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区酸枣叶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叶嘉 杨明建 +2 位作者 杨香瑜 张浩 昝立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3-1191,共9页
为评价冀南太行山产酸枣叶的质量,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选用反相WatersBEHAmide(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与水(含0.5%甲酸)作为流动相二元线性... 为评价冀南太行山产酸枣叶的质量,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选用反相WatersBEHAmide(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与水(含0.5%甲酸)作为流动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0.20mL/min,柱温40℃;以G2Q-TOF联用系统进行检测。通过得到的样品电喷雾-质谱(ESI-MS)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碎片信息、保留时间,并结合相关文献,从酸枣叶中共鉴定出53个化合物,其中包括黄酮10个、三萜皂苷14个、三萜酸13个、生物碱3个、脂肪酸和有机酸13个。分析结果表明,UPLC-Q-TOF-MS技术可快速、灵敏地鉴定冀南太行山区酸枣叶中的化学成分,可为有效控制该药材质量,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双水相萃取大吴风草总黄酮工艺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建中 葛水莲 +3 位作者 昝立峰 邢浩春 付静 王更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7-62,共6页
目的:优化大吴风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Farfugium,TFF)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超声波辅助C2H5OH-(NH4)2SO4双水相萃取TFF,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以TFF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 目的:优化大吴风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Farfugium,TFF)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超声波辅助C2H5OH-(NH4)2SO4双水相萃取TFF,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以TFF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获取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对比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确定其抑菌活性。结果:24%C2H5OH-18%(NH4)2SO4双水相萃取体系条件下TFF萃取率最高,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表明,粗提液质量分数显著影响TFF萃取率(P=0.023 9<0.05),而p H值和Na Cl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不显著;最佳双水相萃取条件为粗提液质量分数20%、p H 7.64、Na Cl质量分数2.68%,萃取率模型预测最大值为96.366 7%(P=0.994);TFF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剂量作用下抑菌率可达98.67%,MIC为1.56 mg/m L;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对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最弱。结论:粗提液质量分数对萃取率影响较大,p H值和Na Cl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较小;TFF对6种供试菌种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与TFF质量浓度呈正相关,TFF对细菌的抑制效果相对强于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双水相萃取 黄酮类物质 大吴风草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茼蒿总黄酮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建中 葛水莲 +3 位作者 昝立峰 王更先 邢浩春 付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为了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茼蒿总黄酮(TFC)的工艺条件,试验以TFC吸附量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动态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优选影响因素——上样浓度,上样p H值,洗脱浓度和洗脱流速4种试验条件,测定大孔树脂的泄露... 为了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茼蒿总黄酮(TFC)的工艺条件,试验以TFC吸附量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动态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优选影响因素——上样浓度,上样p H值,洗脱浓度和洗脱流速4种试验条件,测定大孔树脂的泄露曲线和洗脱曲线。研究发现,D-101大孔树脂对TFC的吸附纯化显示出最佳的性能。泄露曲线显示:上样体积泄漏点60 m L,饱和点210 m L。洗脱曲线显示: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80 m L洗脱效果最好。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显示:上样p H对TFC回收率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上样浓度、洗脱浓度和洗脱速度3个因素对TFC回收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回归方程模拟预测最优纯化条件组合——上样浓度0.86mg/m L,p H=6,洗脱浓度74.27%,洗脱流速2.23 m L/min,TFC回收率由65.19%提升至87.36%。D-101大孔树脂对于TFC的分离纯化性能较好,适用于工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物质 大孔树脂 茼蒿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类真菌中多酚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昝立峰 包海鹰 李丹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中多酚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桑黄类真菌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词 层孔菌 纤孔菌 多酚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中 葛水莲 +1 位作者 杨明建 张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8-212,共5页
建立一种检测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方便面,以甲醇为萃取剂,在1 500 psi和50℃静态循环提取2次,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除脂。采用XBridge^(TM) C_(18)(4.6 mm×250 mm,5μm)... 建立一种检测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方便面,以甲醇为萃取剂,在1 500 psi和50℃静态循环提取2次,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除脂。采用XBridge^(TM)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藏花素和藏花酸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中的检测波长为441 nm和427 nm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藏花素和藏花酸在1.0~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n=6)在83.64%~94.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2%~2.13%,方法的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0.5~1.0μg/g和0.05~0.20μg/g,本方法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可靠,是一种适合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加速溶剂萃取 栀子黄 方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番茄叶片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浩 郭丽丽 +8 位作者 叶嘉 张雷 王清涛 李菲 张茜茜 曹旭 徐明 郝立华 郑云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探讨樱桃番茄叶片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对盐胁迫的响应机理,通过向营养液中添加NaCl盐,配制成0(对照)、0.05、0.10、0.15、0.20、0.25 mol/L浓度的Na Cl营养液,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对樱桃番茄幼苗进行为期21 d的光照培养。结果表明,... 为探讨樱桃番茄叶片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对盐胁迫的响应机理,通过向营养液中添加NaCl盐,配制成0(对照)、0.05、0.10、0.15、0.20、0.25 mol/L浓度的Na Cl营养液,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对樱桃番茄幼苗进行为期21 d的光照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气孔长度、气孔周长、气孔宽度和气孔形状指数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其最大值均小于对照。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净光合反应速率(Pn)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重度Na Cl胁迫(0.25 mol/L)下Pn同其他盐浓度处理的差异均为显著水平(P<0.05)。同时,樱桃番茄叶片的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细胞间CO_2浓度(C_i)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NaCl胁迫导致樱桃番茄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降低,尤其是重度Na Cl胁迫(0.25 mol/L)的WUE比对照显著降低48%(P<0.05)。此外,叶绿素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可见,NaCl胁迫条件下叶片通过调整单个气孔形态(气孔开度大小)和气孔分布特征(气孔密度和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气体交换效率,但其在重度盐胁迫下优化气体交换效率的能力却非常有限。研究结果可为樱桃番茄耐盐品种选育和盐碱地丰产增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 气孔 叶绿素 NACL胁迫 水分利用效率 气体交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嗜蓝层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景旭 昝立峰 +2 位作者 包海鹰 李丹花 叶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椭圆嗜蓝层孔菌(Phellinus ellipsoidea)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其乙酸乙酯分部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这11个化合物分别为:苯并(1,2-b,5,4-b′)二呋喃-3,5-二酮-8-甲酸甲酯(1)、原儿茶酸(2)、4-(3,4... 椭圆嗜蓝层孔菌(Phellinus ellipsoidea)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其乙酸乙酯分部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这11个化合物分别为:苯并(1,2-b,5,4-b′)二呋喃-3,5-二酮-8-甲酸甲酯(1)、原儿茶酸(2)、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3)、原儿茶醛(4)、Hispidin(5)、Hispolon(6)、Inoscavin A(7)、Phelligridin K(8)、Inoscavin C(9)、Inoscavin E(10)和Inonoblins B(11),其中化合物2、4、7、10为首次从该物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分部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糖红梨酒发酵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颜子豪 孟庆芳 +1 位作者 陈江魁 孙嘉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8-235,共8页
为获得冰糖红梨酒最佳发酵工艺,提升红梨附加值,促进其产业化,本文以魏县红梨为主要原料,开发冰糖红梨果酒。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冰糖红梨酒的发酵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冰糖红梨酒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 为获得冰糖红梨酒最佳发酵工艺,提升红梨附加值,促进其产业化,本文以魏县红梨为主要原料,开发冰糖红梨果酒。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冰糖红梨酒的发酵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冰糖红梨酒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19℃,初始糖度18°Brix,酵母接种量0.06%,初始pH4.8,焦亚硫酸钾添加量160 mg/L,发酵时间7 d。在此工艺条件下,冰糖红梨酒的酒精度为10.1%vol±0.23%vol,糖度6.17°Brix±0.14°Brix,总酸4.8±0.13 g/L,感官评分为88.9±0.57分,综合赋分为79.1±0.79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占比60.2%;醇类占比18.31%;酸类占比13.32%;醛、酮、酚类分别占比3.63%、1.75%、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 果酒 香气成分 正交试验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江魁 李静 +2 位作者 殷春燕 连启蒙 叶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76,共7页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迷迭香提取物(R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依次为TBHQ>RE>AP,添加维生素E(V_(E))抗氧化效果不显著。拟合的动力学方程模型显示,空白和添加V;组的文冠果油氧化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添加RE、AP、TBHQ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通过拟合方程计算空白文冠果油的货架期为177 d,添加抗氧化剂V_(E)、RE、AP、TBHQ的货架期分别为178、346、341、425 d。180℃条件下处理文冠果油,RE、AP、TBHQ在前期表现出抑制低碳链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增多的作用,但30 h后抑制作用消失,与空白组对比差别不显著。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被氧化,该研究对文冠果油的贮藏和使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抗氧化剂 氧化稳定性 氧化动力学模型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蒸馏酒减压蒸馏工艺优化及对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江魁 陈佳硕 +2 位作者 郭念慈 仝浩桢 叶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和减压蒸馏工艺加工山楂蒸馏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蒸馏时间对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比常压和减压蒸馏山楂酒的主... 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和减压蒸馏工艺加工山楂蒸馏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蒸馏时间对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比常压和减压蒸馏山楂酒的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山楂蒸馏酒最佳减压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76℃、真空度0.02 MPa、蒸馏时间2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达到最优,分别为(45.8±1.21)%vol和(49.4±2.03)mmol/L;相比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方式得到的山楂蒸馏酒能较好地富集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蒸馏酒 减压蒸馏 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甘薯色素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昝立峰 李丹花 +2 位作者 殷春燕 叶嘉 王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采用静态法考察了6种国产大孔吸附树脂(DM-21、AB-8、HPD-600、LX-60、LX-69、LX-3020)对紫甘薯色素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曲线以及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DM-21树脂为分离纯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树脂,动力学分析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 采用静态法考察了6种国产大孔吸附树脂(DM-21、AB-8、HPD-600、LX-60、LX-69、LX-3020)对紫甘薯色素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曲线以及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DM-21树脂为分离纯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树脂,动力学分析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有下降趋势,35℃时树脂的吸附量最高,吸附液最佳p H值为4.0,解吸液为70%乙醇溶液,在此条件下紫甘薯色素的分离效果最佳,粉末产品色价达到146.31,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为0.7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 动力学 等温曲线 解吸特性 吸附速率 吸附量 分离效果 色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昝立峰 王更先 +2 位作者 叶嘉 陈建中 秦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21-224,共4页
以冀南太行山区的野生黄刺玫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4个单因素为自变量,以色素吸光度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 8.06响应面对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液... 以冀南太行山区的野生黄刺玫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4个单因素为自变量,以色素吸光度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 8.06响应面对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显著,而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色素提取未达到显著水平。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相对显著,等高线扁平。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1.73%、提取时间2.17 h、提取温度54.62℃、液料比32.74 m L∶1 g,理论色素提取液D505 nm为0.667。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刺玫花色素的光稳定性强、热稳定性差,适宜温度低于60℃使用;金属离子(K^+、Ca^(2+)、Na^+、Mg^(2+))对黄刺玫花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Al^(3+)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明显,且会引起色素变色;氧化剂H_2O_2对黄刺玫花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还原剂Na HSO3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柠檬酸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可以与色素混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花 响应面 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伟 张伟 +1 位作者 陈江魁 王更先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8-30,共3页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对饲料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科技发展,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多。本文从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及其对畜禽业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饲料 黄曲霉毒素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