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近40年气温变化规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索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4期6427-6431,6450,共6页
利用乌兰察布市197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温常态变化和气温变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模式模拟来对实况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同时评估模式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全市平均... 利用乌兰察布市197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温常态变化和气温变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模式模拟来对实况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同时评估模式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全市平均气温升温速率为0.48℃/10年,远高于全国水平0.22℃/10年。乌兰察布地区的近40年气温变化主要以准10年周期为主,气温正处于偏高时期,未来仍会有所上升。CCMIP5的CCSM4模式的历史试验结果验证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特点,可以模拟出观测区域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对于气候突变的模拟更接近实况观测,但总体上模式结果偏高,模式误差在1~2℃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内蒙古中西部 乌兰察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11月乌兰察布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丹 《南方农业》 2018年第8期123-123,126,共2页
利用常规高、低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分析诊断方法对2017年11月27—29日乌兰察布市大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冷空气移动路径和高空环流形势演变进行诊断分析,并对降温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 利用常规高、低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分析诊断方法对2017年11月27—29日乌兰察布市大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冷空气移动路径和高空环流形势演变进行诊断分析,并对降温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在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脊前偏北气流的引导作用下不断堆积,使得高空低槽不断加深、加强;此寒潮过程属于横槽型,500 h Pa存在一个横槽,相对应地面冷高压强度强且稳定少动、冷空气补充南下,造成此次影响范围大、降温幅度大;从850 h Pa温度场可以看出,乌兰察布市明显受强盛的冷平流控制,这是产生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强降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横槽型 冷平流 强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设施农业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丽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3期215-216,共2页
受气候条件的制约,乌兰察布市传统农业与现代设施农业形成了强烈对比。通过对设施农业的气候条件分析,提出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建议,为提高设施农业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气候条件 气象服务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和自动站资料的乌兰察布市一次持续性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烨焜 张韬 裴继儒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文使用逐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和雷达产品,结合高低空、地面实况,对2015年7月27~28日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出现的持续性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辐合 切变线 短时强降水 列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2012年7月30日1次大到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5
作者 刘烨焜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1X期194-196,共3页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2年7月30日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现,造成本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为一中β尺度对流云团,它生成于偏南的暖湿气流中。环流场分析表明,大到暴雨发生前,乌兰察布市南...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2年7月30日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现,造成本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为一中β尺度对流云团,它生成于偏南的暖湿气流中。环流场分析表明,大到暴雨发生前,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处于多波动的形势场中,高层冷平流和低层暖平流使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低层中尺度辐合是强对流的触发系统,而高低空急流相配合的抽吸作用使得降水加强。此外,还分析了地形对强降水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雨 中尺度 暖湿气流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乌兰察布市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条件对比分析
6
作者 闫海丹 吴昱树 +1 位作者 张韬 张丹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期41-44,62,共5页
综合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2.5°×2.5°,4次/d)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5年7月27日强对流和8月1日飑线天气过程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高空冷空气叠加在低... 综合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2.5°×2.5°,4次/d)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5年7月27日强对流和8月1日飑线天气过程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高空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空气上,并配合地面辐合线时,容易发生较强的强对流天气,当中层有干空气侵入有利于雷暴大风产生,雷达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强回波质心较低,回波无倾斜的特征,强度达50 d Bz以上,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达50 g/m2,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可能性非常高,并且当强度达60 d Bz以上时,虽然0℃层和-20℃层较高,但仍有产生冰雹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地面辐合线 低质心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内蒙古一次暴雪过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7
作者 皇彦 孙小龙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7期174-176,共3页
2020年4月20-21日内蒙古东部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雪过程,最大降雪量33.9 mm。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此次降雪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评估了WRF模式对此次降雪过程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WRF模式可以较好... 2020年4月20-21日内蒙古东部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雪过程,最大降雪量33.9 mm。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此次降雪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评估了WRF模式对此次降雪过程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内蒙古东部降雪的空间分布,降雪量模拟结果与站点观测一致性较好,同时WRF模式也能够较好地模拟降雪的时间变化;另外通过对此次降雪过程雪深进行对比,发现WRF模式对雪深亦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WRF 暴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8月内蒙古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8
作者 闫海丹 吴昱树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3期212-213,共2页
2013年8月4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受高空槽影响,出现了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其中呼和浩特市等地出现局部冰雹。通过天气形势、中尺度及探空图等方面分析,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及其后部槽稳定发展、冷平流入侵是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高空槽... 2013年8月4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受高空槽影响,出现了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其中呼和浩特市等地出现局部冰雹。通过天气形势、中尺度及探空图等方面分析,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及其后部槽稳定发展、冷平流入侵是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高空槽的持续维持发展是主要影响系统,水汽、动力和热力等条件都与天气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冰雹 高空槽 中尺度对流云团 探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影响内蒙古中部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2000年4月6日为例
9
作者 索慧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2期211-211,共1页
2000年4月6日,内蒙古中部地区发生了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文章分析了其产生原因,高空天气形势、天气系统、物理量场等。结果表明,过程前期受蒙古气旋与高空冷槽的共同影响,后期受地面高压影响,产生沙尘天气。
关键词 沙尘暴 高空槽 蒙古气旋冷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地区冷凉蔬菜紫甘蓝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分析及气象灾害影响与防御
10
作者 邹纯丽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健康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冷凉蔬菜。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较普通甘蓝所富含的营养元素多,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高档绿色蔬菜。近年来在不同冷凉地区种植,不仅丰富了蔬菜种类,可为消费者...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健康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冷凉蔬菜。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较普通甘蓝所富含的营养元素多,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高档绿色蔬菜。近年来在不同冷凉地区种植,不仅丰富了蔬菜种类,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多种选择,还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乌兰察布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紫甘蓝,近几年,多地区有种植历史,且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格局。紫甘蓝作物适应性强,是耐寒、抗热、喜阳光的一种蔬菜,生命力非常旺盛。为实现紫甘蓝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获得稳定高产,对紫甘蓝生长发育期全阶段气温、降水、土壤湿度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找出适合本地区适应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指标。本文利用历年4—9月气温、降水、日照和地温等气象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热量和水分等对紫甘蓝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异常天气对紫甘蓝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进行阐述,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为紫甘蓝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 热量水分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春季干旱对农牧林果的影响及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纯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5期61-64,共4页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2023年4月2日至4日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对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总结,此次降水过程量为19.8~58.7 mm,最大积雪深度23 cm,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级较大,突破同期历史极值。针对此次过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2023年4月2日至4日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对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总结,此次降水过程量为19.8~58.7 mm,最大积雪深度23 cm,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级较大,突破同期历史极值。针对此次过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效果明显。此次降水过程人工增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干旱,极大改善土壤墒情,对牧草返青、湿地湖泊补水十分有利,降水增加空气和地表湿度,对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有积极作用,更能抑制沙尘天气发展,有效净化空气,同时,为小麦、马铃薯、玉米和燕麦等经济作物种植提供有利条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促进农业经济有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人工增雨 干旱 墒情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ERA-I再分析气温资料在乌兰察布的适用性分析
12
作者 皇彦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0期174-176,共3页
利用乌兰察布市1979—2018年11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2 m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ERA-I再分析气温资料的适用性,并对观测数据和ERA-I资料进行气温突变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RA-I再分析气温能较好地表征乌兰察布市各台站观测气温的时空变化,与台... 利用乌兰察布市1979—2018年11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2 m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ERA-I再分析气温资料的适用性,并对观测数据和ERA-I资料进行气温突变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RA-I再分析气温能较好地表征乌兰察布市各台站观测气温的时空变化,与台站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8、平均偏差为0.144℃;ERA-I资料在6—8月均表现出冷偏差;突变检验发现气温突变年份为2013年前后,ERA-I再分析气温突变年份和观测的突变年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m气温 ERA-I 乌兰察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艳兰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53-54,共2页
气象观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息息相关。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天基、地基和空基)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对基于气象观测技术的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就现阶段而言,传统的气象观测技术已无法... 气象观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息息相关。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天基、地基和空基)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对基于气象观测技术的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就现阶段而言,传统的气象观测技术已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要求,因而气象观测人员必须尽快掌握综合气象技术要点,优化升级气象观测业务,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基于此,简要探析了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并针对现阶段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 观测技术 要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维护及审核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艳兰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0期114-115,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技术不断娴熟,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维护推向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从而将地面气象观测的重点转向数据的分析,通过观测数据文件分析,减轻了观测员的工作负担,同...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技术不断娴熟,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维护推向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从而将地面气象观测的重点转向数据的分析,通过观测数据文件分析,减轻了观测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精确度。基于此,分析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维护及审核方法,从而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质量,促进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观测数据 维护 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晓磊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4期167-167,共1页
雷电会给一些城市建筑带来严重破坏,而且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因此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防雷行政执法作为气象部门主要的工作,为防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前提基础。基层气象管理部门的传统工作观已经深入工作中心,这种只注重气象管理部门... 雷电会给一些城市建筑带来严重破坏,而且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因此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防雷行政执法作为气象部门主要的工作,为防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前提基础。基层气象管理部门的传统工作观已经深入工作中心,这种只注重气象管理部门内部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法制的健全,加强了对气象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建设。文章围绕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气象部门 防雷 行政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强 《南方农业》 2018年第9期137-137,140,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应用在气象系统中,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故障、病毒入侵等,都会直接影响气象系统网络信息的安全。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应用在气象系统中,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故障、病毒入侵等,都会直接影响气象系统网络信息的安全。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订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气象网络信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锦城 马强 张丹 《南方农业》 2018年第8期149-149,151,共2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各大行业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大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近些年来,在气象服务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广泛运用,气象服务形式体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不但突破了以前气象服务模式的界限,也促进了...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各大行业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大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近些年来,在气象服务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广泛运用,气象服务形式体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不但突破了以前气象服务模式的界限,也促进了现代气象服务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系统工程在气象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东 袁晓侠 马强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已经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气象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成为了气象事业的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也在快速地发展,提高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工作效率,带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已经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气象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成为了气象事业的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也在快速地发展,提高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工作效率,带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基于此,通过分析气象事业的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对气象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其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事业 计算机系统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圣利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8期148-149,共2页
对农村地区发生的雷击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以及雷击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强化农村地区雷电防御工作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从事雷电防御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地区 雷电灾害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线路与设备防雷技术研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宁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195-195,共1页
本文分析了配电网线路与设备的防雷措施,针对技术性与经济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了配电防雷技术建议,分为配电线路防雷和配电设备防雷,前者包括避雷线的保护和避雷器的安装,后者讨论了变电所防雷、配电变压器防雷及线路开关设备防... 本文分析了配电网线路与设备的防雷措施,针对技术性与经济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了配电防雷技术建议,分为配电线路防雷和配电设备防雷,前者包括避雷线的保护和避雷器的安装,后者讨论了变电所防雷、配电变压器防雷及线路开关设备防雷。本文对配电网线路与设备防雷技术方面具有贡献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设备 防雷技术 避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