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成像技术及工作人员的放射性防护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文豹 顾虹 康宇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6期272-272,共1页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的四大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超声、X-CT、MRI所获得的影像基本为解剖结构成像,图像清晰。而核医学成像是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异为诊断依据,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和显像剂、示踪剂引入机体后,探测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靶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这也是核医学成像最有特色之处。近年来,由于同时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的新型核医学显像仪器的问世,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反射型断层仪(PET)即SPECT/CT,PET/CT,改写了传统的核医学影像由于引入放射性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细微结构的历史,这是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成像技术 放射性防护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工作人员 核医学显像仪器 SPECT CT 超声成像技术 核素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放射性废物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顾虹 郝玉梅 康宇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251-251,共1页
核医学的各项检查跟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紧密相关,放射性核素经过一定时间的衰变,将产生一定的放射性废物,如何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处理好放射性废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核医学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性废物 分类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检查患者的放射防护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增 顾虹 康宇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243-244,共2页
核医学工作是一种直接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开放型操作的放射性技术,放射性核素显像时根据检查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引入患者体内,标记化合物将参与人体的代谢转化过程,通过一定方式采集标记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信息,... 核医学工作是一种直接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开放型操作的放射性技术,放射性核素显像时根据检查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引入患者体内,标记化合物将参与人体的代谢转化过程,通过一定方式采集标记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信息,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或重建获得所需要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的结果,最后得出临床诊断。核医学工作中存在射线危害的条件,因此,必须重视放射性卫生防护,重视放射性卫生防护的要求既能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及其后代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又能有利于促进核医学技术的发展及放射性公众的顺利进行,所以接受核医学检查患者的放射性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检查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 放射防护 患者 放射性核素显像 标记化合物 放射工作人员 医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放射性药品的检验及使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增 顾虹 康宇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253-254,共2页
核医学的放射性药品的临床应用于1958年左右,那时国家卫生部药政局还没有将它纳入药品管理范围。1961年开始研制放射性药品,《医用同位素试制任务书》,也是在国家卫生部与科委的共同努力下下达完成的。1965年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的参与... 核医学的放射性药品的临床应用于1958年左右,那时国家卫生部药政局还没有将它纳入药品管理范围。1961年开始研制放射性药品,《医用同位素试制任务书》,也是在国家卫生部与科委的共同努力下下达完成的。1965年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的参与指导下,制定了碘化钠I131和32P磷酸钠溶液的卫生部标准。自1974年,放射性药品只有卫生部标准和国家标准这两种形式,并且成为部管药品由国家药政管理局审批,其下属机构没有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药品 核医学 国家卫生部 卫生部标准 检验 药政管理 医用同位素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顾虹 耿晓丽 于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妇产科就诊及体检的62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骨量组(482例)和正常骨量组(138例)。测定入组对象的骨密度,...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妇产科就诊及体检的62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骨量组(482例)和正常骨量组(138例)。测定入组对象的骨密度,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析骨密度与年龄、体重指数(BMI)、E2、FSH、PTH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BMI、E2、FSH、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孕次、吸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与年龄,FSH、PTH水平呈负相关(r=-0.402、-0.421、-0.357,均P<0.05),与BMI、E2水平呈正相关(r=0.387、0.408,均P<0.05)。年龄(>50岁)、BMI(<24 kg/m2)、FSH(≥20 IU/L)、E2(<20 pg/mL)、PTH(≥30 pg/mL)是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的危险因素(OR=2.061、2.100、2.765、2.818、2.748,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与年龄,FSH、BMI、E2、PTH水平密切相关,其中高龄,高FSH、高PTH、低BMI、低E2水平是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围绝经期 血清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婉莹 翟永文 +2 位作者 谭国威 杨化龙 顾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97例,按照性别、偏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根据病情严重...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97例,按照性别、偏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12例)、中度组(62例)、重度组(23例)。结果197例患者中83例(42.13%)患有骨质疏松症。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女性,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水平低于女性(P<0.01,P<0.05)。与3~6个月患者比较,7~12、13~24个月患者大转子、全髋骨密度和BALP、骨钙素水平显著降低,CICP、CTXI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大转子、全髋骨密度和BALP、骨钙素水平显著降低,CICP、CTXI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股骨颈、转子间、全髋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骨密度分别与CICP水平(r=-0.458、r=-0.403、r=-0.355、r=-0.482,P<0.01)、CTXI水平(r=-0.305、r=-0.291、r=-0.273、r=-0.384,P<0.05,P<0.01)呈负相关,与骨钙素水平(r=0.476、r=0.428、r=0.386、r=0.518,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其变化水平与性别、偏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性瘫痪 骨密度 骨钙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