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微生物-矿物接触模式影响矿物溶解机制的实验研究——以多粘芽孢杆菌参与下的微纹长石溶解为例 |
周跃飞
王汝成
陆现彩
陆建军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2
|
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吸附Cu^(2+)的实验研究 |
丁雨
陆现彩
周跃飞
陆建军
王汝成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同位素示踪新技术和金属矿床直接定年 |
蒋少涌
凌洪飞
杨競红
赵魁东
倪培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4
|
中-低温水热条件下黄铁矿与Cu (Ⅰ)-Cl 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张阳
蔡元峰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5
|
全谱拟合定量研究气候对土壤成壤机制的约束:以鲁粤土壤剖面为例 |
樊春晓
张晓科
潘宇观
蔡元峰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毒砂在酸性溶液中的水-矿表界面反应机制研究 |
胡潇潇
蔡元峰
李娟
潘宇观
刘国宁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海洋Nd同位素演化及古洋流循环示踪研究 |
赵葵东
蒋少涌
郑新源
陈天宇
凌洪飞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8
|
富锂氟花岗岩中存在岩浆成因铁/锂白云母的实验证据 |
李福春
朱金初
饶冰
王年生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9
|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高级变质下盘蚀变带研究 |
郑远川
顾连兴
汤晓茜
李春海
刘四海
吴昌志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0
|
火幔对流对火壳二分性和火幔热-化学结构长期演化的影响:三维动力学数值模拟 |
刘瑞熙
李杨
张志刚
何雨旸
徐长仪
王巍
孙伟家
惠鹤九
陈凌
潘永信
|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赣西北宜丰含锂伟晶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高分异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
肖军军
马正龙
邓茂春
张家琪
廖光春
吴海
简平
刘星星
陆建军
张福神
|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蒙脱石向海绿石转变的“海绿石化”模拟研究 |
张晓科
蔡元峰
白利娟
潘宇观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Cr^(3+)在蒙脱石中吸附位置研究——基于蒙脱石、CTAB-和NH_4^+-交换层间域的蒙脱石吸附铬研究 |
张晓科
蔡元峰
潘宇观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水热条件下方解石-磷灰石转化机制影响因素初探 |
师城
陆现彩
蔡元峰
何宏平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5
|
含铬蒙脱石中铬离子占位位置研究 |
努尔太.麦地娜
图尔荪.麦尔旦
蔡元峰
王洪涛
潘宇观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Cr^(3+)置换钙基蒙脱石层间阳离子前后的热处理对比研究 |
白利娟
蔡元峰
潘宇观
|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镍基和钠基蒙脱石的热处理对比研究 |
朱强
潘宇观
张晓科
蔡元峰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基墨里造山与松潘-甘孜锂矿链成因的探讨 |
许志琴
郑碧海
朱文斌
魏海珍
洪涛
高建国
舒良树
马绪宣
赵宇涵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9
|
南海北部水合物区HD109站位沉积物及孔隙水特征对甲烷渗漏的响应:来自元素和钡同位素的记录 |
朱碧
艾鑫宇
葛璐
杨涛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川西马尔康地区李家沟锂辉石伟晶岩同构造侵位记录:来自白云母和锂辉石显微构造的证据 |
马绪宣
郑碧海
赵恒兵
赵中宝
高建国
李海兵
黄宇航
秦宇龙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