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体外三步法研究驴主要精饲料原料的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青苗 刘畅 +3 位作者 赵艳丽 郭咏梅 郭晓宇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2-108,共7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即胃蛋白酶-胰酶-盲肠液法,模拟体外胃肠道环境,对驴常用精饲料原料在胃肠道中的体外降解率进行研究,评定驴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选取驴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精饲料原料,其中能量饲料9种,蛋白质饲料8种。...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即胃蛋白酶-胰酶-盲肠液法,模拟体外胃肠道环境,对驴常用精饲料原料在胃肠道中的体外降解率进行研究,评定驴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选取驴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精饲料原料,其中能量饲料9种,蛋白质饲料8种。模拟胃内环境消化1 h、小肠内环境消化24 h,进入体外盲肠环境进行连续培养24 h,采集盲肠液,测量精饲料原料的体外降解率。结果表明,驴对能量饲料的胃-小肠-盲肠体外降解率中,玉米、压片玉米和小麦营养价值较高,玉米皮和大豆皮较低,小麦麸、玉米胚芽粕、次粉和喷浆玉米皮居中。蛋白质饲料在驴的胃-小肠-盲肠体外降解率中,玉米蛋白粉、豆粕、DDGS、膨化大豆和双低菜粕的营养价值较高,尤以玉米蛋白粉最高,菜粕与棉粕的营养价值较低,全棉籽最低。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与粗蛋白(CP)在胃-小肠(盲肠前)营养物质贡献率大多数在70%以上。但玉米蛋白粉、玉米皮和大豆皮的DM、OM较低,而玉米蛋白粉的CP也较低,为39.4%。研究表明,能量饲料中以玉米、压片玉米和小麦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与消化能(DE)较高,玉米皮与大豆皮较低,其他能量饲料居中。蛋白质饲料中以豆粕、DDGS、膨化大豆和双低菜粕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与DE较高,尤以豆粕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胰酶-盲肠液法 精饲料原料 降解率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三步法研究绒山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浩翔 杜霞 +3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瘤胃液法-胃蛋白酶-胰酶)研究绒山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研究6种粗饲料(玉米秸秆、谷草、苜蓿、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粗饲料原料均...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瘤胃液法-胃蛋白酶-胰酶)研究绒山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研究6种粗饲料(玉米秸秆、谷草、苜蓿、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粗饲料原料均在65℃干燥并粉碎过40目筛,在体外模拟瘤胃内环境培养48 h,模拟胃内环境消化1 h,小肠内环境消化24 h,测定粗饲料的干物质(DM)、有机质(O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CL)、粗灰分(Ash)和总能(GE),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结果显示,苜蓿和玉米青贮的DM、OM、CP、EE瘤胃-胃-小肠体外降解率分别在96、94%、97%、88%以上,DE高于16 MJ/kg,体外瘤胃的NDF、ADF、HCL降解率较高。苜蓿、玉米青贮的DM、OM、CP和EE在绒山羊体外瘤胃的降解贡献率多在70%以上,玉米秸秆最低,低于65%;谷草的OM和EE降解贡献率低于60%。研究表明,苜蓿和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高于谷草、燕麦草和羊草,玉米秸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体外发酵特性 营养物质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三步法研究绒山羊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浩 杜霞 +3 位作者 郭咏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三步法(瘤胃液-胃蛋白酶-胰酶)测定绒山羊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评价精饲料原料营养价值。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种精饲料原料为1个处理组,共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结果显示,绒山羊对膨化... 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三步法(瘤胃液-胃蛋白酶-胰酶)测定绒山羊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评价精饲料原料营养价值。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种精饲料原料为1个处理组,共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结果显示,绒山羊对膨化大豆和豆粕的消化能(DE)分别为18.65、18.14 MJ/kg,均高于其他精饲料。豆粕和玉米的干物质(DM)、有机质(OM)、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的降解率较高,豆粕和玉米的DM降解率分别为99.50%、96.88%,玉米和压片玉米的OM降解率为97.15%和94.28%,玉米和喷浆蛋白的CP降解率为99.45%和98.63%,玉米和压片玉米的EE降解率为97.59%和95.73%。绒山羊对大豆皮的DE最低,为11.31 MJ/kg。大豆皮的DM降解率较低,为68.09%,棉粕、玉米皮和大豆皮的OM降解率较低,分别为75.10%、76.88%、78.36%,玉米皮和大豆皮的CP降解率较低,为65.16%、70.38%,玉米皮的EE降解率较低,为58.69%。研究表明,玉米、压片玉米和豆粕营养价值较高,玉米皮和大豆皮营养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体外三步法 营养物质降解率 精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期黑沙蒿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4
作者 姜联广 赵艳丽 +3 位作者 闫晶 闫素梅 郭晓宇 郭咏梅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8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时期黑沙蒿水提物(AOE)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于7、8、9和10月刈割将黑沙蒿后,制备AOE,测定不同刈割时期AOE的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其对铁离子的还原力、羟基自...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时期黑沙蒿水提物(AOE)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于7、8、9和10月刈割将黑沙蒿后,制备AOE,测定不同刈割时期AOE的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其对铁离子的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刈割制备的AO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稀释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后趋于平缓。与8、9、10月相比,7月刈割制备的AOE的总酚量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与7、9、10月相比,8月刈割制备的AOE的多糖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低于7月。AOE的综合评价抗氧化能力(APC)指数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黑沙蒿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7月刈割的黑沙蒿制备水提物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水提物 抗氧化活性 刈割时期 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盲肠发酵法研究驴主要粗饲料的发酵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艳丽 薛炳楠 +4 位作者 刘畅 郭晓宇 郭咏梅 郑亚光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4-11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粗饲料对驴盲肠体外发酵过程中各项参数产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体外盲肠发酵法比较研究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玉米秸秆和谷草的体外盲肠发酵参数,以谷草为对照组,不同粗饲料作为...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粗饲料对驴盲肠体外发酵过程中各项参数产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体外盲肠发酵法比较研究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玉米秸秆和谷草的体外盲肠发酵参数,以谷草为对照组,不同粗饲料作为处理组。结果表明,在各项发酵参数中,苜蓿的产气量和氨态氮含量最高;全株玉米青贮菌体蛋白含量最高,谷草最低;苜蓿和燕麦草乙酸含量较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全株玉米青贮和燕麦草丙酸含量较高,谷草最低;燕麦草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最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粗饲料多项组合效应值排序为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玉米秸秆>谷草。研究表明,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和羊草的体外盲肠发酵效果较好,玉米秸秆和谷草的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体外盲肠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愿 张娟 +3 位作者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2只年龄相近、健康的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亚麻油组(LO组)、棕榈油组(PO组)及混合油组(MO组,亚麻油与棕榈油配比为6∶4);日...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2只年龄相近、健康的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亚麻油组(LO组)、棕榈油组(PO组)及混合油组(MO组,亚麻油与棕榈油配比为6∶4);日粮精粗比为5∶5,油脂添加量为全日粮的2%。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23 d。结果显示:与PO组相比,LO组、MO组绒山羊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PO组、MO组山羊血清的激素敏感脂酶、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低于LO组(P<0.05);PO组山羊血清的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活性显著低于MO组与LO组(P<0.05);LO组、PO组山羊血清中△-5脂肪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活性均显著低于MO组(P<0.05)。MO组绒山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O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混合使用6∶4亚麻油和棕榈油能够促进绒山羊脂肪酸合成,增强与n-3 PUFA生成有关的酶活性,提高绒山羊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降低血脂沉积,添加效果优于添加单一的亚麻油和棕榈油,能够缓解单独添加亚麻油所引起的纤维物质消化率下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亚麻油 棕榈油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脂肪代谢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羔羊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尹国琳 刘树林 +5 位作者 解进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史彬林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18,共5页
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HB)与呼杜杂一代羔羊(HDF1)肌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选取4月龄断奶HB和HDF1各60只,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NP组)与放牧补饲(PS组);因素2为品... 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HB)与呼杜杂一代羔羊(HDF1)肌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选取4月龄断奶HB和HDF1各60只,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NP组)与放牧补饲(PS组);因素2为品种,分为HB组和HDF1组。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NP组相比,PS组羔羊背最长肌失水率及水分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PS组羔羊臂三头肌失水率有升高趋势(P>0.05),PS组羔羊股二头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磷(P)含量显著上升(P<0.05),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HB组相比,HDF1组羔羊背最长肌肉色显著增加(P<0.05),pH24 h值有降低趋势(P=0.050),HDF1组羔羊臂三头肌熟肉率显著下降(P<0.05),HDF1组羔羊股二头肌剪切力显著上升(P<0.05),水分和P含量显著下降(P<0.05),失水率极显著下降(P<0.01),CP有升高趋势(P>0.05),熟肉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与NP组相比,放牧补饲能够降低羔羊肉水分含量,增加CP和P含量,提高羔羊肉的营养价值。与HB组相比,HDF1羔羊能够降低羊肉水分含量和失水率,提高肉色、剪切力及C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方式 羔羊肉 营养价值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比例对绒山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及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闫俊峰 张娟 +3 位作者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试验采用体外瘤胃培养法,研究亚麻油与棕榈油的不同配比对绒山羊的营养物质的降解、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CON组)底物中不添加油脂,亚麻油组(LSO组)底物中添加亚麻油,棕榈油组(PM... 试验采用体外瘤胃培养法,研究亚麻油与棕榈油的不同配比对绒山羊的营养物质的降解、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CON组)底物中不添加油脂,亚麻油组(LSO组)底物中添加亚麻油,棕榈油组(PMO组)底物中添加棕榈油,处理组为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复配油,在底物中分别添加2%不同配比的复配油,亚麻油与棕榈油比例分别为6∶4 (LP1组)、5∶5 (LP2组)、4∶6 (LP3组)。每组体外培养24 h。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SO组、LP1组显著降低了绒山羊体外瘤胃培养液中亨氏丁酸弧菌(B. hungatei)和蛋白分解丁酸弧菌(B. proteoclasticum)的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白色瘤胃球菌(R. albus)、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的数量(P<0.05);显著增强了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苹果酸脱氢酶(MDH)、激素敏感酯酶(HSL)、脂蛋白酯酶(LPL)、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CD)和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VL5)的活性(P<0.05);PMO组能够显著增加体外瘤胃液中R. albus、Anaerovibrio lipolytica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Δ-5脂肪酸脱氢酶(FADS1)和ELOVL5的活性(P<0.05);LSO组、PMO组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P<0.05);LP1组能够降低油脂对NDF降解率的抑制作用,增加Ca的降解率。研究表明,亚麻油和棕榈油以6∶4混合添加能够增强瘤胃内脂类分解代谢、脂肪酸延长及去饱和有关的酶活性,削弱油脂对NDF降解率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油 棕榈油 营养物质降解率 瘤胃微生物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曲魏 李大彪 邢媛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我国天然草本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天然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将植物多酚提取物开发为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植物多酚提取物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畜产品品质,调节肠道... 我国天然草本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天然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将植物多酚提取物开发为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植物多酚提取物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畜产品品质,调节肠道健康。文章对植物多酚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及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酚类提取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提取物 免疫 抗氧化 肠道健康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放牧条件下性别对苏尼特羊肌肉组织中胆固醇、脂肪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璐 原振清 +4 位作者 孟凡珠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的苏尼特羊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组织中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存在的差异。试验选择在天然草场放牧的8月龄羯羔、母羔各8只,禁食12 h、禁水2 h进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臀肌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等指...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的苏尼特羊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组织中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存在的差异。试验选择在天然草场放牧的8月龄羯羔、母羔各8只,禁食12 h、禁水2 h进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臀肌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等指标。结果显示,母羔血清中白蛋白(ALB)和钙(Ca)含量显著高于羯羔(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正好相反。苏尼特羊肌肉组织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SFA)为C16∶0和C18∶0,主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分别为C18∶1c9、C18∶2c6、C18∶3n3。羯羔4种肌肉组织中C20∶5n3、n-3PUFA和n-3 LCPUFA的含量显著高于母羔(P<0.05),羯羔除臀肌外的其他肌肉中C18∶3n3、n-6 PUFA、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6 LCPUFA)含量显著高于母羔(P<0.05),羯羔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中的C22∶3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母羔(P<0.05)。除臂三头肌外,羯羔其他肌肉中C20∶4n6含量均显著低于母羔(P<0.05);除臀肌外,羯羔其他肌肉中C18∶1c9含量显著低于母羔(P<0.05)。苏尼特羯羔背最长肌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母羔,臀肌中规律正好相反。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对苏尼特羊肌肉中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存在部位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放牧 性别 苏尼特羊 脂肪酸 血清生化指标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放牧条件下年龄对苏尼特羊不同部位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凡珠 于洋 +4 位作者 郭晓宇 赵艳丽 郭咏梅 李军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10,共6页
试验研究天然放牧条件下年龄对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脂肪酸(FA)组成与胆固醇(CHO)含量的影响。选取在天然草场放牧的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苏尼特羊各8只,禁食12 h、禁水2 h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臀肌用于测定FA... 试验研究天然放牧条件下年龄对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脂肪酸(FA)组成与胆固醇(CHO)含量的影响。选取在天然草场放牧的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苏尼特羊各8只,禁食12 h、禁水2 h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臀肌用于测定FA组成及CHO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的粗脂肪(EE)和CHO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以36月龄臀肌和36月龄背最长肌最高。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6 LC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等含量及PUFA/SFA (P/S)均显著降低;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及n-6 PUFA/n-3 PUFA(n-6/n-3)和UFA/SFA(U/S)显著升高,SFA含量以背最长肌、臀肌中最高,MUFA含量以背最长肌、臂三头肌中最高,PUFA以臀肌最高,n-3 LCPUFA含量以股二头肌最高。年龄和部位的交互作用对C16∶1、C17∶0、C18∶1t9、C18∶2t6、PUFA含量及n-6/n-3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8月龄苏尼特羊的肌肉的CHO含量较低,且FA组成优于24月龄和36月龄,PUFA、n-3 PUFA、n-6 PUFA、n-3 LCPUFA、n-6 LCPUFA含量较高,n-6/n-3、MUFA、SFA含量较低。年龄对苏尼特羯羊FA组成和CHO含量的影响存在部位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年龄 脂肪酸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对绒山羊瘤胃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锦涛 赵艳丽 +3 位作者 张娟 郭晓宇 闫素梅 郭咏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内试验研究亚麻油、棕榈油及棕榈油和亚麻油混合(混合油)添加对白绒山羊瘤胃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体况相近、年龄相同、健康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亚麻油组(LSO组)、棕... 试验旨在通过体内试验研究亚麻油、棕榈油及棕榈油和亚麻油混合(混合油)添加对白绒山羊瘤胃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体况相近、年龄相同、健康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亚麻油组(LSO组)、棕榈油组(PMO组)及棕榈油∶亚麻油为4∶6的混合油组(LPO组)。试验分3期进行,预试期7 d,试验期21 d。试验期最后5 d进行消化试验,最后2 d采集瘤胃液。结果显示:PMO组绒山羊瘤胃液的脂蛋白脂酶(LPL)、激素敏感脂酶(HS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脂肪酸脱氢酶(FADS1)活性显著低于LPO组和LSO组(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VL5)活性显著低于LSO组(P<0.05);PMO组瘤胃蛋白分解丁酸弧菌(B. proteoclasticum)的数量显著高于LPO组(P<0.05),其他氢化菌数量受日粮不同脂肪类型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混合油对提高白绒山羊瘤胃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瘤胃氢化菌数量的作用与单一添加亚麻油具有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亚麻油 棕榈油 脂肪代谢 瘤胃氢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间和储存时间对黑沙蒿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联广 刘锦涛 +3 位作者 赵艳丽 郭咏梅 郭晓宇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5-7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和储存时间对黑沙蒿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黑沙蒿分别于7、8、9、10月刈割后制备黑沙蒿水提物(AOE),研究测定不同刈割时期和不同存储期的AOE对铁离子(Fe^(3+))的还原力及其...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和储存时间对黑沙蒿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黑沙蒿分别于7、8、9、10月刈割后制备黑沙蒿水提物(AOE),研究测定不同刈割时期和不同存储期的AOE对铁离子(Fe^(3+))的还原力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力。结果显示,7月刈割制备的AOE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力最强,8月次之。随着AOE浓度增加,AOE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明显增强。与新鲜制备的AOE相比,储存1、2、3月后,AOE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降低。研究表明,AOE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刈割时间和储存时间会影响AOE的抗氧化活性,7月刈割且新鲜制备的AOE抗氧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水提物 抗氧化活性 刈割时间 储存时间 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黑沙蒿对绒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泽富 包斯琴高娃 +3 位作者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3%黑沙蒿对绒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绒山羊饲喂精粗比为50∶50的基础日粮,试验组(AOM)绒山羊饲喂用3%的黑沙蒿替代等比例粗料...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3%黑沙蒿对绒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绒山羊饲喂精粗比为50∶50的基础日粮,试验组(AOM)绒山羊饲喂用3%的黑沙蒿替代等比例粗料的基础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AOM组山羊的宰前活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AOM组山羊的蹄重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CON组(P<0.05),肾脏重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日粮中添加黑沙蒿山羊的肾脂重具有降低的趋势(P>0.05),对大网膜脂重、肠细膜脂和尾脂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饲喂3%黑沙蒿显著降低了绒山羊宰前活重,降低了肾脏及肾脂的重量,但对屠宰性能无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黑沙蒿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