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棉田根系与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利华 陈玲 +4 位作者 贡万辉 张玉萍 水涌 刘红 张冬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为了解滴灌棉田根系与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选择壤土和砂壤土两种质地土壤,定期调查滴灌棉田不同生育时期的棉花根系与土壤氮磷钾养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次滴灌水前棉花根系体系构建完成,棉花根系水平分布均匀,... 为了解滴灌棉田根系与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选择壤土和砂壤土两种质地土壤,定期调查滴灌棉田不同生育时期的棉花根系与土壤氮磷钾养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次滴灌水前棉花根系体系构建完成,棉花根系水平分布均匀,在3-20 cm土层垂直分布较多,疏松土壤中可深入到40 cm土层;根系分布与基肥分布吻合,基肥能被有效利用。各生育期棉田养分垂直方向分布总体规律是0-30 cm土层中有效氮磷钾养分分布一致且较高;30-40 cm土层中养分略低,是过渡层;40 cm以下土层中养分较低。0-30 cm土层与40-60 cm土层养分间差异显著。棉田在垂直滴灌带的水平方向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滴肥后0-30 cm土层氮磷钾养分增加明显,及时提供了棉花生长的养分,维持了土层中养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棉田 棉花根系分布 土壤有效氮磷钾 养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铃期持续高温对不同部位成铃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曙霞 赵晓雁 谷洪波 《中国棉花》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探讨花铃期高温对棉花成铃的影响,设置了6个品种试验,调查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花铃期高温天气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棉花下部棉铃,尤其是中部优质棉铃的成铃率下降,对纤维品质影响大,高温期开花5-6果枝成铃的... 为了探讨花铃期高温对棉花成铃的影响,设置了6个品种试验,调查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花铃期高温天气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棉花下部棉铃,尤其是中部优质棉铃的成铃率下降,对纤维品质影响大,高温期开花5-6果枝成铃的纤维长度变短,中下部1-6果枝铃的纤维断裂比强度明显低于上部7-9果枝。7月中下旬应增施磷钾肥,提高滴灌频率,缩短滴灌时间,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天气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花铃期 持续高温 纤维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寄主植物苹果蠹蛾成虫动态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贤超 吕昭智 +4 位作者 李涛 李子 罗树凯 张祥林 罗朝辉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4期337-342,共6页
[背景]苹果蠹蛾是世界性重大检疫害虫,新疆是我国最早发现该虫的地区。监测苹果蠹蛾的种群动态能提高控制效率并阻止其在非疫区蔓延。[方法]利用性诱剂于2008~2009年期间监测苹果蠹蛾成虫在苹果园、梨园、李子园、桃园等生境下种群动态... [背景]苹果蠹蛾是世界性重大检疫害虫,新疆是我国最早发现该虫的地区。监测苹果蠹蛾的种群动态能提高控制效率并阻止其在非疫区蔓延。[方法]利用性诱剂于2008~2009年期间监测苹果蠹蛾成虫在苹果园、梨园、李子园、桃园等生境下种群动态。[结果]苹果蠹蛾在北疆有2个明显高峰期,越冬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南疆有3个明显高峰期,分别为6月底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底至9月中旬。南疆和北疆的种群数量差异不是很大,单个性诱剂高峰期的种群数量小于10头,平均0.5~2.0头;同一区域苹果蠹蛾在不同作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集中在苹果园和桃园。[结论与意义]新疆北疆苹果蠹蛾成虫一年一般发生2代,南疆3代。苹果蠹蛾以苹果园为主要发生区域,同一区域的苹果蠹蛾在相邻果园的苹果、葡萄、梨树上的种群动态具有密切相关性。苹果蠹蛾的种群动态为准确判定防治关键期提供依据,其在不同作物之间的相关性,为区域重点监测对象的判定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种群动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35个海岛棉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良荣 赵晓雁 +3 位作者 阿依提拉.艾散 努尔妮萨.阿布杜克热木 阿依努尔.白克尔 海热古丽.罗合曼 《中国棉花》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SPAD仪分别测定35个海岛棉品种盛花期功能叶叶绿素各成分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表示为C_a、C_b、C_(xc))、总叶绿素含量(C_T)和SPAD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35个海岛棉品种开...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SPAD仪分别测定35个海岛棉品种盛花期功能叶叶绿素各成分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表示为C_a、C_b、C_(xc))、总叶绿素含量(C_T)和SPAD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35个海岛棉品种开花盛期叶片SPAD值间与叶绿素含量各指标间有极显著差异,新海3号的C_a、C_b、C_T最高,新海18号的为最低;新海8号SPAD值最高,新海41号SPAD值最低;新海31号的C_(x.c)含量最高,新海18号最低。(2)海岛棉功能叶片的SPAD值与C_a、C_b和C_T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C_a、C_b与C_T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90及0.972,C_(xc)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3)依据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各指标进行聚类,35个海岛棉品种分为5类,新海8号C_a、C_b、C_T及SPAD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叶绿素 SPAD值 分光光度计法 相关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芸苔素内酯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江锋 赵冰梅 +2 位作者 李红 罗树凯 刘蓉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3期54-55,共2页
为明确O.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天力)在新疆棉花上的抗逆增产效果,2013-014年。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在l500~3000倍液时,对黄萎痛的防效达30.0%~49.5%.增产幅度在1.74%... 为明确O.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天力)在新疆棉花上的抗逆增产效果,2013-014年。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在l500~3000倍液时,对黄萎痛的防效达30.0%~49.5%.增产幅度在1.74%~1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芸苔素 棉花 抗逆性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勇 武钢 +1 位作者 王兰 褚贵新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6期25-26,共2页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新疆植棉面积大,长年连作导致病菌累积,黄萎病已成为新疆棉区生产中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经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合对3个团场不同地块的田间调查,研究了深翻60 cm对黄萎病防治及对棉花...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新疆植棉面积大,长年连作导致病菌累积,黄萎病已成为新疆棉区生产中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经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合对3个团场不同地块的田间调查,研究了深翻60 cm对黄萎病防治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60 cm后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病情指数明显降低,且在重病田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58.5%。棉花黄萎病发病时间晚于常规翻耕25 cm(CK),发病过程呈现缓慢的由低到高的趋势,在9月6日达到发病高峰,且病情指数低于常规翻耕。连续2年的产量实测结果表明,深翻60 cm的技术措施能够提高棉花产量,增产范围在51~61 kg/667 m2,收益256.2~318.2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项技术对抑制干旱地区重病田黄萎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翻 棉田 黄萎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杂交F_(1)代性状变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7
作者 冯梅 刘超勤 +4 位作者 陈杰 刘文龙 杨志刚 田杰英 黄鑫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58-1865,共8页
【目的】研究小麦杂交F 1代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为筛选优良杂交子代提供参考。【方法】以邯5316为母本,6个不同小麦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及其母本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7个表型性状。【结果... 【目的】研究小麦杂交F 1代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为筛选优良杂交子代提供参考。【方法】以邯5316为母本,6个不同小麦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及其母本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7个表型性状。【结果】①小麦F 1代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4个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4.00%~17.71%;②小麦F 1代性状间的遗传传递力有差异,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的遗传传递力最高,均大于100%;③性状中亲优势率为-32.95%~99.13%,且不同组合性状杂种优势不同;④7个性状均存在相互影响,且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影响较大。【结论】筛选出18-4、18-5两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子代具有穗长、穗粒数多、穗粒较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交子代 遗传变异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控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林 邰红忠 +2 位作者 卢金宝 万素梅 胡守林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6-92,共7页
探索不同化控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影响。本试验对棉花产量及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株铃重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5个农艺性状对棉花产量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各处理的株高、铃数、叶片数... 探索不同化控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影响。本试验对棉花产量及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株铃重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5个农艺性状对棉花产量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各处理的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铃重与产量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以D3的5个性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均呈现极显著关系。各处理能使不同因子的结构和性状发生一定变化,产量因子的铃数、果枝数、铃重对产量有直接的贡献,生物性状因子对产量有间接效应的影响,而D3可使因子内性状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更为合理,有益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控方式 农艺性状 产量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深对棉花大小苗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皎 邰红忠 +4 位作者 练文明 卢金宝 胡守林 陈国栋 万素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5-223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深度下大小苗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棉花适宜播种深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种播种深度,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产量、品质的特征。【结果】播深为2 cm时,大苗产量为425.72 kg/667 m^2...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深度下大小苗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棉花适宜播种深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种播种深度,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产量、品质的特征。【结果】播深为2 cm时,大苗产量为425.72 kg/667 m^2,小苗产量为8.46 kg/667 m^2,整个小区产量最高,为482.16 kg/667m^2,且纤维品质较好;当播深超过2 cm时,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棉花的产量呈现降低的趋势。播深为4 cm时,大苗株数为1 777株/667 m^2,小苗株数为0株/667 m^2,大苗产量为120.03 kg/667 m^2,小苗无产量,整个小区产量最低,与CK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大苗棉花在上半部均长、马克隆值、成熟度、整齐度和反射率上差异显著,小苗棉花在上半部均长和成熟度上差异显著,而整个小区棉花只在整齐度存在差异,其余各品质特征差异不显著。【结论】播深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宜播种深度为2 cm,覆土1 cm,且播深不宜超过3cm,播深为2 cm时棉花综合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种深度 大小苗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发生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国英 焦瑞莲 +3 位作者 任毓忠 张莉 武刚 刘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4-1733,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发生原因,为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调查田间症状,研究花蓟马和棉蚜为害情况,比较其发生与以往烂铃病害的区别。采用尼龙纱网罩接虫法,观察花蓟马和棉蚜的危害症状;在新疆南北疆... 【目的】研究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发生原因,为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调查田间症状,研究花蓟马和棉蚜为害情况,比较其发生与以往烂铃病害的区别。采用尼龙纱网罩接虫法,观察花蓟马和棉蚜的危害症状;在新疆南北疆棉区分别采集僵铃与裂铃病样,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调查分析棉蚜危害和僵铃与裂铃发生的关系。【结果】棉铃表面产生锈褐色斑纹主要是花蓟马危害造成;单纯棉蚜为害并不直接产生僵铃和裂铃症状,但其所产生的伤口和分泌物会诱发一些弱寄生菌如枝孢属真菌(Cladosporium sp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等的感染,是造成黑色和黑褐色或橄榄绿色僵铃和裂铃的主要原因。【结论】花蓟马是造成新疆棉田铃面产生锈色斑纹主要原因;棉蚜的单纯为害虽不直接形成黑色僵铃和裂铃,但其为害及其所产生的伤口和分泌物可明显诱发一些弱寄生菌:如链格孢菌(Arternaria spp.)和枝孢菌(Cladosporium spp.)的侵染和繁殖,导致发生僵铃和裂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僵铃 裂铃 花蓟马 棉蚜 病原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小麦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志刚 田杰英 赛都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153-13155,共3页
[目的]科学合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以期为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1、2012年度新疆南疆区域试验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小麦新品种(系)(含对照)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依据品种(系)的加权关联度顺序所... [目的]科学合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以期为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1、2012年度新疆南疆区域试验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小麦新品种(系)(含对照)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依据品种(系)的加权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产量)是基本一致的。关联度靠前的小麦新品种(系)04/34-13、D09-26、99034-33、农大211进入了2013年度生产试验;关联度排名靠后的品种(系)已遭淘汰。[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适用于不同地区利用区试结果选择本地最佳的种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6号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力 何玉梅 +2 位作者 屈虎 何宗铃 王立军 《中国棉花》 2015年第4期38-38,共1页
新海46号(原品系代号S0717)是新疆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和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抗枯黄萎病、优质、丰产的长绒棉新品种。2003年以自育优质品系321为母本与自育抗病品系206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新海46号(原品系代号S0717)是新疆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和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抗枯黄萎病、优质、丰产的长绒棉新品种。2003年以自育优质品系321为母本与自育抗病品系206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10—201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预试、区试、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品系 优质品系 长绒棉 新品种 新疆兵团 新疆自治区 枯黄萎病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红粉病鉴定及气候条件对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瑞莲 任毓忠 +4 位作者 李志强 董海涛 武刚 张莉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7-1846,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 【目的】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红粉菌 鉴定 菌落生长 产孢量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水和土壤总盐含量的研究与运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利华 陈玲 张玉萍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电导法测定水和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利用电导率建立标准曲线的方法误差小于校正系数法。阿拉尔垦区主要地区电导法计算水中含盐量的标准曲线为:Y=0.736 7 L-0.047 9。不同单位电导法测定... 本文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电导法测定水和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利用电导率建立标准曲线的方法误差小于校正系数法。阿拉尔垦区主要地区电导法计算水中含盐量的标准曲线为:Y=0.736 7 L-0.047 9。不同单位电导法测定土壤中总盐的标准曲线不相同,即使同一单位也受取样地点、时期等影响较大,需根据不同区域建立标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盐含量 电导法 标准曲线 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刚 田杰英 赛都拉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对2012年新疆南疆冬小麦区试的1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收获穗数、穗长、有效小穗、株高、容... 本文对2012年新疆南疆冬小麦区试的1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收获穗数、穗长、有效小穗、株高、容重、生育期、千粒重。在进行高产育种选择时,要协调好各品种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收获穗数、穗粒数、粒重及生育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新冬45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志刚 张耀武 +3 位作者 宋浩胜 田杰英 徐海涛 孙洪波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7期43-44,共2页
新冬45号是新疆兵团第一师农科所、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冬45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新冬45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棉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测墒配水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利华 贡万辉 +1 位作者 陈玲 张玉萍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本文通过监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滴灌模式下不同土壤质地棉田滴灌前后水分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1膜4行2带模式下,棉花各阶段不同土层水分水平分布均匀。但当前滴灌多是壤土和砂壤土灌水量一样,第1次灌... 本文通过监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滴灌模式下不同土壤质地棉田滴灌前后水分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1膜4行2带模式下,棉花各阶段不同土层水分水平分布均匀。但当前滴灌多是壤土和砂壤土灌水量一样,第1次灌水时间一样,壤土水量偏大且滴灌时间偏早,砂壤土滴灌时间偏晚。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测墒配水的理念,建立了利用棉花需水规律和土壤含水量计算棉花生育期理论灌水量的方法和公式,利用灌水时间精量灌水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灌水量,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运移 滴灌水量 测墒配水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21号
18
作者 周曙霞 赵晓雁 +1 位作者 屈喜军 谷洪波 《中国棉花》 2014年第12期30-30,共1页
新彩棉21号(棕1540)是新疆兵团第一师农科所与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丰产彩色棉新品种。2002年以陆地棉9119变异株0-7为母本,以彩色棉167为父本杂交,连续2年南繁加代,定向选择,2005年建立株行,2006—200... 新彩棉21号(棕1540)是新疆兵团第一师农科所与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丰产彩色棉新品种。2002年以陆地棉9119变异株0-7为母本,以彩色棉167为父本杂交,连续2年南繁加代,定向选择,2005年建立株行,2006—2007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08年参加自治区彩色棉预试,2009—2010年参加自治区彩色棉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彩色棉生产试验和棉花抗病鉴定试验。2012年6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12年6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彩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兵团 联合选育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混肥中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19
作者 水涌 蔡利华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11期45-47,共3页
本文通过不同测定方法对复混肥进行总氮量含量的测定,试验证明采用本试验的消煮、定容、蒸馏的方法测得复混肥总氮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方法可靠。为土壤经济、合理、平衡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复混肥料 总氮 消化 定容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