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元方 王泽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广泛应用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人类健康的新问题、人类安全问题、人的德行发展和价值取向受到巨大冲击、"数字化"和"公式化"对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广泛应用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人类健康的新问题、人类安全问题、人的德行发展和价值取向受到巨大冲击、"数字化"和"公式化"对人文科学发展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等。我们应全面发展自然科学,不断提高人类把握自然科学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树立科技伦理观,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和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9
2
作者 钟建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74,共2页
和谐校园就是“外谐内和”、“政通人和”、“融洽和谐”的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关键词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 执政能力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经济制度障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2,共5页
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阻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城市化进程不力,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当前的土地制度"分"而不"统&quo... 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阻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城市化进程不力,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当前的土地制度"分"而不"统",不利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农村金融渠道不畅,影响农业资金投入。因此要创新经济体制,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 经济体制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互补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 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之间,不仅有继承和发展,而且有互补。毛泽东邓小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自侧重于强调一个方面的思想,而相对地对另一方面的思想有所轻视或忽略。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比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思想 继承与发展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的悲剧:《一九四二》的哲理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04-106,共3页
《一九四二》所呈现的大饥荒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一段极为惨烈的片段,该片以深沉的历史厚重感、特定的关注视角以及令人过目难忘的场景营造等因素获得了观者的热烈回应。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河南,但其悲剧意蕴却超越了时间、地域... 《一九四二》所呈现的大饥荒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一段极为惨烈的片段,该片以深沉的历史厚重感、特定的关注视角以及令人过目难忘的场景营造等因素获得了观者的热烈回应。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河南,但其悲剧意蕴却超越了时间、地域,超越了民族、国界,因为影片所折射出来的生存悲剧问题已然上升到哲学层面,具有普适性意义。已有研究中鲜有从哲学角度进行阐释的,本文将从人类的生存悲剧性视角对其进行哲学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悲剧 《一九四二》 哲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以德建党”思想初探
6
作者 王昌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4-5,共2页
关键词 以德建党 毛泽东邓小平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毛泽东思想 党的建设 无产阶级 道德规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需摒弃哪些不良心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鹏 邓小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4-225,共2页
受西方社会思潮和客观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主观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群体或多或少存在理性缺失、人际冷漠、社会危机感、"体制内"迷恋、功利主义、学习倦怠等消极社会心态。为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 受西方社会思潮和客观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主观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群体或多或少存在理性缺失、人际冷漠、社会危机感、"体制内"迷恋、功利主义、学习倦怠等消极社会心态。为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需从多方面努力,例如: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注重人文关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心态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真争夺战和女县长代言对领导干部优化互联网思维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齐永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89,共4页
丁真爆红背后隐藏的是理塘县领导干部借助互联网进行的"黄金式"宣传,以"最美女县长"为代表的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同样是互联网思维的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契合性,互联网思维能够提... 丁真爆红背后隐藏的是理塘县领导干部借助互联网进行的"黄金式"宣传,以"最美女县长"为代表的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同样是互联网思维的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契合性,互联网思维能够提升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领导干部要重新界定互联网时代的角色与职责,提高互联网思维在国家治理中的嵌入度。具体来说,互联网思维在国家治理层面具有促进变革、集成整合、快速反应、多元参与、公开透明的显著优势,领导干部要主动提升用户思维、整合思维、迭代思维、技术思维、中庸思维,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提升依托互联网思维的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真 女县长代言 领导干部 互联网思维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研究下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丁璐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180-181,共2页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对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以茶文化育人理念为切入点,对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并...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对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以茶文化育人理念为切入点,对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并对具体实施路径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传统文化弘扬路径探析——以茶文化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璐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229-230,共2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含有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能够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宝贵资源。本文在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概念、意义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意...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含有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能够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宝贵资源。本文在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概念、意义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茶文化弘扬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出茶文化在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茶文化 弘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载体研究
11
作者 丁璐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247-248,共2页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中国高等院校人才培育的主要环节,应积极探究并找寻实现路径与方法。通过对茶文化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进行分析,发现茶文化和立德树人的要求有许多融会贯通之处,能够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裁体。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中国高等院校人才培育的主要环节,应积极探究并找寻实现路径与方法。通过对茶文化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进行分析,发现茶文化和立德树人的要求有许多融会贯通之处,能够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裁体。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分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难点,提出茶文化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新时代 高校 立德树人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富”路上的“同情”伦理关切——基于茶文化的视角
12
作者 吴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271-272,共2页
作为剖探人类情感的佳作,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总是被《国富论》的光芒所遮掩,以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忽视了它的学术价值。《国富论》聚焦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建立了一种引导人们"致富"的经济理论体系;而《... 作为剖探人类情感的佳作,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总是被《国富论》的光芒所遮掩,以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忽视了它的学术价值。《国富论》聚焦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建立了一种引导人们"致富"的经济理论体系;而《道德情操论》则专注于人类伦理道德问题。通过分析"同情"阐释人性伦理维度,提出个体如何调控自己的"私情"并构建合德、良序、有则的社会的智慧,为处在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和"致富"之路上的道德困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行为 茶文化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微探——茶文化的视角
13
作者 吴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0期340-341,共2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哲学十分发达的巅峰时期,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发生大碰撞大交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士族阶层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产生了深远...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哲学十分发达的巅峰时期,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发生大碰撞大交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士族阶层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文化表现。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代表中国雅文化的符号。然而在这个特殊“符号”背后,却隐藏着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及文人士大夫思想观念的渗透。本文结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对魏晋时期的士人哲学人格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士人 风度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审视普世价值——结合中西方茶精神的分析
14
作者 吴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9期276-277,共2页
在现代的多元文化时代里,要达到跨文化的交际,就必须正确评价自己的文化和正确看待别人的文化。重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解密人的动机与发展、健全人格、超越自我乃至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均有积极指导意义。普世价值也存... 在现代的多元文化时代里,要达到跨文化的交际,就必须正确评价自己的文化和正确看待别人的文化。重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解密人的动机与发展、健全人格、超越自我乃至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均有积极指导意义。普世价值也存在基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作为人有着很多共同和普遍的基本需要以及实现基本需要的基本能力的内涵。本文结合中西方茶精神的分析比较,试图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结,为基础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需要 价值 中西方 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