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一淳 穆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2期32-34,共3页
为建设好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的要求,本文作者从建设目标出发,探讨了实验室的归属及其内部管理体制。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体制 兽医学(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学(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德凤 董虹 +5 位作者 王建舫 李佳 张涛 姜代勋 李焕荣 穆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125,共3页
中(兽)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宝库之一。2020年6月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 中(兽)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宝库之一。2020年6月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12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北京农学院,是国内较早从事中兽医药学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农学院 兽医学 疫病防治 重点实验室建设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科学技术委员会 古典医籍 中医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3
作者 张朝晖 孙志刚 +4 位作者 穆祥 冯波 梁宏伟 刘晓晔 张倩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0-3448,共9页
【目的】探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SHL)通过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H9N2亚型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的作用机制,为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含SH... 【目的】探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SHL)通过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H9N2亚型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的作用机制,为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含SHL培养基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的药物毒性,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探究SHL对H9N2亚型AIV在rPMVECs上复制动力学的影响。对影响大鼠外周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各项指标(淋巴细胞浓度、FBS浓度和培养时间)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rPMVECs与淋巴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rPMVECs接种上室,分为6组:活病毒组、灭活病毒组、活病毒加中药组、灭活病毒加中药组、内皮组及空白组,接种淋巴细胞。H9N2亚型AIV与跨内皮淋巴细胞孵育后接种MDCK细胞,通过MDCK细胞死亡数和上清液中的活病毒量评估SHL的抗病毒效果。【结果】浓度≤100μg/mL的SHL与rPMVECs共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rPMVECs完整的情况下,当SHL浓度为100μg/mL时,其与被H9N2亚型AIV感染的rPMVECs共作用24 h时对H9N2亚型AIV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灭活病毒组的MDCK死亡细胞数和活病毒量显著低于活病毒组(P<0.05);活病毒加中药组的MDCK死亡细胞数和活病毒量显著低于内皮组和活病毒组(P<0.05)。【结论】SHL在保护宿主抗H9N2亚型AIV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激活内皮细胞募集淋巴细胞从而发挥免疫作用,进而降低病毒载量,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复制及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殷桂彬 郭昊彤 +5 位作者 赵文豪 宋健 羊雨恬 李佳 刘晓晔 陈武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10-5519,共10页
【目的】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严重危害猫的健康和生命,当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病。本研究旨在探究FIPV感染宿主细胞后... 【目的】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严重危害猫的健康和生命,当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病。本研究旨在探究FIPV感染宿主细胞后,甘露消毒丹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以期揭示相关中药治疗作用机制,为FIP的治疗积累资料。【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FIP患猫肠道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表达情况;在体外将FIPV毒株B5接种于猫肾细胞(CRFK),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影响;利用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对CRFK细胞生长无毒副作用的甘露消毒丹浓度,并在该药物浓度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病毒载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病毒复制过程中甘露消毒丹对LC3蛋白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MEK、ERK、mTOR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FIP患猫肠道组织中,FIPV可显著降低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P<0.05);在CRFK细胞中,FIPV感染诱导细胞发生脱落、融合;与病毒组相比,80μg/mL甘露消毒丹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内病毒载量,升高LC3-Ⅱ/LC3-Ⅰ比值,下调MEK蛋白表达,上调EPK和mTOR蛋白表达(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通过调控MAPK通路,提高细胞自噬水平进而清除FIPV,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逆转了FIPV感染导致的宿主免疫力降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 自噬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乙素联合抗菌药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婧 孙志刚 +5 位作者 李欣洋 吕若一 蔡子雯 张文静 侯晓林 刘晓晔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86-3397,共12页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源黄酮化合物补骨脂乙素(isobavachalcone,IBC)及其与临床常用6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抗菌作用,观察补骨脂乙素是否对临床常用抗菌药...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源黄酮化合物补骨脂乙素(isobavachalcone,IBC)及其与临床常用6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抗菌作用,观察补骨脂乙素是否对临床常用抗菌药有抗菌增效作用,为补骨脂乙素作为潜在抗菌药物或抗菌增效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种抗菌药(多黏菌素B、恩诺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MRSA T144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进一步使用棋盘法联合药敏试验测定联合用药效果,利用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ndex,FICI)判定药物协同效果,筛选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抗菌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为受试菌株,探究补骨脂乙素与筛选出的抗菌药联合使用时是否对临床常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抗菌增效作用。利用SYTO9-PI染色法探究补骨脂乙素对受试菌株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并根据PI荧光强度变化判断抗菌药在细菌内部的含量。【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黏菌素B、土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对MRSA T144均有抑制作用,MIC为8~64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补骨脂乙素分别与土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时,对MRSA T144呈相加作用(FICI为0.5625~1);补骨脂乙素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对MRSA T144呈无关作用(FICI=2);补骨脂乙素和多黏菌素B联合使用时,对MRSA T144呈协同作用(FICI=0.5)。进一步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补骨脂乙素和多黏菌素B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呈现协同作用(FICI为0.258~0.375),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呈现相加作用(FICI为0.531~0.563)。细胞膜通透性检测结果表明,与多黏菌素B和补骨脂乙素单独作用于受试菌株相比,二者联合用药时,均可显著提高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的MRSA T144、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比例(P<0.05)。多黏菌素B在细菌中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多黏菌素B相比,多黏菌素B和补骨脂乙素联用时大肠杆菌和MRSA T144内部的多黏菌素B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骨脂乙素联合多黏菌素B对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具有一定的抗菌增效作用,补骨脂乙素可改变受试菌细胞膜通透性,从而降低多黏菌素B的用药剂量。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今后拓宽多黏菌素B在畜牧业中的使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乙素 抗菌药 抗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解析比格犬肝切除围手术期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6
作者 王睿嘉 郭世娇 +4 位作者 刘泽政 石靖雯 赵熠然 张华 王建舫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02-5314,共13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比格犬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清代谢组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代谢变化的机制。试验选取8只健康年龄、体重相近的比格犬建立肝叶切除模型,在术前、术后7 d和术后14 d采集血清样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 本试验旨在分析比格犬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清代谢组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代谢变化的机制。试验选取8只健康年龄、体重相近的比格犬建立肝叶切除模型,在术前、术后7 d和术后14 d采集血清样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检测围手术期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术后7 d与术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组间差异较大,说明术后7 d和术前血清中的代谢物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14 d与术前血清样品之间有重叠,表明具有相似的化合物,说明术后14 d逐渐恢复术前状态。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图及模型验证表明,所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不存在过拟合现象。根据OPLS-DA模型第一主成分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t检验P值(P-value)<0.05筛选出差异代谢物。与术前相比,术后7 d共有35个差异代谢物,有13个代谢物下调,22个代谢物上调,其中L-苯丙氨酸参与了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三个代谢过程,3a,7a-二羟基-5b-胆固醇参与了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术后14 d共有42个差异代谢物,有19个代谢物下调,23个代谢物上调,其中1-甲基烟酰胺和烟酰胺参与了烟酸和烟酰胺的代谢。与术后7 d相比,术后14 d发生变化的代谢物较少。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7 d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术后14 d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可引起血清中多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对肝损伤的代谢机制具有关键影响,烟酸和烟酰胺的代谢途径在肝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代谢组 苯丙氨酸合成 初级胆汁酸合成 烟酰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水提取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IPEC-J2细胞中复制的影响
7
作者 王煜轩 杨植 +5 位作者 刘昊阳 王兴海 杨富琳 芦烘德 何至远 董虹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的繁殖适应性,并评估虎杖水提取物对其体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评估不同胰酶浓度、不同时间对IPEC-J2细胞活性以及PEDV N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影响;再...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的繁殖适应性,并评估虎杖水提取物对其体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评估不同胰酶浓度、不同时间对IPEC-J2细胞活性以及PEDV N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影响;再通过TCID50、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病毒滴度、PEDV N基因转录水平及N蛋白的表达量;使用CCK-8法检测虎杖水提取物对IPEC-J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虎杖水提取物对PEDV N基因和N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探究虎杖水提取物对PEDV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胰酶浓度为2μg/mL时,胰酶对细胞无影响,此时PEDV展示出最佳的繁殖适应性,且36 h后达到最高毒力值;虎杖水提取物浓度低于100μg/mL时在12 h,24 h无细胞毒性。虎杖水提取物在All-treatment Co-treatment、Post-treatment 3种加药方式下显著抑制N基因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显著抑制PEDV N基因mRNA和N蛋白的表达;虎杖水提取物主要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复制增殖阶段对PEDV N基因有显著抑制效果,在其他阶段无明显抑制作用。综上,2μg/mL胰酶浓度对PEDV繁殖适应性最佳,并且虎杖水提取物在体外有显著的抑制PEDV效果,主要作用于PEDV生命周期的复制增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水提取物 PEDV IPEC-J2 细胞适应性 体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8
作者 吕彦卓 周御 +3 位作者 芦烘德 王煜轩 董虹 何至远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77-4988,共12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猪胃肠道传染病。该疾病具有病程急、各日龄猪均易感、致死率高等特点,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EDV可感...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猪胃肠道传染病。该疾病具有病程急、各日龄猪均易感、致死率高等特点,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EDV可感染并破坏小肠上皮细胞,致使小肠内的酶活性降低,引起小肠内水和电解质积蓄及代谢紊乱,特别是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积累,增加了肠道渗透压,导致体液滞留肠管,最终引发腹泻和脱水。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PED的主要手段,但现有的商品化疫苗在免疫效果和广谱性上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抵御PEDV的感染,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草药因其天然来源、生物活性多样性、高安全性、低毒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性,为PE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研究证实,某些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具有抑制PEDV的潜力,国内外学者在中药抗PEDV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笔者对PEDV的致病机制、中医辨证方法、治疗PED的中药复方,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在PE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PED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中药复方 中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和中药方剂防治动物细菌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司晓慧 任晓敏 +6 位作者 刘静 宋连宇 胡欣 贺尚文 董虹 胡格 刘晓晔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细菌性肺炎是由于细菌病邪感染肺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肺炎多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取相应的抗菌药进行对因治疗。为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我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减量化使用... 细菌性肺炎是由于细菌病邪感染肺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肺炎多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取相应的抗菌药进行对因治疗。为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我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减量化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相关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细菌病 兽药残留 动物源细菌 对因治疗 抗菌药 细菌性肺炎 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奶牛乳痈的辨证论治及蒲公英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昊阳 徐媛媛 +5 位作者 李思 周萌 贺尚文 高欣召 刘晓晔 董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高发疾病之一,在国内奶牛养殖场流行广泛,对我国奶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乳房炎中医称为乳痈,我国传统中医学古籍中对乳痈发病的记载颇多,对乳痈的发病及治疗具备了系统性的认识,并在乳痈临床治疗中总结出疏肝解郁...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高发疾病之一,在国内奶牛养殖场流行广泛,对我国奶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乳房炎中医称为乳痈,我国传统中医学古籍中对乳痈发病的记载颇多,对乳痈的发病及治疗具备了系统性的认识,并在乳痈临床治疗中总结出疏肝解郁和清热解毒的主要治则。蒲公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其根、茎、叶和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蒲公英及其配伍处方在奶牛乳痈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抗菌、消炎、提高免疫等作用。论文基于中医辩证论治的思想对奶牛乳痈病因及病症进行系统整理,并对中药蒲公英防治乳痈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中医药防治奶牛乳痈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痈 辨证论治 蒲公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微 郑兰艳 +2 位作者 张涛 刘钟杰 胡宇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薏苡仁是禾本科(Gramineae)薏苡属(CoixL.)草本植物成熟后的干燥种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脂肪酸、酯类、黄酮、三萜、生物碱等多种活性物质。中兽医认为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排浊利肾、清热排脓、解毒散结的... 薏苡仁是禾本科(Gramineae)薏苡属(CoixL.)草本植物成熟后的干燥种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脂肪酸、酯类、黄酮、三萜、生物碱等多种活性物质。中兽医认为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排浊利肾、清热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薏苡仁具有抗肿瘤,抗炎,调节血糖、血脂和肠道菌群等功效。此外,作为常用的饲料添加剂,薏苡仁还可增加育肥动物体重,提升经济动物生产性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产性能 饲料添加剂 中兽医 现代药理学 动物体重 健脾利湿 兽医临床 薏苡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猪场断奶仔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泓岑 刘世洲 +8 位作者 王乐 常可欣 卢天航 雒星辰 邓杨 李子萱 刘博文 张永红 崔德凤 《猪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66-69,共4页
病毒、细菌和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syndrome,PRDC),其病毒类病原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病毒、细菌和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syndrome,PRDC),其病毒类病原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PCV2)、猪巨大细胞病毒等;细菌类病原包括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m)和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呼吸道疾病 环境应激 病毒类 断奶仔猪 PCV2 细菌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鸽毛滴虫病的流行规律及中西医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冰冰 尉啸涵 +3 位作者 李复煌 李秋明 刘晓晔 董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鸽子是中国四大家禽产品之一,家鸽、肉鸽和观赏鸽等鸽养殖行业在中国各地区繁育广泛,然而由鸽源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导致鸽子消瘦、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的寄生性单细胞原虫病的鸽毛滴虫病,阻碍兽医临床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经... 鸽子是中国四大家禽产品之一,家鸽、肉鸽和观赏鸽等鸽养殖行业在中国各地区繁育广泛,然而由鸽源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导致鸽子消瘦、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的寄生性单细胞原虫病的鸽毛滴虫病,阻碍兽医临床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中国鸽毛滴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毛滴虫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中西医防治毛滴虫病的策略,为防治临床鸽毛滴虫病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滴虫 流行规律 中西医防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动物细菌性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志刚 刘静 +7 位作者 王奕凯 任晓敏 司晓慧 吕若一 张倩 董虹 孙英健 刘晓晔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动物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困扰我国兽医临床和畜禽健康养殖的一大难题,细菌性疾病的传播能力及耐药性变异能力使临床用药举步维艰,而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残留问题,不仅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也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动物细菌性疫病的快... 动物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困扰我国兽医临床和畜禽健康养殖的一大难题,细菌性疾病的传播能力及耐药性变异能力使临床用药举步维艰,而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残留问题,不仅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也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动物细菌性疫病的快速诊断是阻断细菌传播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基础。微生物检测方法是动物细菌性疫病快速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仍是现阶段的主流方法。然而,随着细菌不断变异,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传统方法不足以应对细菌变异多样、抗菌药物匮乏的当下。不断革新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也随科技发展产生了许多满足临床需求的新兴技术,不仅可以快速诊断动物细菌性疾病,区分活死细菌数量,也能直观的反应细菌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本文从传统的检测手段到基于核酸、蛋白质、细菌光谱特性等更加快速、精确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也拓展并提出了宿主导向用药方案的临床微生物检测需求,对于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综述为临床诊断动物细菌性疫病提供了方法,为兽医临床精准用药提供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技术 药物残留 动物细菌性疫病 临床诊断 精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苗伊 吴世海 +9 位作者 杨富琳 余宸昀 孙志刚 刘馨媛 徐媛媛 梁冰冰 李复煌 孙鸿 刘晓晔 董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5-796,共12页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鸽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鸽的死亡,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临床上防控鸽毛滴虫病的药物多为化药,药物使用周期较短,毒副作用大。为更好地开发临床天然抗寄生虫用药,本文研究了中药...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鸽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鸽的死亡,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临床上防控鸽毛滴虫病的药物多为化药,药物使用周期较短,毒副作用大。为更好地开发临床天然抗寄生虫用药,本文研究了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为养鸽业鸽毛滴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用药策略。通过对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纯化,获得稳定用于后续试验的虫株,在体外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鸽毛滴虫的相对生长抑制率和最低有效浓度;为进一步观察药效,作者将不同剂量浓度的龙胆草水提物加入基础日粮中,在体内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患病肉鸽体重、存活率、鸽毛滴虫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此来评价中药龙胆草体内外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作用12 h杀灭全部虫体的最低有效浓度(MEC)为50 mg·mL^(-1),具有较强的体外抗鸽毛滴虫活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对体重降低的病鸽有恢复体重的作用并能够提高患鸽生存率;龙胆草水提物杀虫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P<0.05),与甲硝唑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龙胆草500 mg·只^(-1)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甲硝唑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3种炎症因子含量高于对照组,与甲硝唑组相似。龙胆草水提物对治疗鸽毛滴虫病具有显著的临床药效,其药效作用达到了化药甲硝唑的疗效,且无显著的毒副作用,因此,龙胆草可以用作抗鸽毛滴虫病潜在的天然药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龙胆草 鸽毛滴虫 甲硝唑 临床药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兽药研究进展及新药研发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子雯 孙志刚 +2 位作者 司晓慧 吕若一 刘晓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72-4889,共18页
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对畜禽养殖业和宠物医疗构成重大挑战,病原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影响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目前,针对这些疾病的新兽药开发面临瓶颈。本文重点归纳总结我国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疾病兽药的研究进... 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对畜禽养殖业和宠物医疗构成重大挑战,病原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影响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目前,针对这些疾病的新兽药开发面临瓶颈。本文重点归纳总结我国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疾病兽药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兽药种类、研发时间、用药规律,以及兽药剂型等特点进行了全面总结,以期归纳我国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兽药研发进展。同时本文针对动物呼吸系统兽药中化药和中药类别、剂型、临床应用等特点,分析出我国新兽药的未来研发趋势需要侧重于现有药物的高效应用,重点研究药物剂型优化和多靶点药物的开发,本文旨在为有效防控动物病原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提供用药方案,为兽医临床新兽药未来研发的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动物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植 王煜轩 +4 位作者 龚诗淼 吴世海 刘晓晔 何至远 董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畜禽的死亡率,进而有效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中的多糖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来调控畜禽免疫功能。本文总结了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扶正类中药多糖对提升畜禽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多糖配伍抗生素和疫苗等保护畜禽健康的联合用药思路,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科学高效的防控畜禽疫病提供了防控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类中药多糖 多糖组成 免疫功能 畜禽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苦参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俊豪 袁希玉 +4 位作者 白悦然 李焕荣 桑梦琪 王建舫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旨在建立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流动相为0.01 mol/L乙酸铵(0.045%浓氨水)和乙腈,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25 nm。检测12批... 【目的】旨在建立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流动相为0.01 mol/L乙酸铵(0.045%浓氨水)和乙腈,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25 nm。检测12批苦参样品,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苦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苦参样品的相似度在0.940~0.998之间,共标定出23个共有峰,并通过标准品确认了其中5个,分别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聚类分析将12批苦参样品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后23个共有峰缩减为4个主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苦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核表达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梦涵 李桂萍 +2 位作者 霍彩云 孙英健 孙惠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0,共5页
原核表达技术是基因表达中开发最早、使用最广泛的蛋白表达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廉,遗传背景清晰,培养周期短,可大量收获等特点,而在动物传染病疫苗的生产中广泛应用。论文主要总结了利用原核表达技术生产动物传染病疫苗时目的基因的选择... 原核表达技术是基因表达中开发最早、使用最广泛的蛋白表达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廉,遗传背景清晰,培养周期短,可大量收获等特点,而在动物传染病疫苗的生产中广泛应用。论文主要总结了利用原核表达技术生产动物传染病疫苗时目的基因的选择,宿主菌的选择、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的检测方法,并对原核表达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疫苗生产中的安全性与制备成本的优势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利用原核表达技术研发和生产疫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技术 目的基因 宿主菌 疫苗安全性检测 疫苗免疫效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猪常见病毒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芦烘德 刘昊阳 +5 位作者 龚诗淼 杨植 王煜轩 王禄皓 何至远 董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00-4911,共12页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类典型的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为基础的快速诊断技术,以不同材料作为示踪标记物,具有快速、特异、价格低廉的特点,对猪常见病毒病的现场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免疫层析技术原理,根据不同的信号表现方式...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类典型的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为基础的快速诊断技术,以不同材料作为示踪标记物,具有快速、特异、价格低廉的特点,对猪常见病毒病的现场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免疫层析技术原理,根据不同的信号表现方式将当前常见的免疫层析技术进行了归类,详细介绍了比色型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型免疫层析技术的代表性标志物,综述了免疫层析技术在猪常见病毒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将不同标记物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优点与挑战进行比较,以期为猪病毒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技术 猪病毒病 快速检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