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表征与价值认同:文化记忆理论下长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1
作者 王兴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3-88,共6页
长江题材纪录片通过以“长江”为媒介,将技术美学与故事演绎相融合,将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相结合,既从微观视角观察并记录了长江沿岸群众的生活变化,又生动诠释了“人与长江和谐共处”的宏大主题,不仅生动复现了长江文化记忆,也实现了生... 长江题材纪录片通过以“长江”为媒介,将技术美学与故事演绎相融合,将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相结合,既从微观视角观察并记录了长江沿岸群众的生活变化,又生动诠释了“人与长江和谐共处”的宏大主题,不仅生动复现了长江文化记忆,也实现了生态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影像美学及主题表达的全面创新。通过以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长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破圈”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在复现长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同时帮助观众重构长江文化记忆,并从长江文化记忆中获得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理论 长江题材 纪录片 叙事“破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知识翻译学“真善美”的原则规约与审视茶典籍英译——以邱贵溪《茶经》译作为例
2
作者 于晓翼 常云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64-166,共3页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茶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形象代言”,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茶典籍的外译工作又为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可能性和路径。知识翻译学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本土性新兴翻译理论...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茶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形象代言”,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茶典籍的外译工作又为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可能性和路径。知识翻译学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本土性新兴翻译理论,将知识纳入翻译视野,将本土性知识的世界化传播作为己任,以“真善美”作为翻译的原则,为茶典籍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用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真善美”的原则规约翻译过程,并审视翻译结果,以达到茶典籍世界性传播和茶文化世界性认同与增殖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茶典籍翻译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材中难点概念的中英互译探析
3
作者 周晶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88,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加强中外教育交流,提升人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理科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化学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尤为迫切。本文系统梳理了中英化学教材的编排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加强中外教育交流,提升人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理科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化学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尤为迫切。本文系统梳理了中英化学教材的编排特色,对比分析重点知识概念的中英表述,不仅有助于教师借鉴国外优秀教学资源,革新完善教材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学科内涵,用英语流利表达化学思想,增强国际学术交流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跨文化交流能力 化学教材 学科内涵 理科教育 国际视野 中外教育交流 知识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感性力量·温暖治愈:中国当代女性导演电影风格研究
4
作者 温玉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2,共6页
在现代审美思潮下,中国当代女导演以女性意识为叙事内核,自觉站在女性主体位置,不断杂糅叙事内容,以更加开放、扩容和杂糅的创作态度,将美学追求与女性力量相融合,通过向社会话题延伸,不仅实现从女性题材电影到女性导演“自述”电影的... 在现代审美思潮下,中国当代女导演以女性意识为叙事内核,自觉站在女性主体位置,不断杂糅叙事内容,以更加开放、扩容和杂糅的创作态度,将美学追求与女性力量相融合,通过向社会话题延伸,不仅实现从女性题材电影到女性导演“自述”电影的叙事变化,也在女性主体到女性“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实现了女性力量的生动表达。文章从女性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维度出发,对中国当代女导演的电影艺术风格进行探索,以更好拓展“她力量”在我国电影艺术中的表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感性力量 当代女导演 电影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熊猫》:好莱坞式的中国文化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春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以《功夫熊猫》这部好莱坞动画片为文本,对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进行解读,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分析,结合这两种文化,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融合是电影主要发展趋势。笔者对该片的解读,分析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和中... 本文以《功夫熊猫》这部好莱坞动画片为文本,对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进行解读,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分析,结合这两种文化,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融合是电影主要发展趋势。笔者对该片的解读,分析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中美文化的对比融合,从中得到启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熊猫》 好莱坞式 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全球化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特的网》主题探析
6
作者 陈金凤 李冰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0-42,共3页
《夏洛特的网》是美国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E·B·White所著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2006年,派拉蒙影业公司将其搬上银幕,导演盖瑞·温尼克组建了包括朱莉娅·罗伯茨在内的强大配音阵容。中文片名通... 《夏洛特的网》是美国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E·B·White所著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2006年,派拉蒙影业公司将其搬上银幕,导演盖瑞·温尼克组建了包括朱莉娅·罗伯茨在内的强大配音阵容。中文片名通译为《夏洛特的网》。影片在情节编排和叙述顺序上基本忠于原作,但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语言更加简洁明确,还增加了两只觊觎玉米地的乌鸦以加强影片的喜剧效果。最主要的是经过电影的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特 威尔伯 喜剧效果 影业公司 儿童文学作品 罗伯茨 派拉蒙 朱莉娅 玉米地 信守诺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会》的改编艺术
7
作者 石晓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5-87,共3页
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电影《大都会》改编自唐·德里罗的同名小说。德里罗借助这部小说弹奏出一曲末世乐章,表现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人的精神状态遭到异化这一严峻的事实。电影基本完成了传达原著精髓的任务,原本就... 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电影《大都会》改编自唐·德里罗的同名小说。德里罗借助这部小说弹奏出一曲末世乐章,表现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人的精神状态遭到异化这一严峻的事实。电影基本完成了传达原著精髓的任务,原本就极为擅长拍摄邪典电影的柯南伯格,极力营造出了小说中想烘托出的末世感。文章从《大都会》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再现、《大都会》中的戏剧色彩、《大都会》中的影像语言艺术三方面,分析影片对原著的改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会》 唐·德里罗 大卫·柯南伯格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9-131,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已进入动画领域,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女性动画形象的创作上,同时女性主义思潮的汇入为美国动画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新的视角,甚至影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走向。从典型公主到女性英雄再到平民女性的塑造,反... 20世纪3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已进入动画领域,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女性动画形象的创作上,同时女性主义思潮的汇入为美国动画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新的视角,甚至影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走向。从典型公主到女性英雄再到平民女性的塑造,反映出女性主义对美国动画电影在艺术发展和商业需求等层面影响的加深,对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主流女性形象进行分类解读,能够反映美国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动画 公主形象 女性英雄 平民女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美学的理论批判与重构——伊格尔顿悲剧理论探析
9
作者 邢冠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5,共7页
伊格尔顿作为西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家和批评家,始终致力于将悲剧理论研究与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以及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伊格尔顿认为,悲剧是最具意识形态包容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政治美学的批判力量,潜藏着巨大的变革力量。他通过... 伊格尔顿作为西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家和批评家,始终致力于将悲剧理论研究与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以及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伊格尔顿认为,悲剧是最具意识形态包容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政治美学的批判力量,潜藏着巨大的变革力量。他通过重新界定悲剧艺术范畴,重申悲剧艺术“甜蜜的暴力”的悲剧性美学力量,借助精神分析法重新认知悲剧净化论来彰显悲剧在规训人性和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否定性”政治美学功用。促进了人们对悲剧艺术价值的重视,为20世纪以来现代悲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此外,伊格尔顿还将悲剧与宗教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政治相融合,来说明悲剧所蕴含的“向死而生”的政治美学启示,为指导当代政治实践提供了积极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理论 政治美学 悲剧范畴 悲剧净化论 悲剧替罪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德加·赖特电影的叙事策略
10
作者 张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77,共3页
活跃在当今英国影坛的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埃德加·赖特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正式步入影坛,透过埃德加·赖特电影表面的欢喜闹剧和科幻惊悚,我们能够看到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以及独特的叙事策略,埃德加·赖特的电影... 活跃在当今英国影坛的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埃德加·赖特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正式步入影坛,透过埃德加·赖特电影表面的欢喜闹剧和科幻惊悚,我们能够看到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以及独特的叙事策略,埃德加·赖特的电影延续了英式幽默的传统,并对幽默进行了独特的拆解和变形,使影片外的观众更容易读懂影片的幽默风格,同时埃德加·赖特还善于运用具有空间属性的意象来推动故事情节,深化影片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赖特 叙事策略 黑色幽默 空间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