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网络表征与未来路向——以微博、抖音、“B站”网络社交平台为例
1
作者
徐用祺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以“李子柒回归”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当代青年在网络空间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其表现。采用网络民族志方法,对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的247.84万条用户评论数据进行了爬取和筛选,最终提取相关样本10.64万条,并借助Nvivo...
本文以“李子柒回归”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当代青年在网络空间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其表现。采用网络民族志方法,对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的247.84万条用户评论数据进行了爬取和筛选,最终提取相关样本10.64万条,并借助Nvivo软件完成三级编码。研究发现,当代青年通过网络话语中的文化共鸣、传统文化中的数字化传播、社交互动中的情感共建和网络社群中的认同强化,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认同。信息流动的去中心化、虚拟空间的情感共鸣、社交网络的身份建构以及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是其文化认同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数字化展示,构建文化沉浸式体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强化青年文化参与;优化社群互动机制,构建共享文化场域;加大教育与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传承的制度化发展等实践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
文化认同
网络社交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内蒙古地区10所初中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钟志勇
高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154-158,共5页
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0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的初级中学的1027名初三学生进行了科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教学方法的调查,考察了当前科学课程课堂实际存在的教学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对不同授课语言、不...
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0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的初级中学的1027名初三学生进行了科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教学方法的调查,考察了当前科学课程课堂实际存在的教学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对不同授课语言、不同民族初中生科学成绩的影响。经研究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传统式讲授式教学及自学反馈式教学是当前初中科学课程的主要课堂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科学课程成绩的影响存有一定差异,传统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科学课程成绩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没有显著性作用而自学反馈式教学对不同授课语言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初中生
科学课程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网络表征与未来路向——以微博、抖音、“B站”网络社交平台为例
1
作者
徐用祺
机构
中央民族
大学
教育
学院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文摘
本文以“李子柒回归”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当代青年在网络空间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其表现。采用网络民族志方法,对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的247.84万条用户评论数据进行了爬取和筛选,最终提取相关样本10.64万条,并借助Nvivo软件完成三级编码。研究发现,当代青年通过网络话语中的文化共鸣、传统文化中的数字化传播、社交互动中的情感共建和网络社群中的认同强化,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认同。信息流动的去中心化、虚拟空间的情感共鸣、社交网络的身份建构以及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是其文化认同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数字化展示,构建文化沉浸式体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强化青年文化参与;优化社群互动机制,构建共享文化场域;加大教育与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传承的制度化发展等实践路线。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
文化认同
网络社交平台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内蒙古地区10所初中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钟志勇
高苏
机构
中央民族
大学
教育
学院
美国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教育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154-158,共5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蒙古族初中生数学思维特点及学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MA1003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0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的初级中学的1027名初三学生进行了科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教学方法的调查,考察了当前科学课程课堂实际存在的教学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对不同授课语言、不同民族初中生科学成绩的影响。经研究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传统式讲授式教学及自学反馈式教学是当前初中科学课程的主要课堂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科学课程成绩的影响存有一定差异,传统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科学课程成绩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没有显著性作用而自学反馈式教学对不同授课语言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初中生
科学课程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成绩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网络表征与未来路向——以微博、抖音、“B站”网络社交平台为例
徐用祺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内蒙古地区10所初中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
钟志勇
高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