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内河货运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健 唐璇 +2 位作者 刘玉龙 黄熊 刘少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5-1182,共8页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内河船舶水污染物开始进入“零排放”时代。为了准确地掌握内河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基于长江干线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系统)大数据,针对长江内河主力货运船舶(干散货船...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内河船舶水污染物开始进入“零排放”时代。为了准确地掌握内河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基于长江干线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系统)大数据,针对长江内河主力货运船舶(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的典型船舶污染物(船舶垃圾、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产生量展开探讨。采用滑动窗口法和95%置信区间法,确立污染物产生量的推荐标准,并通过实船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了所提出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船舶污染物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大数据分析 内河船舶 船舶污染物 量产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内河航道拥塞度预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余庆 赖伟鑫 +2 位作者 曹德胜 万程鹏 沈欣怡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基于交通波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最大排队长度的拥塞度预测方法。模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提取交通流特征参数,结合船舶在不同水域的航行行为差异,提出航路特征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交通波理... 为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基于交通波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最大排队长度的拥塞度预测方法。模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提取交通流特征参数,结合船舶在不同水域的航行行为差异,提出航路特征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交通波理论中排队长度作为拥塞度评价指标,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最大排队长度预测方法,实现对航道拥塞程度的预测。针对长江流域裕溪河段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航段2020年7月最大排队长度理论值为0.98 km,建立回归模型的Adjusted R^(2)为0.88,预测最大排队长度1.34 km,与理论值误差0.37 km。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能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本研究可为海事监管服务水平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聚类 交通波理论 最大排队长度 高斯过程回归 交通流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家 王冰 +1 位作者 吴小红 李胜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将复杂的三维几何区域分解成若干个子区域,建立相应的边界方程;基于船舶间极限通过设定约束条件,根据其几何形状,运用停船视距理论、船舶漂移计算方法和富余水深计算方法对安全区内部结构不同方位的安全距离进行数值求解。针对某内河LNG船舶,通过设置不同速度条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真实反映船舶安全区在速度影响下的差异变化,为内河LNG船舶航路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内河水域 LNG船舶 动态安全区 速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主航行虚拟测试场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立家 王凯 +3 位作者 黄立文 李胜为 周欣蔚 刘岩值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
自主航行能力系统性测试、验证与可靠性评价是智能船舶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明确不同测试对象对于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需求,对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测试对象、场景定义、构建方法和测试方式进行梳理。依据测试对象和场景需求的特点,将... 自主航行能力系统性测试、验证与可靠性评价是智能船舶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明确不同测试对象对于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需求,对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测试对象、场景定义、构建方法和测试方式进行梳理。依据测试对象和场景需求的特点,将场景构建方法分为真实数据提取、机理建模重构、数据驱动衍生和优化搜索采样方法,对比阐述不同场景构建方法的性能和所生成场景的特点,并结合算法验证优化、性能评估和安全验证等不同测试需求分析场景构建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应用要求测试场景构建技术充分关注测试场景结构体系的完备描述、场景组合爆炸和场景系统动力学演化问题。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异质交通场景发展趋势,丰富智能船舶测试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智能船舶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船舶测试 自主航行 测试场景 场景定义 场景生成 场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元 兰承宇 +2 位作者 马小聪 雷胡根 刘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6-1035,共10页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负向预测其组织公民行为且正向预测其反生产行为;(3)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情绪耗竭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其组织公民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对其反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4)组织支持感在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关注引航员群体差异,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引航员个体的组织支持感,缓解情绪耗竭,能够改善引航员工作行为,推动引航事业安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引航员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行为 情绪耗竭 组织支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航行决策方法
6
作者 贺益雄 代永刚 +2 位作者 赵兴亚 于德清 黄立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析航行规则要求并融入决策过程,提出本船非线性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基于研究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范围求取方法,提出多因素约束下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航行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本船在241、1484、4119 s时,分别右转7°、右转2°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右转5°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可安全通过.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研究场景中精确进行航行决策,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决策 河口深槽水域 避碰机理 航向航速控制系统 数字孪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7
作者 谢澄 孙兰心 +3 位作者 郝国柱 汪瑞 朱明昌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其对LNG泄漏后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耦合多相流模型、湍流扩散模型和燃烧模型等,利用大型LNG水上泄漏试验Falcon-1号试验和Phoenix-1号试验数据,引入相对偏差(FB)、几何平均偏差(MG)、几何平均方差(VG)、相对均方误差(MRSE)、归一化的均方误差(NMSE)和FAC2等统计学参数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对LNG水上泄漏扩散和燃烧后果进行模拟时,各定量评价统计指标的取值均能满足模型有效性评价标准的要求,该模型未来可有效应用于LNG水上泄漏后果仿真模拟中,对LNG燃料内河营运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其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水上泄漏 液化天然气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统计偏差分析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8
作者 刘钊 罗辰汉 +1 位作者 陈阳 张明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0,共11页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化建模;其次,计算风、浪、流对无人艇产生的作用力,并结合无人艇质量将其转化为加速度,进而形成海洋环境影响下的无人艇运动学模型;接着,运用Fossen动力学模型,确定无人艇的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最大值,从而得到无人艇的实际可达速度集合;最后,综合考虑航向、安全距离和速度要素,运用自适应权重调整算法改进DWA,规划无人艇路径。以舟山群岛附近水域为试验环境,以无人艇“智鲲”号为试验船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在运行时间、仿真步长、艏向的变化幅度、速度的变化幅度以及规划路径的长度等方面表现更优。改进DWA规划出的路径能更好地保障无人艇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可为无人艇的自主航行性能提升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动态窗口算法 路径规划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桥区水域饱和度仿真研究
9
作者 刘成勇 黄公泽 +1 位作者 徐延龙 田圆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7,共8页
为探究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服务水平,提升航运业通航效率及经济效益,选取元胞自动机动力学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及其临近水域航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将航道分为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非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并分别设置元胞演化规则;... 为探究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服务水平,提升航运业通航效率及经济效益,选取元胞自动机动力学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及其临近水域航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将航道分为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非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并分别设置元胞演化规则;利用元胞自动机能高效地完成复杂系统初始状态预设及演化规则设置;通过Python编程语言,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限制性桥区水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该水域航道的饱和度和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航道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试验模型对真实环境中的交通流特征模拟较为准确;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该仿真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服务水平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限制性桥区水域 元胞自动机 航道饱和度 运动约束规则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
10
作者 陈蜀喆 王子威 龚彪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判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相邻时刻点航向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计算相邻时刻轨迹点的斜率变化进行验证,并标记窗口中航向变化的最早转向点;最后通过可变滑动窗口维护轨迹变化过程中航向变化及误差参数,判断该转向点是否为避碰转向点,并将模型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辨识船舶转向是否为避碰行为,并能解决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因数据波动而对转向点判断失误的问题,可以提取船舶避碰过程中的最早转向点,辅助船舶进行避碰决策。该研究成果可被用于智能避碰决策系统的研发,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避碰 转向点 滑动窗口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典型水域船舶领域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文元桥 李通 +3 位作者 郑海涛 黄亮 周春辉 肖长诗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7,59,共6页
为获取内河典型水域的船舶领域特征,利用船舶历史轨迹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网格化目标船周围水域,计算每一时刻下目标船周围距其最近的他船所占的网格,叠加每时刻下他船的网格分布,得到单船的网格密度图,对同一长度类型的船舶的网格... 为获取内河典型水域的船舶领域特征,利用船舶历史轨迹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网格化目标船周围水域,计算每一时刻下目标船周围距其最近的他船所占的网格,叠加每时刻下他船的网格分布,得到单船的网格密度图,对同一长度类型的船舶的网格密度图进行叠加,得到特定类型船舶的网格密度图。观测该网格密度图和分析该网格密度数据,得到特定类型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在内河典型水域,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尺度均与传统的基于理论分析的领域形状和尺度及海上自由航行水域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尺度有较大的区别。内河水域船舶的领域形状受船舶行为影响明显,呈非对称椭圆状,且椭圆长轴与船首向平行。船舶领域长度为船长的2.5~3.5倍,船宽的16~21倍;船舶领域宽度为船长的1.5~2.0倍,船宽的9~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内河典型水域 历史轨迹数据 网格密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势场模型的船舶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12
作者 王群朋 李龙浩 +4 位作者 关宏旭 刘佳仑 蔡健哲 沙正荣 张金水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势场模型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框架,提升不同场景下船舶动态实时局部路径规划的适应性。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区水域实际航行船舶为仿真对象,采用三维势场模型获取局部参考路径,结合MPC算法进行船舶路径跟踪控制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单船对遇场景、单船交叉会遇场景以及多船场景下,相较于传统人工势场和改进人工势场生成的参考路径,三维势场模型的局部参考路径长度、曲线平滑度、最大转向角度、平均绝对航向误差整体表现最优。可以生成距离更短、更平滑的局部路径,且更加符合船舶实际操纵习惯,在交通流量密集的场景下的抖动更加轻微。[结论]三维势场模型生成的局部参考路径可以有效识别目标船舶转向角度和船舶尺度差异,降低对周围目标船舶数量的依赖,并能有效获取船舶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路径规划 三维势场 拉普拉斯方程 操纵性 模型预测控制 避碰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健 崔振威 +2 位作者 杨献朝 陈立家 陈姚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内河船舶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处理情况,基于内河船舶装载的AIS终端进行扩展开发,利用传感器、AIS/3G通信设备和软件监控平台设计一套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控功能成功应用到了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中。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船... 针对内河船舶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处理情况,基于内河船舶装载的AIS终端进行扩展开发,利用传感器、AIS/3G通信设备和软件监控平台设计一套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控功能成功应用到了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中。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船舶排污信息,记录相关数据,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报告给管理机构以实现有效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船舶污染物 AIS 3G 在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消耗分析的内河水网通过能力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琳瑛 牟军敏 +1 位作者 戴建峰 文元桥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1,共6页
根据浙北水网船舶航行实测资料回归得出适合于内河水网航行的船舶安全间距。结合船舶的行为特征,为不同类型水网节点计算节点处船舶交通时空损耗,并建立水网通过能力模型。实际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水网地区船舶通过能... 根据浙北水网船舶航行实测资料回归得出适合于内河水网航行的船舶安全间距。结合船舶的行为特征,为不同类型水网节点计算节点处船舶交通时空损耗,并建立水网通过能力模型。实际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水网地区船舶通过能力。通过分析船舶流组成,船舶长度、速度等参数变化,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可为水网地区航运管理、水运挖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水网航道 通过能力 时空消耗 船舶安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与AIS融合的桥区水域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15
作者 杜子俊 贺益雄 +3 位作者 于德清 赵兴亚 张锐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方位和高度视觉测量模型与方法,实现船舶三维定位。利用融合视觉与AIS的船舶航行态势数据建立异常行为检测模型,自动识别、监测桥区水域危险船舶。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多船的情况下视觉与AIS数据关联准确率分别达到98.45%、91.29%;能有效监测桥区船舶的运动状态。本研究可为保障船舶和桥梁的安全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目标检测 数据融合 异常行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渡运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邓义斌 褚冠全 陈佳元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通过对近些年发生的内河渡运事故进行调查、收集和统计,探讨渡运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等级、事故形态、渡工和渡船的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内河渡运事故;同时,分析导致各种渡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内河渡运事故的特点及... 通过对近些年发生的内河渡运事故进行调查、收集和统计,探讨渡运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等级、事故形态、渡工和渡船的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内河渡运事故;同时,分析导致各种渡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内河渡运事故的特点及规律,提出保障渡运安全的对策,为保障渡运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渡运事故 统计分析 规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仿真 被引量:3
17
作者 牟军敏 陈曦 +2 位作者 陈琳瑛 唐伟明 刘莹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57,共6页
受船舶行为的复杂性和航路选择的多样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开展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研究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基于此,以浙江省湖州内河水网为例,通过SIVAK软件,仿真正常情形(双向通航)和交通管制情形(单向通航、停航或混合通航模... 受船舶行为的复杂性和航路选择的多样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开展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研究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基于此,以浙江省湖州内河水网为例,通过SIVAK软件,仿真正常情形(双向通航)和交通管制情形(单向通航、停航或混合通航模式)等,得到船舶容量、等待时间和平均速度等内容的仿真结果。该研究可为水网中复杂交通机理探索、交通瓶颈成因分析和交通管理服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水网 通过能力 鲁棒性 延迟时间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河海事无人艇路径规划算法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博 文元桥 肖长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4期241-246,共6页
为了解决内河海事无人艇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江图的路径遍历算法。该算法以分层的电子江图为基础,运用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的方法寻找近似可航路径。运用栅格法在复杂多变的内河环境中选择可航区域,运用Voronoi图对... 为了解决内河海事无人艇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江图的路径遍历算法。该算法以分层的电子江图为基础,运用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的方法寻找近似可航路径。运用栅格法在复杂多变的内河环境中选择可航区域,运用Voronoi图对动态物标或可视为质点的碍航物建立航行路径集;将可航区域(或轻微碍航区域)与航行路径集公共区域记为可航路径;并运用贝塞尔曲线和二次规划数学方法进行优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当障碍物位置坐标不同或目的地位置坐标不同时均可以生成近似可航路径;生成的不同近似可航路径均能被优化为最优安全可航路径,所以建立的环境模型以及使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无人艇 栅格法 VORONOI图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模型的内河引航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福才 周聪聪 马全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0-996,共7页
为进一步客观量化船舶引航的风险等级,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人-船-环境-管理"4个角度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多元联系数和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理论构建了引航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思想... 为进一步客观量化船舶引航的风险等级,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人-船-环境-管理"4个角度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多元联系数和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理论构建了引航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思想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所得权重进行最优组合,以便同时兼顾数据蕴含的客观性和决策者的主观价值,使计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在实例应用中,以内河某5处引航水域作为评价主体,运用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模型确定了不同水域的引航风险等级和风险发展趋势,并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引航风险 集对分析 层次分析法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舶经典过弯操作经验“挂高取矮”数值解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甘浪雄 邓巍 +2 位作者 张磊 吴昌胜 郑元洲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内河弯曲河段水流流态复杂多变,导致船舶过弯操纵存在困难,驾驶员大多依靠操船经验操作,但统计结果表明,水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大多与"人(驾驶员)"有关,其中人为失误因素导致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约占80%。为解决此矛盾并保... 内河弯曲河段水流流态复杂多变,导致船舶过弯操纵存在困难,驾驶员大多依靠操船经验操作,但统计结果表明,水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大多与"人(驾驶员)"有关,其中人为失误因素导致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约占80%。为解决此矛盾并保证船舶安全过弯,选取研究水域对其弯曲流场的特点和船舶航行规律进行分析,充分吸取经典船舶过弯经验并对经典过弯操作经验"挂高取矮"进行数值解析,采用标准与数值公式比对计算的方法确认船舶下行过弯操作所需的船舶挂高量与航行漂角。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合理的参数之后,"挂高取矮"操作可有效减少水流流态对船舶的影响,保障船舶过弯安全,"挂高取矮"数值解析方法可行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段 挂高取矮 数值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