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运营指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阙建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1,共3页
针对现有数字化矿山应用现状及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及集约化管理需求,设计了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平台,作为矿井数字化矿山信息化部分业务内容在集团层面的系统集成与向上延伸扩展与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为集团公司综... 针对现有数字化矿山应用现状及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及集约化管理需求,设计了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平台,作为矿井数字化矿山信息化部分业务内容在集团层面的系统集成与向上延伸扩展与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为集团公司综合调度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使得各级调度管理人员能够分级分责快速获取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运营数据信息,实现协同调度指挥与现代化集团集约化管控模式,减少重复性投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矿山 调度体系 安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平台 集约化 管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BCO耦合工艺净化模拟微污染河水及除磷机理研究
2
作者 孙广垠 潘晓敏 +1 位作者 马柏龙 王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极附近沉淀物表面特征官能团,探究系统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在使用乙酸钠为碳源、电流密度为0.09 mA/cm^(2)、水力停留时间控制为24 h、填料比为40%的条件下,BER-BCO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得到了显著优化;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10%、56.46%、97.93%;最终出水除TN外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阳极附近形成的含磷沉淀物中含有Fe-O键、P-O键、Fe-OH键,表明铁阳极具有高效除磷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河水 脱氮除磷 铁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局部稳定肌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吕杭州 胡文清 +2 位作者 曹建业 张仲 岳学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8-379,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rniation,LDH)术后多数获得满意疗效,但部分患者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甚至症状加重,其中继发腰椎失稳是导致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资料显示,采用“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飞燕点水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rniation,LDH)术后多数获得满意疗效,但部分患者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甚至症状加重,其中继发腰椎失稳是导致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资料显示,采用“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飞燕点水法”等方法进行腰背肌训练有助于脊柱获得相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复发。近年来,学者们对核心肌群,尤其是局部稳定肌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认为局部稳定肌群是维持腰椎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肌训练 功能恢复 术后 脊柱 五点支撑法 疗效不佳 症状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与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素丽 陈娜飞 +1 位作者 魏秋平 陈铁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97-2198,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与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4例老年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成小剂量组26例和标准剂量组28例,小剂量组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静注,每周1次,共用4周。标准剂... 目的:研究小剂量与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4例老年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成小剂量组26例和标准剂量组28例,小剂量组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静注,每周1次,共用4周。标准剂量组给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注,每周1次,共用4周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和CD19+淋巴细胞数的区别,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LT均显著上升,CD19+淋巴细胞数下降(P=0.001),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与标准剂量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73.1%vs75.0%,P=0.872),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与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难治性ITP均有较好效果,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以作为老年慢性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利妥昔单抗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 MRI 3种扫描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祺 李会侠 +4 位作者 冯琳 孔建军 朱晓伟 崔兴卉 吴占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59-763,共5页
目的比较3.0 T MRI 3种扫描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扫描颈椎MRI患者37例,均行常规序列、三维双回波稳态(three-dimensional double-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echo data... 目的比较3.0 T MRI 3种扫描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扫描颈椎MRI患者37例,均行常规序列、三维双回波稳态(three-dimensional double-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可变反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图像质量和正常颈神经根显示、受压颈神经显示清晰度、颈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3种扫描序列3个方面两两比较,3D-DE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和神经根-脑脊液CNR均高于MEDIC序列;3D-DE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高于3D-SPACE序列,而3D-DESS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低于3D-SPACE序列;3D-SPACE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高于MEDIC序列,3D-SPACE序列神经根-椎体CNR与MEDIC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3种序列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DESS序列优于MEDIC序列,而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最差。对受压神经根清晰度的显示,3D-DESS序列和MEDIC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序列均优于3D-SPACE序列。结论对于显示神经根结构和诊断神经根病变等方面,3D-DESS序列明显优于MEDIC序列和3D-SPACE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及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根 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 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序列 可变反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与处置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靳志涛 靳兴国 +4 位作者 丁力平 张丽娟 张丽娜 卢鑫 胡桃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分型指导处置策略。结果 16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孔的原因包括,桡动脉解剖学变异为12例,桡动脉痉挛2例,超滑导丝穿出2例。其中7例Ⅰ型桡动脉穿孔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加压包扎,前臂血肿张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穿刺减压。术后随访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结论桡动脉穿孔是经桡动脉PCI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行桡动脉造影,早期识别桡动脉穿孔并及时给予治疗,是有效预防前臂严重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于急性手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吕坤 赵志超 赵志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3,共5页
针对酸刺沟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与稳定的难题,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30 m时,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开始增大,当工作... 针对酸刺沟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与稳定的难题,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30 m时,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开始增大,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10 m时,围岩塑性破坏剧烈,工作面贯通后,回撤通道顶板塑性区深度到达7 m,靠近煤壁侧的顶板破坏深度更深,煤柱帮塑性区深度达到3.5 m。根据回撤通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坚持主控"顶板和煤柱帮"的原则,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并在6上109回撤通道成功应用,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顺利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巷道支护 回撤通道 围岩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娜飞 陈铁虎 曲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349例老年贫血患者为贫血组,选择同期我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检测评价2组认知功能,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时间地点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语... 目的:研究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349例老年贫血患者为贫血组,选择同期我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检测评价2组认知功能,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时间地点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等和MMSE总分的差别;贫血组患者根据贫血程度分成轻中度和重度贫血组,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的差别。结果:贫血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43.84%vs10.67%,P=0.001);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重度贫血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显著大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结论: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主要表现为计算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贫血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老年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立志 周鹏翀 +3 位作者 薛光辉 赵国瑞 郭光明 吴淼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7,共3页
基于嵌入式ARM9和PC/104技术开发了一套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详细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原则、软硬件结构、功能、驱动编制等。系统以PXA270主芯片和ART2153为核心,辅以C、Visual C++等高级语言来实现软件编程,并采用了Windows CE所支持的多... 基于嵌入式ARM9和PC/104技术开发了一套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详细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原则、软硬件结构、功能、驱动编制等。系统以PXA270主芯片和ART2153为核心,辅以C、Visual C++等高级语言来实现软件编程,并采用了Windows CE所支持的多线程、数据库、通信及实时性等技术,此系统可用于煤矿井下综采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分析、显示和记录,为开展井下综采设备的故障诊断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通道 数据采集 VISUAL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山羊自体输血及交叉配血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芳 宋倩 +3 位作者 王帅 王亚 马建青 吴占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为了对实验动物山羊术中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同时探讨实验动物山羊的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为山羊输血治疗,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山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实验山羊术中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术... 为了对实验动物山羊术中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同时探讨实验动物山羊的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为山羊输血治疗,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山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实验山羊术中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术后无输血异常反应,效果良好。实验山羊的血型鉴定正、反定型均为O型,RhD阴性血型,但山羊血清中存在抗人类红细胞的种属抗体。实验动物3只山羊相互交叉配血结果无凝集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实验动物山羊术中出血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紧急情况下也可异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山羊 术中输血 自体储血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山羊血型鉴定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芳 武永霞 胡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山羊是否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不同血型。方法:用一次性EDTA-K2真空管,采集河北省邢台县当地山羊全血样本。采用微柱凝胶卡鉴定血型,正定型检测山羊A B O血型的A抗原、B抗原及Rh系统的D抗原;反定型检测抗-A、抗-B及A B O...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山羊是否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不同血型。方法:用一次性EDTA-K2真空管,采集河北省邢台县当地山羊全血样本。采用微柱凝胶卡鉴定血型,正定型检测山羊A B O血型的A抗原、B抗原及Rh系统的D抗原;反定型检测抗-A、抗-B及A B 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结果:正定型抗-A、抗-B及抗-D试剂血清与山羊红细胞在微柱凝胶血型卡中,凝集反应均为阴性;反定型山羊血清与试剂A细胞、B细胞均为阴性反应。山羊血型正定型为O型,Rh(D)血型为阴性;反定型也似O型;但对照管与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推测山羊血清中存在着抗人红细胞的种族抗体。结论:山羊红细胞上无抗原,正反定型类似人类红细胞A B O系统的O型、Rh(D)阴性;但山羊血清中有抗人类红细胞的种族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血液 A B O血型 RH(D)血型 输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用山羊血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芳 王亚 +3 位作者 马建青 郑丽红 王帅 张晶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了调查研究试验用山羊的ABO、Rh、MN三个血型系统的血型。ABO血型系统采用微柱凝胶卡氏法鉴定血型,Rh、MN血型系统运用经典试管法鉴定血型;山羊的ABO血型结果显示,既无ABO血型系统的A抗原,也无ABO血型系统的B抗原,类似人类O型血型特征... 为了调查研究试验用山羊的ABO、Rh、MN三个血型系统的血型。ABO血型系统采用微柱凝胶卡氏法鉴定血型,Rh、MN血型系统运用经典试管法鉴定血型;山羊的ABO血型结果显示,既无ABO血型系统的A抗原,也无ABO血型系统的B抗原,类似人类O型血型特征;山羊的Rh血型进行了D、E、e、C、c抗原检测,发现6只E抗原山羊;MN血型检测发现了3只M抗原山羊。表明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试验山羊进行了系统研究,既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的O型山羊,又检测到Rh血型系统的E抗原,还印证了MN血型系统的M血型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动物山羊 ABO血型 RH血型 MN血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春霞 景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6期2043-2044,共2页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退变、颈椎肿瘤、颈椎管狭窄最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具有解除神经压迫、植骨融合、恢复退变颈椎阶段高度等优点[1];同时又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围术期病人容易发生颈深部血肿、声音嘶哑、喝水呛咳或者窒息、...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退变、颈椎肿瘤、颈椎管狭窄最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具有解除神经压迫、植骨融合、恢复退变颈椎阶段高度等优点[1];同时又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围术期病人容易发生颈深部血肿、声音嘶哑、喝水呛咳或者窒息、植骨块脱落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护理干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平台的辅助用药管控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艳云 吴春富 +3 位作者 吴占勇 张吉平 郑威 王腾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5,共2页
"药占比"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医院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伴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落地,"药占比"管控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某地市三级综合医院依托信息系统平台,以完善考核... "药占比"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医院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伴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落地,"药占比"管控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某地市三级综合医院依托信息系统平台,以完善考核体系为抓手,在辅助用药管控上着力,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临床用药管控机制,实现了药占比16.5%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用药 重点管控 信息系统 药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希霍夫偏移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云佩 王伟 侯献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查明邢台矿区葛泉矿1199工作面掘进巷前方地质构造,采用井下槽波地震进行超前探测,用线性拉东变换提取来自巷道前方的反射波,在时间域内进行速度分析获得围岩参数信息,通过克希霍夫偏移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成像。结果显示,掘进巷前... 为查明邢台矿区葛泉矿1199工作面掘进巷前方地质构造,采用井下槽波地震进行超前探测,用线性拉东变换提取来自巷道前方的反射波,在时间域内进行速度分析获得围岩参数信息,通过克希霍夫偏移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成像。结果显示,掘进巷前方距离G12检波点205m与237m存在异常,分别对应采空巷道与SF4断层;通过速度分析提取速度参数,初步判断SF4含水。钻探验证结果表明,克希霍夫偏移方法能对掘进巷前方断层异常体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 频散分析 超前探测 克希霍夫偏移方法 邢台矿区葛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浓度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利广 辛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危害视功能的角膜感染性疾病,其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角膜基质内注射抗真菌药物不仅丰富了该病的治疗手段,而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正确地选择用药种类和适当的药物浓度不仅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愈率,还...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危害视功能的角膜感染性疾病,其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角膜基质内注射抗真菌药物不仅丰富了该病的治疗手段,而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正确地选择用药种类和适当的药物浓度不仅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愈率,还可减少注射后的不良反应,但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浓度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02例102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个组,其中点眼治疗组(29眼)给予质量分数0.5%氟康唑和质量分数5%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0.1%氟康唑组(35眼)和0.2%氟康唑组(38眼)在点眼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1%和0.2%氟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各组患者均行KOH湿片检查和真菌培养,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病原菌检测排在前3位的致病菌种分别是镰刀菌41.2%(42/102)、曲霉菌21.6%(22/102)和链格孢菌17.6%(18/102),各组患者致病菌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3,P〉0.05)。点眼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4.8%(13/29),明显低于0.1%氟康唑组的74.3%(26/35)和0.2%氟康唑组的81.6%(3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9.854,均P〈0.05);0.1%氟康唑组与0.2%氟康唑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6,P〉0.05)。点眼治疗组、0.1%氟康唑组和0.2%氟康唑组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36.28±10.39)、(29.14±7.86)和(21.34±8.57)d,各组平均治愈时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36,P=0.006)。0.1%氟康唑组和0.2%氟康唑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9、4.695,均P〈0.01),但点眼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4,P〉0.05)。0.1%氟康唑组的平均注射次数为(5.71±2.97)次,显著高于0.2%氟康唑组的(5.13±1.8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1,P〈0.05)。0.2%氟康唑组有4例注射后出现了较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给予双氯酚酸钠滴眼液点眼2 d后,3例症状消失,1例症状持续1周不缓解,且角膜感染渐加重,最终经结膜瓣遮盖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随访1~3个月未见不良反应及复发。 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为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对轻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建议首选0.1%氟康唑作为角膜基质内注射用药,中型、重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及对0.1%氟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疗效不佳者可考虑0.2%氟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基质内注射 氟康唑 浓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焦晓菊 周佳 +1 位作者 徐烁 吉秋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而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本综述主要从胶原合成降解、炎症和基因三方面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对指导医疗专业人员有效防治药物性牙龈...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而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本综述主要从胶原合成降解、炎症和基因三方面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对指导医疗专业人员有效防治药物性牙龈增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 胶原 硝苯地平 苯妥英钠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涌水型煤泥岩顶板巷道破坏机制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云佩 贾靖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针对华亿五一煤业淋涌水型煤泥岩顶板巷道变形破坏问题,以该煤矿11101工作面运输巷为例,采用现场观测与室内试验方法,对巷道破坏特征及机制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11101工作面运输巷煤泥岩顶板下沉变形显著,最大下沉量达700mm,锚杆索和... 针对华亿五一煤业淋涌水型煤泥岩顶板巷道变形破坏问题,以该煤矿11101工作面运输巷为例,采用现场观测与室内试验方法,对巷道破坏特征及机制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11101工作面运输巷煤泥岩顶板下沉变形显著,最大下沉量达700mm,锚杆索和工字钢支架损坏现象严重;顶板泥岩含有大量高岭石和蒙脱石成分,遇水易发生泥化、软化和膨胀变形;巷道破坏失稳是围岩强度低、泥岩遇水易泥化、未采取防水措施、支护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了顶板全锚索支护+防水型锚固剂+泄水孔排水的淋涌水型煤泥岩顶板巷道破坏控制措施,并应用于11101工作面回风巷。实践表明,回风巷掘出约30d后,巷道变形趋于平稳,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112mm,巷道断面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岩顶板巷道 淋涌水型巷道 运输巷 回风巷 围岩控制 巷道破坏失稳 顶板下沉 全锚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留巷协同控制技术及底鼓治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云佩 贾靖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89,共4页
以山西左则沟煤矿超高水材料巷旁充填留巷为背景,结合原位留巷的巷道围岩运移特征,提出了'斜拉锚索-U钢-充填体'协同控制技术,斜拉锚索悬吊深部岩层、U钢切顶、留巷充填体隔绝采空区,三者共同保持留巷稳定。现场应用初期的矿压... 以山西左则沟煤矿超高水材料巷旁充填留巷为背景,结合原位留巷的巷道围岩运移特征,提出了'斜拉锚索-U钢-充填体'协同控制技术,斜拉锚索悬吊深部岩层、U钢切顶、留巷充填体隔绝采空区,三者共同保持留巷稳定。现场应用初期的矿压观测表明,留巷呈现明显的滞后变形特征,且顶板稳定,巷道变形以底鼓为主,是留巷围岩控制的重点。结合观测结果分析了原因,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采取密集支柱切顶、架前支护、补打底锚杆等措施,巷道变形明显减少,不需返修或只需简单卧底即可满足二次回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留巷 协同控制 底鼓治理 斜拉锚索 超高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矿山平台建设与实现 被引量:49
20
作者 阙建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4,共5页
针对现阶段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存在矿井基础参数采集内容少、集成数据综合利用价值低、数据应用分析比较单一等问题,探讨了智能矿山平台的内涵,提出了智能矿山平台设计架构,详细介绍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该平台利用感知技术及高可靠性... 针对现阶段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存在矿井基础参数采集内容少、集成数据综合利用价值低、数据应用分析比较单一等问题,探讨了智能矿山平台的内涵,提出了智能矿山平台设计架构,详细介绍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该平台利用感知技术及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技术,可实现对作业现场环境、人员、设备的全方位感知及物联控制,对矿山整体生产过程实现智能监控;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统一的数据运维层,可实现矿山主数据、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地理地测数据、运营管理数据等的统一管理、利用,提高数据利用率;利用大数据及深度学习技术将采集、录入及抽取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处理,实现数据的综合利用,提升矿山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智能矿山 物联体系 安全生产运营平台 大数据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