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铌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1
作者 诸泽颖 柯昌辉 +5 位作者 赵永岗 王登红 张丽 李以科 赵剑 于洪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0-1193,共24页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我国第一大铌矿床,但含铌矿物颗粒细小,赋存状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不清导致铌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深,严重影响了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以及精细岩相学、矿物学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白...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我国第一大铌矿床,但含铌矿物颗粒细小,赋存状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不清导致铌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深,严重影响了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以及精细岩相学、矿物学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白云鄂博主矿、东矿、西矿和东介勒格勒矿区典型的铌矿体的空间分布,产出特征、矿石类型、铌的赋存形式及矿物共生组合。白云鄂博铌矿与稀土矿体具有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关系,其中异体共生的铌矿体为独立矿体,主要分布在西矿板岩内以及围岩接触带上,而同体共生为铌矿体位于稀土或铁矿体内部,见于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中。根据岩相学、矿物学研究显示,白云鄂博矿区西矿主要的铌矿石为富云母霓长岩型,而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主要的铌矿石分别为碳酸岩脉型、条带状霓长岩型以及条带状白云石碳酸岩型。白云鄂博主要的含铌矿物有易解石族矿物、铌铁矿族矿物、烧绿石、包头矿、褐钇铌矿,西矿以铌铁矿和烧绿石为主,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以易解石为主。成矿差异可能与热液活动、构造活动以及围岩蚀变的类型不同有关,西矿与钾质霓长岩有关,主矿、东矿以钠质霓长岩有关。白云鄂博铌成矿具有岩浆和热液成因,其中岩浆成因的铌铁矿形成时代与火成碳酸岩侵位时间一致,铌来源于火成碳酸岩。而霓长岩化等热液作用有助于铌的活化富集再沉淀,在热液活动较强的区域形成铌的局部富集。碳酸岩岩浆的高度结晶分异同样促进了晚期铌与稀土的超常富集,在晚期碳酸岩脉以及东介勒格勒中形成热液成因的易解石。本研究通过明确含铌矿物的分布规律,厘清成矿过程,进一步提出白云鄂博铌与稀土具有耦合成矿的关系,为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铌铁矿 烧绿石 易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白晓光 +4 位作者 于恒亮 郑占斌 张建良 党晗 徐润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利用透射光偏光显微镜,对包钢高炉重力除尘灰、旋风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中的碳素种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测定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3号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89.03%和79.46%,4号高炉的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 利用透射光偏光显微镜,对包钢高炉重力除尘灰、旋风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中的碳素种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测定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3号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89.03%和79.46%,4号高炉的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91.51%和84.14%。认为,3号高炉和4号高炉所使用喷吹煤粉来自同一系列,因此可以通过采取稳定煤粉粒度波动、优化富氧鼓风和提高入炉焦炭强度等措施,来提高喷吹煤粉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比 喷吹煤粉利用率 除尘灰 未燃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G全干法急冷换热器沉积灰反应活性研究
3
作者 赵保国 于海涛 +2 位作者 倪文翔 赵京 李博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急冷换热器是转炉一次除尘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技术的重要装置之一,但实际应用过程中转炉煤气自身“多尘性”通常会导致换热管道出现严重积灰、堵塞现象。文章以转炉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系统中急冷换热器表面沉积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征... 急冷换热器是转炉一次除尘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技术的重要装置之一,但实际应用过程中转炉煤气自身“多尘性”通常会导致换热管道出现严重积灰、堵塞现象。文章以转炉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系统中急冷换热器表面沉积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征实验详细研究了沉积灰反应活性对急冷换热器积灰问题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灰中大量Fe^(2+)和Fe^(3+)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特性,在转炉冶炼过程中能够与CO和O_(2)不断发生循环反应,加剧急冷换热器表面沉积灰,导致换热通道堵塞,影响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采用必要的清灰手段是确保转炉煤气全显热回收系统长期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煤气 全干法显热回收 急冷换热器 积灰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慧慧 黄利 +2 位作者 袁晓鸣 高雪云 王海燕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镧的加入降低了组织的元素偏析程度,减少了带状组织,并提高了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未添加镧的试验钢中存在尺寸约为267μm的棱角分明的串状Al_(2)O_(3) 夹杂物,而添加镧后夹杂物为球状稀土复合硫氧化物,尺寸显著减小,约为10μm。镧的添加对试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其冲击性能,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的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5.2%。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试验钢的腐蚀质量损失率降低了5.5%,腐蚀产物层更致密,耐腐蚀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镧 低合金高强度钢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500 m^2烧结机布料偏析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彬 季文东 +2 位作者 高万良 渠世平 全子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7,共4页
针对包钢500 m^2烧结机烧结铁料粒度偏析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布料小车的位置和九辊的转速进行优化研究,并对优化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布料小车的位置使得台车两侧混合铁料粒径差由0.42mm降为0.03mm,实现了烧结机... 针对包钢500 m^2烧结机烧结铁料粒度偏析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布料小车的位置和九辊的转速进行优化研究,并对优化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布料小车的位置使得台车两侧混合铁料粒径差由0.42mm降为0.03mm,实现了烧结机南北两侧烧结终点位置偏差由0.59 m下降至0.22 m;通过调整九辊转速,使其控制在32~37Hz之间,实现了混匀料烧结机在垂直断面上的合理粒度偏析。最终使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1.54%、风耗和固体燃耗分别下降6.03%和1.36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 布料 偏析 优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原因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周利 白晓光 +2 位作者 李玉柱 杨帆 邬虎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炉缸长寿技术提出了建议。破损调查结果表明,5号高炉炉缸整体出现了“象脚形”侵蚀,铁口区域以及铁口夹角之间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厚度为160mm,侵蚀率为88.15%。认为5号高炉炉缸破损... 对包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炉缸长寿技术提出了建议。破损调查结果表明,5号高炉炉缸整体出现了“象脚形”侵蚀,铁口区域以及铁口夹角之间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厚度为160mm,侵蚀率为88.15%。认为5号高炉炉缸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碱金属、锌及死铁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炉缸长寿,建议加强入炉碱金属负荷、锌负荷的合理控制;在后期的改造设计中,应减小死铁层深度,尽量将铁口的夹角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破损 死铁层 炭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高炉停炉技术进步 被引量:4
7
作者 黄雅彬 韩磊 +2 位作者 刘利军 马祥 于恒亮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包钢5号高炉为例,对包钢高炉停炉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5号高炉在停炉前,有效控制炉缸侧壁温度,合理活跃炉缸,并对停炉料进行精准计算;在停炉降料线操作过程中,采用新型雾化装置打水进行炉顶降温,控制好风量和打水量,有效控制爆震现象... 以包钢5号高炉为例,对包钢高炉停炉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5号高炉在停炉前,有效控制炉缸侧壁温度,合理活跃炉缸,并对停炉料进行精准计算;在停炉降料线操作过程中,采用新型雾化装置打水进行炉顶降温,控制好风量和打水量,有效控制爆震现象,实现无爆震停炉;采用外部炉壳测温法和计算法来确定残铁口位置,残铁口位置选定准确,残铁放净,高炉最终实现了快速、安全、顺利停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停炉 放残铁 降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4150m^3高炉降低(MgO)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邬虎林 付国伟 白晓光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针对包钢4150m^3高炉原料条件及实际生产状况,开展了MgO对终渣流动性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降低(MgO)生产实践。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终渣Al_2O_3为14%、R_2为1.1的条件下,将终渣MgO控制在6%~10%为宜。包钢4150 m^3高炉... 针对包钢4150m^3高炉原料条件及实际生产状况,开展了MgO对终渣流动性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降低(MgO)生产实践。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终渣Al_2O_3为14%、R_2为1.1的条件下,将终渣MgO控制在6%~10%为宜。包钢4150 m^3高炉降低(MgO)生产实践表明,在炉渣碱度稳定的前提下,炉渣脱硫能力随着镁铝比的降低而降低。建议(MgO)控制在8.0%,镁铝比控制在0.6,炉渣脱硫性能可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渣 (MgO) 镁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高炉喷吹煤优化选择及性价比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晓光 杨帆 +4 位作者 黄雅彬 张建良 胡孝天 党晗 徐润生 《冶金能源》 2023年第6期3-8,共6页
对包钢高炉9种喷吹煤样的基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建立了包括多因素在内的煤粉性价比模型,为包钢高炉喷吹煤粉的优化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综合性能指标评价,无烟煤、烟煤和混煤中较好的分别为4、2和9号煤样;... 对包钢高炉9种喷吹煤样的基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建立了包括多因素在内的煤粉性价比模型,为包钢高炉喷吹煤粉的优化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综合性能指标评价,无烟煤、烟煤和混煤中较好的分别为4、2和9号煤样;再通过性价比模型评价,最终确定无烟煤中性能最好的为1号煤样,烟煤中性能最好的为2号煤样,混煤中性能最好的为9号煤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喷煤 综合性能 结构优化 性价比 有效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钢复合冷却壁在包钢2号高炉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军 马祥 +2 位作者 黄雅彬 闫丽峰 张建良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2,共3页
在包钢2号高炉炉身九段用了8块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工业试验。2年5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冷却强度要大于普通铸铁冷却壁的冷却强度;②铜钢复合冷却壁结渣皮需20~30min,而铸铁冷却壁结渣皮需3h或更长时间,... 在包钢2号高炉炉身九段用了8块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工业试验。2年5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冷却强度要大于普通铸铁冷却壁的冷却强度;②铜钢复合冷却壁结渣皮需20~30min,而铸铁冷却壁结渣皮需3h或更长时间,且铜钢复合冷却壁无损坏,无断水现象;③高炉煤比升高的情况下燃料比基本保持不变,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使用可以满足高炉炉身冷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钢复合冷却壁 壁体温度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球团配加废镁碳砖开发镁质氧化球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国伟 邬虎林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61,共6页
镁质球团生产技术作为我国高炉炼铁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直以来因为没有适宜的镁质添加剂,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废镁碳砖作为包钢链箅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的添加剂,在球团工艺、生球性能、成品球强度及冶金性能等方面进行... 镁质球团生产技术作为我国高炉炼铁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直以来因为没有适宜的镁质添加剂,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废镁碳砖作为包钢链箅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的添加剂,在球团工艺、生球性能、成品球强度及冶金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包钢球团当前的铁料配置及热工参数条件下,配加废镁碳砖可降低球团还原膨胀率1.0%~2.0%,初始软熔温度提高20℃,滴落温度提高40℃以上,其适宜的配加比例为1.5%,适宜的焙烧温度为1210—1240℃,证实了包钢球团配加废镁碳砖粉生产镁质球团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球团 镁质添加剂 废镁碳砖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4号高炉提产降耗冶炼实践
12
作者 杨帆 张建良 +2 位作者 白晓光 黄雅彬 邬虎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部调剂、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4号高炉实现了顺行周期的有效延长,提产降耗效果显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4号高炉平均日产量6486Vd,利用系数较2019年累计提高0.232t/(m^(3)·d),燃料比540kg/t,较2019年累计降低9.55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提产降耗 原燃料质量 操作调剂 风口回旋区 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7号高炉炉缸活跃性量化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13
作者 杨帆 张建良 +2 位作者 白文广 白晓光 党旭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针对包钢7号高炉的生产操作特点,开发了涵盖高炉炉缸透液水平、高炉透气水平、渣铁热水平、人炉焦炭质量等,以“天”为计量单位和以“铁次”为计量单位的高炉炉缸活跃性量化模型。7号高炉炉缸活跃性量化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炉缸活跃性... 针对包钢7号高炉的生产操作特点,开发了涵盖高炉炉缸透液水平、高炉透气水平、渣铁热水平、人炉焦炭质量等,以“天”为计量单位和以“铁次”为计量单位的高炉炉缸活跃性量化模型。7号高炉炉缸活跃性量化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炉缸活跃性评价分值>80,炉缸活跃性良好;炉缸活跃性评价分值73~80,炉缸活跃性一般;炉缸活跃性评价分值60~73,炉缸活跃性较差,需及时调整以保证炉况顺行;炉缸活跃性评价分值<60,炉缸活跃性极差,需加大调整力度,及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高炉出现失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缸活跃性 模型 评价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天然气专用螺纹加工工艺应用
14
作者 李游 樊洪 +8 位作者 邵俊永 赵金伟 李代刚 刘洪 王林 耿子瑜 贾喜庆 巫兴胜 黄鹏翔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针对石油天然气专用油套管螺纹的加工痛点,阐述加工工艺与机床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工艺改进的必要性,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改进工艺的配置及组成进行详细说明,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在不改变数控机床基础结构(如刀架、刀盘)的情况下利用刀具... 针对石油天然气专用油套管螺纹的加工痛点,阐述加工工艺与机床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工艺改进的必要性,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改进工艺的配置及组成进行详细说明,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在不改变数控机床基础结构(如刀架、刀盘)的情况下利用刀具、刀杆的组合改进工艺,实现更加高效、稳定和经济的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螺纹 工艺改进 数控机床 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7号高炉长时间焖炉操作
15
作者 季文东 贾西明 赵洋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3,共4页
为了消除热风管系三岔口掉砖及更换主管段波纹补偿器,包钢7号高炉进行为期14d的焖炉。通过采取对焖炉料进行合理设定与排布、科学计算焖炉料的装入等休风前操作,以及炉体密封、冷却强度控制等多项措施,减少了炉体热量损失,实现了焖炉期... 为了消除热风管系三岔口掉砖及更换主管段波纹补偿器,包钢7号高炉进行为期14d的焖炉。通过采取对焖炉料进行合理设定与排布、科学计算焖炉料的装入等休风前操作,以及炉体密封、冷却强度控制等多项措施,减少了炉体热量损失,实现了焖炉期间料面少量下降、炉缸热状态较好的效果。送风后快速开风口,控制铁口与风口的贯通、出铁操作及加风节奏等,23h恢复至全风量,3d后冶炼强度达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焖炉 快速恢复 冷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7号高炉炉顶煤气封罩的快速检修
16
作者 高万良 任春勇 师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6,共3页
对包钢7号高炉炉顶煤气封罩的快速检修方法进行了阐述7号高炉采取休风但不降料线的检修方式,合理利用负压式远距离排放的办法,降低封罩内部的煤气浓度和温度,实现了炉顶煤气封罩的安全、快速检修。合理的煤气处理方案,是保证炉顶煤气封... 对包钢7号高炉炉顶煤气封罩的快速检修方法进行了阐述7号高炉采取休风但不降料线的检修方式,合理利用负压式远距离排放的办法,降低封罩内部的煤气浓度和温度,实现了炉顶煤气封罩的安全、快速检修。合理的煤气处理方案,是保证炉顶煤气封罩快速检修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检修共用时5.6天,提前完成了封罩内部的所有焊缝挖补、钢圈更换、喷涂等相关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气封罩 快速检修 煤气浓度 布料器钢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基于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项目的实践
17
作者 武宝贵 于海涛 范鹏翔 《冶金能源》 2017年第A02期6-7,共2页
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包钢基于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项目的实践及效果。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项目 节能率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1 位作者 邬虎林 沈后望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共4页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很大,对适合8号高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③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燃烧温度决定不了实际的炉热状态和趋势,必须以实际的燃料比和渣铁温度水平为依据进行操作;④扩大风口面积与增加炉顶无矿区面积相配合,可以为增加风量和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送风制度 鼓风动能 回旋区 理论燃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包钢8号高炉布料矩阵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2 位作者 邬虎林 王月明 耿治胜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基于遗传算法及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包钢8号高炉燃料比预测模型,可得到燃料比最低时布料矩阵的关键特征参数,为布料矩阵优化提供操作指引。在布料矩阵的11个特征参数中,有6个影响燃料比的关键特征参数,以此建立的8号高炉燃料比RB... 基于遗传算法及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包钢8号高炉燃料比预测模型,可得到燃料比最低时布料矩阵的关键特征参数,为布料矩阵优化提供操作指引。在布料矩阵的11个特征参数中,有6个影响燃料比的关键特征参数,以此建立的8号高炉燃料比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为0.01%,命中率为88.00%。布料矩阵优化结果表明:焦炭外环角扩大到40.87°焦炭外环角度比矿石外环角度大1.17°,矿石角差接近7.01°,焦炭角差达到23.71°边沿焦炭负荷接近3.93,中心焦炭负荷达到1.86,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白云鄂博矿易熔、易凝和难重熔的缺点,为包钢8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布料矩阵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t操作线探讨包钢8号高炉综合焦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2 位作者 郭卓团 席军 李亮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高炉喷煤比提高,入炉氢元索量不断增加的状况,Rist操作线计算应考虑氨的影响,通过比较按入炉氢量、按氢利用率及按纵坐标“扣除法”三种加氢操作线的计算方法,认为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是最接近实际生产的方法。以包钢8号高炉生... 针对高炉喷煤比提高,入炉氢元索量不断增加的状况,Rist操作线计算应考虑氨的影响,通过比较按入炉氢量、按氢利用率及按纵坐标“扣除法”三种加氢操作线的计算方法,认为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是最接近实际生产的方法。以包钢8号高炉生产操作数据为例,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加氢操作线,分析了风温、喷煤量、富氧率、鼓风湿度、低磷低硅冶炼等参数变化对包钢8号高炉综合焦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Rist操作线 加氢 综合焦比 富氧喷煤 鼓风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