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科技创新合作区域特征及竞争态势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彭佳
邵楠
杨云飞
王建国
-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
-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1963025)
内蒙古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22JQ03)
+7 种基金
内蒙古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创新团队项目(编号:NMGIRT2325)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编号:SQ2021YFE011709)
内蒙古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编号:2023YFHH0052)
内蒙古自然科学项目(编号:2023LHMS07004)
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项目(编号:NJYT23028)
内蒙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GDSK0103)
内蒙古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Y20230012,JY20240048,JY20240073)
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24ZZB058)。
-
文摘
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区域间合作创新是科技资源自由流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2006-2020年201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项目为数据分析基础,以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区、西南区等主要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集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区域性科技合作创新特征,探寻创新能力与技术分布差异,挖掘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研究发现:①高校是我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创新的主力,有效利用产学研异质性发展,推动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联动效应和统筹,是未来区域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的关键驱动力;②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建设技术间相互促进、交叉融合以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势在必行;③各区域技术合作创新网络还不成熟,亟须进一步加强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创新,升级国内科技创新网络;④创新技术间交叉关联、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⑤树立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思想,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⑥要加大企业成为区域合作创新主体。
-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合作创新网络
网络布局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Key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Network layou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G3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我国生态修复专利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演化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华连连
张涛嘉
王建国
彭佳
梁伟
-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
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
-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63025,71661026,71961026)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09)
+1 种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7020)
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Y21604)。
-
文摘
研究目的:专利是产业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彰显企业创新能力的显示器。生态修复作为环保行业的基础性产业,承担着国土生态修复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中国2001-2019年生态修复专利数据,探析我国生态修复专利产业布局、网络合作特征及技术创新演进趋势,以期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专利计量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①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且尚未走进技术驱动阶段,提升跨区域合作效应、增强产学研合作及提升产业链延伸增值成为重要实现方式;②生态修复技术主题演进与产业发展轨迹高度一致,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植被栽培是专利申请热点;③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融合改进,有效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重要趋势。研究结论:加快生态修复专利市场化转换,推动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产业转型,需以优化专利产业布局、推动企业作为专利主体的产学研转化为重要实现方式。
-
关键词
生态修复
专利布局
技术主题
创新演化
-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atent layout
Technical topics
Innovation evolution
-
分类号
F301.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字平台专利技术分布及其演进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华连连
韩俊敏
刘艳秋
彭佳
-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63025)
内蒙古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2JQ03)
+4 种基金
内蒙古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创新团队项目(NMGIRT2325)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SQ2021YFE011709)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2021NDB176)
内蒙古自然科学项目(2020MS07020)
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Y20220079,JY20220330,JY20220038,JY20220329)。
-
文摘
为了深层次全方位探究数字平台专利技术分布及其演进特征,本文以2004—2021年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平台专利检索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授权量、专利价值及专利权人分布的视角切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及Gephi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对全球数字平台专利技术的主题演进、国别独立技术演进、联合技术演进等进行全景式分析。结果表明:①华为展现了最强的研发活力,但中国数字平台在专利授权量、专利价值水平及聚焦领域上均与美国存在差距,创建数字集群还需吸纳更多研发力量;②全球数字平台经历了“基础技术研发—零部件生产—传统行业转型—智能化建设”的阶段式主题演化进程,中美欧技术演进较为专一、日韩相对较为分散,中美聚焦领域存在转变期,而美国早于中国“修正”了这一偏差,继续深入探究通信领域技术,中国应保持在通信领域的研发势头以增强数字平台的基础技术根基;③中国数字平台专利技术的联合布局网络特征初现,但尚未形成大规模联合趋势,应增强技术的兼容性与联合性,驱动核心主体与边缘主体创新成果的交互融合,在新一轮的数字平台创新中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版图。
-
关键词
数字平台
专利技术
技术分布
演化路径
-
Keywords
Digital platform
Patented technology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Evolution path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