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胁迫下乳酸乳球菌IMAU51121的代谢组学研究
1
作者 薄晓宇 王会莹 +2 位作者 袁保壹 刘湘芸 包秋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9,共9页
【目的】探究酸胁迫下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IMAU51121的代谢物变化。【方法】将L.lactis IMAU51121在pH为4.0的GM17肉汤培养基中酸胁迫0.5 h,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酸胁迫前后的代谢物变化,采用多元统... 【目的】探究酸胁迫下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IMAU51121的代谢物变化。【方法】将L.lactis IMAU51121在pH为4.0的GM17肉汤培养基中酸胁迫0.5 h,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酸胁迫前后的代谢物变化,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鉴定到1178种代谢物,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P<0.05和差异倍数(FC)>1.2的条件共筛选到20种主要差异代谢物。在酸胁迫后,L-组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等11种代谢物相对含量增加,瓜氨酸、β-酪氨酸、尿苷二磷酸(UDP)-葡萄糖等9种代谢物相对含量下降。KEGG通路富集及拓扑分析表明,酸胁迫影响了精氨酸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等5条关键差异代谢通路。【结论】酸胁迫影响L.lactis IMAU51121的生长和代谢,L.lactis IMAU51121通过调整氨基酸、糖、脂类、核苷酸等物质水平及代谢通路来抵御酸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酸胁迫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体加工技术对益生菌包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凯龙 姚国强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1,共8页
益生菌在加工储运过程中存在菌体活性易衰减的现象,电流体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封装技术,对细胞活性损伤较小,在益生菌生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综述了基于电流体加工原理的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在活性益生菌封装中的应用现... 益生菌在加工储运过程中存在菌体活性易衰减的现象,电流体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封装技术,对细胞活性损伤较小,在益生菌生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综述了基于电流体加工原理的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在活性益生菌封装中的应用现状,具体包括电流体加工技术原理、装置、工艺参数以及封装材料,可为益生菌制剂的加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以期实现高活性益生菌制剂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电流体加工技术 静电纺丝 静电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乳酸菌多样性及益生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丽霞 刘文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母乳源益生菌具有安全、适应人体环境等开发利用优势。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开发利用成为乳品和乳酸菌产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母乳中的乳酸菌益... 母乳源益生菌具有安全、适应人体环境等开发利用优势。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开发利用成为乳品和乳酸菌产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母乳中的乳酸菌益生特性及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潜力,将推动我国乳酸菌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作者对母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母乳中乳酸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乳酸菌 多样性 益生菌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酪杆菌Zhang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郑新飞 刘凯龙 +2 位作者 黄天 姚国强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3,共9页
【目的】评估干酪乳酪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CZ)在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在MRS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LCZ 100代,分别在第0、25、50、75、100代取样,分析其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及基因组变化... 【目的】评估干酪乳酪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CZ)在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在MRS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LCZ 100代,分别在第0、25、50、75、100代取样,分析其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及基因组变化。【结果】LCZ在第0、25、50、75、100代的菌体形态及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无显著差异。基因组大小和GC占比在不同代数与原始基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SNP突变分析显示,不同代数的LCZ基因组高度保守,突变频率较低。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不同代数的LCZ与原始基因组亲缘关系接近。不同代数的菌株所注释到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无显著差异,表明其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一致。【结论】LCZ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酪杆菌Zhang 基因组 连续传代 MRS液体培养基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及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 周亭亭 +2 位作者 丹彤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2,共8页
为揭示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和4℃贮藏期间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变化情况,采用3种不同纤维涂层的萃取头,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各阶段发酵牛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利用主成分... 为揭示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和4℃贮藏期间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变化情况,采用3种不同纤维涂层的萃取头,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各阶段发酵牛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阶段样品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并对各阶段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利用50/30μm DVB/CAR/PDMS、65μm PDMS/DVB和100μm PDMS 3种萃取头分别检测出86、66和62种挥发性物质。在发酵及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与含量存在动态变化。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样品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在发酵期间为醛类、酮类及杂环化合物,在贮藏0 d(发酵终点)为醇类及含氮化合物,在贮藏1、3 d为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在贮藏7、14 d为烃类及酸类化合物。由感官评定结果可知,贮藏1 d的样品在色泽、滋味、气味及组织状态方面具有良好表现。菌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作为发酵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牛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乳酸菌与肠道菌群稳态 被引量:17
6
作者 白晓晔 孙志宏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5,共10页
肠道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宿主细胞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包含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对宿主营养、代谢、生理和免疫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益生乳酸菌可通... 肠道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宿主细胞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包含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对宿主营养、代谢、生理和免疫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益生乳酸菌可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稳态治疗或缓解多种疾病。本文作者描述了失衡指数(DI)、微生物平衡指数(MBI)和微生物失衡指数(MDI)这3种量化肠道菌群稳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阐述了益生乳酸菌对肥胖和健康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指出益生乳酸菌可能通过与肠道中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或分泌物质抑制病原菌,分泌代谢物为肠道中有益共生菌提供适宜生长繁殖的环境和制造“假想敌”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应答等方式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并讨论了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重要性。同时还综述了益生乳酸菌研究现状,指出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要做到个性化,不仅要考虑研究人群个体差异,还要考虑菌株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乳酸菌 肠道菌群稳态 失衡指数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的甲基转移酶突变体与其野生型的代谢组学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 张文羿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7,共8页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菌的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DNA甲基转移酶突变体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ZhangΔpglX与野生型L.casei Zhang在对数...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菌的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DNA甲基转移酶突变体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ZhangΔpglX与野生型L.casei Zhang在对数生长前期(4 h)的代谢差异。共鉴定得到23个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主要富集在氨酰-tRNA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及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途径。结果表明,DNA甲基化表型在对数生长前期可能会影响菌株对氨基酸的合成和利用;另一方面,DNA甲基化表型在对数生长前期可能会调节菌株细胞膜脂肪酸成分,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干酪乳杆菌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甲基化转移酶突变体响应渗透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美灵 张文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22,共6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与细菌的许多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针对渗透胁迫环境比较分析了副干酪乳酪杆菌Zhang甲基化转移酶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代谢组,探究其显著差异代谢...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与细菌的许多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针对渗透胁迫环境比较分析了副干酪乳酪杆菌Zhang甲基化转移酶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代谢组,探究其显著差异代谢物质。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变量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数据库检索和质谱信息匹配,共筛选到10个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这些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皮质醇、18-羟基皮质酮、脱氧肌苷、甜菜碱醛以及糖衣去氧胆酸等代谢物质,涉及到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初级胆汁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DNA甲基化介导副干酪乳酪杆菌Zhang适应渗透胁迫环境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Zhang DNA甲基化 渗透胁迫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