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转录因子kappa B在兔椎间盘退变中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志军 舒钧 浦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退变模型,分析核转录因子kB(NF-kB)在其中表达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核转录因子kB表达情况,了解其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自体对照,12只前路行椎间盘穿刺,来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的模型。②通... 目的通过建立兔退变模型,分析核转录因子kB(NF-kB)在其中表达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核转录因子kB表达情况,了解其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自体对照,12只前路行椎间盘穿刺,来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的模型。②通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退变椎间盘与自身对照椎间盘中核转录因子kB的表达情况。③应用Image pro plus 6.0图象分析免疫组化切片所得各数据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NF-kB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表达的情况不同,在早期表达明显,随着时间及退变的加重表达在下降。结论 NF-kB在椎间盘退变的早期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KB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中对其疼痛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月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中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中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为(3.1±1.1)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9±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月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实验组非常满意28例、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6例、不满意13例,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2.12±2.7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17±2.5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9.62±3.26)分、SDS评分为(49.62±3.31)分;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显著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栋 张海峰 朱爱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随访,其平均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随访,其平均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运用手术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合适手术方法以及固定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伤情进行,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进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同侧股骨颈骨折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张志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与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并分... 目的观察与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耗时和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7,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76.24±11.62)min,术中出血量为(228.65±32.50)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111.25±20.05)min,术中出血量为(418.62±56.40)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748、15.9847,P<0.05)。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存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但患者的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