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周期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长青 尹俊 +6 位作者 张燕军 郭志成 张文广 高爱琴 李玉荣 赖双英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4-679,共6页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入兴盛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初级毛囊除毛球宽外,其它各性状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均大于辽宁绒山羊,而次级毛囊各性状辽宁绒山羊都大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大多数月份二者差异显著。毛囊深、密度、S/P、毛球宽和生长期是影响产绒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毛囊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1 位作者 李长青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1-768,共8页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胎儿期 皮肤 毛囊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成年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尹俊 李金泉 +2 位作者 张燕军 李长青 郭志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构建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cDNA文库.在GenBank数据库注册非冗余ESTs 392条.序列号为CD051766~CD052157.共有319个已知功能基因.未分类的基因108个;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类70个;代谢类43个;细胞结构类45个;细胞信号和传导类30... 构建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cDNA文库.在GenBank数据库注册非冗余ESTs 392条.序列号为CD051766~CD052157.共有319个已知功能基因.未分类的基因108个;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类70个;代谢类43个;细胞结构类45个;细胞信号和传导类30个;细胞和机体防御的基因15个;参与细胞分裂的基因8个.发现了一些可能和绒毛生长有关的基因:TGFβbinding protein,EDRK enriched factor,growth factor receptor, G protein associated receptor, dermal papilla derived protein 2, homeobox gene otx2, kallikrein7, jagged- 1, thrombospondin- 1 and p 53 inducible prote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表达序列标签 皮肤 毛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105d胎儿皮肤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5
4
作者 尹俊 李金泉 +2 位作者 郭志成 李长青 张燕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选择105 d绒山羊胎儿体侧部皮肤组织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序,共测序1 152个质粒,合格的大于100 bp的高质量ESTs 846个,平均长度为443.2 bp。对525个绒山羊胎儿皮肤组织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可分为... 选择105 d绒山羊胎儿体侧部皮肤组织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序,共测序1 152个质粒,合格的大于100 bp的高质量ESTs 846个,平均长度为443.2 bp。对525个绒山羊胎儿皮肤组织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可分为细胞分裂类18个,细胞信号类65个;细胞结构蛋白基因73个;细胞防御类21个;基因/蛋白表达126个;代谢类的69个;未分类的153个。发现了Wnt-4、Bmpr-Ib、ASIP gene、Ec-todysplasin等重要的与毛囊分化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表达序列标签 胎儿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0,共3页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HOX基因 毛囊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焱如 乌尼尔夫 +1 位作者 白克力亚 芒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制备技术,对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果表明:乌审马染色体核型2n=64,雌性核型为64,XX;雄性核型为64,XY。32对染色体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 染色体;常染色体中,13对为亚中和中...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制备技术,对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果表明:乌审马染色体核型2n=64,雌性核型为64,XX;雄性核型为64,XY。32对染色体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 染色体;常染色体中,13对为亚中和中着丝粒染色体,18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 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端着丝点染色体。通过对乌审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其分子原位杂交及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 核型 雌性 常染色体 雄性 分子原位杂交 Y染色体 基因定位 着丝点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冷蒿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宛涛 蔡萍 +3 位作者 张辰波 伊卫东 李方祯 张洪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9,174,共6页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1个引物对14个冷蒿居群总DNA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77条...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1个引物对14个冷蒿居群总DNA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77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标记所占的比例为82.8%,冷蒿居群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构建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关系聚类图显示,扎尼河冷蒿居群与扎兰屯冷蒿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卓伦高勒冷蒿居群与蔡木山冷蒿居群,贺兰山和吉兰泰冷蒿居群与其他冷蒿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冷蒿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冷蒿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RAPD 遗传多样性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刺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宛涛 蔡萍 +2 位作者 伊卫东 张晓明 张辰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4种不同地理种群的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引物扩增出11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5个(80.5%),各引物的Nei's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教差别较大,利用UPGMA...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4种不同地理种群的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引物扩增出11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5个(80.5%),各引物的Nei's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教差别较大,利用UPGMA方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白刺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因种而异,除球果白刺以外,其余3种白刺的种群间有很大的基因流,其遗传一致度在0.8561~0.9694之间,而种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故4种白刺有着相近的祖先,这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说明RAPD分析方法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白刺属植物的系统学分类提供更为有利和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属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xa7基因在毛囊中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19,共3页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a7基因在毛囊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oxa7基因分别在胚胎期的95 d初级毛囊的内根鞘表达、在115 d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和绒干表达、在125 d初级毛囊内根鞘和毛干皮质表达、在兴盛期10月的初级毛囊毛干皮...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a7基因在毛囊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oxa7基因分别在胚胎期的95 d初级毛囊的内根鞘表达、在115 d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和绒干表达、在125 d初级毛囊内根鞘和毛干皮质表达、在兴盛期10月的初级毛囊毛干皮质和次级毛囊的绒干中表达。揭示在毛囊发育中,Hoxa7基因对于毛囊细胞的增殖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同源框基因a7 毛囊 表达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meobox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6 位作者 梁永厚 李荣 刘弈弈 张俊霞 席海燕 刘志红 李金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922,共4页
根据已公布的Hom eobox基因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内蒙古绒山羊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Hom eobox基因家族成员。目的基因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GEM-T载体上,经鉴定得到重组质粒。将110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与G... 根据已公布的Hom eobox基因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内蒙古绒山羊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Hom eobox基因家族成员。目的基因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GEM-T载体上,经鉴定得到重组质粒。将110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分析,确定86条序列为Hom eobox基因,得到14个Hom eob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Hoxa7,Hoxb1,Hoxb2,Hoxb3,Hoxb6,Hoxb7,Hoxc6,Hoxd1,Hoxd3,Gbx1,Gbx2。每个基因片段由11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和其他物种的同源性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obox基因 简并引物 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干细胞定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席海燕 郑琰 周欢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9-402,共4页
为了确定干细胞在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及表皮中的位置,通过对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每周取皮肤样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前10周内BrdU结果呈阳性,说明皮肤... 为了确定干细胞在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及表皮中的位置,通过对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每周取皮肤样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前10周内BrdU结果呈阳性,说明皮肤中存在干细胞,BrdU可用于大动物短时期的体内标记;BrdU用于大动物标记时在绒山羊体内的存留时间大约为10周;初步判断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及表皮中均存在干细胞,而且干细胞的niche可能就位于毛乳头处;用IV型胶原粘附培养初级和次级毛囊的毛乳头,其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少,细胞呈克隆生长,慢周期性,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步证明为毛乳头处存在毛囊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皮肤干细胞 毛囊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7-1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俊霞 尹俊 +6 位作者 李金泉 张燕军 王利 席海燕 刘羿羿 李荣 刘志红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76-77,共2页
角蛋白关联蛋白是羊绒主要的结构蛋白之一,依据氨基酸的成分,基本上可分为超高硫、高硫和富含甘氨酸/酪氨酸三种角蛋白家族.从构建的成年山羊皮肤cDNA文库和ESTs分析中发现了与绵羊KAP7-1cDNA高度同源的gKAP7-1cDNA,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 角蛋白关联蛋白是羊绒主要的结构蛋白之一,依据氨基酸的成分,基本上可分为超高硫、高硫和富含甘氨酸/酪氨酸三种角蛋白家族.从构建的成年山羊皮肤cDNA文库和ESTs分析中发现了与绵羊KAP7-1cDNA高度同源的gKAP7-1cDNA,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达到96.8%,编码85个氨基酸,甘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为30.12%.在GeneBank中的注册号是AY510121.1,有3个拷贝数.原位杂交显示它在皮肤初级毛囊的皮质层、表皮层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有强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角蛋白关联蛋白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琰 席海燕 周欢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1,共4页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通过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通过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分布;通过试验BrdU不同注射剂量、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各自稀释度、抗原修复方式及DNA变性温度对BrdU标记结果的影响,以寻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观察发现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有红色BrdU阳性细胞分布;未经BrdU标记的对照组动物同部位组织切片和以PBS代替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未见BrdU阳性细胞。BrdU适于内蒙古绒山羊活体标记;2 mol/L HCl 37℃变性30 min,胰蛋白酶37℃修复30 min,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的稀释度均为1?100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U 绒山羊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IB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荣 尹俊 +5 位作者 刘羿羿 张燕军 刘志红 席海燕 张俊霞 李金泉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72-73,共2页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将BMPR-IB基因特异性定位于内蒙古绒山羊各发育阶段皮肤毛囊中,电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胚胎期和成年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均有表达,有可能影响内蒙古绒山羊出生前后...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将BMPR-IB基因特异性定位于内蒙古绒山羊各发育阶段皮肤毛囊中,电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胚胎期和成年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均有表达,有可能影响内蒙古绒山羊出生前后毛囊的分化和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BMPR-IB基因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成年绒山羊皮肤特异基因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刘羿羿 尹俊 +6 位作者 张燕军 李荣 刘志红 席海燕 张俊霞 李金泉 李玉荣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01-102,共2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成年期皮肤中表达的特异基因,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成年期与胚胎期皮肤基因的差减文库,得到在成年羊皮肤中表达水平较高的44个克隆,经过测序分析得到克隆片段的21个,在Genebank中比对,其中有两个序列没有检...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成年期皮肤中表达的特异基因,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成年期与胚胎期皮肤基因的差减文库,得到在成年羊皮肤中表达水平较高的44个克隆,经过测序分析得到克隆片段的21个,在Genebank中比对,其中有两个序列没有检索到相似序列,可能代表某些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 绒山羊 成年期 胚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与蒙古绵羊BMP2部分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16
作者 赵珺 尹俊 李金泉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82-84,共3页
从阿尔巴斯绒山羊及蒙古绵羊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已报道的BM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扩增山羊及蒙古绵羊的BMP2基因部分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进行序列测定,并将两者序列进行比对.结... 从阿尔巴斯绒山羊及蒙古绵羊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已报道的BM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扩增山羊及蒙古绵羊的BMP2基因部分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进行序列测定,并将两者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山羊该核苷酸片段与绵羊的同源性达99%,与人的同源性87%,与小鼠的同源性85%,与牛的同源性98%.说明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尤其是山羊与绵羊之间具有更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大针茅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红梅 赵萌莉 +2 位作者 李青丰 韩冰 索培芬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7,188,共9页
应用 RAPD技术检测大针茅植物 7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 ,探索生态因子与遗传分化的相互联系。在大针茅 7个群体中 ,利用 16个有效引物共获得 134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谱带 12 0条 ,占 89.5 5 % ,说明个体间发生较高的遗传变异。 7个... 应用 RAPD技术检测大针茅植物 7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 ,探索生态因子与遗传分化的相互联系。在大针茅 7个群体中 ,利用 16个有效引物共获得 134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谱带 12 0条 ,占 89.5 5 % ,说明个体间发生较高的遗传变异。 7个大针茅群体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群体内 (5 8.6 6 % ) ,只有少部分存在于群体之间 (4 1.34% )。 7个群体的特异性位点与其地理分布范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 RAPD 遗传多样性 生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KAP4序列及结构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帅 尹俊 +1 位作者 吴小乐 崔鸿雁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30-132,共3页
选择内蒙古绒山羊KAP4 cDNA文库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物种KAP4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山羊KAP4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如人、绵羊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多一致或保守的区域.通过对绒山羊KAP4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发现绒山羊K... 选择内蒙古绒山羊KAP4 cDNA文库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物种KAP4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山羊KAP4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如人、绵羊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多一致或保守的区域.通过对绒山羊KAP4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发现绒山羊KAP4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线性长链结构所占比例最多,β-折叠结构占到了较少的部分,几乎没有发现α-螺旋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KAP4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毛囊周期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长青 尹俊 +2 位作者 李玉荣 马跃军 杭乃诚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39-142,共4页
文章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毛囊各统计性状的周期性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表皮厚度从3月份开始增加,此时毛囊也开始伸长,绒山羊毛囊在8~9月份达到最长,为兴盛期;以后毛囊又逐渐变短,2~3月毛囊各性状基本不再变化,说... 文章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毛囊各统计性状的周期性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表皮厚度从3月份开始增加,此时毛囊也开始伸长,绒山羊毛囊在8~9月份达到最长,为兴盛期;以后毛囊又逐渐变短,2~3月毛囊各性状基本不再变化,说明它已进入休止期.它们进入兴盛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比较来看,初级毛囊除毛球宽外,其它各性状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均大于辽宁绒山羊,而次级毛囊各性状辽宁绒山羊都大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大多数月份二者差异显著,说明毛囊深、密度、S/P、毛球宽和生长期是影响它们产绒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毛囊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肉牛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玉彪 王桂花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 肉牛业 发展现状 良种繁育 动物保健工程 基础母牛饲养户 育肥场 种质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