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饲养条件下内蒙古绒山羊瘤胃甲烷菌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长青 金海 栗原光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8-233,共6页
为了解天然放牧和舍饲条件下内蒙古绒山羊瘤胃中甲烷菌的种群组成。选取甲烷菌mcr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利用PCR技术对从瘤胃液中抽提的细菌总DNA进行扩增,并建立了甲烷菌特异性的mcrA基因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Taq I对该文库特异性片... 为了解天然放牧和舍饲条件下内蒙古绒山羊瘤胃中甲烷菌的种群组成。选取甲烷菌mcr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利用PCR技术对从瘤胃液中抽提的细菌总DNA进行扩增,并建立了甲烷菌特异性的mcrA基因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Taq I对该文库特异性片段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放牧和舍饲内蒙古绒山羊瘤胃中甲烷菌的mcrA基因片段被分成6个不同的RFLP类型,并由此建立了DNA指纹图谱;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其属于甲烷杆菌目和甲烷微菌目,且绒山羊瘤胃中的甲烷菌大部分属于甲烷短杆菌。放牧绒山羊瘤胃内甲烷菌种类比舍饲绒山羊更加丰富,6种甲烷菌所占比例均较高,而舍饲绒山羊只有两种优势菌比例较高,其他几种所占比例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菌 mcrA基因 瘤胃液 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AtCDPK1基因克隆与转化马铃薯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聂利珍 于肖夏 +4 位作者 李国婧 鞠天华 孙瑞芬 崔阔澍 于卓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3,共7页
以野生拟南芥生态型(Col-0)为材料,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克隆了拟南芥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AtCDPK1)。AtCDPK1基因全长为2 269bp,碱基序列与已知基因At1g18890完全一致。构建AtCDPK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HF3-CDPK1,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 以野生拟南芥生态型(Col-0)为材料,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克隆了拟南芥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AtCDPK1)。AtCDPK1基因全长为2 269bp,碱基序列与已知基因At1g18890完全一致。构建AtCDPK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HF3-CDPK1,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HF3-CDPK1转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试管微型薯中,经筛选与植株再生,共获得50个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显示,有36个植株基因组中含有AtCDPK1基因。RT-PCR分析证实,AtCDPK1基因在这些马铃薯植株的基因组中均能正常转录表达。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开展AtCDPK1基因功能分析及转基因抗旱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CDPK1 基因克隆 马铃薯 遗传转化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建草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俊 孙瑞芬 +3 位作者 耿牡丹 王冬霓 张艳芳 孙钟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6期102-106,共5页
以大田毛建草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再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首次建立了毛建草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毛建草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以大田毛建草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再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首次建立了毛建草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毛建草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IAA 0.2 mg/L,诱导率为63.6%;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75 mg/L+KT 4.0 mg/L+NAA 0.01 mg/L+GA30.2 mg/L,平均增殖数为4.3;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NAA 0.2 mg/L,生根率为85.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100%,研究结果为毛建草组培苗的工厂化繁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草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