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苯达唑联合IFN-α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云哲琳 周永升 +1 位作者 张焱 李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在BALB/c小鼠体内评价阿苯达唑(ABZ)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对于CE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原头蚴腹腔继发感染5个月后,小鼠被随机分配到4组:ABZ组、IFN-α组、ABZ+IFN-α组和未经处理对照组。不同处理组分别给药2个月。... 目的在BALB/c小鼠体内评价阿苯达唑(ABZ)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对于CE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原头蚴腹腔继发感染5个月后,小鼠被随机分配到4组:ABZ组、IFN-α组、ABZ+IFN-α组和未经处理对照组。不同处理组分别给药2个月。在治疗的第0、7、14、28、36、48、60d从小鼠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P<0.01)或ABZ组(P<0.05)相比,ABZ+IFN-α组包囊的数量、大小及重量都显著减少。对不同处理组的包囊进行透射电镜观察(TEM)发现,ABZ+IFN-α组的包囊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ELISA实验结果表明,ABZ+IFN-α组的血清与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gE、IgG抗体及其亚型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ABZ联合IFN-α可能成是一种有效的CE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CE) 阿苯达唑 IFN-Α IL-10 超微结构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