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草原生态修复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华 方庆旭 王俊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部高平原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西部分别为肥沃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贯中部,草原面积辽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部高平原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西部分别为肥沃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贯中部,草原面积辽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建设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增收 草原面积 国家生态安全 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 隔河相望 边疆稳定 生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京津绿色屏障——包头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20年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华 方庆旭 +2 位作者 蔚建峰 王璐 王俊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7期9-10,共2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是以遇制草原沙化扩展、改善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状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是以遇制草原沙化扩展、改善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状况为根本目标而提出的。自2001年项目启动以来,包头市先后进行了人工饲草基地、草种基地、青贮窖、暖棚、贮草棚及封育围栏等项目建设,在增加饲草料供给率、改善牲畜饲养条件前提下,重点加强现有草原植被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促进包头市生态状况良性发展。2020年,包头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6.58%,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形成了强有力的阻挡风源、抑制沙化的绿色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青贮窖 草原沙化 草原植被 牲畜饲养 绿色屏障 风沙危害 生态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保险为包头市碧水青山保驾护航
3
作者 张瑞 吕广霞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7期28-31,共4页
森林保险是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保障,既有利于林业生产经营者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又能促进林业持续经营、稳定发展。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着重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 森林保险是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保障,既有利于林业生产经营者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又能促进林业持续经营、稳定发展。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着重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和原国家林业局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保险 金融服务工作 农业保险 风险抵御能力 国家林业局 持续经营 统筹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分析
4
作者 张瑞 陶格斯 +1 位作者 杜娟 吕整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8期121-123,共3页
本文将从当前林业工程造林的概况出发,阐述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基本过程,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采用行之有效的造林管理方法更好地开展造林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当前林业工程造林的概况出发,阐述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基本过程,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采用行之有效的造林管理方法更好地开展造林管理工作,顺利完成造林管理任务,使林业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管理 林业工程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碳”
5
作者 张文英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7期46-48,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后果,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分布变化、沙漠化面积增大、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1979年在...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后果,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分布变化、沙漠化面积增大、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1979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并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5年通过了《柏林授权书》;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形成了《巴厘路线图》;2009年达成《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达成《坎昆协议》;2015年达成《巴黎气候协议》;2021年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这些都是针对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融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全球温室效应 气候灾害 森林分布 授权书 沙漠化面积 《京都议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