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套地区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乐 张俊 吕忠琴 《现代农业》 2010年第3期24-24,共1页
向日葵螟又称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向日葵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向日葵籽粒进行危害.并形成许多纵横交错的隧道,咬下的碎屑和粪便填充隧道造成严重污染,遇雨后花盘及籽粒发霉腐烂.商品性降低。其成虫是一种灰褐色... 向日葵螟又称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向日葵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向日葵籽粒进行危害.并形成许多纵横交错的隧道,咬下的碎屑和粪便填充隧道造成严重污染,遇雨后花盘及籽粒发霉腐烂.商品性降低。其成虫是一种灰褐色小蛾子,体长8~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卵为乳白色,很小,长只有0.8毫米左右。近几年来随着河套地区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向日葵螟的危害成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从2004~2005年开始零星发生,2006年爆发,给当地的向日葵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向日葵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结合河套地区的自身气候特点.研究出一套本地区的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向日葵螟 河套地区 发生危害特点 严重污染 种植面积 气候特点 螟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晨霞 《现代农业》 2011年第8期10-10,共1页
无公害果品是指果树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包装、储运、运输中未被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或有轻微污染,但符合国家标准的果品。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经考查、测试... 无公害果品是指果树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包装、储运、运输中未被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或有轻微污染,但符合国家标准的果品。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经考查、测试和评定,凡符合以上标准,并经省级以上行政主办部门批准,方可成为无公害果品。无公害果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以安全、优质、营养为特色,已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主流,而且需求量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标准 无公害果品 有害物质污染 国家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标准 生长环境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黄萎病种子带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贵 张园园 +5 位作者 田永伟 赵晓军 张光 周洪友 景岚 赵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究向日葵种子是否能够携带黄萎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以随机挑选的7个向日葵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种皮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区内侧的黄萎菌特异引物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所获得... 为探究向日葵种子是否能够携带黄萎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以随机挑选的7个向日葵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种皮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区内侧的黄萎菌特异引物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所获得的PCR条带测序后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供试的向日葵品种的种皮中所扩增出的PCR条带均来自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检测结果,另挑选9个不同向日葵品种的种子,对其种皮带菌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向日葵品种的种皮带菌率介于10.0%~25.0%之间,其中田间采集的3638C新鲜种子带菌率最低,仅为10.0%,而实验室留存的赤029X115R种子带菌率最高,为25.0%。为了进一步验证PCR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黄萎病菌株接种向日葵植株根部,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种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接种向日葵花盘上收获的种子的种皮上可以观察到GFP荧光信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种子的种皮可以携带黄萎病菌,而巢氏PCR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向日葵黄萎病种子是否带菌的快速而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黄萎病菌 种子带菌 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 快速检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磷肥用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陈煜林 胡义熬 +5 位作者 杨永胜 杨依凡 涂攀峰 薛鑫海 郑宇程 邓兰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在田间液体配肥站模式下,根据玉米的养分需求规律,探究液体肥料全部追施时砂壤土玉米适宜的液体磷肥投入量。在田间设置了3个等级的磷投入量,纯磷投入量分别为15.0 kg/hm^(2)(MP1)、29.4 kg/hm^(2)(MP2)、58.2 kg/hm^(2)(MP3),研究了不... 在田间液体配肥站模式下,根据玉米的养分需求规律,探究液体肥料全部追施时砂壤土玉米适宜的液体磷肥投入量。在田间设置了3个等级的磷投入量,纯磷投入量分别为15.0 kg/hm^(2)(MP1)、29.4 kg/hm^(2)(MP2)、58.2 kg/hm^(2)(MP3),研究了不同液体磷肥投入量对玉米农艺性状、磷素吸收、产量及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P3的产量、穗数和穗粗均最高;与MP1相比,MP3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显著增加了21.82%~37.76%;不同生育期MP3干物质重的增加幅度为14.59%~39.09%;此外,MP3的籽粒含糖量最高,MP2的籽粒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纯磷投入量为58.2 kg/hm^(2)时,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籽粒含糖量;当纯磷投入量为29.4 kg/hm^(2)时,有利于提高籽粒的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当纯磷投入量为15.0 kg/hm^(2)时,磷肥偏生产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配肥站 滴灌 液体磷肥 玉米 追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一铺两用”免耕节本又增效
5
作者 池巧凤 韩丽 张光 《现代农业》 2005年第1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地膜 两用 增效 节本 免耕 作物收获 覆膜种植 生产模式 耕翻 点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