好热轧板卷曲温度,但在钢板中有少量的三次渗碳体析出并且弥散分布是比较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CC钢板 卷曲温度 三次渗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高性能耐候桥梁钢Q345qFNH的研制
19
作者 杨雄 魏慧慧 +1 位作者 王全录 黄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3-96,共4页
针对大跨度、高强度、轻量化桥梁钢的高品质要求,采用低碳、低裂纹敏感性成分设计路线和控轧控冷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桥梁钢。添加耐候元素Cu、Cr、Ni以保证钢板耐蚀性,添加稀土Ce来进一步提高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及耐蚀性。结果表... 针对大跨度、高强度、轻量化桥梁钢的高品质要求,采用低碳、低裂纹敏感性成分设计路线和控轧控冷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桥梁钢。添加耐候元素Cu、Cr、Ni以保证钢板耐蚀性,添加稀土Ce来进一步提高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新型桥梁钢的再结晶轧制区铸坯开轧温度为1150~1190℃,非再结晶轧制区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70℃;钢板的冷却速率为6~10℃/s,终冷温度为630~650℃。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强度、塑性、冷弯及低温冲击韧性均满足标准要求。添加稀土Ce后,试验钢的平均腐蚀速率由51.8μm/a降至34.50μ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Q345qFNH桥梁钢 稀土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质量指标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芦建文 王宏 +1 位作者 卢培山 付利俊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125-129,共5页
焦炭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在高炉中起供热、还原剂、骨架等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生铁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极限梯度增强树对影响焦炭质量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构建... 焦炭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在高炉中起供热、还原剂、骨架等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生铁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极限梯度增强树对影响焦炭质量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构建训练样本,并采用多层神经网络预测焦炭质量指标。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与现场应用的统计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能够满足焦化厂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质量指标预测 极限特征增强树 多层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