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动勘探开发区块精细构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国强 吴欣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7期52-56,共5页
对于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细节的落实是影响开发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少量探井和开发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信息来建立准确的构造模型,对于油藏描述和下一步井位部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T2-1区块为研究实例,系统地论述... 对于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细节的落实是影响开发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少量探井和开发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信息来建立准确的构造模型,对于油藏描述和下一步井位部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T2-1区块为研究实例,系统地论述了滚动勘探开发区块构造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用的速度分析方法、准确的层位标定和变速成图技术,使我们对研究区块油层顶面的构造格局有了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型 滚动勘探开发 断块油藏 三维地震
全文增补中
冀东地区中生界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本文主要时冀东地区中生界进行研究。探讨了中生代地层的划分方案、对比关系和时代归属等,进而建立了地层层序,同时对其油气的形成和聚集条件以及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油气勘探意见。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冀东地区 油气勘探 中生代 油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高精度重力勘探的地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辉 李明 +2 位作者 王宜昌 王小牧 王家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分别用斜顶三棱柱体及方柱体模型分近、中、远区对某山区1:5万高精度重力勘探成果进行地形改正。用常规方法对地改后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处理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视深度滤波法,其实现过程为:首先利用解析法对观测数据向上延... 分别用斜顶三棱柱体及方柱体模型分近、中、远区对某山区1:5万高精度重力勘探成果进行地形改正。用常规方法对地改后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处理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视深度滤波法,其实现过程为:首先利用解析法对观测数据向上延拓,然后利用差分法向下延拓,重复进行上、下延拓一定的次数,再用差分法向下延拓一次,达到滤波的目的。用此法对某山区资料进行处理,并与地震及钻井资料对比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精度 复杂地形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水平井油气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淑芹 李家库 +1 位作者 张淑霞 李苏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冀东油田G104-5区块馆陶组油藏具有胶结疏松,粘土矿物含量较低,渗透率、孔隙度较高,孔喉直径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分析了该区块水平井储层存在的潜在损害因素和保护油层的技术难点。针对该储层特性,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3种钻井液体系,... 冀东油田G104-5区块馆陶组油藏具有胶结疏松,粘土矿物含量较低,渗透率、孔隙度较高,孔喉直径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分析了该区块水平井储层存在的潜在损害因素和保护油层的技术难点。针对该储层特性,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3种钻井液体系,并对加入复配暂堵剂的钻井液进行了油层保护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Cl-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体系,应用“理想充填”理论确定的暂堵剂级配,可有效地减少钻井液对G104-5区块馆陶组油层的损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G104-5P1井油层保护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馆陶组疏松油层的损害大大减少,油井产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地层 水平井 防止地层损害 储集层特征 冀东油田 G104—5P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异常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宜昌 李明 +1 位作者 杨辉 郑彬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0-745,共6页
利用波数域回返延拓方法对L区航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能够从强背景场中分离出微磁异常带。L区发现三个有规律分布的微磁异常带。其中,北部异常带可能由二叠系火山岩引起,南部异常带可能和沉积岩中磁性层有关,中都异常带与已知油气田... 利用波数域回返延拓方法对L区航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能够从强背景场中分离出微磁异常带。L区发现三个有规律分布的微磁异常带。其中,北部异常带可能由二叠系火山岩引起,南部异常带可能和沉积岩中磁性层有关,中都异常带与已知油气田相吻合。据现有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中部微磁异常带还从已知油田继续向东延伸,预测此延伸部位可能是寻找油气最有利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微磁异常 磁法勘探 航空磁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科技攻关 开展精细勘探 实现复杂断块油田高效益——南堡凹陷复杂断块油田勘探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海民 王晓文 范文科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南堡凹陷陆地是冀东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作的主要地区,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进入“九五”以来,面对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北堡、老爷庙地区,通过强化科技攻关、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益。本文根据冀东油田近年来的... 南堡凹陷陆地是冀东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作的主要地区,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进入“九五”以来,面对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北堡、老爷庙地区,通过强化科技攻关、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益。本文根据冀东油田近年来的勘探实践,就开展复杂断块油田勘探问题提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科技攻关 精细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F—1钻井液在冀东油田L24井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留敢 陈永浩 邢伟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4年第6期52-55,共4页
MSF—1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胶粒,用它作为结构剂形成的钻井液即为MSF—1钻井液。冀东油田使用MSF—1钻井液在柳赞构造成功地打完L24井。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独特的流变性,井壁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钻井施工顺利,... MSF—1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胶粒,用它作为结构剂形成的钻井液即为MSF—1钻井液。冀东油田使用MSF—1钻井液在柳赞构造成功地打完L24井。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独特的流变性,井壁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钻井施工顺利,钻井液费用低,维护方便,处理简单,建井周期短,是一种较理想的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流变性 混合 金属 氢氧化物 钻井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涧河地区煤层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泽成 郑红菊 范文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2,共5页
开平—涧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以 9# 和 1 2 # 煤层分布最稳定 ,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 ,平均达 70 %以上。煤热演化成熟度 Ro值在 0 .85%~ 1 .2 6%之间 ,煤阶分布具有从北往南、向斜轴部向两翼降低的特点。煤层割理倾向稳定 ,不受构造... 开平—涧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以 9# 和 1 2 # 煤层分布最稳定 ,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 ,平均达 70 %以上。煤热演化成熟度 Ro值在 0 .85%~ 1 .2 6%之间 ,煤阶分布具有从北往南、向斜轴部向两翼降低的特点。煤层割理倾向稳定 ,不受构造线影响 ,大多未被充填。等温吸附实验表明 ,煤的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分别为 30 .0 5m3 /t,3.1 3MPa。煤微孔结构根据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特征可分为 3类。煤层上覆地层有效厚度具有由北向南减薄特点 ,北部向斜两翼断层带附近水体交替活跃 ,矿化度低 ,南部水体不活跃 ,矿化度高。煤层瓦斯分化带下限为 60 0 m。煤层含气量 6~ 1 2m3 /t,估算煤层埋深在 60 0~ 1 50 0 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 70 5× 1 0 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等温吸附线 资源量 生然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流动改进剂在冀东油田的研制与应用
9
作者 金明权 王长军 +1 位作者 张强 倪银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研究开发出了适用于冀东油田地区的JDK系列原油流动改进剂。JDK系列原油流动改进剂是根据冀东油田油品性质,由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和针对性较强的破乳剂复配而成。该药剂加入系统后,可改善原油的性质,提高原油流动能...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研究开发出了适用于冀东油田地区的JDK系列原油流动改进剂。JDK系列原油流动改进剂是根据冀东油田油品性质,由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和针对性较强的破乳剂复配而成。该药剂加入系统后,可改善原油的性质,提高原油流动能力,降低系统掺水温度,从而减少集输系统的热力损耗。同时该产品在脱水设备中还具备辅助的破乳作用,例如在柳赞地区实现了流动改进剂对破乳剂的成功替换,其它地区破乳剂用量也大幅度减少,相应的脱水指标却有所提高,达到了一剂多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改进剂 油流 原油 冀东油田 破乳剂 油品性质 集输系统 复配 表面活性剂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被引量:56
10
作者 焦养泉 周海民 +3 位作者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5,共6页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5种扇三角洲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及其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与之有成因联系的水下分流河口坝、洪水型重力流砂体等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含油性勘探成果亦证实各主力油层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间湾区,小部分位于扇三角洲平原区。受埋藏深度和成岩场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主力油层段的物性与岩性相关性各异。因此,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挖掘剩余油层及进行远景区预测是有效的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体系 油气聚集 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李珍 焦养泉 +1 位作者 刘春华 郑红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共3页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2个大型的三角洲间湾相带。重矿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扇三角洲前缘,与主力油层段含油范围恰好吻合。根据对其陆源重矿物的分布统计和聚类及因子分析,控制拾场缓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高西南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也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西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柳赞陡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有2个,主要物源在东南部,母岩类型为中浅变质岩类,次要物源在东北部,母岩类型为中深变质岩类。图4表1参4(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测井曲线 岩心分析 重矿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北部东营末期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魏忠文 熊保贤 +1 位作者 葛云龙 李永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依据翔实的勘探开发资料 ,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计算了南堡凹陷新生代东营末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进而计算出流体势的分布特征 ;探讨了应力作用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分析了地应力与孔隙压力和流体势的关系 ;指出了油气运移的... 依据翔实的勘探开发资料 ,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计算了南堡凹陷新生代东营末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进而计算出流体势的分布特征 ;探讨了应力作用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分析了地应力与孔隙压力和流体势的关系 ;指出了油气运移的优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油气运移 流体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尚堡油田沙三段二、三亚段沉积体系与沉积相 被引量:19
13
作者 游秀玲 金彦君 常学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20,共6页
高尚堡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二、三亚段为湖岸沉积体系,属扇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由三个亚相组成,而构成其主体的则是扇三角前缘亚相,尤以近岸水下分流河道最为发育,为含油气性最好的砂体,远端席状砂次之。沉积相带与含油气性有较好的... 高尚堡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二、三亚段为湖岸沉积体系,属扇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由三个亚相组成,而构成其主体的则是扇三角前缘亚相,尤以近岸水下分流河道最为发育,为含油气性最好的砂体,远端席状砂次之。沉积相带与含油气性有较好的相关性,据此对区内断块进行评价预测,指出30个有利含油相带,28个较有利含油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沉积体系 沉积相 含油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主动裂谷多幕拉张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43
14
作者 丛良滋 周海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南堡凹陷为渤海湾盆地北侧的一个小型含油气凹陷,其构造演化在渤海湾的诸多断陷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凹陷不仅具有明显的主动裂谷演化特征,而且是一个中、新生代叠合发育,经多幕裂陷演化,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小型含油气凹陷。印支... 南堡凹陷为渤海湾盆地北侧的一个小型含油气凹陷,其构造演化在渤海湾的诸多断陷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凹陷不仅具有明显的主动裂谷演化特征,而且是一个中、新生代叠合发育,经多幕裂陷演化,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小型含油气凹陷。印支期,本区处于裂谷前的基底隆起剥蚀阶段。燕山—喜山期,凹陷经历了四幕裂谷作用演化和一幕构造再活化作用的改造。其四幕裂谷作用包括燕山早期裂谷一幕发育期、燕山晚期裂谷二幕发育期、早第三纪始新世—渐新世中期裂谷三幕发育期及早第三纪渐新世中晚期—晚第三纪中新世早期裂谷四幕发育期。晚第三纪中新世中期以来,该区构造性质发生明显转变,即由中新世早期的构造衰弱期转化为新的构造活化期,主要表现在:断裂作用加剧、拉张作用增强、沉积速率加快。上述各幕构造过程对南堡凹陷的油气生成及富集规律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裂谷 多幕拉张 裂谷成油 油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烃源岩的显微组分与生油门限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海民 郑红菊 +1 位作者 张春梅 尹文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南堡凹陷东营组及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富氢显微组分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荧光光谱峰波长λmax值增加,红绿光相对强度比值增大,荧光强度I546降低,且均在埋深3400m左右出现阶段性变化。因此,可以确定南堡凹陷烃源岩的生油... 南堡凹陷东营组及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富氢显微组分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荧光光谱峰波长λmax值增加,红绿光相对强度比值增大,荧光强度I546降低,且均在埋深3400m左右出现阶段性变化。因此,可以确定南堡凹陷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深度在3400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烃源岩 荧光光谱 生烃门限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尚堡油田沙三段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冉启佑 常学军 刘翠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7,共7页
高尚堡油田沙三段二、三亚段为一套粗碎屑扇三角洲沉积,沉积物主要来自NE方向,具有近物源、短距离、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特点。在8类岩石相中,以正韵律砂砾岩相、正韵律厚层含砾砂岩相和块状层理砂岩相为最有利的储集岩类,6种... 高尚堡油田沙三段二、三亚段为一套粗碎屑扇三角洲沉积,沉积物主要来自NE方向,具有近物源、短距离、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特点。在8类岩石相中,以正韵律砂砾岩相、正韵律厚层含砾砂岩相和块状层理砂岩相为最有利的储集岩类,6种岩石相组合形式中,发育于分流河道亚相中的类型1和类型2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岩石相 沉积物源 储层 沉积学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层微粒运移特征及对油井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会平 陈现华 +1 位作者 李良川 刘晓娟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6期31-34,共4页
微粒运移伤害是疏松产层一种比较普遍又相当严重的地层伤害。本文着重讨论了水动力作用下孔隙微粒运移条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驱动流体对运移产生的影响。最后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比分析了冀东油田馆陶组产层微粒运移伤害后... 微粒运移伤害是疏松产层一种比较普遍又相当严重的地层伤害。本文着重讨论了水动力作用下孔隙微粒运移条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驱动流体对运移产生的影响。最后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比分析了冀东油田馆陶组产层微粒运移伤害后油井的几种典型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堵塞 地层损害 运移 油田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内聚合丙烯酰胺凝胶堵水封窜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孝芬 蔡志军 张继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9-91,共3页
用亚硫酸盐作为前置预处理液,加快丙烯酰胺-甲叉基双丙烯酰胺地层内聚合堵水,这是一种新技术。加入亚硫酸盐,可使丙烯酰胺-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体系反应时间加快,对堵剂溶液和凝胶强度基本没有影响。利用该技术堵水封窜,可大大节约堵... 用亚硫酸盐作为前置预处理液,加快丙烯酰胺-甲叉基双丙烯酰胺地层内聚合堵水,这是一种新技术。加入亚硫酸盐,可使丙烯酰胺-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体系反应时间加快,对堵剂溶液和凝胶强度基本没有影响。利用该技术堵水封窜,可大大节约堵剂用量,并提高封堵成功率。该堵水技术的堵剂现场配制、地层内聚合,堵剂用量少,施工工艺简单。现场堵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堵水技术简单易操作,堵水成功率高,对封堵管外窜槽尤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共聚物 凝胶 堵水 窜槽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酸化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陶德伦 汤井会 张继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在认识油层物性基础上,根据室内实验及矿场实践,针对不同的油层伤害类型,研究了一套采用不同工艺配方的系列酸化解堵技术,并对解堵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砂岩酸化 油层伤害 油层解堵 解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沾化凹陷罗151井区隐伏辉绿岩的产状及岩相带划分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隆伟 席庆福 刘魁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3-419,共7页
山东沾化坳陷罗 15 1井区辉绿岩是侵位于沙河街组三段及一段的近地表整合侵入体 ,研究认为该辉绿岩由三个不同期侵入的岩体所构成 ,岩体的形成时间大致为东营组及馆陶组沉积时期 ,岩体间有厚薄不一的夹层存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携带的... 山东沾化坳陷罗 15 1井区辉绿岩是侵位于沙河街组三段及一段的近地表整合侵入体 ,研究认为该辉绿岩由三个不同期侵入的岩体所构成 ,岩体的形成时间大致为东营组及馆陶组沉积时期 ,岩体间有厚薄不一的夹层存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携带的热使围岩发生了烘烤变质 ,形成了碳质板岩带、角岩带等两个岩相带 ;岩体中由于冷凝速度的差异 ,也可以划分出边缘带及中心带等岩相带。岩相带对岩体及其围岩中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隐伏辉绿岩 产状 侵入期次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