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评“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文学史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小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
"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在具体实践上新世纪以来收获颇丰,其中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尤为突出。2013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钱理群教授策划的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中国近现... "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在具体实践上新世纪以来收获颇丰,其中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尤为突出。2013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钱理群教授策划的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编年史》,编著立足文学广告,视角独特、结构新颖,在新史料的挖掘上用力颇多。与传统及同期文学史著作相比,《编年史》眼界开阔、卓尔不群,尽管尚有某些难以克服的"美中不足",但其方法论意义和学科价值足以使它在中国文学的编写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文学广告 文本结构 文学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链设计“家乡人物志”写作学习活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川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7,共7页
家乡人物志是家乡人专题记述和介绍家乡重要或者特殊人物的一种纪实类文体。记其人、颂其功、传其情是家乡人物志写作的学习元素。聚焦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有助于以问题链设计结构化的写作学习活动。具体策略: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系... 家乡人物志是家乡人专题记述和介绍家乡重要或者特殊人物的一种纪实类文体。记其人、颂其功、传其情是家乡人物志写作的学习元素。聚焦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有助于以问题链设计结构化的写作学习活动。具体策略: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系列学习活动,增强写作内容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以“问题链”为纽带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的写作学习有规律可循;以“具体问题情境”为抓手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在写作内容中自然传递人物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链 家乡人物志 写作学习活动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3
作者 杜玄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辨体视野,源于诸家不同的尊体策略。明清词韵学之尊体策略经历了“曲化合乐—格律稽古—寻源释韵—回归词体”的演进,辨体视野相应地经历了“关联曲以与诗辨—关联诗以与曲辨—与古乐府之通与辨—辨而不破”的演变。不同层面、不同途径的音律观照,是造成明清词韵学辨体视野不一、尊体策略各异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韵学 辨体 尊体 演变 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东坡”唐庚的古文主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厚琼 王建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7,共5页
有"小东坡"之誉的北宋末作家唐庚倡导时文"以古文为法",这在党争倾轧空前严酷、元祐文学及学术惨遭禁毁的恶劣政治环境下,实属不易。唐庚为文重视形式美,强调"立意"与"气熟",主张"作文当... 有"小东坡"之誉的北宋末作家唐庚倡导时文"以古文为法",这在党争倾轧空前严酷、元祐文学及学术惨遭禁毁的恶劣政治环境下,实属不易。唐庚为文重视形式美,强调"立意"与"气熟",主张"作文当学司马迁",崇尚因事陈辞、通于世务的现实主义精神。唐庚充分肯定和全面吸纳了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北宋古文运动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庚 古文理论 立意 气熟 因事陈辞 通于世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读指导举隅》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科立场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川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66,共4页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学习任务群,阅读与研讨的书籍往往内容复杂,学科差别极大。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明确、坚守和规范语文学科立场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每...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学习任务群,阅读与研讨的书籍往往内容复杂,学科差别极大。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明确、坚守和规范语文学科立场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每个教育学研究者都有自己教育学研究的内在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学科立场,所谓‘无立场’实际上也是一种立场,只是这种立场表现为教育学研究者的一种自我放逐的无主体性状态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 略读指导 教育学研究者 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任务 普通高中 自我放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读”是个伪命题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军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4,共4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最新动态总是牵动着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于军民老师发现近期不少论者主张"裸读"教学,他阅读相关文章后,认为有些认识需要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命题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一线教师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敦儒拟韵说”的产生及其在清代的流传和接受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玄图 鲁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清初沈雄折衷明末清初诸家词韵成果,得出词韵“十六条”,并伪讬为宋人朱敦儒所拟,试图为当时的编韵主张寻求合法性。其后,“拟韵说”和“十六条”的内涵和性质在衍变中受到了清人的传扬,但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接受态度。从清代词韵学... 清初沈雄折衷明末清初诸家词韵成果,得出词韵“十六条”,并伪讬为宋人朱敦儒所拟,试图为当时的编韵主张寻求合法性。其后,“拟韵说”和“十六条”的内涵和性质在衍变中受到了清人的传扬,但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接受态度。从清代词韵学和词体学的演进历程看,“拟韵说”的产生和流变都与彼时的词体韵法观念息息相关。清人对词韵和“拟韵说”的探讨带有浓厚的“发明”性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对“拟韵说”产生、流传和接受的探讨,不能只是视为一个简单的文献真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拟韵说 词韵 流传 词韵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笠翁词韵》看清初曲化词韵的词体音律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杰 杜玄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0,共8页
基于词曲相通、用韵贵纯的词韵主张,李渔《笠翁词韵》以《词韵略》为框架基础,并参合时音,兼赅23韵部和27韵部两个系统。23韵部为宽式词韵系统;27韵部是一个近似于南曲韵的严式词韵系统。李氏韵与稍晚的《诗词通韵》《韵选类通》一样,... 基于词曲相通、用韵贵纯的词韵主张,李渔《笠翁词韵》以《词韵略》为框架基础,并参合时音,兼赅23韵部和27韵部两个系统。23韵部为宽式词韵系统;27韵部是一个近似于南曲韵的严式词韵系统。李氏韵与稍晚的《诗词通韵》《韵选类通》一样,都是清初典型的曲化类词韵专书。曲化词韵的主张以词曲互动风气为土壤,不以单纯的辨体辨韵为编韵目的,而是以揭示词韵的词体音律属性为目标,这与时兴之格律类词韵大相径庭。在清代词学辨体、尊体的主体语境下,曲化词韵因有体不尊、律不辨、韵不正之弊而见弃,但其以音律为指归的词体反思对后世词韵学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翁词韵》 曲化词韵 词曲互动 词体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有边界 阅读无禁区——兼论伴随文本对研究式阅读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军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1,共6页
研究式阅读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体现了对文学接受者角色的高度认可。这种阅读形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鼓励探究创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伴随文本对课本中的文学经典有重要的解释功能,应利用好伴随文本来... 研究式阅读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体现了对文学接受者角色的高度认可。这种阅读形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鼓励探究创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伴随文本对课本中的文学经典有重要的解释功能,应利用好伴随文本来推动研究式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学经典 伴随文本 研究式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川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1-83,共3页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顺应了当前学科融合的大趋势。培养科学思维是语文学科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课程目标的重要取向。培养学生阅读常用类型理论著作的专业阅读素养,是“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主要课程内...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顺应了当前学科融合的大趋势。培养科学思维是语文学科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课程目标的重要取向。培养学生阅读常用类型理论著作的专业阅读素养,是“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主要课程内容。在课程学习中,应整合语文学科内和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共同培育学生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课程论 科学思维 专业阅读 整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指导与推动——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高校教育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巧玲 孙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65,共1页
立足核心价值观视角观照高校教育,预测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由唐莉所著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高校教育改革》(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一书由此入手,将高校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 立足核心价值观视角观照高校教育,预测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由唐莉所著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高校教育改革》(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一书由此入手,将高校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的影响关系,搭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涵义,明确了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的共通性,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讨价值与实践价值。一是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识。书中架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体系,解读了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涵义,并指出了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独特之处,探究了其影响意义。该书重申了价值观引领的积极作用,提出方向引领能够掌握宣传工作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全面深化国内改革。该书内容丰富,论述全面,体现了作者系统的论证思维与前瞻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唐莉 吉林大学出版社 认知体系 科学涵义 独特之处 核心价值观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默读教学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川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5,共4页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相比单篇选文,整本书阅读的篇幅更长,内容更复杂,综合性更强,默读教学更应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虽然也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相比单篇选文,整本书阅读的篇幅更长,内容更复杂,综合性更强,默读教学更应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虽然也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并在各个学段设置了默读教学目标,但只有“不出声,不指读”和每分钟读多少字的简单表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更重视朗读教学,这与篇幅短小、文质兼美而适合朗读的选文特点有关,也与课标对默读教学的说明过于简单,老师对默读教学的课程要求缺乏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读教学 文质兼美 朗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 选文 朗读和默读 学段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置换与创意跃迁:国产悬疑电影改编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晓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97,共4页
选择合适的改编蓝本,重演在受众中具有一定认可度的作品,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但要真正地实现成功改编,甚至让电影更胜于前作并非易事。在《误杀》《三枪拍案惊奇》《嫌疑人X的献身》等国产悬疑电影中,电影人解决... 选择合适的改编蓝本,重演在受众中具有一定认可度的作品,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但要真正地实现成功改编,甚至让电影更胜于前作并非易事。在《误杀》《三枪拍案惊奇》《嫌疑人X的献身》等国产悬疑电影中,电影人解决了语境置换之后叙事合理性以及在地性的问题,并凭借着加入个体趣味,聚焦现实痛点和营造视觉效果,实现了创意上的跃迁,给予了观众多重的精神愉悦,也为后继者整合与运用文化元素提供了借鉴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悬疑电影 改编 语境置换 创意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理设事:寓言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川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8,共7页
寓言是用简短故事阐明道理或者教训的一种文体,因理设事是寓言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事物命题化、命题故事化、故事哲理化,是指导学生写出生动故事,并使寓意深刻的写作学习元素。具体言之,在文化习俗、事物特征和现实问题中发现规律性命... 寓言是用简短故事阐明道理或者教训的一种文体,因理设事是寓言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事物命题化、命题故事化、故事哲理化,是指导学生写出生动故事,并使寓意深刻的写作学习元素。具体言之,在文化习俗、事物特征和现实问题中发现规律性命题,产生初步寓意;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触发、突转和深化情节,编写出生动的故事;建立事与理的联系,使故事哲理化,表达出深刻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理设事 寓言写作 命题化 故事化 哲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质疑、分析:材料作文立意深刻的关键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川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4,共7页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仅是写作者理解命题意图的媒介,更是立意思考的对象.材料作文立意深刻的写作学习元素包括:理解材料内容、质疑材料观点和分析主题条件.其教学策略是:通过分析材料的话语内涵、信息差异,理解材料内容,使论点正确;运用与...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仅是写作者理解命题意图的媒介,更是立意思考的对象.材料作文立意深刻的写作学习元素包括:理解材料内容、质疑材料观点和分析主题条件.其教学策略是:通过分析材料的话语内涵、信息差异,理解材料内容,使论点正确;运用与材料相关的事实、事理和别议,质疑材料观点,使论点严密;根据主题适用的范围和对象,分析主题条件,使论点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作文 学习元素 立意 深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学谱系中的“说部”建构
16
作者 吴文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80,共10页
“说部”是明清时期常见的目录学术语,文献内容主要归属于子部说、杂二家,与史部杂传乃至集部杂文也不无交叠。在目录学归类和辨体层面,“说部”与“子杂”“杂书”“杂著”“杂部”“小说”等门目关联,勾勒出“说部”在传统学术语境下... “说部”是明清时期常见的目录学术语,文献内容主要归属于子部说、杂二家,与史部杂传乃至集部杂文也不无交叠。在目录学归类和辨体层面,“说部”与“子杂”“杂书”“杂著”“杂部”“小说”等门目关联,勾勒出“说部”在传统学术语境下的基本轮廓,包含子学发展的潜在空间。然而,因近代以来学术转型、文学学科兴起,造成“小说”文学化,“说部”轮廓被逐渐地弱化乃至遮蔽。以书目分类与辨体为切口,还原“说部”理论边界的变动性,发现客观存在的辨体不自洽,揭示其于子学谱系中多元博杂的属性特征和传统文体秩序中的边缘位置,有助于厘清新旧学术语境下“说部”概念的错位。在目录学的基础上完成子学谱系的“说部”建构,将传统说部和说部传统引回小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学谱系 “说部” 小说家类 杂家类 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堂教学中“教”的三重内涵——以钱梦龙的语文教学为例
17
作者 于军民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0,共9页
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课程地位、实现路径得到深入研究。但关注“学”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教”的存在,更不能以矮化、异化“教”来达到强化“学”的目的。“学”... 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课程地位、实现路径得到深入研究。但关注“学”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教”的存在,更不能以矮化、异化“教”来达到强化“学”的目的。“学”与“教”彼此依存,休戚与共。研究“学”的同时,亦应研究好“教”。当对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相应地,对于“教”的理解也应及时更新。课程知识的性质决定了“教”的三重内涵:教授、教导、教育。语文教育家钱梦龙的课堂教学是对“教”的内涵的极佳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课程知识 “教”与“学” 钱梦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正道电影悬疑叙事模态论说
18
作者 易晓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自出道的《宅变》到之后的《催眠大师》《记忆大师》等,陈正道表现出了清晰的类型专注意识,他在一系列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悬疑叙事模态。首先,是非线性叙事,割裂的时空、非连续性的叙述结构将悬疑效果最大化。其次,是连续反... 自出道的《宅变》到之后的《催眠大师》《记忆大师》等,陈正道表现出了清晰的类型专注意识,他在一系列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悬疑叙事模态。首先,是非线性叙事,割裂的时空、非连续性的叙述结构将悬疑效果最大化。其次,是连续反转和闭合式结局,能够不断地带给观众惊喜。最后,是设置多重悬念,仰赖人物内在驱动并挖掘新式视听符号,使悬疑叙事自然流畅。此外,陈正道还在类型融合上有所尝试,力图规避同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正道 悬疑电影 叙事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茶馆与喝茶场景描写
19
作者 张文彬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432-432,共1页
鲁迅很多小说写了茶事,鲁迅小说中的茶事描写从艺术与历史的关系来考察,是茶乡的现实真实与作品的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鲁迅在小说中的茶馆是人物活动的场所,《药》、《长明灯》大多场景在茶馆;日常生活的喝茶场景的描写,有民俗学的意义... 鲁迅很多小说写了茶事,鲁迅小说中的茶事描写从艺术与历史的关系来考察,是茶乡的现实真实与作品的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鲁迅在小说中的茶馆是人物活动的场所,《药》、《长明灯》大多场景在茶馆;日常生活的喝茶场景的描写,有民俗学的意义,也实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茶事 场所 审美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增值评价优化写作教学——以竞聘书写作指导为例
20
作者 刘川江 《中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写作教学中缺乏明确有效的改进目标、内容、方式和标准,是学生写作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基于竞聘书写作教学活动实践,将增值评价运用于写作教学全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策略为:了解学情,把握增值评价起点;明确... 写作教学中缺乏明确有效的改进目标、内容、方式和标准,是学生写作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基于竞聘书写作教学活动实践,将增值评价运用于写作教学全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策略为:了解学情,把握增值评价起点;明确差距,形成写作增值空间;设置等级,助推写作持续增值;综合评价,评估增值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评价 竞聘书写作 写作教学指导 评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