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三个双峰驼主产区的蝇种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治国 杨晓野 +6 位作者 杨莲茹 顾巍 王瑞 张伟 张晓东 成含波 秦世昌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6-459,共4页
为了研究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吸血蝇的分布,对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3个双峰驼主产区的蝇类进行了网捕,对捕捉到的7 153只蝇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9科17属25种,其中3种为吸血蝇,... 为了研究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吸血蝇的分布,对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3个双峰驼主产区的蝇类进行了网捕,对捕捉到的7 153只蝇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9科17属25种,其中3种为吸血蝇,即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截脉角蝇H.titillans和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双峰驼生活环境的优势蝇种、蝇种多样性指标及相似程度,发现3个地区的优势蝇种各不相同:蝇种丰富度指数以巴彦淖尔市最高;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以阿拉善盟最高、巴彦淖尔市最低;阿拉善盟蝇种与其他2个地区极不相似,巴彦淖尔市蝇种与乌兰察布市中等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双峰驼 形态学鉴定 蝇种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志超 陈林军 +6 位作者 赵治国 崔强 延涵 王海艳 赵林立 李刚 郭文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所致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该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急慢性黏膜感染、繁殖障碍等,对畜牧业危害严重,是国际贸易中动物检疫的重要疫病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有利于该传染病的...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所致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该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急慢性黏膜感染、繁殖障碍等,对畜牧业危害严重,是国际贸易中动物检疫的重要疫病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有利于该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目前,用于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很多,论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IAT)、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多重PCR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RT-PCR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进行简要介绍,为我国动物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动物检疫 病原学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折皱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彩霞 赵治国 高晓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5-47,共3页
通过实验测试纯毛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研究3种机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分析折皱回复性能测试中加压压力,织物混纺比,加、释压时间等参数对织物折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毛纤维的初始模量高且拉伸变形回复特性... 通过实验测试纯毛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研究3种机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分析折皱回复性能测试中加压压力,织物混纺比,加、释压时间等参数对织物折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毛纤维的初始模量高且拉伸变形回复特性好,使得纯毛织物的折皱性最好。研究结果为最终建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理论预测模型,预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织物服用性能的客观评价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皱回复性能 折皱回复角 混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枯萎病菌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延涵 杨瑞秀 +3 位作者 盖晓彤 李刚 赵治国 高增贵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81-2086,共6页
采用甜瓜枯萎病病菌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该病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甜瓜枯萎病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检测技术对田间病样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表现出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运用此... 采用甜瓜枯萎病病菌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该病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甜瓜枯萎病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检测技术对田间病样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表现出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运用此方法对甜瓜枯萎病进行田间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菌 多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林军 于志超 +5 位作者 赵治国 崔强 延涵 王海艳 赵林立 李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引起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黏膜炎症、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引起生殖道感染、脑膜炎、结膜炎、流产等多种病型。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发生。BoHV-...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引起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黏膜炎症、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引起生殖道感染、脑膜炎、结膜炎、流产等多种病型。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发生。BoHV-1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容易使其他病原体侵入引发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发生,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论文围绕IBR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疱疹病毒1型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