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1 位作者 邬虎林 沈后望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共4页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很大,对适合8号高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③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燃烧温度决定不了实际的炉热状态和趋势,必须以实际的燃料比和渣铁温度水平为依据进行操作;④扩大风口面积与增加炉顶无矿区面积相配合,可以为增加风量和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送风制度 鼓风动能 回旋区 理论燃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包钢8号高炉布料矩阵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2 位作者 邬虎林 王月明 耿治胜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基于遗传算法及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包钢8号高炉燃料比预测模型,可得到燃料比最低时布料矩阵的关键特征参数,为布料矩阵优化提供操作指引。在布料矩阵的11个特征参数中,有6个影响燃料比的关键特征参数,以此建立的8号高炉燃料比RB... 基于遗传算法及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包钢8号高炉燃料比预测模型,可得到燃料比最低时布料矩阵的关键特征参数,为布料矩阵优化提供操作指引。在布料矩阵的11个特征参数中,有6个影响燃料比的关键特征参数,以此建立的8号高炉燃料比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为0.01%,命中率为88.00%。布料矩阵优化结果表明:焦炭外环角扩大到40.87°焦炭外环角度比矿石外环角度大1.17°,矿石角差接近7.01°,焦炭角差达到23.71°边沿焦炭负荷接近3.93,中心焦炭负荷达到1.86,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白云鄂博矿易熔、易凝和难重熔的缺点,为包钢8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布料矩阵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t操作线探讨包钢8号高炉综合焦比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东辉 罗果萍 +2 位作者 郭卓团 席军 李亮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高炉喷煤比提高,入炉氢元索量不断增加的状况,Rist操作线计算应考虑氨的影响,通过比较按入炉氢量、按氢利用率及按纵坐标“扣除法”三种加氢操作线的计算方法,认为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是最接近实际生产的方法。以包钢8号高炉生... 针对高炉喷煤比提高,入炉氢元索量不断增加的状况,Rist操作线计算应考虑氨的影响,通过比较按入炉氢量、按氢利用率及按纵坐标“扣除法”三种加氢操作线的计算方法,认为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是最接近实际生产的方法。以包钢8号高炉生产操作数据为例,按纵坐标“扣除法”计算加氢操作线,分析了风温、喷煤量、富氧率、鼓风湿度、低磷低硅冶炼等参数变化对包钢8号高炉综合焦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Rist操作线 加氢 综合焦比 富氧喷煤 鼓风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m^(2)烧结机强化混匀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周利 张娜 +2 位作者 梁海全 何晓义 张国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80,共8页
针对实际生产中,当混合机填充率无法达到设计水平以及混合料中配加难制粒物料时而导致的混匀制粒效果不理想,烧结矿转鼓指数差的问题,本文在500 m^(2)烧结机工艺中配加20%FMG粉矿的条件下,结合弗鲁德准数计算,对烧结机混料系统工艺进行... 针对实际生产中,当混合机填充率无法达到设计水平以及混合料中配加难制粒物料时而导致的混匀制粒效果不理想,烧结矿转鼓指数差的问题,本文在500 m^(2)烧结机工艺中配加20%FMG粉矿的条件下,结合弗鲁德准数计算,对烧结机混料系统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一次混合机的设计转速低于合理转速(6.94 r/min)时,烧结混料系统混匀制粒效果较差,通过采取将一次混合机加水比例由80%降低至75%并后延加水位置3 m的技术措施,增强了一次混合机混合料的混匀水平,使混合料制粒效果由39.12%提高至48.98%,解决了配加20%的FMG粉矿之后出现的烧结混合料黏结团聚、制粒效果差的问题,消除了烧结矿断面不均匀现象,最终使得烧结矿转鼓指数由76.14%提高至7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混合机 混匀制粒 加水量 加水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中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5
作者 张玲玉 满达 +4 位作者 孙德冰 段飞鹏 李玮 金自力 宋文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h淬火工艺下,存在较多细小的VC钉扎在原奥氏体晶界,使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8μm。随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延长,VC逐渐长大,当大于80 nmVC约占15%时失去钉扎效应。当910℃×4 h正火+880℃×4 h淬火时,原奥氏体局部晶粒尺寸可达40μm,因此,奥氏体化时间不宜过长,910℃×2 h正火+880℃×2 h淬火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可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回溶,同时利用细小第二相达到细化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化时间 VC 原奥氏体晶粒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