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氧浓度和温度下侏罗纪煤氧化动力学参数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辛亥 张天赐 +3 位作者 王玥 冯振 邢二军 周山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7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氧浓度和温度下侏罗纪煤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基础上,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实验装置,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计算出我国典型侏罗纪煤样的耗氧速率及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煤样的表观活化能随温度及... 为了研究不同氧浓度和温度下侏罗纪煤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基础上,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实验装置,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计算出我国典型侏罗纪煤样的耗氧速率及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煤样的表观活化能随温度及供氧浓度变化而变化。当供氧浓度一定时,各煤样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在30~60℃和大于70℃2个温度段内各不相同并呈分段性,前者大于后者。若供氧浓度变化时,当供氧浓度大于10%时,各煤样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都比较小,且随着供氧浓度的改变其变化较小;供氧浓度在5%~10%时,各煤样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随供氧浓度的降低呈明显增加趋势,说明低氧条件下,煤的氧化过程发生了变化,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煤的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氧化 氧气浓度 耗氧速率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地震数据品质因子及混合相位子波同时估计
2
作者 杨从涛 陈鹏 刘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I0005,共11页
非稳态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及反演是通过求解包含地震子波滤波效应及地层吸收衰减效应的反演方程,获得地下反射界面的地震响应。为实现高分辨率处理及反演中初始地震子波及数据品质因子Q模型的实施条件,结合地震子波Z变换的根移动编码... 非稳态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及反演是通过求解包含地震子波滤波效应及地层吸收衰减效应的反演方程,获得地下反射界面的地震响应。为实现高分辨率处理及反演中初始地震子波及数据品质因子Q模型的实施条件,结合地震子波Z变换的根移动编码及等效Q模型的二进制—十进制转换策略,引入粒子群全局优化算法,建立非稳态地震数据混合相位初始地震子波及数据品质因子同时估计的方法。利用井旁道与数据的互相关作为准则函数,判定粒子群是否收敛至最大,输出最佳初始地震子波及Q。应用理论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常相位地震子波估计及反Q滤波,该方法在复杂干扰条件下能更精确捕获真实的子波波形及衰减参数。利用输出的地震子波及Q进行时变反褶积处理得到高分辨率剖面,说明方法具有准确性、计算效率高且输出结果优,估计的地震子波和Q更符合实际地震波传播特征,为后续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提供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相位 地震子波 品质因子 粒子群优化算法 非稳态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庆河煤矿弱胶结砂岩单轴加载条件下声发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纪洪广 陈波 +3 位作者 孙利辉 宋朝阳 郭玉超 贾怀晓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1,共6页
对红庆河煤矿弱胶结砂岩在单轴加载条件下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试验过程中所采集的力学参数和声发射信号参数,得到了全过程应力-应变、应力-时间-累计计数率、应力-时间-绝对能量率以及峰值前、后的应力-应变-累计计数... 对红庆河煤矿弱胶结砂岩在单轴加载条件下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试验过程中所采集的力学参数和声发射信号参数,得到了全过程应力-应变、应力-时间-累计计数率、应力-时间-绝对能量率以及峰值前、后的应力-应变-累计计数率、应力-时间-绝对能量率曲线。据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将该类砂岩破坏分为2种形式:一种为传统4阶段岩石破坏形式,另一种为5阶段破坏形式。5阶段破坏模式在应变软化阶段后出现了应力不变,应变继续增大的胶结延性阶段。对比2种破坏模式的声发射特征,峰值后的声发射现象较峰值前的均有量级的变化,抗压强度相近时,弹性模量小的试样产生更多的声发射现象,但产生的绝对能量属于同一量级。累计计数率能够作为判断试样是否发生完全破坏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单轴加载 声发射 破坏模式 胶结延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过程细观结构演化及断口形貌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纪洪广 蒋华 +4 位作者 宋朝阳 刘志强 谭杰 刘阳军 武亚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3-999,共7页
对西部鄂尔多斯红庆河矿区的弱胶结砂岩采用饱水实验、SEM扫描电镜、QEMSCAN扫描电镜和力学实验等试验手段,分析其软化过程细观结构演化及其细观断裂形貌和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弱胶结砂岩的成岩特性决定了其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与其矿... 对西部鄂尔多斯红庆河矿区的弱胶结砂岩采用饱水实验、SEM扫描电镜、QEMSCAN扫描电镜和力学实验等试验手段,分析其软化过程细观结构演化及其细观断裂形貌和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弱胶结砂岩的成岩特性决定了其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证实了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过程中细观结构破坏的主要方式为胶结物质的破坏,且发生破断的位置为物颗粒与颗粒的接触界面或者颗粒与胶结物质之间界面;弱胶结砂岩的宏观力学行为主要由颗粒间接触决定,当边界荷载发生变化时,砂岩的最终断口发生在黏土胶结物上及其与矿物颗粒的交界处,少数发生在矿物颗粒上,颗粒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总体上可以分为颗粒破碎、颗粒或颗粒簇脱离母体结构、沿颗粒裂纹扩展及微裂隙呈弥散分布、胶结物质破坏等四大类;胶结物质力学性质是其破坏形式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弱胶结砂岩变形破坏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软化过程 细观结构 演化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弱胶结砂岩声发射特征及其细观劣化机理 被引量:31
5
作者 宋朝阳 纪洪广 +3 位作者 蒋华 刘志强 王桦 刘阳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96-103,共8页
针对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和泥化现象,采用饱水实验、QEMSCAN扫描电镜以及声发射试验,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作用下弱胶结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细观结构特征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宏观特性分为4类,其宏观特性的差异... 针对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和泥化现象,采用饱水实验、QEMSCAN扫描电镜以及声发射试验,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作用下弱胶结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细观结构特征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宏观特性分为4类,其宏观特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弱胶结砂岩细观颗粒胶结方式、胶结物成分和含量相关等细观参数;弱胶结砂岩遇水软化细观特征,一方面在饱水过程中胶结物溶蚀逐渐减少、颗粒自身膨胀产生细粒碎屑,另一方面饱水过程中导致岩样内部次生孔隙率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AE事件计数率与能量释放率也不断的降低,主要是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砂岩内部骨架颗粒与胶结物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软化,颗粒胶结性能变差,裂纹发展速度较缓,规模较小,释放的能量较小,因此,随着干湿循环作用增加砂岩破坏时出现较低的试件计数率和能量释放率,反映出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后应力扰动敏感性降低进而导致破坏程度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弱胶结砂岩变形破坏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水岩作用 劣化 细观结构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庆河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汇锋 邱守文 +2 位作者 杜永良 刘贵荣 张新平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1期103-106,共4页
介绍了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红庆河煤矿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智能矿山建设、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领域开展的绿色矿山建设具体实践。目前,红庆河煤... 介绍了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红庆河煤矿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智能矿山建设、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领域开展的绿色矿山建设具体实践。目前,红庆河煤矿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有效提高了资源开发效率;通过矸石离层注浆项目实现了矸石零排放;同时,全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增强地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已将红庆河煤矿基本建成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庆河煤矿 绿色矿山 生态修复 节能减排 科技创新 地企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粗砂岩临界破坏的多频段声发射耦合判据和前兆识别特征 被引量:44
7
作者 曾鹏 刘阳军 +1 位作者 纪洪广 李成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9-517,共9页
为寻求岩石临界破坏判据和前兆特征,在粗砂岩单轴压缩声发射(AE)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岩石破坏过程中AE信号频段占比随应力变化特征,重点分析高、低两个特征频段占比随应力变化规律,同时对两个特征频段中不同应力水平下AE幅值关联维数进... 为寻求岩石临界破坏判据和前兆特征,在粗砂岩单轴压缩声发射(AE)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岩石破坏过程中AE信号频段占比随应力变化特征,重点分析高、低两个特征频段占比随应力变化规律,同时对两个特征频段中不同应力水平下AE幅值关联维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建立了基于频段占比与应力间关系的多频段AE信号主频识别判据模型。研究表明:AE信号频段占比的分布特征能较好地诠释岩石破坏所经历的主要过程;岩石破坏过程中,较低频段AE信号(31.25~46.875 k Hz)占比先减小后增大,较高频段AE信号(140.625~156.25 k Hz)占比先增大后减小。在临界破坏状态下,高、低两个特征频段占比分别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且二者中AE幅值关联维数都下降到最低。通过对特征频段占比与应力之间的耦合分析,利用特征频段占比、AE幅值关联维数的变化可更准确地对岩石临界破坏前兆进行判别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段 耦合判据 前兆 临界破坏状态 关联分形维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矿区作物对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辉 郄晨龙 +3 位作者 杨德军 雷少刚 越智 牟守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31-234,共4页
为探究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对同一块耕地进行均匀施肥、统一耕作及灌溉后,划分4个区域,分别种植大豆、玉米、蚕豆、绿豆等4种作物。作物收割前22、1 d及收割后33 d,分别对4种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的土... 为探究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对同一块耕地进行均匀施肥、统一耕作及灌溉后,划分4个区域,分别种植大豆、玉米、蚕豆、绿豆等4种作物。作物收割前22、1 d及收割后33 d,分别对4种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的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进行测定。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同一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及不同作物在同一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可以增加土壤表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同时降低土壤圆锥指数;不同作物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线性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质量含水率与土壤圆锥指数之间的定量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圆锥指数 土壤质量含水率 半干旱矿区 土壤环境治理 土地复垦 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弱围岩大断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黎峰 王业征 +1 位作者 孟宪志 汪占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针对红庆河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巷道围岩软弱、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仅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的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巷道围岩岩性分析,确定两次开切眼支护参数,锚杆预紧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的40%,采... 针对红庆河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巷道围岩软弱、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仅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的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巷道围岩岩性分析,确定两次开切眼支护参数,锚杆预紧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的40%,采用8m锚索进行补强支护,通过高预紧力强力支护,控制切眼围岩早期的离层和变形。监测结果表明:锚网索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弱围岩、大断面切眼的变形,支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紧力 软弱围岩 大断面 深部高应力 切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超大断面硐室围岩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宪志 刘阳军 王业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67,共4页
针对深部高应力超大断面硐室围岩易失稳的问题,以红庆河煤矿设备换装硐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在低扰动掘进条件下超大断面硐室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高应力条件下,超大断面硐室塑性区范围明显变... 针对深部高应力超大断面硐室围岩易失稳的问题,以红庆河煤矿设备换装硐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在低扰动掘进条件下超大断面硐室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高应力条件下,超大断面硐室塑性区范围明显变大,硐室帮部及底板相对于顶板更容易发生失稳,并提出强力一次全断面支护对策,底板锚索采用水泥灌浆实现全长预应力锚固。现场实践表明,硐室围岩稳定,变形量控制在30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超大断面硐室 高预紧力 一次支护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呼吸带粉尘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辛亥 尚治州 +1 位作者 冯振 刘阳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0-575,共6页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多工序、多尘源情况下的呼吸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运用Fluent软件对井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粉尘运移、呼吸带高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煤机械...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多工序、多尘源情况下的呼吸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运用Fluent软件对井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粉尘运移、呼吸带高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煤机械设备的影响使得工作面空间体积发生突变,造成采煤机附近局部风速增大,并且在采煤机下风侧附近产生3 m/s的湍流。湍流使得运移到此处的粉尘发生扩散,致使湍流下风侧呼吸带粉尘质量浓度剧烈升高十几倍。根据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采煤机下风侧10~20 m是粉尘防治的重要区域;而在采煤机下风侧30 m以后的范围,巷道中心部位呼吸带高度粉尘受风流影响漂浮在空中而不易沉降,导致粉尘质量浓度居高不下,此范围也是重点防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综采工作面 数值模拟 呼吸带 粉尘 风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时步和预警阈值的双参数地音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闯 夏永学 +3 位作者 李岩 陈法兵 王传朋 牛玉松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基于地音预警原理,选取地音活动量偏差值DEV作为地音预警的指标,根据预警时效性和实用性制定了预警规则,提出使用不同滑动时步n和预警阈值DEV_0组合优化预警模型的思想。利用多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对影响地音报准率和误报率的n,DEV_... 基于地音预警原理,选取地音活动量偏差值DEV作为地音预警的指标,根据预警时效性和实用性制定了预警规则,提出使用不同滑动时步n和预警阈值DEV_0组合优化预警模型的思想。利用多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对影响地音报准率和误报率的n,DEV_0双参数进行分析,得出n,DEV_0对预警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且DEV_0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效用加权双目标函数,求得预警模型的最优解组合为滑动时步取8步,预警阈值取70%,此时对应地音的报准率67%,漏准率33%,误报率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时步 预警阈值 地音预警模型 报准率 误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