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钟海霞 周寒嫣 +4 位作者 罗欢 徐毅 张仁钰 杨政铭 陈治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2-367,共6页
分子检测技术是致病菌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等温扩增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常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等温扩增技术包括环介导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 分子检测技术是致病菌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等温扩增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常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等温扩增技术包括环介导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链置换扩增技术(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缺口依赖酶链置换扩增技术(nickase-dependent amplification NDA)、网状分支扩增技术(ramification amplification method,RAM)、依赖解旋酶扩增技术(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HDA)以及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等。本文将对上述几种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优劣势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SY株)不同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福泉 陈张华 +3 位作者 张娟 林建和 胡晓 罗林宝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为研究利用不同佐剂制备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NADC30-PRRSV)SY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由ISA201VG和ISA70VG佐剂分别制备的2种NADC30-PRRSV SY株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选用35日龄PRRSV抗体和抗原均为阴... 为研究利用不同佐剂制备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NADC30-PRRSV)SY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由ISA201VG和ISA70VG佐剂分别制备的2种NADC30-PRRSV SY株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选用35日龄PRRSV抗体和抗原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15头,随机分为3组:ISA201VG免疫组、ISA70VG免疫组和未免疫攻毒组。免疫组首免10^(7.0)TCID_(50)/头,间隔21 d后以相同剂量进行二次免疫,采用ELISA法检测PRRSV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第35 d,ISA70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100%,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40%。二免后14 d采用NADC30-PRRSV SY株攻击试验猪,攻毒剂量为1×10^(5.0)TCID_(50)/mL,检测各组猪体温度化,结果显示,ISA70VG免疫组试验猪从攻毒后第8 d起体温超过40℃,持续6 d;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只有1头体温超过40℃;未免疫攻毒对照组5头猪攻毒后第11 d13 d体温升至40℃持续3 d。各组猪增重检测显示,ISA70VG佐剂免疫组与未免疫感染对照组相比较,体重呈现负增长且体重减少均在5%以上,而ISA201VG与未免疫感染组相比较,体重呈现正增长且增长均在7%以上。对PRRSV感染后两个实验组肺组织病理观察均可见肺脏呈局限性间质性肺炎和淤血,并伴有血栓、部分肺泡隔增宽,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伴有间质性肺炎,但ISA70VG组比ISA201VG组组织病变更加严重。本实验表明ISA201VG佐剂效果更好,同时首次证实类NADC30-PRRSV(SY株)也能导致严重抗体依赖增强效应,不益作为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灭活疫苗 佐剂 攻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银绿色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邢亚阁 廖兴梅 +5 位作者 李文秀 唐静 许青莲 李宣林 黄锐函 于晋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1-237,共7页
随着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银进行单一或复合的涂膜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硝酸银为银源,以芒果皮浸提液为还原剂,采用生物还原法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酶标仪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 随着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银进行单一或复合的涂膜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硝酸银为银源,以芒果皮浸提液为还原剂,采用生物还原法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酶标仪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芒果皮浸提液浓度、硝酸银浓度和粉状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添加量对纳米银溶胶颜色、紫外-可见吸收光和粒径结果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纳米银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反应温度、时间及添加量等条件可调控合成纳米银的颜色、产量和尺寸,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粒径介于25~70 nm,且分布均匀。基于各因素对制备纳米银粒子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75℃,芒果皮浸提液浓度0.20 g/mL,硝酸银浓度2.0 mmol/L,SDS添加量0.15 g。该研究为高性能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及更多纳米银复合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生物还原法 绿色合成 纳米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