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的幸福感--基于内蒙古地区2780名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侯振虎 Chieh Li 许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6,125,共10页
目的:探索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抽样278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F检验和t检验等量化研究的方法探讨父母身体健康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目的:探索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抽样278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F检验和t检验等量化研究的方法探讨父母身体健康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结果: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且在诸多变量中"父母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父母健康状况很差的学生的幸福感比父母健康状况很好的学生的幸福感低。父母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经济状况与性别因素一起能够解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化的3.6%,而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结构与性别因素一起能够解释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变化的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身体健康状况 家庭背景 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内蒙古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评价——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小学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乌云高娃 白音巴图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61,共8页
采取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小学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网的相关理论对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构成及支持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布局的调整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但家庭... 采取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小学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网的相关理论对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构成及支持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布局的调整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但家庭、政府、学校、托管家庭等社会支持网的不完善引发了小学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生命安全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解决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生命安全问题,必须健全和完善家庭、政府、学校、托管家庭等社会支持网的支持体系,以确保小学生保质保量地接受国家义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牧区 小学布局调整 小学生 社会支持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生态治理共同体的系统审视和型构路径
3
作者 李玉璞 苏双平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在中国生态治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在中国生态治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治理 治理共同体 人与自然关系 最新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路冠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牧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牧民主体视角基础上的转移就业引导机制研究。本文在明晰转移就业引导机制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资...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牧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牧民主体视角基础上的转移就业引导机制研究。本文在明晰转移就业引导机制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资本引导、社会引导、市场引导、制度引导四个方面,阐述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机制的具体内容。最后,针对转移就业引导机制实施的多维主体、客观对象、外部环境,系统论述了牧区转移就业引导机制实施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牧区 转移就业 引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责任契约制及其演进路径——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在"牧区转移劳动力对政府信任"的调查中发现,转移劳动力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极易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危机。责任契约制的本质是人民控权,依靠法律实现政府责任的外部控制,迎合了善治理念,体现了非人格化、规约性与民主性。政府... 在"牧区转移劳动力对政府信任"的调查中发现,转移劳动力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极易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危机。责任契约制的本质是人民控权,依靠法律实现政府责任的外部控制,迎合了善治理念,体现了非人格化、规约性与民主性。政府责任契约制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政府责任契约制的确立、发展和成熟等不同阶段,相应地存在保护公民利益的行之有效的契约形式。政府责任契约的形式演变路径是:显性契约→合作契约→心理契约→道德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契约制 演进路径 转移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松朋 高翠玲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内蒙古“双一流”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整体规划统筹不到位、人才队伍支撑学科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内蒙古“双一流”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整体规划统筹不到位、人才队伍支撑学科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学科发展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深入推进内蒙古“双一流”建设,必须强化战略布局,创新政策供给;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人才培养;聚焦社会服务,融入区域发展;注重建设成效,合理统筹资源;突出优势特色,深化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双一流”建设 学科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以通辽市为例
7
作者 灵慧 乌云高娃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97-100,共4页
该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在通辽市实施情况,分析影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以此提出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以更有效地落实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确保草原生态环境的良好恢复和自然资源的可... 该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在通辽市实施情况,分析影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以此提出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以更有效地落实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确保草原生态环境的良好恢复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牧民收入增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 补偿政策 监管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内蒙古草长制创新策略分析
8
作者 付荣 路冠军 《草原与草业》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草地资源不仅是一道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对草地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才能使草地的生态与生产功能得以持续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推行草长制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 草地资源不仅是一道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对草地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才能使草地的生态与生产功能得以持续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推行草长制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行草长制的重要意义,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全面构建五级草长制体系,健全组织落实机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把握重点、精准施策,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草长制”实现“草长治长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整体性治理 草长制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苏雅拉 王利清 《村委主任》 2022年第7期111-1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医疗卫生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内蒙古自治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全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全区人民的生活状态。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2017-2020年期间全区医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医疗卫生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内蒙古自治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全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全区人民的生活状态。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2017-2020年期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机构数量和人员流动等,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卫生室 医疗卫生服务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错配、组织韧性与农业企业绿色创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荟婕 郑黎阳 张心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8,共5页
为探究农业企业金融错配、组织韧性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我国上市农业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逐步因果法和面板门限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能显著抑制绿色创新产出,且具有延续性;绿... 为探究农业企业金融错配、组织韧性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我国上市农业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逐步因果法和面板门限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能显著抑制绿色创新产出,且具有延续性;绿色创新投入在金融错配和绿色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组织韧性承载力在二者间发挥单一门槛效应,反超力门槛效应不显著,承载力高于门槛值时,能够有效抵抗金融错配对绿色创新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金融错配 组织韧性 中介效应 面板门限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背景下数字赋能社会组织内外交互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瑜 张春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在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背景下,社会组织以内外交互的逻辑进入乡村社会,强调外生型社会组织依赖乡村外源系统的资源,以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联合乡村内生型社会组织,进而增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数字赋能强调数字技术超越“技术工... 在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背景下,社会组织以内外交互的逻辑进入乡村社会,强调外生型社会组织依赖乡村外源系统的资源,以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联合乡村内生型社会组织,进而增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数字赋能强调数字技术超越“技术工具”范畴,成为社会组织内外交互发生、发展的驱动力与重要场域。基于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内外交互的现实困境,从“个人—组织—环境”角度解析数字赋能社会组织内外交互良性发展的逻辑思路与优势体现,论证以数字赋能的方式精准识别组织成员特征、拓展交互资源获取路径、完善内外交互功能,以及优化内外交互环境,形塑乡村社会服务供给新格局。因此,乡村治理新格局要以数字赋能的逻辑思路与乡村社会需求为支撑,凝聚组织成员情感与理性认同、强化组织合作稳定机制、推动交互环境数字化转型,以此优化数字赋能社会组织内外交互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有效助力乡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社会组织 内外交互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冠军 侯振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性,削弱基层社区的公共性,容易引发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在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矫正"资本化自然"的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监管职能、社会资本制衡机制和牧民主体能动作用,有效规避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上述意外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资本化 现实过程 规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靳小平 侯振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5-47,共3页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工作的渠道,也给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宿舍文化的内涵,总结了宿舍文化的特点和建设意义,最后提出了和谐宿舍文化的创建路径,以期为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大学生 宿舍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蒙古、突厥之图腾崇拜——兼与那木吉拉商榷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鲁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7,共4页
2004年夏季,名为《狼图腾》的小说宣称:“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虔诚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此后,不断有专家、学者重弹这样的论调,极力鼓吹“狼的精神”。其实,蒙古先民是以“鹿”为图腾,“狼”并不是蒙古民族的图腾。况且,各民族的图... 2004年夏季,名为《狼图腾》的小说宣称:“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虔诚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此后,不断有专家、学者重弹这样的论调,极力鼓吹“狼的精神”。其实,蒙古先民是以“鹿”为图腾,“狼”并不是蒙古民族的图腾。况且,各民族的图腾并不代表该民族的性格和强弱。大量的民族学资料表明,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先民们用来作图腾的往往是最卑微的动物。图腾乃是氏族、婚姻集团的标志,它首先是每个氏族把自己和其他氏族区分开来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突厥 图腾崇拜 氏族 婚姻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检视与优化路径
15
作者 刘晓豹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0,共6页
黄河治理的根本在于治沙。为检视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国家立法和沿黄省(区)涉及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地方立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防... 黄河治理的根本在于治沙。为检视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国家立法和沿黄省(区)涉及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地方立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分散影响了立法质效的实现、“不抵触”国家立法原则限制地方立法内容的展开、地方规则差异阻碍流域公平的实现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优化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体系、促进立法有效供给,推进区域协同立法、提高立法的科学性,秉持人沙和谐理念、强化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国家立法 地方立法 协同立法 流域公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理性主义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艳春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3期13-15,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高校间平等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人才的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作弊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层次分析
17
作者 高丽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适用范围区分其层次结构,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原理,从人类社会发展、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三个层次...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适用范围区分其层次结构,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原理,从人类社会发展、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三个层次区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个别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振虎 Chieh LI 许晓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71,91,110,共20页
采用综合幸福感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2 780名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对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及就读院校类型等... 采用综合幸福感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2 780名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对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及就读院校类型等多种因素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于"有些幸福-非常幸福"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75.3%,而"有些痛苦-非常痛苦"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9.0%。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在性别、生源地、年级、恋爱状态及院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蒙古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界关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影响不大"的观点,提示理论界今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研究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上。研究结果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以幸福感教育为切入点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人口学变量 少数民族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助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
19
作者 钱思盈 苏双平 《村委主任》 2022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振兴是关键,而农业院校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了解决乡村人才数量减少、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引进与回流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农业院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振兴是关键,而农业院校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了解决乡村人才数量减少、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引进与回流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农业院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教育培训支持、优化培养模式、加快环境改善的路径,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职能,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农业院校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佳欣 张银花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新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而高等农业教育如何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国建设,如何培养适应和指导未来农林发展的新人才,都值得深入思考。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需要调整其人才培养策略,以更好地满... 新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而高等农业教育如何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国建设,如何培养适应和指导未来农林发展的新人才,都值得深入思考。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需要调整其人才培养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该文从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剖析新农业学科背景下农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一懂两爱”等相关案例,从多个方面阐述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推进人才教育改革,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培养多样化、交叉复合型的农林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高校 高等农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