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网联车辆借道城市公交专用道中所存在的车道利用率低和高交通需求下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借道公交专用道的动态控制逻辑与方法,不仅确保了公交优先,且可动态实时识别公交专用道中的剩余资源,并提升其时空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网联车辆借道城市公交专用道中所存在的车道利用率低和高交通需求下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借道公交专用道的动态控制逻辑与方法,不仅确保了公交优先,且可动态实时识别公交专用道中的剩余资源,并提升其时空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定义公交专用道剩余时空资源识别方法,并基于车辆运动学特性和车辆驾驶类型,设计包含右转车辆的车辆行程时间计算方法;其次,根据预设的借道规则识别可借道车辆备选集,并构建路权分配优化模型,允许部分获得路权的网联人工车辆/自动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使公交专用道中的剩余时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后,以济南市某道路为例,利用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公交到达间隔和右转车辆比例等参数与实际道路完全一致的仿真实验中,相比于实际道路的传统公交专用道使用方法,以及既有文献中提出的“公交专用道间歇动态优先”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优化目标上均有明显的改进。相比实际和文献中的控制方法,非右转车辆延误分别降低了30%与16%,右转车辆延误分别降低了24%与26%,且能确保公交优先通行。同时,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在不同交通需求、右转车辆比例、网联渗透率及公交到达间隔下,本文方法展现出更优的适用性。展开更多
文摘为研究网联车辆借道城市公交专用道中所存在的车道利用率低和高交通需求下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借道公交专用道的动态控制逻辑与方法,不仅确保了公交优先,且可动态实时识别公交专用道中的剩余资源,并提升其时空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定义公交专用道剩余时空资源识别方法,并基于车辆运动学特性和车辆驾驶类型,设计包含右转车辆的车辆行程时间计算方法;其次,根据预设的借道规则识别可借道车辆备选集,并构建路权分配优化模型,允许部分获得路权的网联人工车辆/自动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使公交专用道中的剩余时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后,以济南市某道路为例,利用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公交到达间隔和右转车辆比例等参数与实际道路完全一致的仿真实验中,相比于实际道路的传统公交专用道使用方法,以及既有文献中提出的“公交专用道间歇动态优先”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优化目标上均有明显的改进。相比实际和文献中的控制方法,非右转车辆延误分别降低了30%与16%,右转车辆延误分别降低了24%与26%,且能确保公交优先通行。同时,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在不同交通需求、右转车辆比例、网联渗透率及公交到达间隔下,本文方法展现出更优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