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NR1a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艳红 王琳 +6 位作者 张铁佳 张文广 张燕军 苏蕊 刘志红 王瑞军 李金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6,共5页
采用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TNR1a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表明,MTNR1a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中均有表达,且在下丘脑、垂体组织中呈广泛表达,在卵巢的卵泡膜细胞阳性表达。下丘脑... 采用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TNR1a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表明,MTNR1a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中均有表达,且在下丘脑、垂体组织中呈广泛表达,在卵巢的卵泡膜细胞阳性表达。下丘脑、垂体、卵巢是褪黑激素作用靶器官,阐明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繁殖力的影响是通过与靶器官受体基因结合发挥其功能,为进一步探讨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繁殖影响的作用途径及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NR1a 绒山羊 下丘脑 垂体 卵巢 表达 RT-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牛产奶量遗传评估模型及遗传参数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泉 王瑞军 吴红军 《中国乳业》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文以三河牛第一泌乳期测定日产奶量记录为研究材料,通过建立随机回归模型,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配合不同阶数的legendre多项式,应用似然比及残差方差等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得到了用于测定日产奶量遗传评估... 本文以三河牛第一泌乳期测定日产奶量记录为研究材料,通过建立随机回归模型,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配合不同阶数的legendre多项式,应用似然比及残差方差等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得到了用于测定日产奶量遗传评估的最优模型,并估计了第一泌乳期的表型和遗传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产奶量的最适遗传评估模型为LP8-3-5;产奶量第一泌乳期遗传相关表现为:第153与第228测定日间遗传相关最高(0.943),第5与第305测定日之间存在负的遗传相关(-0.507);第228测定日遗传力最高(0.71),泌乳初期最低(0.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牛 测定日模型 协方差函数 随即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丘细胞和细胞骨架稳定剂对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家新 张家新 +5 位作者 陈少轻 孟昭霞 郭丽丽 安晶 吴亦芳 李金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效果。[方法]以未冷冻的卵母细胞为对照,研究卵丘细胞存在与否以及不同浓度的细胞骨架稳定剂对绵羊成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影响。[结果]卵丘细胞存在与否对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没有... [目的]为了提高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效果。[方法]以未冷冻的卵母细胞为对照,研究卵丘细胞存在与否以及不同浓度的细胞骨架稳定剂对绵羊成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影响。[结果]卵丘细胞存在与否对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没有影响。在所有细胞松弛素B处理组中,用7.5、10.0μg/ml细胞松弛素B处理的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获得较高的囊胚率(P<0.05),分别为8.1%、7.8%;在所有紫杉醇处理组中,用0.5μmol/L紫杉醇处理的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获得的囊胚率最高为10.1%(P<0.05)。[结论]细胞骨架稳定剂细胞松弛素B或紫杉醇可以提高绵羊成熟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丘细胞 细胞骨架稳定剂 绵羊成熟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相关信号因子在绒山羊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琳 蔡婷 +2 位作者 俎红丽 欧阳效晴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毛发的生长与毛囊的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密不可分,毛囊的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依赖上皮角质细胞和真皮间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作者综述了毛囊的结构、形态发生、周期性变化,讨论了毛囊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相关信号因子的作用,以... 毛发的生长与毛囊的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密不可分,毛囊的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依赖上皮角质细胞和真皮间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作者综述了毛囊的结构、形态发生、周期性变化,讨论了毛囊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相关信号因子的作用,以期为在分子水平阐述毛囊形态发生和周期性变化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为提高绒毛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毛囊 形态发生 周期性变化 信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绒毛生长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艳红 王琳 +1 位作者 张铁佳 李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褪黑激素能缩短绒山羊绒毛生长周期,促进绒毛生长,提高绒毛产量。绒山羊绒毛呈现生长、休眠、脱落的周期性变化,与褪黑激素的分泌息息相关。作者综述了褪黑激素的分泌、功能,绒毛的周期性变化,讨论了褪黑激素促进绒毛生长的作用机制,以... 褪黑激素能缩短绒山羊绒毛生长周期,促进绒毛生长,提高绒毛产量。绒山羊绒毛呈现生长、休眠、脱落的周期性变化,与褪黑激素的分泌息息相关。作者综述了褪黑激素的分泌、功能,绒毛的周期性变化,讨论了褪黑激素促进绒毛生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在分子水平阐述褪黑激素对绒毛生长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为将褪黑激素更好地应用于绒毛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绒山羊 绒毛生长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少轻 孙瑞珍 +2 位作者 吴江鸿 苏米娅 张家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9-601,6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奶牛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效果。[方法]体外成熟培养24 h的奶牛卵母细胞注入不同状态精子,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研究精子用5 mmol DTT(二硫苏糖醇)预处理与精子不经过预处理的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奶牛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效果。[方法]体外成熟培养24 h的奶牛卵母细胞注入不同状态精子,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研究精子用5 mmol DTT(二硫苏糖醇)预处理与精子不经过预处理的对照组的效果,经DTT处理后,精子解聚率和雄原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和11.6%,47.8%和27.9%,P<0.05),两组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85.0%和80.0%),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8%和26.0%,31.3%和14.0%,P<0.05)。试验2,比较死、活精子的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两者之间卵裂率(75.0%和79.4%)、囊胚率(27.9%和30.9%)和孵化率(13.2%和16.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3,比较睾丸或附睾(头、体、尾)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卵裂率(79.1%、81.8%、73.2%和75.0%)、囊胚率(23.3%、20.4%、19.5%和18.2%)和孵化率(14.0%、13.4%、12.2%和9.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T预处理奶牛精子有助于提高ICSI的效率;死精子能用于奶牛卵母细胞的ICSI;从睾丸精子到附睾尾精子,虽其成熟程度有很大不同,但对ICSI受精不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ICSI 精子解聚 雄原核 体外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燕 王晓铄 +4 位作者 王乐乐 张燕军 苏蕊 王瑞军 李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92-1698,共7页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参考转录组信息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RNA-Seq为主),挖掘绒毛用羊产毛、产绒等重要功能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分析新发现的山羊新基因及与绒毛用性...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参考转录组信息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RNA-Seq为主),挖掘绒毛用羊产毛、产绒等重要功能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分析新发现的山羊新基因及与绒毛用性能相关的候选标记,为调控绒毛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绒毛分子育种等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测序技术 绒毛用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L和REML法监测基于Wood模型奶牛泌乳曲线形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军 王雅春 +5 位作者 吴红军 崔久辉 王东升 赵建虎 张文广 李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134,共5页
利用最大似然法(ML)估计了内蒙古三河牛泌乳曲线基于不完全伽马函数(Wood)的不同统计模型,对各模型的差异用似然比(LR)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Ⅲ显著优于模型Ⅱ和模型Ⅰ(P<0.01)。采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REML)对模型Ⅲ估计得出,泌乳... 利用最大似然法(ML)估计了内蒙古三河牛泌乳曲线基于不完全伽马函数(Wood)的不同统计模型,对各模型的差异用似然比(LR)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Ⅲ显著优于模型Ⅱ和模型Ⅰ(P<0.01)。采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REML)对模型Ⅲ估计得出,泌乳初期奶量在不同胎次(pari)、产犊年度(year)、产犊季节(seas)、场(herd)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测定日产奶量的变化率随测定日(t)、测定日自然对数(t′)的推移,以及胎次与测定日(t)及其自然对数(t′)交互作用的不同差异极显著(P<0.01),泌乳初期奶量与t′和t的斜率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三河牛 泌乳曲线 WOOD模型 最大似然法(ML) 限制性最大似然法(RE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体外受精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9
作者 张家新 杨梅 +2 位作者 牛志宏 史宏才 郭志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3-505,共3页
以常规的慢速冷冻法为对照,研究了玻璃化冷冻法保存绵羊体外受精囊胚的效果。对于绵羊体外受精囊胚,两种冷冻方法间的囊胚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玻璃化冷冻组的囊胚孵化率显著高于慢速冷冻法组(分别为76.8%和41.0%,P<0.05)。将冷冻... 以常规的慢速冷冻法为对照,研究了玻璃化冷冻法保存绵羊体外受精囊胚的效果。对于绵羊体外受精囊胚,两种冷冻方法间的囊胚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玻璃化冷冻组的囊胚孵化率显著高于慢速冷冻法组(分别为76.8%和41.0%,P<0.05)。将冷冻解冻后的绵羊囊胚移植后,玻璃化冷冻组的怀孕率和产羔率明显高于慢速冷冻法的。同时比较了绵羊体外受精囊胚细胞取样后,经不同时间培养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囊胚取样后培养2 h或5 h,胚胎冷冻解冻后的存活率和孵化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50.0%,78.8%、69.7%和41.2%、26.5%,P<0.05)。培养10 h后,胚胎冷冻解冻后的存活率和孵化囊胚率有所降低。结果表明,应用玻璃化冷冻法可以较好的冷冻保存绵羊体外受精囊胚及切割取样后的囊胚,绵羊体外受精囊胚切割取样后,经过2~5h时的恢复培养可以提高其抗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体外受精囊胚 慢速冷冻 玻璃化冷冻 细胞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