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草原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对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霞 刘仰乔 +3 位作者 张灿浩 吴萨其拉 朱琳 康萨如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3-1251,共9页
研究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是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基础。本研究以拥有20年放牧历史的内蒙古荒漠草原放牧试验样地中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统计学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 研究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是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基础。本研究以拥有20年放牧历史的内蒙古荒漠草原放牧试验样地中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统计学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对变异系数未发生显著影响;(2)通过半方差函数进行拟合发现,CK,MG和HG处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均符合指数模型,LG处理符合高斯模型,且结构比大小随放牧强度降低;(3)通过分形维数发现,随着放牧强度增大,空间分布呈现了较明显的均质化趋势;(4)结合2D和3D空间分布图看出,CK和LG处理中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为斑块化分布,MG和HG地上生物量则为梯度分布,趋于均质化。由此可见,随着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 空间异质性 放牧强度 半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型半野生大豆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冉昊 赵淑文 +2 位作者 米福贵 候伟峰 赵力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4-3342,共9页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直立型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进行测序和组装,获得完整基因组,以探究其结构特征,为后续基于cpDNA的相关分析以及大豆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直立型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进行测序和组装,获得完整基因组,以探究其结构特征,为后续基于cpDNA的相关分析以及大豆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或依据。结果表明,直立型半野生大豆cpDNA全长148320 bp,为典型四分体结构,注释基因108个,包含66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基因组序列上共检测到87个SSR位点,其中与单核苷酸、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对应的位点分别为55,19,4,7,2个。在系统发育上,直立型半野生大豆与已公布的普通型一年生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栽培大豆(Glycine max)及野大豆(Glycine soja)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野生大豆 CPDNA 简单重复序列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背景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康萨如拉 韩国栋 +3 位作者 赵萌莉 张霞 张灿浩 刘仰乔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87-3596,共10页
荒漠草原是脆弱生态系统,探讨荒漠草原对长期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响应,为深入开展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近20年涉及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相关研究中的关键发现,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 荒漠草原是脆弱生态系统,探讨荒漠草原对长期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响应,为深入开展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近20年涉及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相关研究中的关键发现,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归纳、总结并探讨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不同放牧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和适应特征,为有效节省后续研究人员查阅时间的同时,确定了知识薄弱的地方,提出了放牧利用下荒漠草原将来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放牧利用方式 放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