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模式发展战略 被引量:17
1
作者 贾伟 臧建军 +1 位作者 张强 李德发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介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模式发展概况,分析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问题,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总结发现,多年来国内外在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模式、农田适宜载畜量参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种养... 本文介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模式发展概况,分析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问题,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总结发现,多年来国内外在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模式、农田适宜载畜量参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种养结合养分不平衡、各种处理过程养分损失大、农田合理施用粪肥原则缺失等问题。下一步的研究应该以"还田利用,环境友好"为目标,引入种养结合粪便养分管理理念,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处理—还田;开展包括优化还田安全利用技术、种养循环过程温室气体减排、农田对养殖废弃物合理消纳量定量、减少氮磷养分损失避免面源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政策上引导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养殖场 粪便 废水 种养结合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泽丽 刘之广 +3 位作者 张民 陈琪 邹朋 杨茂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968,共10页
【目的】控释尿素可调控氮素缓慢释放使其与作物养分吸收速率基本同步,黄腐酸可调控土壤与肥料养分转化,两者均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然而控释尿素配伍黄腐酸对小麦的协同增效研究鲜有报道。本文研究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对小麦产量和土... 【目的】控释尿素可调控氮素缓慢释放使其与作物养分吸收速率基本同步,黄腐酸可调控土壤与肥料养分转化,两者均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然而控释尿素配伍黄腐酸对小麦的协同增效研究鲜有报道。本文研究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其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材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棕壤。试验设不施氮(CK)、尿素全量(U)、尿素减量1/3(U2/3)、尿素全量及减量配施黄腐酸(U+FA、U2/3+FA)、控释尿素全量及减量(CRU、CRU2/3)、控释尿素全量和减量配施黄腐酸(CRU+FA、CRU2/3+FA)共9个处理。所有处理P_2O_5和K_2O施入量均为150kg/hm^2和75 kg/hm^2,尿素全量处理为N 225 kg/hm^2,黄腐酸处理黄腐酸用量为45 kg/hm^2。控释尿素处理均为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处理于拔节期追施尿素,基追比为1∶1。于小麦苗期、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取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同时测定株高和叶片SPAD值,收获期调查了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1)控释尿素CRU、CRU2/3较等氮尿素U、U2/3处理产量平均显著增加7.3%,净收益显著提高24.9%;CRU2/3与处理U产量差异不显著;CRU+FA较CRU显著增产6.4%,净收益显著增加12.6%;与U2/3处理相比,U2/3+FA显著增产10.6%;U+FA较U处理显著减产12.8%。2)等氮条件下,CRU、CRU2/3处理与U、U2/3处理小麦株高、叶片SPAD值差异不显著,CRU+FA、CRU2/3+FA与CRU、CRU2/3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3)拔节期,CRU、CRU2/3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比等氮U、U2/3处理平均显著高出54.7%,CRU2/3处理与U处理差异不显著;配施黄腐酸处理U+FA、U2/3+FA、CRU+FA、CRU2/3+FA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最后降低的趋势,拔节期CRU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U处理无显著差异,CRU2/3、U2/3+FA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CRU处理显著提高了18.6%和20.6%;拔节期U+FA、U2/3+FA较等氮U、U2/3处理土壤p H平均显著降低了0.11个单位,其他时期U+FA和CRU+FA处理与等量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可协同增效,满足小麦各生育期氮素需求,一次性基施显著提高小麦中后期土壤养分供应强度,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黄腐酸 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包膜和喷涂诱抗剂提高滨海盐化潮土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洪猛 杨贵婷 +4 位作者 刘之广 张民 王庆彬 王怀利 杨子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89-219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包膜磷肥配施植物诱抗剂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代谢产物对盐化潮土玉米产量及磷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滨海盐化潮土磷肥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夏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包膜磷肥配施植物诱抗剂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代谢产物对盐化潮土玉米产量及磷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滨海盐化潮土磷肥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夏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以滨海盐化潮土为供试土壤进行了盆栽试验。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设置正常施磷(1.80 g/pot)和减施20%磷(1.44 g/pot)2个水平;4个供试磷肥包括普通磷酸二铵(DM)、普通磷酸二铵配施诱抗剂(PE+DM)、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C-DM)、包膜磷酸二铵配施诱抗剂(PE+C-DM),共9个处理。在玉米播种后58天收集根际土壤,测定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采集最大功能叶片,测定相关的淀粉酶、光合酶活性。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有效磷含量;测定玉米植株的生物量、产量和磷含量。【结果】等量磷条件下,与DM处理相比,C-DM可显著增产5.89%~10.10%,提高磷肥利用率6.8~8.1个百分点;PE+DM可显著增产7.46%~9.31%,磷肥利用率提高4.8~6.2个百分点,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17.65%~27.90%;PE+C-DM显著增产7.78%~16.30%,磷肥利用率提高8.8~14.0个百分点。减磷20%时,包膜和喷涂诱抗剂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与C-DM和PE+DM处理相比,PE+C-DM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21.8%、11.7%,提高丙酮酸磷酸双激酶活性33.3%、14.3%,提高AGPase活性75.5%、47.6%,提高播种后58和103天土壤有效磷含量33.7%、19.4%和15.0%、26.1%,产量与常规磷量下(1.80 g/pot)的DM处理差异不显著,实现减肥稳产。【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包膜磷酸二铵配施诱抗剂可提高玉米关键生育期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强土壤磷素供应强度,提高叶片光合酶、淀粉酶活性,进而提高磷肥利用率,在减磷20%条件下,依然保持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磷酸二铵 植物诱抗剂 光合酶活性 玉米产量 盐化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增强水稻抗低温胁迫的最佳施用水平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晓琪 姚媛媛 +4 位作者 陈宝成 张民 刘之广 马金昭 王庆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33-2141,共9页
【目的】施用生物刺激素是可持续农业中缓解作物低温胁迫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本课题组从野生沙棘内生菌提取的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增强水稻抗低温胁迫的最佳施用浓度和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室内培养,于野... 【目的】施用生物刺激素是可持续农业中缓解作物低温胁迫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本课题组从野生沙棘内生菌提取的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增强水稻抗低温胁迫的最佳施用浓度和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室内培养,于野生沙棘体内分离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菌株,菌株再经发酵和提纯获得供试生物刺激素PVE(Paecilomyces variotiiextracts)。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了萌发和液培试验,试验设0、0.05、0.10、0.20、0.50和1.00μg/L 6个PVE施用水平,研究了低温(15℃)胁迫下不同浓度PVE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光合特性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1)施用PVE的各处理提前打破了种子休眠,种子发芽率在第5天和第6天较CK分别提高66.7%~106.7%和28.2%~47.8%。2)PVE在0.05~0.50μg/L浓度范围较CK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7.9%~20.4%,提高了根系重量12.5%~28.1%。3)PVE在0.10μg/L浓度条件下,较CK显著提高水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48.0%、36.6%、36.2%和35.2%。4)PVE在0.05~0.50μg/L浓度范围较CK显著提高水稻叶片光合速率5.1%~34.4%,并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5)PVE在0.10μg/L浓度条件下较CK显著提高叶片SOD、CAT和POD活性46.9%、9.6%和18.4%,提高根系SOD、CAT和POD活性28.0%、12.7%和16.4%,并显著降低叶片和根系中MDA含量22.0%和29.8%。6)PVE在0.05~0.5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缓解低温胁迫的能力,以0.10μg/L为最佳施用浓度。当超过0.10μg/L,PVE对低温胁迫的缓解能力随着施用浓度的提升反而减弱。【结论】PVE在0.10μg/L的浓度下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增加根系吸收养分的面积,显著缓解低温对水稻幼苗的胁迫。建议PVE的施用水平为0.1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 水稻 低温胁迫 发芽率 根系形态 光合能力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酸铜基叶面肥对芹菜产量、品质和防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金昭 张民 +4 位作者 刘之广 周彬 邹朋 漆奕辉 何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52-2161,共10页
【目的】铜基叶面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氨基酸能够为植物提供氮源,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能力。研究氨基酸与铜基叶面肥配合施用的效果,为制备叶面肥和改进叶面肥的施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和2016年以... 【目的】铜基叶面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氨基酸能够为植物提供氮源,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能力。研究氨基酸与铜基叶面肥配合施用的效果,为制备叶面肥和改进叶面肥的施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和2016年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两季盆栽试验。设叶面喷施清水(CK)、喷施铜基叶面肥浓度为1.0 g/L(CF1)和2.0 g/L(CF2)、喷施含氨基酸铜基叶面肥浓度为1.0 g/L(Cu-AA1)和2.0 g/L(Cu-AA2),共5个处理,随机排列。于定植后15、45、75和105天进行喷施,喷施量依次为15、30、50和50 mL。于定植后30、60、90和120天,测定芹菜叶片感病数,计算病情指数,用叶绿素仪测定叶片SPAD值。收获后测定了芹菜的产量、光合速率和营养品质。【结果】喷施叶面肥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芹菜产量,在2015年Cu-AA1较CF1处理显著增产10.9%,Cu-AA2较CF2处理显著增产13.8%,CF1和CF2处理差异显著,Cu-AA1和Cu-AA2之间差异不显著。定植120天时喷施叶面肥处理的芹菜SPAD值和光合速率较CK处理显著提高,但各叶面肥处理间的SPAD差异不显著;Cu-AA1较CF1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了17.3%,同一叶面肥不同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CF1、Cu-AA1和Cu-AA2处理的芹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各叶面肥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显著;Cu-AA2的可溶性蛋白较CF2显著增加,CF1与CF2之间以及Cu-AA1与Cu-AA2之间差异不显著;Cu-AA2处理的硝酸盐含量较CF2显著降低了9.9%,CF1与CF2之间以及Cu-AA1与Cu-AA2之间差异显著。定植90和120天时各叶面肥处理的芹菜病情指数较CK处理显著降低,CF1、Cu-AA1处理较CF2、Cu-AA2处理显著降低,相同用量的不同叶面肥间差异不显著。收获时,叶面肥处理的芹菜叶中的铜含量较CK显著增加,CF2较CF1显著增加了60.5%,Cu-AA2较Cu-AA1显著增加了26.4%;Cu-AA1与CF1差异不显著,Cu-AA2较CF2处理显著降低了14.0%。【结论】与普通铜基叶面肥相比,配伍氨基酸后可进一步提高芹菜生长后期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进一步增加芹菜产量,提高其营养品质,降低硝酸盐含量,但对芹菜的病情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在芹菜上,含氨基酸铜基叶面肥喷施浓度以1.0 g/L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芹菜 病情指数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肽螯合铁缓解樱桃萝卜苗期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春花 张林琳 +4 位作者 张民 刘之广 郑磊 孙玲丽 孙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
【目的】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易受高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爆发导致损伤,进而影响生长。小肽螯合铁是一种外源生物刺激素,可显著提高作物抗逆性。本文探讨了不同小肽螯合铁处理浓度对樱桃萝卜中与高温胁迫相... 【目的】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易受高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爆发导致损伤,进而影响生长。小肽螯合铁是一种外源生物刺激素,可显著提高作物抗逆性。本文探讨了不同小肽螯合铁处理浓度对樱桃萝卜中与高温胁迫相关的生理活性成分的影响,为利用小肽螯合铁减少高温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萝卜为试材进行浸种和灌根试验。试验设常温25℃不加生物刺激素的清水处理(CK0);胁迫温度为30℃下不加生物刺激素的清水处理(CK),浓度为66.7 mg/L的芸苔素内酯处理(BHG)以及21.0、32.0、48.0 mg/L浓度的小肽螯合铁处理(T-Fe-1、T-Fe-2、T-Fe-3),共6个处理。在樱桃萝卜生长28天后,采集植株样,称重,并测定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及光合系统酶活性。【结果】高温胁迫下,与清水处理比较,小肽螯合铁浓度为21.0 mg/L时显著提高了樱桃萝卜的生长素(IAA)水平144.2%,显著提高整株生物量26.0%、根系长度35.8%;显著提高脯氨酸(Pro)含量229.9%;显著提高抗氧化系统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21.7%、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11.7%,然而对超氧阴离子(■)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影响不显著。高温胁迫条件下,与促生效果较好的66.7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比较,21.0 mg/L小肽螯合铁可显著提高IAA含量141%,提高Pro含量11.4%,并分别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PX和GR活性262.5%、44.7%和19.4%,从而显著降低■活性18.6%。高温胁迫条件下,32.0 mg/L小肽螯合铁较清水处理可显著提高Pro含量184%,分别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R活性366%和19.8%,并分别降低过氧化氢(H2O2)、■活性和MDA含量41.5%、24.2%和76.5%,但其整株生物量显著降低36.5%;而48.0 mg/L小肽螯合铁处理较清水处理可显著提高IAA、Pro含量26.1%和132.6%,SOD和GR活性分别显著提高633.4%和19.4%,显著降低H2O2、■活性29.9%和26.2%,整株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促生效果不明显。【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用21.0 mg/L小肽螯合铁可显著提高樱桃萝卜内源激素和脯氨酸水平、抗氧化系统活性,从而显著缓解高温胁迫损伤,提高生物产量。超过该剂量施用小肽螯合铁有抑制作物生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萝卜 高温胁迫 小肽螯合铁 抗逆机理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提取物缓解高温对樱桃萝卜胁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伟涛 贾春花 +4 位作者 张林琳 王小华 孙玲丽 刘之广 张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3,共6页
选取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并以浓度为66.7 mg·L^(-1)的芸苔素内酯为阳性对照(BH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100.0、200.0 mg·L^(-1))的海藻提取物处理(... 选取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并以浓度为66.7 mg·L^(-1)的芸苔素内酯为阳性对照(BH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100.0、200.0 mg·L^(-1))的海藻提取物处理(SWE-1、SWE-2),探究了在高温胁迫(30℃)条件下海藻提取物对樱桃萝卜产量、果实品质、内源激素水平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WE-1、SWE-2均可有效缓解高温对樱桃萝卜生长造成的胁迫效应,以SWE-2处理效果最好。与CK处理相比,SWE-2处理的果实鲜重显著提高180.0%,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35.2%;其叶片的SPAD值显著提高16.8%,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57.7%,生长素含量显著提高145.4%,而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42.0%,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59.2%,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升15.7%,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上升9.4%。与BHG处理相比,SWE-2处理的果实鲜重显著提高43.5%;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49.6%,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68.4%;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17.1%,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23.7%,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29.9%,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503.1%,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41.7%。这表明海藻提取物能有效提高樱桃萝卜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并且效果优于芸苔素内酯。施用海藻提取物在显著提高樱桃萝卜对高温胁迫抵抗力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其产量和品质。海藻提取物获取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本研究为海藻提取物在果蔬安全生产上的科学施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海藻提取物 樱桃萝卜 果实品质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文胜 秦旭 +3 位作者 胡兆平 陈剑秋 李明丽 杨力 《农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3-66,共4页
为探讨葡萄园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适宜用量,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分析了土壤调理剂对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产量,每公顷用量1500 kg时产量最好,比对照提高了3... 为探讨葡萄园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适宜用量,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分析了土壤调理剂对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产量,每公顷用量1500 kg时产量最好,比对照提高了39.97%;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园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交换性镁和有效锰的含量;综合效果,每公顷施用1125~1500 kg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葡萄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化磷尾矿制取聚合态钙镁磷肥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建国 于南树 +2 位作者 刘永秀 宋涛 胡兆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减少磷尾矿对环境的损害,采用高温分子间脱水聚合的方法,对利用磷尾矿合成聚合态钙镁磷肥做了研究。将磷酸和磷尾矿按照物质的量比[n(P2O5)∶n(CaO+MgO)]为1∶(1.2~1.8)进行混合反应,将反应的料浆在250~600℃下煅烧1~5 h得到干基的产... 为减少磷尾矿对环境的损害,采用高温分子间脱水聚合的方法,对利用磷尾矿合成聚合态钙镁磷肥做了研究。将磷酸和磷尾矿按照物质的量比[n(P2O5)∶n(CaO+MgO)]为1∶(1.2~1.8)进行混合反应,将反应的料浆在250~600℃下煅烧1~5 h得到干基的产品。产品检测结果表明,聚合态钙镁磷肥的聚合度为1~4,P2O5的聚合率在80%以上,总P2O5质量分数为50%~60%,CaO质量分数为17%左右,MgO质量分数为12%左右,产品结构为多孔隙的球状结构。该产品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灵活调整原料配比,以得到不同性质的产品。该研究已经在中试装置中进行试生产,正式生产车间目前正在中国贵州建设,目标产能为20万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磷肥 磷尾矿 聚合态 废弃物 新型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在丘陵砂壤地甜樱桃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文胜 崔秀峰 +2 位作者 秦旭 胡兆平 陈剑秋 《落叶果树》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经2013~2015年3年试验表明,在丘陵砂壤土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甜樱桃产量,改善品质。以每666.7m^2用量75kg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1350.8kg,比对照每666.7m^2用硫基复合肥160kg处理的高48.67%;提高了甜樱桃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经2013~2015年3年试验表明,在丘陵砂壤土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甜樱桃产量,改善品质。以每666.7m^2用量75kg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1350.8kg,比对照每666.7m^2用硫基复合肥160kg处理的高48.67%;提高了甜樱桃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提高了园地土壤的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性铁、有效锰和有效性铜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用量 土壤理化性状 甜樱桃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