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孙继颖
高聚林
+3 位作者
王志刚
吕小红
李占清
王艳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4,266,共5页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覆膜
生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孙继颖
高聚林
王志刚
吕小红
李占清
王艳菊
机构
内蒙古
农业
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右前旗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
内蒙古兴安盟农业局推广站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4,26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4026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08020302,200508010309)
文摘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大豆
覆膜
生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Soybean
Covering film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WU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孙继颖
高聚林
王志刚
吕小红
李占清
王艳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