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研制与考评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超秀 万崇华 +3 位作者 李武 李晓梅 许传志 张晓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562-3565,共4页
目的研制和评价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慢性肝炎量表(QLICD-CH)。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QLICD-CH)研制,并用此量表调查108例慢性肝炎住院患者,对QLICD-CH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评价。结果该量表各个领域克朗巴... 目的研制和评价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慢性肝炎量表(QLICD-CH)。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QLICD-CH)研制,并用此量表调查108例慢性肝炎住院患者,对QLICD-CH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评价。结果该量表各个领域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均>0.7,分半信度系数多数>0.6,重测相关系数均>0.9。共性模块提取9个公因子,特异模块提取4个公因子,涵盖大部分条目信息。以汉化版的医学结局调查表(SF-36)各个领域得分作为效标,QLICD-CH各个领域及量表总分与SF-36相应效标的相关程度较好。QLICD-CH第一次和第三次测定得分进行比较,除了心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LICD-CH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可作为中国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生命质量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盛云建 陈炘 邓存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mRNA几乎无表达,NF-κ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κ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TLR4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κB蛋白、TLR4蛋白、KCsTLR4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TLR4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慢性病 TOLL样受体4 四氯化碳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小茜 刘发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慢性重型 拉米夫定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预测模型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2
4
作者 强丽 秦娇 +7 位作者 孙长峰 盛云建 陈文 邱邦东 陈炘 陈远芳 刘菲 吴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4,共8页
目的:拟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RDW)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新型预测模... 目的:拟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RDW)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新型预测模型。方法:纳入577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为9~40分的554例患者为建模队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HBV-ACLF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再分别在3家医院使用ROC曲线验证新模型对HBV-ACLF患者90 d预后预测的准确性。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RDW、NLR、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肌酐(creatinine,C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为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建立如下预测模型:COXRNTIC=0.073×RDW+0.027×NLR+0.004×TBIL+0.236×INR+0.005×Cr(P=0.000),该模型截断值为3.59(特异度为84.86%,灵敏度为78.48%)。使用ROC曲线检测预测能力,分别为RNTIC(0.864,95%CI=0.833~0.892),高于MELD评分(0.737,95%CI=0.698~0.773)、NLR(0.705,95%CI=0.665~0.743)及RDW(0.677,95%CI=0.637~0.716)(P=0.000)。在验证队列中,RNTIC模型在3家中心同样展示出优于MELD评分及NLR、RDW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基于炎症因子NLR及RDW建立的HBV-ACLF短期预后预测模型与MELD评分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是值得信赖的临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预测模型 炎症因子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