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走供给侧结构改革之路——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和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强 张磊 +3 位作者 孙平平 李小燕 樊丽 李正男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2期229-230,共2页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对园艺和植保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出思想先进,专业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备的新时代人才,以满足新时期自治区发展战略需求势在必行。文章主要从国家发展和自治区需求两个层面,就内蒙古农业大学培养园...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对园艺和植保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出思想先进,专业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备的新时代人才,以满足新时期自治区发展战略需求势在必行。文章主要从国家发展和自治区需求两个层面,就内蒙古农业大学培养园艺和植保类新型人才必须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走供给侧结构改革之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农科"人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 植保 自治区 人才 供给侧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正男 孙平平 +4 位作者 张磊 李小燕 樊丽 马强 刘艳 《现代园艺》 2023年第5期196-197,200,共3页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水果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生产高质量的水果,满足人们的市场需求是现在果业生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以内蒙古大学园艺专业为例,制定了“果树栽培学”相配套的教学策略,以期有效提升...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水果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生产高质量的水果,满足人们的市场需求是现在果业生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以内蒙古大学园艺专业为例,制定了“果树栽培学”相配套的教学策略,以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培养新型园艺人才,以满足现代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栽培学 园艺 教学策略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岷 李丽君 +4 位作者 吴强 张鹏 樊丽 矫娇娇 于晓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以智慧化和智能化为目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全... 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以智慧化和智能化为目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实践对促进内蒙古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智慧农业 高质量发展 机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型内蒙古野生欧李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4
作者 王旭 樊丽 +5 位作者 李小燕 张辰 仝琛 杨雨菲 郭燕玲 雷春梅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本研究为探究内蒙古野生欧李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分析其抗旱性。以大青山两种叶型即宽叶和窄叶野生欧李为试验材料,通过干旱胁迫处理后,测定欧李叶片内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 本研究为探究内蒙古野生欧李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分析其抗旱性。以大青山两种叶型即宽叶和窄叶野生欧李为试验材料,通过干旱胁迫处理后,测定欧李叶片内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等,对宽叶和窄叶野生欧李的抗旱性生理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宽叶欧李叶片含水量比窄叶欧李叶片含水量明显下降;宽叶欧李相对电导率比窄叶欧李相对电导率明显升高;窄叶欧李SOD和POD活性高于宽叶欧李;窄叶欧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积累高于宽叶欧李。结果表明,野生窄叶欧李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强于宽叶欧李,野生窄叶欧李的抗旱性比宽叶欧李强。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野生欧李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不同叶型内蒙古野生欧李的抗旱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深入挖掘欧李抗旱资源及选育欧李抗旱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欧李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帆 赵远征 +2 位作者 张晓明 王东 周洪友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为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腐烂茎线虫的检疫防控工作,对其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方法】根据腐烂茎线虫在我国最新的分布和环境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腐烂茎线虫... 【目的】为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腐烂茎线虫的检疫防控工作,对其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方法】根据腐烂茎线虫在我国最新的分布和环境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生区。【结果】MaxEnt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29,预测结果准确可靠。预测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生区面积为41.8万km^(2),占全区面积的35.31%。研究表明,在2021—2040年和2041—2060年,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的总适生区面积将不断扩大;其中在SSP1_2.6气候情景下,在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将出现腐烂茎线虫的高适生区;在SSP3_7.0气候情景下,在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通辽市将出现腐烂茎线虫高适生区。利用Jackknife刀切法计算得到影响腐烂茎线虫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最湿月降雨量、最冷季平均温、昼夜温差月均温、最湿季平均温。【结论】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建议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出现腐烂茎线虫高度适生区的盟市,应加强调运检疫和疫情监测,防止腐烂茎线虫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MAXENT 潜在适生区 气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葡萄品种在内蒙古高寒地区的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仝琛 樊丽 +4 位作者 李小燕 吴应蔚 陆明 张敏 郑文旭 《中国果树》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对内蒙古地区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的枝条及根系进行抗寒性分析,旨在为葡萄抗寒育种、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北玫、双庆、玫瑰香和芳堤娜为试验材料,模拟自然冷冻降温过程,枝条模拟温度设置为-5、-15、-20、-25、-30、-35、-40℃;... 对内蒙古地区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的枝条及根系进行抗寒性分析,旨在为葡萄抗寒育种、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北玫、双庆、玫瑰香和芳堤娜为试验材料,模拟自然冷冻降温过程,枝条模拟温度设置为-5、-15、-20、-25、-30、-35、-40℃;根系模拟温度设置为0、-3、-6、-9、-12、-15、-18℃,分别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逐渐降低,4个葡萄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均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枝条和根系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4个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双庆>北玫>芳堤娜>玫瑰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葡萄 抗寒性 渗透调节物质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比诺葡萄病毒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分析
7
作者 郭孟泽 徐磊 +3 位作者 闫雨婷 孙平平 张磊 李正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5-2435,共11页
【目的】获取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并对该病毒群体进行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基因重组以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等分析。【方法】以GPGV阳性样品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和cDNA末端... 【目的】获取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并对该病毒群体进行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基因重组以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等分析。【方法】以GPGV阳性样品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RACE)克隆GPGV内蒙古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成果克隆了2条GPGV内蒙古分离物(20IM-Vi-Vi1和20IM-ViVi2)的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全长均为7250 nt,且均编码3个ORFs;序列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20IM-Vi-Vi1与20IM-ViVi2基因组序列核苷酸一致率为96.4%,与其他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率分别为79.7%~96.8%、79.5%~97.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PGV所有全基因组分离物可划为4个分支,其中本研究中所获得的2个分离物20IM-ViVi1与20IM-ViVi2均聚集在第Ⅰ分支,并均与中国夏黑分离物SRR2845691-GPGV亲缘关系最近;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GPGV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GPGV亚洲分离物遗传多样性最高。【结论】首次获得GPGV内蒙古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阐述了2个GPGV内蒙古分离物与已知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可为中国GPGV株系划分、遗传进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比诺葡萄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序列一致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马铃薯田蚜虫群落组成
8
作者 陈齐云龙 陈利苹 +4 位作者 李正男 张磊 孙平平 武占敏 张斌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中国马铃薯生产常遭受病毒病影响,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重要媒介。2021与2022年7月和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使用黄板和黄皿诱蚜器采集马铃薯田蚜虫,进行种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当地马铃薯田蚜虫共计18属24种。其中,... 中国马铃薯生产常遭受病毒病影响,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重要媒介。2021与2022年7月和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使用黄板和黄皿诱蚜器采集马铃薯田蚜虫,进行种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当地马铃薯田蚜虫共计18属24种。其中,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craccivora)、苜蓿无网蚜(Acyrthosiphon kondoi)、奇异粗腿蚜(Macropodaphis paradoxa)、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及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为优势种。根据蚜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可知,优势种群相对数量随时间增长变化较小,表明该地区马铃薯田蚜虫群落构成相对稳定。研究结果有助于当地开展马铃薯田蚜虫监测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马铃薯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强 鞠明岫 +3 位作者 刘庆岩 张磊 李正男 孙平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4-722,共9页
【目的】明确内蒙古地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果园的苹果腐烂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从感病’金红’苹果树上分离到2株苹果腐烂病病菌,命名... 【目的】明确内蒙古地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果园的苹果腐烂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从感病’金红’苹果树上分离到2株苹果腐烂病病菌,命名为QH1和QH2。QH1与QH2的致病力与分离自陕西杨凌的参照菌株YL1相同;菌落、分生孢子及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均符合Cytospora属的特征;基于内转录间隔区、核糖体大亚基片段、转录延长因子和β微管蛋白4个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和系统发育的分析证明,QH1属于Cytospora schulzer,QH2属于Cytospora mali。【结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苹果腐烂病病菌为C.schulzer和C.mali两种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内蒙古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致病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苹果坏死花叶病毒的检测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正男 张磊 +3 位作者 耿帅鑫 马强 李小燕 孙平平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2,I0004,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对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采集的29份表现花叶症状的海红果(Malus micromalus Makino)叶片样品进行了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NMV)的检测,ApNMV的检出率为100%,说明ApNMV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花叶症状的海红果上普遍发生。分别克... 采用RT-PCR方法对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采集的29份表现花叶症状的海红果(Malus micromalus Makino)叶片样品进行了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NMV)的检测,ApNMV的检出率为100%,说明ApNMV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花叶症状的海红果上普遍发生。分别克隆并测序了29份海红果样品中ApNMV的全长外壳蛋白(CP)基因,结果表明,29个ApNMV分离物CP基因间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4.1%~99.8%,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19个ApNMV分离物全长CP基因核苷酸一致性为86.1%~97.1%。利用ApNMV CP基因的全长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48个ApNMV分离物共分成5个组,本研究中的29个ApNMV分离物与2个日本分离物LC108995和NC040470聚集在一起,形成组Ⅰ;其余ApNMV分离物分别形成了组Ⅱ~组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果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 RT-PCR 外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沿麓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瑞芳 康立茹 +5 位作者 赵远征 安乐 张之为 赵君 徐利敏 张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为明确内蒙古阴山沿麓地区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2018—2019年采集的463份马铃薯枯萎病植株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检测,利用形态学特征结合延伸因子1α(elongati... 为明确内蒙古阴山沿麓地区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2018—2019年采集的463份马铃薯枯萎病植株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检测,利用形态学特征结合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 EF1α)测序结果明确病原菌种类及分类地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139株镰刀菌属真菌均能引起马铃薯枯萎病,这些镰刀菌分属于10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64株、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30株、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oides)10株、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12株、芬芳镰刀菌(F. redolens)4株、茄病镰刀菌(F. solani)6株、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7株、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um)2株、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3株、厚垣镰刀菌(F. chlamydosporum)1株,其中尖孢镰刀菌的分离率为46.0%,为优势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镰刀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的适宜生长pH为7~9,锐顶镰刀菌、接骨木镰刀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其余镰刀菌种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通过致病力测定发现:鉴定出的10种镰刀菌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内蒙古阴山沿麓地区马铃薯枯萎病的优势病原菌,发病植株病情指数为60.19,显著高于其他9种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枯萎病 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建英 韦学锋 +2 位作者 郑红丽 李正男 赵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确定其分类地位,为该地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籽用西葫芦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sRNA深度测序和RT-PCR检测,并... 【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确定其分类地位,为该地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籽用西葫芦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sRNA深度测序和RT-PCR检测,并对所得序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对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籽用西葫芦叶片的sRNA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在数据库中比对共注释到14种病毒,其中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h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9.48%,20.70%和13.70%,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为多种病毒混合侵染引起。RT-PCR扩增除了检测到WMV、ZYMV和CMV外,还检测到马蹄莲潜隐病毒(Calla lily latent virus,CLLV)的外壳蛋白特异性条带。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个籽用西葫芦ZYMV分离物(MK002236和MK002237)与伊朗蚜虫ZYMV分离物(KU528623)聚合在同一支;籽用西葫芦Z1样品WMV分离物(MK015646)与意大利柑橘WMV分离物(FJ823122)亲缘关系最近,而Z2样品WMV分离物(MK015645)则与法国甜瓜WMV分离物、法国未知作物WMV分离物、法国西葫芦WMV分离物以及Z1样品WMV分离物(MK015646)和意大利柑橘WMV分离物形成一个大分支。【结论】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病毒病主要病原为WMV、ZYMV和CMV,自然条件下常发生复合侵染。籽用西葫芦上最初的WMV和ZYMV可能由媒介昆虫或人从其他作物上传播而来,也可能是通过籽用西葫芦种子进口、国内调运而传播到本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西葫芦 西葫芦病毒病 病原鉴定 sRNA深度测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东 张妞 +3 位作者 赵远征 孟焕文 梁东超 周洪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6,共12页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8个,分别为希森6号、克新1号、青薯9号、陇薯3号、中薯2号、延薯8号、晋薯18号和早大白;中抗品种6个,分别为冀张薯22号、中薯26号、荷兰806、N3、冀张薯12号和MX-8;感病品种9个,分别为费乌瑞它、大西洋、黄金薯、丽薯6号、思凡特、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根据腐烂茎线虫繁殖量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3个,分别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中抗品种12个,分别为思凡特、冀张薯12号、冀张薯22号、荷兰806、中薯2号、中薯26号、延薯8号、MX-8、晋薯18号、N3、克新1号和青薯9号;感病品种8个,分别为大西洋、黄金薯、费乌瑞它、丽薯6号、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综合2种评价方法,进一步筛选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等为抗性水平较高的品种,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腐烂茎线虫 室内接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病毒B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萌 张磊 +4 位作者 李小燕 付崇毅 宋培玲 孙平平 李正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1-1921,共11页
【目的】获得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并且分析该病毒基因组结构及与已报道的GVB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叶片为样品,提取RNA,根据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2... 【目的】获得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并且分析该病毒基因组结构及与已报道的GVB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叶片为样品,提取RNA,根据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22条GVB全基因组序列的保守区分别设计3对GVB基因片段扩增所用引物,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GVB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关系的分析。【结果】成功获得了2个GVB内蒙古分离物全长基因组(GVB Hohhot-1、GVB Hohhot-2),大小均为7609 nt,均编码5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GVB Hohhot-1、GVB Hohhot-2分离物与22个已报道的GVB分离物全基因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74.9%~96.5%和74.8%~96.4%。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4个GVB分离物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为2个大组,基于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为4组。本研究中2个GVB内蒙古分离物与加拿大分离物(登录号:MZ440726)的亲缘关系最近,一致性分别为96.5%、96.4%。在24个GVB全长基因组序列间无重组事件。【结论】首次获得GVB内蒙古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并且阐明了该病毒与已报道的GVB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和系统进化关系,为我国GVB分类地位、病毒进化规律研究,以及后续开展侵染性克隆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毒B 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锈果类病毒内蒙古金红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彧伟 付崇毅 +4 位作者 孙平平 马强 张斌 李正男 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0,共8页
【目的】研究苹果锈果类病毒内蒙古金红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为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鉴定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实验农场果实表现花脸的金红苹果叶片是否被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侵染。... 【目的】研究苹果锈果类病毒内蒙古金红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为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鉴定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实验农场果实表现花脸的金红苹果叶片是否被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侵染。提取植物总RNA并以获得的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的ASSVd,并经克隆测序获得ASSVd内蒙古金红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EGA 6.0、DNAMAN软件对不同寄主和不同地区来源的ASSVd分离物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线上工具RNA Folding Form预测ASSVd内蒙古金红分离物的RNA二级结构。【结果】在疑似感病内蒙古金红苹果叶片样品中检测到ASSVd。ASSVd内蒙古金红分离物的序列长度为330 nt(GenBank登录号MZ476527),与ASSVd新疆梨分离物(JX861258)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也最高,为97.9%;其次与ASSVd内蒙古塞外红苹果分离物(MN598205)的亲缘关系较近,序列一致性为97.0%;与ASSVd内蒙古塞外红苹果分离物(MN598204)的核苷酸一致性最低,为87.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ASSVd的遗传关系与寄主和地理来源相关性不大。多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SVd的变异主要集中在左末端区、致病区和中央保守区。RNA Folding Form预测ASSVd内蒙古金红分离物RNA基因组具有杆状二级结构,自由能为-499.49 kJ/mol。【结论】内蒙古金红苹果样品被ASSVd侵染,获取了其基因组序列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苹果 苹果锈果类病毒 花脸病 内蒙古 病毒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9种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黑胫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竞丹 孙平平 +4 位作者 张佳 张磊 吕文霞 马强 李正男 《中国马铃薯》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试验采用离体块茎接种和温室盆栽注射接种2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V7’‘英尼维特’‘费乌瑞它’‘大西洋’‘冀张薯12号’‘夏坡蒂’‘布尔斑克’‘中加7号...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试验采用离体块茎接种和温室盆栽注射接种2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V7’‘英尼维特’‘费乌瑞它’‘大西洋’‘冀张薯12号’‘夏坡蒂’‘布尔斑克’‘中加7号’和‘中加2号’)的黑胫病抗性进行了评价。离体块茎接种法结果表明‘英尼维特’与‘V7’为抗性品种,‘大西洋’‘夏坡蒂’‘中加7号’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所测试马铃薯品种的55.56%。温室盆栽注射接种法测定结果表明‘英尼维特’‘冀张薯12号’与‘V7’为抗性品种,‘费乌瑞它’抗性最差,为中感品种。综合2种接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认为‘英尼维特’和‘V7’为抗马铃薯黑胫病的品种,‘费乌瑞它’对黑胫病的抗性最差。该研究对马铃薯抗黑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胫病 抗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红豆草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宇萱 王乐 +2 位作者 张园园 徐林波 赵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3,共9页
依照柯赫氏法则,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首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基地红豆草疑似黄萎病的病样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蘸根接种法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同时,首次在室内条件下对病菌的生物学特... 依照柯赫氏法则,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首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基地红豆草疑似黄萎病的病样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蘸根接种法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同时,首次在室内条件下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最适温度、酸碱度以及碳源、氮源对病原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沙尔沁基地红豆草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菌,菌株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分别为7~10和5~6。在碳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可溶性淀粉上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蔗糖最有利于其产孢。在氮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牛肉膏和L-脯氨酸上的生长速度较快,且L-脯氨酸最有利于其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黄萎病 大丽轮枝孢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杨树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伟 马强 +3 位作者 宿静瑶 李正男 刘义龙 孙平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5,237,共7页
为明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引起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杨树腐烂病菌进行分离,基于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表现树... 为明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引起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杨树腐烂病菌进行分离,基于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表现树皮腐烂症状的杨树上分离到8株真菌,其中3株可以回接到杨树枝条并引起典型的杨树腐烂病症状,将其命名为YSFL1、YSFL3和YSFL4-2。根据菌落特征、产孢体形态及ITS、β-tubulin序列将其确定为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YSFL1)与Cytospora chrysosperma(YSFL3、YSFL4-2)。C.pullmanensis与C.chrysosperma可以引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的杨树腐烂病。结果可为开展内蒙古地区杨树腐烂病的防治和病原菌的鉴别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腐烂病 呼和浩特 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 Cytospora chrysosper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马铃薯田有翅蚜种类及迁飞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利苹 陈齐云龙 +3 位作者 张磊 孙平平 张斌 李正男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3期252-257,共6页
蚜虫作为马铃薯田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中国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2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采用黄皿诱蚜器开展马铃薯田蚜虫种类及其有翅蚜迁飞动态研究。共采集到20种有翅蚜,分属于16属。其中,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 蚜虫作为马铃薯田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中国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2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采用黄皿诱蚜器开展马铃薯田蚜虫种类及其有翅蚜迁飞动态研究。共采集到20种有翅蚜,分属于16属。其中,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桃蚜(Myzus persicae)、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优势种。优势种蚜虫迁飞有2个发生高峰期,首个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诱集量8.2~9.2头/皿;第2次迁飞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诱集量6.1~10.3头/皿。桃粉大尾蚜的迁飞要稍早于桃蚜和玉米蚜,玉米蚜的2次迁飞高峰期的间隔时间较短。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蚜虫种类和迁飞动态,为蚜虫监控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翅蚜 马铃薯 种类 迁飞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瑶 刘燕 +1 位作者 图门白拉 赵明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11-115,共5页
马铃薯病毒病是我国马铃薯作物常见病害之一,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子。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尚不清楚。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 马铃薯病毒病是我国马铃薯作物常见病害之一,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子。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尚不清楚。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RT-PCR)技术对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要种植产区几种常见的病毒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7份样品中有11份样品为复合侵染,15份为单独侵染。其中,6个样品为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简称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简称PLRV)的复合侵染;2份样品为PVY和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简称PVM)的复合侵染;1份样品为PVY、PLRV和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简称PVS)的复合侵染;1份样品为PVY、PLRV和PVM的复合侵染;1份样品为PVY、PLRV、PVM和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简称PVA)的复合侵染。15份单独侵染的样品中均检测到PVY。27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X)。由此可见,无论复合侵染还是单独侵染均检测到PVY。说明PVY是引起当地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病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植物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