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斑副沙鳅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通 王均 +7 位作者 汪开毓 贺扬 樊威 谢碧文 王永明 朱婷 代小惠 张敏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为了对引起养殖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幼鳅死亡的分离菌株(XQS1)进行鉴定,本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致病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形态... 为了对引起养殖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幼鳅死亡的分离菌株(XQS1)进行鉴定,本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致病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相似,通过对其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株与GenBank中维氏气单胞菌相关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均在98%以上,而且在系统进化树中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综合以上结果确定该致病菌为维氏气单胞菌。溶血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株XQS1能够使兔血平板呈β溶血,并携带了act、alt、aer、hlyA毒力基因,进一步证实了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而对其它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维氏气单胞菌对人工养殖花斑副沙鳅的危害,并为临床上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药物参考,对花斑副沙鳅产业化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副沙鳅 维氏气单胞菌 16S rRNA GYRB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黄颡鱼腹水症的诊治
2
作者 唐鹏 王均 +4 位作者 贺扬 李煜 唐枭 蒲森婷 石桉宁 《科学养鱼》 2020年第7期55-56,共2页
2019年6月,四川内江一土池养殖的黄颡鱼(已达上市规格)出现群体性死亡,死亡率20%~30%。濒死鱼出现离群、塘边游动、腹部膨大,部分鱼眼球出血、尾部和下颌部充血、出血等症状。经实验室细菌鉴定和人工感染实验,最后确定引起此次黄颡鱼发... 2019年6月,四川内江一土池养殖的黄颡鱼(已达上市规格)出现群体性死亡,死亡率20%~30%。濒死鱼出现离群、塘边游动、腹部膨大,部分鱼眼球出血、尾部和下颌部充血、出血等症状。经实验室细菌鉴定和人工感染实验,最后确定引起此次黄颡鱼发病的主要病原为杀鱼爱德华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氏菌 黄颡鱼 腹水症 主要病原 人工感染实验 下颌部 细菌鉴定 上市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鲤浮肿病的诊断
3
作者 贺扬 王均 +2 位作者 吴孟春 苟印 杨旭红 《科学养鱼》 2020年第9期55-55,共1页
2019年7月,四川省内江某养殖场的鲤出现大量死亡,患病鱼体表现为眼球凹陷、皮肤肿胀、鳃丝溃烂。为确诊引起该病的病原,给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笔者对自然发病的病鱼进行了细菌分离、病毒PCR检测、寄生虫检测。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 细菌分离 眼球凹陷 大量死亡 养殖场 溃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