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值筛选三种饲草最佳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丽英 王志军 +4 位作者 尹强 荣磊 成启明 范文强 贾玉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88,共7页
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等三种饲草的营养指标(DM、CP、NDF、ADF、EE、WSC、IVDMD、GE、DE、ME、DMI)评价其品质,并以三种饲草组合的GI及成本综合评定最佳饲草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属于一级豆科饲草,玉米秸秆... 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等三种饲草的营养指标(DM、CP、NDF、ADF、EE、WSC、IVDMD、GE、DE、ME、DMI)评价其品质,并以三种饲草组合的GI及成本综合评定最佳饲草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属于一级豆科饲草,玉米秸秆属低质饲草,燕麦干草属一级优质禾本科饲草。(2)玉米秸秆+燕麦干草组合的GI值均较低,组合效果不佳;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合中的D组合(玉米秸秆60%+苜蓿干草40%)和E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50%)为最优组合;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的R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30%+燕麦干草20%)和Q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40%+燕麦干草10%)为最优组合。(3)在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合、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苜蓿干草的添加比例在30%以上时,能明显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添加比例在30%~50%时GI值较高,成本适中,在生产实际中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混合饲草 营养成分 GI 饲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苜蓿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文强 格根图 +3 位作者 成启明 卢强 降晓伟 贾玉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利用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LC-ESI-MS)分析不同生育时期苜蓿叶片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XCMS程序处理原始数据,然后应用软件SIMCA-P 14.1进行模式识别。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利用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LC-ESI-MS)分析不同生育时期苜蓿叶片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XCMS程序处理原始数据,然后应用软件SIMCA-P 14.1进行模式识别。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与单变量统计分析,以OPLS-DA模型VIP>1且T检验P值<0.05为筛选标准,筛选显著性差异代谢物。结果发现共27个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11种表达下调,16种表达上调。其中,L-谷氨酸、嘌呤、嘧啶等与粗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代谢产物在现蕾期到中花期主要表现为下调,L-苯丙氨酸及糖类等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合成相关的代谢产物主要表现为上调,共同导致粗蛋白质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苜蓿的营养品质及相对饲喂价值下降。此外,乳酸及一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中花期相对于现蕾期表现为上调,因此,中花期收获的苜蓿更宜青贮,而现蕾期收获的苜蓿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更宜调制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育时期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种子抗盐碱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侯鑫狄 贾玉山 +5 位作者 包健 范美超 赵牧其尔 荣荣 张静 格根图 《草原与草业》 2018年第3期49-55,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燕麦种子抗盐特性,本试验通过配置浓度为0(对照)、1.5g/kg(低)、2.5g/kg(中)、3.5gl/kg(高)的NaCI盐溶液,接种6个燕麦品种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等,几方面指标探讨了燕麦种子的抗盐特性并筛选出抗性...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燕麦种子抗盐特性,本试验通过配置浓度为0(对照)、1.5g/kg(低)、2.5g/kg(中)、3.5gl/kg(高)的NaCI盐溶液,接种6个燕麦品种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等,几方面指标探讨了燕麦种子的抗盐特性并筛选出抗性较强的燕麦品种。结果表示:(1)盐分对燕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性。(2)基于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的特性函数值-隶属值可知6个燕麦品种中对照组的发芽率整体高于实验组浓度增加后所有品种燕麦发芽率都呈下降趋势,牧王和领袖的抗盐碱型最高,贝勒2和爱沃耐盐碱型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不同盐程度 盐胁迫 发芽试验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对苜蓿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凯青 张众 +2 位作者 张珊 郝帅 张杰一 《草原与草业》 2019年第3期47-51,共5页
2018年5月至7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大田扦插试验。使用主要成分为生长素的生根粉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进行处理,实验设置为3个不同的浸泡时间(2h,5h,10h),4个不同... 2018年5月至7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大田扦插试验。使用主要成分为生长素的生根粉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进行处理,实验设置为3个不同的浸泡时间(2h,5h,10h),4个不同的生长素溶液浓度(100ppm,200ppm,500ppm,0),加不做任何处理做对照。共计15个组合处理。结果表明:7号组合处理的成活率和生根率最高,成活率达73.3%,生根率为95.4%。此时生长素溶液浓度为200ppm,插条被浸泡了5h。所以,最适宜草原3号杂花苜蓿扦插的生长素浓度为200ppm,最合适的浸泡时间是5h。本实验可为呼和浩特市的大田应用扦插技术提供一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苜蓿 草原3号杂花苜蓿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