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器工业安全评价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曾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34-135,共2页
介绍了目前兵器工业安全评价技术的现状主要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关键词 安全 安全评价 兵器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炸药粉尘与工业粉尘爆炸特性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荆术祥 陈仁康 +3 位作者 石天璐 叶亚明 孙彬峰 曹卫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5-330,共6页
为了系统地认识火炸药粉尘和工业粉尘爆炸特性的区别,选用TNT和RDX两种火炸药粉尘以及玉米淀粉和煤粉两种工业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最小点火能量测试装置和20L球粉尘爆炸装置对上述四种粉尘的点火能量、爆炸压力、爆炸指数、爆炸... 为了系统地认识火炸药粉尘和工业粉尘爆炸特性的区别,选用TNT和RDX两种火炸药粉尘以及玉米淀粉和煤粉两种工业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最小点火能量测试装置和20L球粉尘爆炸装置对上述四种粉尘的点火能量、爆炸压力、爆炸指数、爆炸下限浓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均随着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与玉米淀粉和煤粉这两种工业粉尘相比,TNT和RDX这两种火炸药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更小,对电火花刺激更敏感,更容易点火;TNT和RDX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均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而玉米淀粉和煤粉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TNT和RDX这两种炸药粉尘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更高,爆炸破坏程度也更大;这四种粉尘的爆炸下限浓度为RDX>玉米淀粉>煤粉>TNT,未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炸药粉尘 工业粉尘 点火能量 爆炸下限浓度 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春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40-141,共2页
本文根据军工安全管理的需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了军工行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模型,探讨了其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 GIS 信息技术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与军工安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幼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01-102,共2页
通过对军工领域安全技术现状分析,简述了光纤、职能材料、信息系统、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在军工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军工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性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春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42-145,共4页
列出了爆破器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典型燃爆事故案例,探讨了爆破器材运输的一般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以及爆破器材运输同载车及其抗爆容器的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对根据以上要求编制的《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取得的效果和... 列出了爆破器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典型燃爆事故案例,探讨了爆破器材运输的一般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以及爆破器材运输同载车及其抗爆容器的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对根据以上要求编制的《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对规范爆破器材运输车改装车市场,提高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标准,保障爆破器材运输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运输车 抗爆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照明技术在军工行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18-119,共2页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军工、军事、民爆行业存在火炸药粉尘场所尚无法安装的照明设备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运用光纤技术进行场所内光源引入的应用模型,并针对光纤照明的光学性能、安全性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粉尘 照明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安全技术
7
作者 王泽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115-117,共3页
简要阐述了安全技术的含义及防火防爆技术研究的内容,介绍了兵器五院及安全技术研究所多年来对科学试验研究、安全规范的编制修订以及监督检查规范执行情况的业务内容。
关键词 安全 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和甲苯硝化及磺化反应热危险性分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网桦 陈利平 +4 位作者 李春光 朱贤峰 刘颖 刘婷婷 彭金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4,共8页
首先介绍了化工工艺热安全性的内涵,并从反应过程热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学出发,介绍间隙、半间歇化学反应工艺热危险性分级研究的总体思路及方法。然后,围绕甲苯和苯的硝化、磺化反应,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RC1e)和加速度量热仪(ARC)测定其... 首先介绍了化工工艺热安全性的内涵,并从反应过程热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学出发,介绍间隙、半间歇化学反应工艺热危险性分级研究的总体思路及方法。然后,围绕甲苯和苯的硝化、磺化反应,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RC1e)和加速度量热仪(ARC)测定其反应过程的绝热温升(△Tad)、目标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TM)、分解反应最大速率到达时间(θD)等参数。运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方法1)和基于失控过程温度参数的热危险评估法(方法2)分别对其硝化和磺化反应过程的热危险性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给定工艺条件下甲苯和苯的一段硝化反应过程的热危险度等级较低;而磺化反应的热危险较高。尽管这两种方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间歇、半间歇合成工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工艺热危险性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工艺 半间歇工艺 失控反应 热危险性分级 硝化 磺化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酸中甲苯半间歇硝化过程的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利平 陈网桦 +3 位作者 李春光 刘颖 张幼平 彭金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甲苯在混酸中硝化的危险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甲苯、混酸及一硝基甲苯的热分解情况,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搅拌速度、温度及硝酸过用率3因素对目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分解温度最低,而当目的反应的3因素出现异常,... 为了解甲苯在混酸中硝化的危险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甲苯、混酸及一硝基甲苯的热分解情况,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搅拌速度、温度及硝酸过用率3因素对目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分解温度最低,而当目的反应的3因素出现异常,以及反应过程中发生冷却失效时,均可导致硝化反应体系不稳定,此时若不停止加料,并采取措施,易引起混酸的分解,进一步可引起一硝基甲苯的分解,导致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硝化 热危险性 放热速率 反应量热仪 差示扫描量热 反应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安全生产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讨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史天贵 李春光 +3 位作者 许晨昱 马涛 姚朋君 范强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8,共6页
面对高校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工作方针,作者阐述了高校安全生产的含义,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安全生产体系的总体思路和重... 面对高校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工作方针,作者阐述了高校安全生产的含义,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安全生产体系的总体思路和重要工作要点,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该体系运行过程中显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热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万伟 陈网桦 +2 位作者 卫水爱 沈紫晨 张彩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137,共7页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各种热应力条件下的危险参数,通过简化的压力容器试验测试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等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量热仪(ARC)对AIB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动力学与热稳定性分析软件AKTS计算动力学参数在...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各种热应力条件下的危险参数,通过简化的压力容器试验测试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等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量热仪(ARC)对AIB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动力学与热稳定性分析软件AKTS计算动力学参数在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根据ARC测试结果推算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结果表明: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为Ⅱ类,易呈现爆炸特性;其初始分解温度和TSADT很低,分别约为78℃和61℃,且分解放热过程和熔融吸热过程同时发生。因此,在AIBN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安全 偶氮二异丁腈(AIBN)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绝热量热仪(ARC) 热分解激烈性 动力学参数 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甲乙酮的热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映韬 吕家育 +3 位作者 陈网桦 陈利平 卫水爱 陈谷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为研究过氧化甲乙酮(MEKPO)在运输与储存中的热危险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质量分数为52%的MEKPO溶液(以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为溶剂)进行测试,得到其起始分解温度T0约为40℃,比放热量ΔH约为1.24 kJ/g。运用加速量... 为研究过氧化甲乙酮(MEKPO)在运输与储存中的热危险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质量分数为52%的MEKPO溶液(以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为溶剂)进行测试,得到其起始分解温度T0约为40℃,比放热量ΔH约为1.24 kJ/g。运用加速量热仪(ARC)对3种MEKPO溶液(40%,45%和52%)及MEKPO纯品(化学纯)在绝热条件下进行了热分解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借助Semenov热爆炸模型,计算得到上述样品在50 kg包件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分别为65.64,63.72,55.88和51.17℃。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稀释稳定剂是降低MEKPO热危险性的有效途径,且MEKPO混合物中其质量分数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危险 过氧化甲乙酮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绝热量热 Semenov模型自加速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下针状电极电晕放电静电消除效果实测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平 曾丹 +1 位作者 张同来 缪劲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为了研究高压静电消电效果和静电防护有效性,采用离子化测试方法,对影响大气压下针状电极电晕放电的电压、频率、消电距离、电极间隙、平衡电压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流高压电晕放电在频率[1.8kHz,2.0kHz]区间内具有... 为了研究高压静电消电效果和静电防护有效性,采用离子化测试方法,对影响大气压下针状电极电晕放电的电压、频率、消电距离、电极间隙、平衡电压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流高压电晕放电在频率[1.8kHz,2.0kHz]区间内具有最佳消电效果;直流和脉冲高压电晕消电具有明显逆带电现象,且消电效果随电压升高、消电距离减小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消除器 电晕放电 离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金属膨胀石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小晶 于仁光 胡晓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140-3142,3145,共4页
研究了在可膨胀石墨表面非电沉积金属,对镀金属膨胀石墨进行了FT-IR及热重分析,利用烟火药爆炸对其进行了膨化及分散试验,测试了其对8mm波的衰减率.结果表明:600.0℃时,其热失重为4.96%;烟火药爆炸放出的热量能使其膨化,即使烟火药中含... 研究了在可膨胀石墨表面非电沉积金属,对镀金属膨胀石墨进行了FT-IR及热重分析,利用烟火药爆炸对其进行了膨化及分散试验,测试了其对8mm波的衰减率.结果表明:600.0℃时,其热失重为4.96%;烟火药爆炸放出的热量能使其膨化,即使烟火药中含有黑索金、黑药,且配方为零氧平衡时,镀金属膨胀石墨也不会被高温所点燃,其耐热性及抗氧化性能均得以提高;小粒径样品及干扰剂中金属含量大的对8mm波的衰减率较大,最大衰减率可达5.6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非电沉积 烟火药 爆炸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技术的电力系统综合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包桂秋 王彦平 刘永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8-40,44,共4页
采用多处理器并行技术将复杂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 ,通过时间重叠、资源共享等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基于两相系统瞬时实功率和瞬时虚功率的电力系统综合补偿的指令电流。该并行处理系统大大缩短了产生补偿指令的时间 ,并行系统产生... 采用多处理器并行技术将复杂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 ,通过时间重叠、资源共享等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基于两相系统瞬时实功率和瞬时虚功率的电力系统综合补偿的指令电流。该并行处理系统大大缩短了产生补偿指令的时间 ,并行系统产生补偿指令的时间仅仅是单处理器系统的 1 /2。仿真和实验证明此法可以有效地补偿电路运行中谐波、无功、不对称问题。同时 ,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当实际情况或对系统的要求变化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技术 综合补偿 多处理器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环芳香族金属盐配合物对双基系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催化效果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文喆 赵凤起 +2 位作者 刘晓莲 徐抗震 杨燕京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9-327,共9页
为了阐明芳香族金属盐配合物作为燃烧催化剂时配体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分别从单环芳香族配体中基团的数量与位置两方面总结了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其配体的不同,总结了含羟基、氨基、硝基的芳香族金属盐的催化效果,并分析... 为了阐明芳香族金属盐配合物作为燃烧催化剂时配体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分别从单环芳香族配体中基团的数量与位置两方面总结了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其配体的不同,总结了含羟基、氨基、硝基的芳香族金属盐的催化效果,并分析了每种基团的数量及位置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芳香族配合物中苯环上羟基的数量越多,对双基系推进剂催化效果越好。对于含氨基的芳香族配体,苯环上各位置取代基团的活性大小顺序为:邻位>对位>间位。对于苯环上含硝基的配合物而言,在一定范围内苯环上取代基团的位置相对于取代基团的数量来说,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更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单环芳香族金属盐配合物作为燃烧催化剂的选择依据。附参考文献5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燃烧催化剂 芳香族金属盐 羟基 氨基 硝基 双基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雾法制备HMX/F2603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绵伟 张哲 +4 位作者 刘晓莲 肖磊 袁朔 陈炜 姜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8-613,619,共7页
为了降低工业级HMX的感度,提高其安全性能,采用静电喷雾法分别制备了亚微米HMX、HMX和F2603的共混样品、HMX与F2603的同轴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和粒度大小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包覆效果进行了分析... 为了降低工业级HMX的感度,提高其安全性能,采用静电喷雾法分别制备了亚微米HMX、HMX和F2603的共混样品、HMX与F2603的同轴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和粒度大小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包覆效果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晶型进行了判定;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能;并测试了原料HMX及制备样品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制备的HMX颗粒形貌良好,粒度为亚微米级别,表面光滑无棱角;包覆的样品粒径在2μm左右,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XRD和FT-IR的结果表明,样品的晶型都已转化为γ-HMX;样品的活化能较原料HMX下降,求得的热分解峰温和自发火温度表明样品的热安定性升高,且同轴样品的热安定性优于共混样品;与原料HMX相比,样品的撞击感度分别下降了7.8%、27.1%和37.0%,降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MX 静电喷雾 超细化 包覆 降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爆生产企业运行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耀辉 王艳平 +2 位作者 崔岗 安景文 隋广琳 《爆破器材》 CAS 2011年第4期22-25,31,共5页
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对比企业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的各种方法,探讨了适用于民爆生产企业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的优选方案,研究了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权重值设定、评价结果校验等相关内容,并结合部分民爆企业的运行实绩开展了实例评价检... 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对比企业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的各种方法,探讨了适用于民爆生产企业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的优选方案,研究了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权重值设定、评价结果校验等相关内容,并结合部分民爆企业的运行实绩开展了实例评价检验,初步建立了民爆企业综合评价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爆 综合评价 优选方案 权重 评价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药生产过程中静电锥体放电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卫水爱 白春华 李春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2-899,共8页
静电锥体放电是引发发射药燃烧爆炸事故的重要放电形式。为了研究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放电规律,基于静电场高斯定理,利用ANSYS有限元模型,对单基发射枪药的存储、转运料斗中的静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 静电锥体放电是引发发射药燃烧爆炸事故的重要放电形式。为了研究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放电规律,基于静电场高斯定理,利用ANSYS有限元模型,对单基发射枪药的存储、转运料斗中的静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基发射枪药料斗内静电场的分布规律,以及静电场随物料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基发射枪药料斗底部电场强度最大、侧壁次之、物料表面电场强度最小;最大电位出现在物料内部,而不是物料表面;物料厚度在0.05 m时,底部最大电场强度为6.92×106V/m,大于空气击穿电场强度,这表明在料斗刚罐充发射药时,就可能在料斗底部发生静电锥体放电;随着物料厚度的增加,料斗内的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当发射药厚度增加到0.29 m时,底部最大电场强度已增大至1.41×107V/m,侧壁和料面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料斗内锥体放电更加频繁,点燃发射药的危险性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静电 发射药 锥体放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炸药粉体静电带电监测方法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水爱 白春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9,共5页
为了安全、准确地监测火炸药粉体静电放电引发燃烧爆炸风险,针对静电场强监测、法拉第筒电荷量监测及感应电流积分电荷量监测等三种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采用代用材料方式,对不同方法获取静电场数据的准确性、静电带电监测的可... 为了安全、准确地监测火炸药粉体静电放电引发燃烧爆炸风险,针对静电场强监测、法拉第筒电荷量监测及感应电流积分电荷量监测等三种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采用代用材料方式,对不同方法获取静电场数据的准确性、静电带电监测的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评估了监测系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料仓中粉堆高度为200 mm时,粉堆表面监测到的场强(2160 kV)仅为粉堆底部场强(14709 kV)的1/7、粉堆高度为100 mm时粉堆表面的场强数据与标定数据相差20倍,不能实现对静电放电风险的准确、可靠监测。法拉第筒电荷量监测方法及感应电流积分电荷量监测方法的监测数据准确,可以实现对静电场强的可靠监测,但法拉第筒电荷量监测系统自身存在静电放电风险,而感应电流积分电荷量监测系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炸药 静电 场强监测 法拉第筒 感应电流 电荷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