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叶损伤与昆虫取食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中缩合单宁诱导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红娥 严善春 +2 位作者 佟丽丽 高璐璐 王艳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5-1420,共6页
单宁是植物内与抗虫性相关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为了研究昆虫取食及剪叶诱导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用剪叶法和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幼虫取食处理5年生兴安落叶松苗,以香草醛.盐酸... 单宁是植物内与抗虫性相关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为了研究昆虫取食及剪叶诱导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用剪叶法和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幼虫取食处理5年生兴安落叶松苗,以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其剩余健康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后1~10d,剪叶4枝75%,8枝50%、75%,12枝25%、50%、75%及虫伤4枝75%的兴安落叶松健康针叶内的缩合单宁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15d时,剪叶8枝75%,12枝50%的兴安落叶松针叶内的缩合单宁含量仍高于对照(P〈0.05),说明剪叶与虫伤处理均能诱导缩合单宁含量增加。(2)剪叶4枝75%,8枝50%,12枝25%、75%的处理之间,诱导的缩合单宁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剪叶8枝75%,12枝50%诱导缩合单宁含量增加幅度比其它剪叶处理大,且诱导持续时间长。说明剪叶程度虽能影响缩合单宁含量,但二者并不呈线性关系。(3)剪叶4枝75%在5d时诱导缩合单宁含量最高,虫伤4枝75%在10d时诱导缩合单宁含量最高,说明剪叶诱导的缩合单宁含量高峰早于虫伤处理。但处理后1-10d,剪叶及虫伤4枝75%的落叶松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或P〈0.05),之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受到诱导处理后,兴安落叶松产生应激反应,使其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先增加,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由上可见,可以采取适当的损伤处理取得与昆虫取食相似的兴安落叶松抗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缩合单宁 剪叶损伤 昆虫取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叶及昆虫取食对兴安落叶松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琪 严善春 +2 位作者 王艳军 张健 袁红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8-803,共6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程度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变化的关系,分别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程度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变化的关系,分别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后针叶内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取食及剪叶可诱导兴安落叶松产生系统性防御反应,处理后的1~20天,苗木针叶内TI和CI两种抑制剂活性产生显著变化,诱导产生的TI和CI的活性与损伤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相同损伤程度下,虫害诱导的TI活性高于剪叶损伤诱导的活性,但二者差异不显著;3种取食程度诱导的CI活性,只在第5天同时显著高于剪叶损伤诱导的抑制剂的活性。由此可见,可以通过适当的损伤处理取得与昆虫取食相似的植物抗性反应,这为林木病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落叶松毛虫 胰蛋白酶抑制剂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剪叶损伤 昆虫取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对兴安落叶松9种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英胜 严善春 +3 位作者 程红 王琪 文攀 王艳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7,共6页
为弄清兴安落叶松挥发性物质及其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将兴安落叶松苗进行剪叶损伤和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25%针叶、50%针叶处理,以健康苗为对照,研究落叶松毛虫成虫对不同状况寄主的产卵选择情况。同时,研究落叶松毛虫雌... 为弄清兴安落叶松挥发性物质及其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将兴安落叶松苗进行剪叶损伤和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25%针叶、50%针叶处理,以健康苗为对照,研究落叶松毛虫成虫对不同状况寄主的产卵选择情况。同时,研究落叶松毛虫雌雄成虫对兴安落叶松R型α-蒎烯、S型α-蒎烯、S型β-蒎烯、叶醇、月桂烯、3-蒈烯,β-罗勒烯、水芹烯和莰烯等9种挥发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已交尾雌虫优先在健康植株上产卵,其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86.1%~89.5%;在不同程度损伤中,优先在轻度损伤的植株上产卵;机械伤苗上的产卵量要大于虫伤苗上的产卵量;将落叶松毛虫成虫触角剪去后,发现92.4%的卵被产在地面和笼网上,只有7.6%的卵产在苗上。在健康植株与损伤植株中,幼虫偏嗜健康植株,这与成虫偏嗜选择健康植株产卵是一致的。雌成虫对于β-罗勒烯、月桂烯和3-蒈烯,雄成虫对于莰烯和0.01,0.1,0.2,0.5μL.μL-1的叶醇均表现出负趋性,β-蒎烯、S型α-蒎烯在低含量时对雌雄成虫均具有诱引作用,高含量时则表现出驱避作用。R型α-蒎烯、水芹烯、莰烯和3-蒈烯对幼虫有诱引作用,月桂烯则具有驱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挥发性化合物 诱引 驱避 寄主选择 兴安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性信息素的固相微萃取及质谱和触角电位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祥波 赵莉蔺 +3 位作者 张真 王鸿斌 柏芳华 于国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7-863,共7页
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在腺体中含量很低。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近距离长时间采集单头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处女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成分,并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C-EAD)技术分析SPME采... 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在腺体中含量很低。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近距离长时间采集单头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处女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成分,并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C-EAD)技术分析SPME采集的性信息素成分。结果显示:在云南松毛虫处女雌蛾求偶召唤期间SPME聚乙二醇/二乙烯基苯(CAR/DVB)萃取头吸附了大量的反5,顺7-十二碳二烯醇(E5,Z7-12:OH)和反5,顺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E5,Z7-12:OAc)成分及微量的反5,顺7-十二碳二烯醛(E5,Z7-12:Ald)成分,这3种腺体成分均能激起云南松毛虫雄虫触角电位反应。与溶剂浸提昆虫性信息素成分的方法比较,SPME活体采样技术和GC-MS及GC-EAD分析方法联用研究昆虫的信息素成分具有采集的样品代表性强、样品量能满足色谱分析需要和无溶剂干扰等方面的优点。最后还着重讨论了SPME技术的应用价值、效果及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性信息素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损伤对兴安落叶松防御酶活性的系统诱导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琪 严善春 +1 位作者 金虎 王艳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80,共4页
为了研究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a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 为了研究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a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剪叶或松毛虫取食均能强烈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4枝50%为最适的损伤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持续时间较长。当损伤程度为4枝50%时,松毛虫取食与剪叶处理诱导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诱导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剪叶诱导,但2种处理方法诱导的防御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在同一时间表现出最高的酶活性。因此推测,松毛虫取食与机械损伤可能诱导相同的防御系统,可以考虑通过机械损伤拟合昆虫取食,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诱导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落叶松毛虫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剪叶损伤 昆虫取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孔祥波 张真 +2 位作者 王鸿斌 王艳军 孔庆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123,共9页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与林间种群密度动态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叶蛾科 松毛虫 性信息素 生殖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4个SFBB^(-γ)基因的分离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乌云塔娜 李洪果 +2 位作者 李振国 包梅荣 谭晓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1,共5页
By using PCR-based molecular method,four new pear SFBB-γ genes were isolated from 8 pear cultivars known as S-genotypes.Length of PCR products from eight pear cultivars was around 1 200 bp.Sequencing the specific PCR... By using PCR-based molecular method,four new pear SFBB-γ genes were isolated from 8 pear cultivars known as S-genotypes.Length of PCR products from eight pear cultivars was around 1 200 bp.Sequencing the specific PCR fragments revealed four new SFBB-γ genes that were respectively named as SFBB 16-γ (EU422956),SFBB 17-γ (EU422957),SFBB 28-γ (EU422960)and SFBB 35-γ (EU422958).As for different SFBB-γ genes,variation in amino acid was higher in F-box region and variable region 1,and lower in variable region 2 to 4.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high level of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pear(Pyrus pyrifolia) SFBB-γ genes and Xinjiang pear(P.sinkiangensis) SFBB-γ genes,as well as Japanese pear SFBB-γ genes and Chinese white pear(P.bretschneideri) SFBB-γ genes.The results might reflect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属 自交不亲和性 SFBB^-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钱秀娟 谷黎娜 +1 位作者 邢玉芳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599,共7页
为查明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区系分布,通过大蜡螟诱捕法对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离得到昆虫病原线虫种群51个,分属于8个种: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5种,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3种。其中斯氏属3个种A,B,C和... 为查明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区系分布,通过大蜡螟诱捕法对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离得到昆虫病原线虫种群51个,分属于8个种: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5种,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3种。其中斯氏属3个种A,B,C和异小杆1个种D属于国内新记录种。调查表明: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优势种为Steinernema feltiae,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土壤类型及植被类型关系密切,沙壤土和壤土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12.2%和8.8%,较粘土5.3%的检出率高,且在果园、菜地和大田中的线虫检出率分别为10.4%,9.2%和5.2%,较未耕地3.3%的检出率高,说明沙壤土和壤土适于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建立,且在有农事活动的地块中昆虫病原线虫分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异小杆线虫 斯氏线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檗叶片内酚酸质量分数的时序变化及其抗虫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凯 王琪 +4 位作者 何冬明 李媛媛 严善春 曲凤静 宋大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林龄的健康和受害黄檗,在不同生长时期(6月、7月和8月)内雌、雄植株叶片酚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酚酸质量分数与黄檗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树龄、健康状况和生长时期对黄檗叶片内酚酸总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 通过测定不同林龄的健康和受害黄檗,在不同生长时期(6月、7月和8月)内雌、雄植株叶片酚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酚酸质量分数与黄檗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树龄、健康状况和生长时期对黄檗叶片内酚酸总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健康和受害植株的酚酸总量均表现为7月份>8月份>6月份的变化趋势,且不同月份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雌株的酚酸总量均极显著高于雄株(P<0.01);37年生的黄檗总酚酸含量显著高于56年生(P<0.01),不同树龄的受害植株在所测定的各月份其酚酸总量显著高于健康植株(P<0.05);不同树龄之间酚酸总量的差异也极显著。黄檗叶片内共检测出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水杨酸、苯甲酸、苯乙酸、阿魏酸和肉桂酸9种酚酸类物质,受害植株的酚酸种类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说明性别、树龄、健康状况和发育时期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黄檗叶片酚酸质量分数的变化,进而影响黄檗抗虫性强弱。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变化规律对抗性较弱的黄檗,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维护林木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叶片 酚酸 时序变化 组成抗性 P hellodendor N amurense Ru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落叶松鞘蛾的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0
作者 舒朝然 陈国发 +3 位作者 熊惠龙 艾青罡 范云中 詹敏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有关我国落叶松鞘蛾的分类学、发生规律、生态学、天敌、防治技术和 种群综合管理的研究结果,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 落叶松鞘蛾 研究概况 发展方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国发 王艳军 +6 位作者 巴达玛 刘广田 周孝明 白永安 牛景富 韩静波 牛月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17,60,共4页
重齿小蠹对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7:00~21:00,反应高峰在14:00-19: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对重齿小蠹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5月20日左右,扬飞高峰期为... 重齿小蠹对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7:00~21:00,反应高峰在14:00-19: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对重齿小蠹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5月20日左右,扬飞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上旬,扬飞末期为8月26日,成虫扬飞的持续期为98 d。2007-2009年大量诱杀防治的试验前、后重齿小蠹致死木平均分别为3.39株/hm2和0.76株/hm2,致死木减少了77.58%,而对照区试验前、后致死木平均分别为15.89株/hm2和18.11株/hm2,致死木增加了13.97%,3 a大量诱杀试验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渗透剂筛选及其与甲氧虫酰肼配伍毒杀舞毒蛾卵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奇 韦力 +3 位作者 孟昭军 严善春 宋大北 曲凤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为提高杀虫剂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卵的毒杀效果,比较了快速渗透剂T、氮酮、杰效利3种渗透剂的渗透性能,及其对杀虫剂甲氧虫酰肼的增效作用。3种渗透剂的渗透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杰效利、渗透剂T、氮酮。以1%杰效利分别与6个质量浓... 为提高杀虫剂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卵的毒杀效果,比较了快速渗透剂T、氮酮、杰效利3种渗透剂的渗透性能,及其对杀虫剂甲氧虫酰肼的增效作用。3种渗透剂的渗透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杰效利、渗透剂T、氮酮。以1%杰效利分别与6个质量浓度梯度的甲氧虫酰肼(2.4×10-1、2.4×10-2、2.4×10-3、2.4×10-4、2.4×10-5、2.4×10-6mg·L-1)配伍成高渗药剂,对舞毒蛾卵进行毒杀试验。结果表明:用1%杰效利处理后,舞毒蛾卵的孵化率为40.14%;用甲氧虫酰肼+1%杰效利处理后,舞毒蛾卵的孵化率为19.95%~51.83%;它们均显著低于对照,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杀虫剂和渗透剂配伍的高渗药剂对舞毒蛾卵的孵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渗透剂 甲氧虫酰肼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羊滩沙地不同造林措施对植被恢复和土壤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志国 赵秀海 +5 位作者 刘向民 罗奕群 周效明 陈万明 李玉杰 张洁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给黄羊滩及类似地区流动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在黄羊滩流动沙地营造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探讨不同人工林地天然植被恢复效果和防止风蚀的差异。造林7年后调查资料表明:从物种丰富度衡量,小叶锦鸡儿和侧柏人工林加快了天然植被的恢... 为给黄羊滩及类似地区流动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在黄羊滩流动沙地营造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探讨不同人工林地天然植被恢复效果和防止风蚀的差异。造林7年后调查资料表明:从物种丰富度衡量,小叶锦鸡儿和侧柏人工林加快了天然植被的恢复进程,新疆杨和欧美杨107人工林延缓了天然植被的恢复进程,沙枣和榆树人工林对天然植被恢复的影响不大;欧美杨107和新疆杨人工林1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随林地环境条件的改善,1年生草本逐渐减少,多年生草本、灌木逐渐增加,侧柏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天然植物种生活型结构已趋于多样化。新疆杨和欧美杨107人工林地处于流动沙地阶段,沙枣和榆树人工林地处于半固定沙地阶段,侧柏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处于固定沙地阶段。相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天然植被的相似性系数较大,不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相似性系数较小。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以小叶锦鸡儿和侧柏最佳,沙枣和榆树次之,不宜选择新疆杨和欧美杨107等杨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植被恢复 土壤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玉民 王艳军 +5 位作者 陈国发 林强 于国民 董相军 刘相民 敖铁胜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5-60,共6页
简要回顾了昆虫信息素研究的历史,主要以重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为例综述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应用前景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为加快小蠹聚集信息素在我国小蠹的综合管理中的合理应... 简要回顾了昆虫信息素研究的历史,主要以重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为例综述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应用前景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为加快小蠹聚集信息素在我国小蠹的综合管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信息素 小蠹 重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云杉沙地造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长国 李旭东 +2 位作者 段佩山 张振才 方亮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在沙地进行沙地云杉造林试验表明:沙丘的阴坡比阳坡造林成活率高21.7个百分点,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比植被盖度高的立地造林成活率高30%左右。采用座水覆膜和容器苗造林分别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9.4个百分点和35.5个百分点。并形成... 通过在沙地进行沙地云杉造林试验表明:沙丘的阴坡比阳坡造林成活率高21.7个百分点,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比植被盖度高的立地造林成活率高30%左右。采用座水覆膜和容器苗造林分别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9.4个百分点和35.5个百分点。并形成沙地云杉在沙地配套的造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沙地 座水覆膜造林 容器苗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云杉球果害虫在树冠上的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大北 王艳军 +4 位作者 陈国发 高永亮 周效明 白永安 李方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2-34,50,共4页
对沙地云杉球果及其害虫在树冠上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南侧和北侧的上、中层球果较多,而下层球果较少;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下层的球果危害较重,果梢斑螟对树冠北侧的球果危害较重;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和北侧球果的平... 对沙地云杉球果及其害虫在树冠上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南侧和北侧的上、中层球果较多,而下层球果较少;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下层的球果危害较重,果梢斑螟对树冠北侧的球果危害较重;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和北侧球果的平均危害率为16.53%;果梢斑螟的平均危害率为12.67%。总体来看,球果小卷蛾对沙地云杉球果的危害要重于果梢斑螟,两种害虫对北侧树冠球果的危害重于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球果害虫 云杉球果小卷蛾 果梢斑螟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齿小蠹发生与危害的历史和现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军 史忠阁 +5 位作者 陈国发 王亚男 宋国印 季开芳 吕冬 白永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概述了重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和寄主、主要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发生与危害的历史、现状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 重齿小蠹 发生 危害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群明 董相军 +3 位作者 段瑞雪 籍雪梅 郭俊英 王艳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综述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主要包括昆虫信息素研究的概况和在种群监测以及大量诱杀、交配干扰和驱避防治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昆虫信息素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应用前景,为昆虫信息素在克什克腾旗森... 综述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主要包括昆虫信息素研究的概况和在种群监测以及大量诱杀、交配干扰和驱避防治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昆虫信息素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应用前景,为昆虫信息素在克什克腾旗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信息素 应用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北部林区日照时数和风速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会民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212-213,共2页
基于地理区划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乌尔旗汗、奇乾)与南部林区(阿尔山)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该区域日照时数与风速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北部林区均表现为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风速呈下降趋势。... 基于地理区划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乌尔旗汗、奇乾)与南部林区(阿尔山)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该区域日照时数与风速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北部林区均表现为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风速呈下降趋势。1981-2010年日照时数上升最明显的为阿尔山林区,年际变化为230 h/10 a;风速下降最明显的为乌尔旗汗林区,年际变化为0.4(m/s)/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日照时数 风速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漫甸区农田草场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研究
20
作者 周效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5-18,22,共5页
在试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高寒漫甸区不同的立地条件,探索出了几种治理模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对比分析,科学客观地总结了该地区农田草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同一立地类型防护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高寒漫甸 防护林 模式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