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油田卤水溶解金属元素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辉兰 华仁民 +1 位作者 饶冰 裘丽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8,共5页
本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型的油田卤水在低温(40~150℃)条件下对金、银等金属元素的溶解和迁移作用,以及不同络阴离子对金属元素溶解迁移的贡献。结果表明,油田卤水促进了含油气盆地中Au、Ag、Pb、Zn元素的淋滤、溶解和迁移,起... 本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型的油田卤水在低温(40~150℃)条件下对金、银等金属元素的溶解和迁移作用,以及不同络阴离子对金属元素溶解迁移的贡献。结果表明,油田卤水促进了含油气盆地中Au、Ag、Pb、Zn元素的淋滤、溶解和迁移,起到了成矿流体的作用,从而积极参与了沉积改造型矿床的成矿作用。CaCl_2型油田卤水易溶解Pb、Zn,而NaHCO_3型油田卤水溶解Au、Ag的能力较强;在油田卤水中HS^-及SO_4^(2-)离子对Au、Ag元素的络合能力强,而乙酸根离子及HS^-(或S^(2-))易络合Pb、Zn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迁移 水型 济阳坳陷 油田 卤水 溶解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里东-印支期钨锡成矿作用最新进展——来自苗儿山-越城岭成矿花岗岩最新年龄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迪 张文兰 王汝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77-278,共2页
南岭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上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燕山期花岗岩与南岭地区大规模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相关方面的研究较深入,且成果很多。而对印支期、加里东... 南岭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上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燕山期花岗岩与南岭地区大规模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相关方面的研究较深入,且成果很多。而对印支期、加里东期花岗岩成矿则探讨不多(华仁民等,2013);同样,在研究区域上,以往大多关注南岭东段与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儿山 印支期 钨锡 加里 南岭地区 越城岭 钨矿床 成矿关系 矿化类型 金属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大吉山花岗岩成岩与钨矿成矿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97
3
作者 张文兰 华仁民 +2 位作者 王汝成 陈培荣 李惠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6-962,共7页
大吉山是赣南著名的钨—铌钽矿床,多年以来,由于受测试技术的限制,对该矿床的成矿年龄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大吉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缺乏系统和精确的研究。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大吉山补体花岗岩(铌—钽矿体的母岩)进行了成... 大吉山是赣南著名的钨—铌钽矿床,多年以来,由于受测试技术的限制,对该矿床的成矿年龄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大吉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缺乏系统和精确的研究。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大吉山补体花岗岩(铌—钽矿体的母岩)进行了成岩年龄测定,获得其侵位年龄为151.7±1.6Ma;利用快中子活化法对大吉山钨矿主矿脉中的云母进行了40Ar/39Ar地质年龄测定,获得了大吉山钨矿主矿脉的成矿年龄为144Ma和147Ma。根据这套数据,结合钨矿主矿脉、铌钽矿化和大吉山主体、补体花岗岩的空间产状,对它们的形成顺序进行了讨论。大吉山的花岗岩成岩与钨矿成矿年龄数据表明,它们是华南燕山中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及相关的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吉山钨矿 补体花岗岩 成矿年龄 成岩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2℃和差异应力条件下硫化物在NaCl溶液中的再活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顾连兴 汤晓茜 +5 位作者 王子江 郑远川 吴昌志 陆建军 倪培 吴学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29-1434,共6页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342MPa 轴压,13小时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后试样长度压缩为32.3mm,算得应变速率为4.1×10^(-6)/s。实验产物中出现大量垂直应力轴的松弛裂缝。黄铁矿强烈脆性破裂,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再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别充填同种矿物的碎粒间隙。再活化产物也呈细脉穿插脆性变形的黄铁矿碎斑,细脉中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磁黄铁矿,有时含极少量闪锌矿,在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塑性变形区内,以及变形的石英和其它脉石矿物中均无再活化硫化物产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强干性矿物和地质体容易发生脆性变形,从而为再活化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析出矿质提供通道和空间,而韧性变形区较难提供流体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所以,再活化成矿作用容易发生在脆性变形区和韧-脆性转换部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在实验条件下比其它三种硫化物更容易再活化。脆性变形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比起其它矿物来更容易接受含铜流体的叠加,因此地层中的含铜黄铁矿矿胚层最容易受叠加流体作用而形成层控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再活化 变形 块状硫化物矿床 层控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二叠纪地质-成矿-热事件:幔源岩浆内侵及其地壳效应 被引量:53
5
作者 顾连兴 张遵忠 +4 位作者 吴昌志 唐俊华 三金柱 汪传胜 张光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69-2880,共12页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位于康古尔弧后盆地闭合带东段,该盆地于石炭纪末因弧-陆碰撞而闭合。二叠纪时本区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并形成了时代相近的、如下一组地质特征:1)20多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有一部分产有工业铜镍矿床);2)低压高...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位于康古尔弧后盆地闭合带东段,该盆地于石炭纪末因弧-陆碰撞而闭合。二叠纪时本区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并形成了时代相近的、如下一组地质特征:1)20多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有一部分产有工业铜镍矿床);2)低压高温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3)形成深度较浅(8~12 km)的韧性剪切带;4)原地改造型片麻状花岗岩;5)块状过铝花岗岩;6)与过铝花岗岩有关的锂铍伟晶岩矿床。此外,黄山-镜儿泉位于一个被推测为巨大镁铁质岩体的区域布伽重力和航磁高值区的边部。该处在人工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个波速为6.99 km/s的高速层,其厚约22 km。这些特征表明,该区在二叠纪时期是一个热穹窿,其面积约5000~8000 km^2,而该热穹窿乃由地壳内部的一个幔源岩浆内侵体所引起。正是这个内侵体在黄山-镜儿泉地区造成了地壳岩石的低压高温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部分熔融。在内侵体热量和流体的影响下,韧性剪切得以在壳内较浅层次发生。与内侵有关的变质-超变质作用所释放出的流体和熔体强烈改造韧性剪切和细粒化的地壳岩石,即形成了片麻状花岗岩。部分熔融所产生的过铝花岗岩形成了以锂、铍等稀有金属为特色的伟晶岩矿床。本区存在同时代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表明底侵与内侵曾在这里相伴发生。众多的镁铁-超镁铁岩是底侵和内侵岩浆在地壳浅部的显示。侵入岩的年龄数据似乎表明,本区直接来自幔源岩浆的镁铁-超镁铁岩就位最早,与底侵有关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次之,而作为内侵产物的过铝花岗岩最晚。过铝花岗岩与镁铁-超镁铁岩之间的时差可能代表了从幔源岩浆结晶到由内侵产生的岩浆结晶之间的时差。康古尔断裂是一条超岩石圈断裂,在碰撞后伸展阶段为幔源岩浆提供了良好的上升通道,因此内侵很容易在此地此时发生。与底侵一样,内侵是壳幔相互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花岗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区域重力和航磁异常、人工地震中部地壳高速层、时代相近的地表镁铁-超镁铁岩、低压高温变质岩、混合岩、浅层次韧性剪切带、原地改造成因片麻状花岗岩、异地过铝花岗岩和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过铝花岗岩中的幔源岩石包体或幔源流体可以用作为内侵体的识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生长 底侵 内侵 壳幔反应 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41
6
作者 舒良树 朱文斌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99-3114,共16页
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铌钽锂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以花岗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类型为主,也有少量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武夷、南岭和江南等地区。锂矿多呈弥散状产出,和钨锡铌钽铍铯等稀有金属矿共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本... 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铌钽锂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以花岗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类型为主,也有少量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武夷、南岭和江南等地区。锂矿多呈弥散状产出,和钨锡铌钽铍铯等稀有金属矿共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本文对华南锂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锂矿带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的制约。华南锂等稀有元素成矿物质的堆积与富集发生在具有古老基底的成熟陆壳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与物质循环过程,致使锂矿等稀有金属矿产不断富集。高成熟度的地壳、高分异高演化的花岗岩、富含挥发分流体的交代蚀变是锂矿物质迁移富集和成矿的三大因素,锂矿床多产在造山带中的背斜轴部和两组大断裂的交汇处,锂矿体多赋存在复式岩体的晚期岩株和蚀变花岗岩以及伟晶岩脉中,出现在晚期岩体的顶部和边部。成矿集中在新元古代、晚奥陶世—早泥盆世、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4个时期,尤以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锂矿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矿质最好。华南具有花岗岩型铌钽锂稀有金属成矿的良好条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稀有金属矿 含矿花岗岩 地质背景 成矿条件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海青 高爱国 +1 位作者 倪培 张德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8,共7页
对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斜长石和橄榄石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均一化测温实验。镜下观察表明,斑晶中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质熔融包裹体均较发育,具有不同的相态特征和演化程度,反映了岩浆被捕获处不同的地质条件。捕获在... 对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斜长石和橄榄石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均一化测温实验。镜下观察表明,斑晶中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质熔融包裹体均较发育,具有不同的相态特征和演化程度,反映了岩浆被捕获处不同的地质条件。捕获在橄榄石和斜长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测温结果分别为1035~1100℃和1050~1145℃,比利用玄武岩全岩化学成分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结果低100℃左右,反映了斑晶矿物结晶的多期性。根据本次实验结果,结合马里亚纳海槽的构造背景和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玄武岩浆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槽 熔融包裹体 均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蛇绿岩的氢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渭洲 徐士进 +2 位作者 杨铸生 杨七文 陈玉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83-187,共5页
本文报道了四川石棉蛇绿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石棉蛇绿岩具有低的δ^(18)O值(-3.5‰~-1.2‰)和δD值(-100‰~-81‰)。通过计算获得,与蛇纹岩在300℃条件下平衡的蚀变流体的δ^(18)O值为-3.8‰~-2.3‰,δD值为-90‰~-84‰... 本文报道了四川石棉蛇绿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石棉蛇绿岩具有低的δ^(18)O值(-3.5‰~-1.2‰)和δD值(-100‰~-81‰)。通过计算获得,与蛇纹岩在300℃条件下平衡的蚀变流体的δ^(18)O值为-3.8‰~-2.3‰,δD值为-90‰~-84‰,它们最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这表明,蛇纹石化作用是在蛇绿岩仰冲进入大陆壳过程中或以后发生的大气降水热液蚀变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大气降水热液蚀变 蛇绿岩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文兰 王汝成 +1 位作者 华仁民 陈小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略矿物初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_总=^(238)U(e^(λ238t)-1)+^(235)U(e^(λ235...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略矿物初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_总=^(238)U(e^(λ238t)-1)+^(235)U(e^(λ235^t) -1)+^(232)Th(e^(λ232t)-1),该方法可利用的副矿物包括:锆石、独居石、褐帘石、磷钇矿、铀石、针石、晶质铀矿等。本文以华南西华山岩体漂塘花岗岩中的锆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计算表明,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3.9Ma和143Ma,与前人通过同位素方法获得的年龄基本相符。结果还显示,锆石颗粒从中心到边缘的年龄呈现从老到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电子探针 化学定年方法 放射性 锆石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缘泸定桥头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42
10
作者 沈渭洲 高剑峰 +1 位作者 徐士进 周国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0-389,共10页
扬子板块西缘的四川泸定桥头基性杂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组成。辉长岩中锆石的结晶年龄为 85 3± 4 2Ma ,表明它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该岩体的主量元素显示钙碱性分异趋势 ;微量元素呈现典型的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即相对富集大离子... 扬子板块西缘的四川泸定桥头基性杂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组成。辉长岩中锆石的结晶年龄为 85 3± 4 2Ma ,表明它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该岩体的主量元素显示钙碱性分异趋势 ;微量元素呈现典型的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即相对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 (Sr ,Rb ,Ba) ,亏损高场强元素 (Nb ,Ta ,P ,Ti)和LREE轻微富集 ((La/Yb) N=2 .0 7~ 6 .77) ,配分型式略呈右倾型 ;εNd,ISr和δ18O值分别为 2 .5~ 3.1,0 .70 2 6 2~ 0 .70 5 12和 1.94‰~ 6 .32‰ ;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 ,它们都投影于岛弧拉斑玄武岩区域内。上述特征表明 ,泸定桥头杂岩体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原始的岛弧环境中形成的 ,岩浆源区已受到俯冲组分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岛弧环境 基性杂岩性 四川 基性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GRV 99027陨石:火星陨石中的一个新成员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鹤年 王汝成 +3 位作者 张富生 林承毅 张文兰 周丽娅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0-307,共8页
来自南极格罗夫山蓝冰地区的GRV 99027陨石为一无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及辉石组成。棕色橄榄石具堆晶结构及镶嵌结构等火成岩浆分异结晶的特征。陨石的矿物模式组成及化学成分显示与SNC族陨石特征相似,特别是与ALHA77005陨石十分接近... 来自南极格罗夫山蓝冰地区的GRV 99027陨石为一无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及辉石组成。棕色橄榄石具堆晶结构及镶嵌结构等火成岩浆分异结晶的特征。陨石的矿物模式组成及化学成分显示与SNC族陨石特征相似,特别是与ALHA77005陨石十分接近。后者被确定为二辉橄榄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类(Lherozolitic-Shergotty,L-S)火星陨石。GRV 99027陨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以及FeO/MnO比值也与L-S类相似。可以初步认为GRV 99027陨石为SNC族火星陨石一个新的成员。二辉橄榄岩相当于地球的上地幔成分。陨石来自火星探部,为世界上极为稀有的火星样品,极具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格罗夫山 火星陨石 辉玻无球粒陨石 SNC族陨石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前侏罗纪构造 被引量:69
12
作者 舒良树 陈祥云 楼法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60,共28页
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 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多地体的构造格架、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华夏古陆问题、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构造属性(陆内造山前构造、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与沉积环境、陆内造山的证据、陆内构造-岩浆作用特征、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晚古生代含放射虫硅质岩问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华南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期盼借此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促进华南地质研究的前进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前寒武纪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内造山带特征及其动力学讨论 被引量:17
13
作者 舒良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
板块构造理论上陆后遇到了难解之谜。陆内宽广的造山带、频繁的陆内地震、陆内普遍发育的透入性变形构造及其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是大陆构造的普遍现象,陆内(或板内)构造已经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大陆变形与... 板块构造理论上陆后遇到了难解之谜。陆内宽广的造山带、频繁的陆内地震、陆内普遍发育的透入性变形构造及其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是大陆构造的普遍现象,陆内(或板内)构造已经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大陆变形与陆内造山带的研究历程,总结了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包括定义、位置、规模、地质特征、地壳结构、岩浆活动、应变分布、山根、热能、动力源等,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世界上几个典型陆内造山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带与板缘造山带地质特性的对比,对其动力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现今面临的挑战及其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变形 陆内造山 地质特征 大陆动力学 讨论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清泉 陈小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单斜辉石 ,即斑晶、微晶和基质辉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 4 0 0 μm、30 μm和 5 μm。斑晶辉石在电子探针下可见到明显的核部与边部之分 ;微晶辉石无明显的环带构造 ;基质辉石粒径细小但...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单斜辉石 ,即斑晶、微晶和基质辉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 4 0 0 μm、30 μm和 5 μm。斑晶辉石在电子探针下可见到明显的核部与边部之分 ;微晶辉石无明显的环带构造 ;基质辉石粒径细小但数量较大。这三个世代的辉石在成分上差异较为明显 ,从斑晶辉石的核部→边部和微晶辉石→基质辉石 ,成分从富铁向富镁、钙方向演化 ,这与封闭体系的辉石成分演化趋势正好相反。辉石的形态和成分特征反映出该玄武岩浆存在岩浆混合的特征。它们也可反演该地幔岩浆的活动过程 :源自上地幔的拉斑玄武岩浆 ,在从源区向浅部岩浆房上升、运移过程中 ,受到携带相对富铁单斜辉石的较酸性岩浆的注入、混合 ;在浅部岩浆房中 ,混合岩浆结晶形成斑晶的边部和微晶辉石 ;基质辉石则是岩浆喷出洋底后淬冷结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海底玄武岩 单斜辉石 结晶温度 岩浆活动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稀土-钒-铝硅酸盐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文兰 胡欢 +1 位作者 刘鹏 陈小丹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4-763,共10页
产自广东省梅州市玉水铜矿的景文矿,属于含水、重稀土-矾-铝硅酸盐矿物(简写为HREE-V-铝硅酸盐矿物),其化学结构式为Y_(2)Al_(2)V_(2)^(4+)(SiO_(4))_(2)O_(4)(OH)_(4),该矿物在全球属首次发现,暂未开展相关研究。相对于含轻稀土矿物,... 产自广东省梅州市玉水铜矿的景文矿,属于含水、重稀土-矾-铝硅酸盐矿物(简写为HREE-V-铝硅酸盐矿物),其化学结构式为Y_(2)Al_(2)V_(2)^(4+)(SiO_(4))_(2)O_(4)(OH)_(4),该矿物在全球属首次发现,暂未开展相关研究。相对于含轻稀土矿物,含重稀土矿物在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当被高压电子束轰击时,被激发出来的特征X射线线系繁多,线系之间分布更加密集,彼此之间相互重叠的现象也更为严重,要获得理想数据的难度很大,是亟待解决和突破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该矿物进行了精细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获得理想的化学成分数据,为新矿物命名提供了理论数据技术支撑。通过对实验方法的探索和总结获得以下结果:①利用15kV加速电压、100nA束流对试样进行全元素扫描,以此确定出17种元素;②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对重叠峰进行了剥离;③利用仪器软件中的Zoom-Peak ID程序,选择出17种元素的分析线系、精确的峰位及上下背景值;④选取合适的标样及测试时间等定量分析条件,最终获得理想的定量分析结果(平均总量97.41wt%)。上述四条也是确保获得理想定量分析数据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EE矿物 电子探针 分析条件 线系干扰 重叠峰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响方解石生长和溶解的动力学因素及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佰松 朱光有 +3 位作者 刘舒飞 王业晗 于炳松 徐渴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51,共17页
碳酸盐岩约占显生宙沉积岩的20%,全球至少有60%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赋存于碳酸盐岩储层中。方解石是普遍的碳酸盐矿物,其溶蚀对于地壳浅部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结果表明:方解石的生长主要受控于温度、压力、过饱和度、离子... 碳酸盐岩约占显生宙沉积岩的20%,全球至少有60%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赋存于碳酸盐岩储层中。方解石是普遍的碳酸盐矿物,其溶蚀对于地壳浅部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结果表明:方解石的生长主要受控于温度、压力、过饱和度、离子的种类及半径等因素;压力的降低、离子强度和过饱和度的增大有利于方解石的生长。方解石的溶蚀主要受温度、压力、p(CO_(2))分压、离子的种类和强度、盐度、pH值、介质流体组分、方解石表面Zeta电位及溶液相对于方解石的饱和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介质流体中的离子种类对方解石溶解所起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主要受控于方解石表面的Zeta电位。此外,本文还发现在方解石生长和溶蚀过程中,不同溶剂类型、离子的种类及浓度形成具有显著不同的微形貌,这使得通过对矿物微形貌的观察可以用来反演古介质流体的组分。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对当前有关实验取得的不一致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新的观点,着重对影响碳酸盐岩溶蚀的因素进行调研,寻找有利于碳酸盐岩溶蚀的最优解,进而为圈定优质储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的另一个意义是便于后续相关研究能够悉知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方解石 ZETA电位 生长 溶蚀 优质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