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调查检测综合评价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星 姚一萍 +6 位作者 史培 高天云 张三粉 刘建平 崔艳 骆洪 鲁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B12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优势农产品 环境质量状况 内蒙古 评价报告 综合生产能力 土壤环境质量 农业产业结构 农产品质量 保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绵羊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加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德力格尔桑 乌兰塔娜 +1 位作者 玛丽娜 尤美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9-224,共6页
为探索不同食品加工工艺及条件对肉制品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影响,在110只5月龄的内蒙古苏尼特绵羊宰杀后取背最长肌肉(Longissimus Dorsi,LD)为样品,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研究辐射、冻藏、加热、腌... 为探索不同食品加工工艺及条件对肉制品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影响,在110只5月龄的内蒙古苏尼特绵羊宰杀后取背最长肌肉(Longissimus Dorsi,LD)为样品,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研究辐射、冻藏、加热、腌制等加工对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包装、2℃贮藏条件下,2kGy的γ射线可降低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P〈0.05),但同样的辐射条件下,真空包装、-2℃贮藏30d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很稳定。经2kGy的γ射线灭菌,采用真空或空气包装,-18℃贮藏45d后共轭亚油酸仍然很稳定。贮藏时间对CL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紫外线灭菌不会引起共轭亚油酸损失。低温巴氏杀菌(70~72℃、82~86℃)可使共轭亚油酸含量降低(P〈0.05)。腌制中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浓度对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显著(P〈0.05)。该研究对于实际生产中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保持肉类产品天然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蒙古绵羊肌肉 稳定性 肉品加工 包装 贮藏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氨基酸和营养物质组成特征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杰 白学良 +2 位作者 田桂泉 姚一萍 高天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47-1255,共9页
通过对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藓类体内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藓类结皮土壤相应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以揭示藓类的营养组成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样地选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 通过对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藓类体内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藓类结皮土壤相应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以揭示藓类的营养组成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样地选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典型草原区和宁夏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草原化荒漠区。通过实验,从藓类植物体内检测出17种氨基酸,表明其体内的氨基酸组成大部分与高等植物相同,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最高,约占总氨基酸的50%。脯氨酸含量在所有氨基酸中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只占氨基酸总量的3.12%。草原化荒漠区与典型草原区分布真藓平均总氨基酸含量均大于土生对齿藓,两地区间真藓有10种氨基酸(包括脯氨酸)含量有显著性均数差异(p<0.05),而土生对齿藓只有脯氨酸有显著性差异(p<0.05)。赖氨酸、精氨酸含量在两个地区各种藓类体内有相对稳定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脯氨酸的含量在同一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不同地区却有显著性差异。藓类体内营养元素显著高于结皮层土壤,表明苔藓植物有很强的元素富集能力,其中N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不同种类植物体内营养元素Ca、Mg、K的含量存在差异,表明藓类植物对金属营养元素有很强的选择吸收能力。元素相对利用能力(植物/土壤),K最大,P最小,Ca、Mg因种类不同存在差异。N/P比率在草原化荒漠区分别为真藓10.25,刺叶赤藓13.59,土生对齿藓15.78;在典型草原区分别为真藓11.91,土生对齿藓10.55,盐土藓11.37,可知N、P在干旱区不是藓类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和P,Ca和Mg明显相关(p<0.05),而K和Ca、Mg之间则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K和Ca、Mg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析表明,随降雨量增加二者含量明显呈现递减趋势,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与苔藓植物的抗旱性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层 藓类植物 营养元素 氨基酸 脯氨酸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不同发育阶段的人工生物结皮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杰 敖艳青 +3 位作者 张璟霞 姚一平 高天云 骆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402-7410,共9页
生物结皮广泛存在于沙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达拉特旗火力发电厂附近沙地中不同年代人工生物结皮及物理结皮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旨在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及物理结皮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重金属富集的... 生物结皮广泛存在于沙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达拉特旗火力发电厂附近沙地中不同年代人工生物结皮及物理结皮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旨在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及物理结皮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和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程度。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代生物结皮和物理结皮各种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生物结皮重金属含量多数类型表现为:Zn>Cr>Ni>Pb>Cu>As>Co>Cd>Hg的顺序关系,少数类型表现为:Cr>Zn>Ni>Pb>Cu>As>Co>Cd>Hg的顺序关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年代藓结皮中各种元素差异显著性(P<0.05)明显低于藻结皮和物理结皮.相同年代生物结皮和物理结皮重金属含量都表现为同样地规律: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表明相同背景条件下,藓结皮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明显比藻结皮和物理结皮的富集能力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Hg和Ni元素含量在所有相同年代样地的生物结皮和物理结皮均无差异,Cr、Zn、Cu、Co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P<0.05),但差异有的表现在藓结皮和藻结皮之间,而有的表现为藻结皮和物理结皮之间,而Pb、As、Cd元素含量则表现为有的年代有差异,有的年代无差异。通过污染因子CF值分析,藓结皮对污染的指示作用要明显比藻结皮和物理结皮敏感。同时生物结皮对于重金属的富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像Hg、Ni、Zn、Cu、Pb、Co等元素生物结皮相对富集较少,而像Cr、Cd、As等元素相对富集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结皮 藻结皮 物理结皮 重金属 富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