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伟 格根图 +2 位作者 冯骁骋 周天荣 贾玉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为原料,研究收获期对天然牧草草产量、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收获期的综合得分,筛选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期。结果显示:与其他收获期相比,7月30日收获其理论草产量和WSC含... 以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为原料,研究收获期对天然牧草草产量、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收获期的综合得分,筛选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期。结果显示:与其他收获期相比,7月30日收获其理论草产量和WSC含量最高,CP含量较高,NDF、ADF含量较低,IVDMD和DE适中,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综合考虑以7月30日左右为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最佳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天然牧草 综合评价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密度、添加剂对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成启明 格根图 +3 位作者 刘丽英 范文强 蔡曙光 贾玉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1,共7页
针对影响天然牧草裹包青贮饲料品质的原料含水量(50%~55%、55%~60%、60%~65%、65%~70%)、裹包密度(200~250kg/m3、250~300kg/m3、300~350kg/m3、350~400kg/m3)和青贮添加剂的添加量(0.00g/kg、0.25g/kg、0.50g/kg、1.00g/kg)3个因素设... 针对影响天然牧草裹包青贮饲料品质的原料含水量(50%~55%、55%~60%、60%~65%、65%~70%)、裹包密度(200~250kg/m3、250~300kg/m3、300~350kg/m3、350~400kg/m3)和青贮添加剂的添加量(0.00g/kg、0.25g/kg、0.50g/kg、1.00g/kg)3个因素设计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天然牧草裹包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天然牧草原料含水量65%~70%、裹包密度350~400kg/m3、青贮添加剂添加量0.50g/kg的青贮品质较好,其pH值最低(3.4),乳酸含量(60.35mmol/g)、粗蛋白质含量(10.86%)和粗脂肪含量(15.47%)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68.28%和47.86%)。综合考虑,天然牧草裹包青贮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含水量(65%~70%)+裹包密度(350~400kg/m3)+青贮添加剂(0.50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牧草 裹包青贮 含水量 裹包密度 青贮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对‘118’饲草谷子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牧其尔 王志军 +4 位作者 贾玉山 张永虎 温蕊 包健 格根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40-2448,共9页
为确定饲草谷子(Setaria italica)调制青贮的最适生育期,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118’饲草谷子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其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时收获,调制成小包装青贮饲料,厌氧发酵60 d后,对比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 为确定饲草谷子(Setaria italica)调制青贮的最适生育期,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118’饲草谷子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其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时收获,调制成小包装青贮饲料,厌氧发酵60 d后,对比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加,然而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降低趋势,乳熟期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2)青贮后,乳酸菌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乳熟期处理组数量最多,各处理组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3)不同生育期的pH均较高,且乳酸含量偏低,但均未检测到丁酸的存在。4)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现为乳熟期>蜡熟期>灌浆期。虽然不同生育期的青贮品质存在差异,但青贮品质未达到高品质青贮饲料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青贮添加剂是改善饲草谷子青贮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青贮 生育期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数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方式对暖温型草原区短花针茅群落特征及α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3 位作者 段茹晖 樊如月 刘重阳 牛茹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研究暖温性草原区植物群落特征和草地生产力对不同放牧模式的响应,探讨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指数的关系,选择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暖温性草原区短花针茅群落作为样地,采用划区轮牧、自由放牧Ⅰ(载畜率3.48只羊/hm^2)、自由放牧Ⅱ(载畜率4.0... 为研究暖温性草原区植物群落特征和草地生产力对不同放牧模式的响应,探讨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指数的关系,选择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暖温性草原区短花针茅群落作为样地,采用划区轮牧、自由放牧Ⅰ(载畜率3.48只羊/hm^2)、自由放牧Ⅱ(载畜率4.00只羊/hm^2)和围栏禁牧4种放牧方式,2017年连续6个月进行草地健康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地群落特征及α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围栏禁牧表现最好;划区轮牧的草地群落特征及α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放牧方式;8月围栏禁牧下的草地生产力虽高于其他放牧方式,但10月份4种放牧制度下草地生产力差异较8月份小。综上,和林格尔县暖温型草地可以支持放牧行为,划区轮牧可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方式 群落特征 Α多样性 草地生产力 回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和评价不同生育期和贮藏时间的饲用谷子品质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牧其尔 王志军 +5 位作者 包健 孙林 张永虎 温蕊 贾玉山 格根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0-207,共8页
为分析生育期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谷子调制干草的最佳生育期及贮藏时间,以‘大白谷’饲用谷子为材料,比较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期,60、120、180 d共3个贮藏时间的干草营养品质。结... 为分析生育期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谷子调制干草的最佳生育期及贮藏时间,以‘大白谷’饲用谷子为材料,比较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期,60、120、180 d共3个贮藏时间的干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生育期对干物质(DM)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有极显著影响(P<0.01);贮藏时间对DM、CP、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WSC、EE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育期和贮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DM和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2)随着贮藏时间延长,CP、酸性洗涤纤维(ADF)、WSC和EE含量降低,NDF含量增加;然而,随着生育期推进,CP、ADF和WSC含量降低,NDF含量增加,EE含量先降低后增加。3)使用隶属函数法对饲用谷子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灌浆期和乳熟期贮藏60 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蜡熟期贮藏120 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在内蒙古地区,饲用谷子应在蜡熟期收获调制干草品质最佳,但干草捆的贮藏时间应控制在4个月以内,以保证其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生育期 贮藏时间 干草品质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种子萌发特性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3 位作者 窦焱艳 樊如月 刘重阳 牛茹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8,33,共6页
对射干(Iris Belan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进行纸上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作为发芽指标,旨在摸清射干种子萌发特性,筛选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组合条件,探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 对射干(Iris Belan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进行纸上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作为发芽指标,旨在摸清射干种子萌发特性,筛选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组合条件,探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1)种子最适的温度条件为恒温20 ℃,且对光照较为敏感,可归为需光种子;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对率、萌发胁迫指数、胚芽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5% PE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即低干旱水平可促进种子萌发及抗旱能力,高干旱水平会起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萌发抗旱指数、胚根长明显降低,即该2种指标与PEG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根/胚芽亦会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干旱胁迫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种子发芽率和PEG浓度,预测出射干种子所能抵御的水分渗透势临界值为-0.2 MPa,极限值为-0.4 MPa;3)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及速度等因素,推荐射干种子在发芽检测时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的第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种子萌发 发芽条件 干旱胁迫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朴子种子萌发特性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3 位作者 贺一鸣 樊如月 牛茹 刘重阳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1,共5页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 种子萌发 萌发条件 干旱胁迫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株型及叶性状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2 位作者 窦焱艳 刘重阳 牛茹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7,共7页
采用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多效唑、座果精以及赤霉素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生长特征及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胞分裂素、多效唑、赤霉素主要是在萱草植株高度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矮... 采用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多效唑、座果精以及赤霉素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生长特征及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胞分裂素、多效唑、赤霉素主要是在萱草植株高度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在萱草基部直径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赤霉素则在萱草冠幅上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2)根据萱草生长指标与其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拟合,表明基径可以用来预测萱草地上生物量。(3)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萱草生长指标间具不同的生长速度。其中,除赤霉素处理下株高和冠幅间、细胞分裂素处理下冠幅和基径间及赤霉素处理下株高与基径、花葶高与基径间呈等速生长外,其余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均呈异速生长(P-1.0<0.05)。(4)赤霉素处理萱草叶型指数的可塑性指数最高,细胞分裂素处理萱草比叶面积的可塑性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株型 叶片性状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