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梧桐庄矿热泵系统可用热源分析及利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京胜 张党育 +2 位作者 岳丰田 刘存玉 高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通过现场调研及理论计算,分析了梧桐庄矿工业广场可利用的热源及特点,并对可用热源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梧桐庄矿可用热源主要有矿井排水、奥灰水、矿井排风、洗浴排水、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其中矿井排风可利用热量最大、最稳定... 通过现场调研及理论计算,分析了梧桐庄矿工业广场可利用的热源及特点,并对可用热源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梧桐庄矿可用热源主要有矿井排水、奥灰水、矿井排风、洗浴排水、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其中矿井排风可利用热量最大、最稳定;其次为奥灰水、矿井排水,但两者供热量均不稳定;洗浴排水和空气压缩机冷却水供热量较稳定,但热量较小。根据该矿热负荷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多种热源联合为热泵系统提供低品位热量的方案,以满足了工业广场供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 热泵系统 低品位热能 热能利用 矿井排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2号主井分段平行作业施工技术
2
作者 刘存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10,44,共3页
梧桐庄矿2号主井施工是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底联合试运转。其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若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难以按期完工,梧桐庄矿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论证,采用分段平行作业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速度,... 梧桐庄矿2号主井施工是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底联合试运转。其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若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难以按期完工,梧桐庄矿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论证,采用分段平行作业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速度,使2号主井提前2个月完成了施工和安装工程,且上下段实现高难度精准贯通,贯通点位平面误差仅80 mm,具有推广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井 分段作业 精准贯通 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巷道顶板管理实践
3
作者 韩进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5-48,共4页
由于锚杆支护巷道具有围岩活动隐蔽性强、掘进速度快、巷道线路远、服务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其顶板管理是开掘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梧桐庄矿针对巷道掘进的具体支护形式,通过对容易造成顶板事故的常见形式及主要工序的有效控制,实施并总结... 由于锚杆支护巷道具有围岩活动隐蔽性强、掘进速度快、巷道线路远、服务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其顶板管理是开掘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梧桐庄矿针对巷道掘进的具体支护形式,通过对容易造成顶板事故的常见形式及主要工序的有效控制,实施并总结了杜绝开掘顶板事故的几种有效方法。对加强开掘顶板管理,杜绝顶板事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管理 锚杆 支护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矿井充填工作面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反馈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兆会 陈明振 +8 位作者 李强 王伟 李增强 徐德生 郑晓晨 孙少龙 吴传平 郭心洋 安君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4-1818,共15页
高应力是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变频率走高的主要原因,充填开采则是控制岩层运动,缓解采动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围岩破坏和冲击风险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空区充填体对超前采动应力的控制能力,以山东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 高应力是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变频率走高的主要原因,充填开采则是控制岩层运动,缓解采动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围岩破坏和冲击风险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空区充填体对超前采动应力的控制能力,以山东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手段探究充填开采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规律,揭示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反馈机制,指导冲击地压矿井充实率确定。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初期充填体充实率低于80%,坚硬顶板下沉量大,超前采动影响范围大于30 m,应力集中系数达到1.5,断层影响区采动应力影响范围和集中系数分别增至60 m和1.65,片帮冒顶等围岩失稳现象增多;实测了采空区充填体承载应力全程动态演化特征,承载应力分布曲线划分为“快速降低—短暂稳定—快速升高—缓慢降低—二次稳定”5个阶段,低充实率条件下采空区上、中、下3个区域承载应力稳定值分别为1.9、5.2、2.8 MPa;将采空区充填体划分为非充分压实区和充分压实区,构建了充填体支撑作用下坚硬顶板连续沉降模型,得到了坚硬顶板“ʅ”型沉降曲线,非充分压实区范围随充实率近似呈线性减小;试验得到充填体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随凝固时间的演化曲线,结合顶板沉降曲线和推进速度得到工作面前后采动应力全区域分布曲线;建立了超前采动应力集中程度与充填体承载能力的负指数函数关系,揭示了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负向反馈机制,实现充填开采降载防冲效果的定量评价;提出了充填体充实率“三位一体”协同提升措施,将1123工作面充实率升高至90%,增强了充填体承载能力,超前采动应力集中系数降至1.3,厚顶煤膨胀变形量减少至50 mm,坚硬顶板破断致冲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充填开采 坚硬顶板 采动应力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破坏区残采底板巷道布置与支护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小康 王连国 朱俊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山西西河煤矿为背景,运用岩土工程力学分析计算软件FLAC3D,对小窑破坏区围岩的应力场及上覆岩层的冒落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底板巷道开掘的最优位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巷道的支护方案及特殊条件下的支护措施,为煤层破坏... 以山西西河煤矿为背景,运用岩土工程力学分析计算软件FLAC3D,对小窑破坏区围岩的应力场及上覆岩层的冒落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底板巷道开掘的最优位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巷道的支护方案及特殊条件下的支护措施,为煤层破坏区残采巷道的布置及支护提供了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采 底板巷道 巷道布置 巷道支护 小窑破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