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与多样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尚素琴 张红勇 +2 位作者 田赋斌 汝阳 周惠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4-1322,共9页
为明确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蝶类组成及多样性状况,选取保护区全部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的8个代表性样线:麻家寺(Ⅰ)、官滩沟(Ⅱ)、兴隆山(Ⅲ)、银山(Ⅳ)、红庄子沟-骆驼岘-马滩(Ⅴ)、秦家湾-徐家峡-分豁岔(Ⅵ... 为明确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蝶类组成及多样性状况,选取保护区全部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的8个代表性样线:麻家寺(Ⅰ)、官滩沟(Ⅱ)、兴隆山(Ⅲ)、银山(Ⅳ)、红庄子沟-骆驼岘-马滩(Ⅴ)、秦家湾-徐家峡-分豁岔(Ⅵ)、窑沟-双垄沟(Ⅶ)和马啣山(Ⅷ),进行蝶类调查,共采集蝴蝶标本1 271号,经鉴定隶属7科42属65种。蛱蝶科的种类数(21种)最多,眼蝶科的个体数(729只)最多,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39只)和凤蝶科(3只)都只有1种,是保护区的稀有物种。初步计算并分析了各样线的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境间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样线其蝴蝶的多样性不同,其中样线Ⅳ多样性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样线Ⅱ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均为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样线Ⅰ均匀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仅小于Ⅳ。样线Ⅷ的科数、属数、种数和个数都是最少,均匀度指数则最高。说明生境条件的变化对蝴蝶的多样性产生了影响,因此建议保护植被和环境以保证蝶类乃至其它生物的多样性。区系组成古北种占总数的46.154%,东洋种占3.077%,广布种占总数的50.769%。即保护区的蝴蝶以广布种为主,古北种明显多于东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纲 鳞翅目 多样性指数 物种丰富度 优势度指数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金秋艳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在分析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湿地环境及湿地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管理现状 对策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成龙 陶继新 +1 位作者 邵明勤 刘迺发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鸟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其中,山雀科和币鸟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提出了保护区每种生境... 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鸟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其中,山雀科和币鸟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提出了保护区每种生境都应保持一定面积,以便保护该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群落 多样性 阔叶林 混交林 针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管护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祁军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62-64,共3页
根据对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统计,兴隆山现有古树名木21株,共7种,其中大部分在旅游区,为兴隆山的旅游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是兴隆山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分析了兴隆山古树名木的资源和管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以及管... 根据对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统计,兴隆山现有古树名木21株,共7种,其中大部分在旅游区,为兴隆山的旅游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是兴隆山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分析了兴隆山古树名木的资源和管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以及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古树名木 现状 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爱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48-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分析了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种类,重点从5个方面论述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预防森林火灾的措施。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猪重现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涛 《甘肃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野猪在该区绝迹近半个世纪。2015年2月22日,红外感应相机监测到野猪重现该区,说明保护区具有野猪越冬避难所和指示周边农业区生态建设成效等意义。进而就...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野猪在该区绝迹近半个世纪。2015年2月22日,红外感应相机监测到野猪重现该区,说明保护区具有野猪越冬避难所和指示周边农业区生态建设成效等意义。进而就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提出几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猪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南小霞 白振清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指出了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区内分布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许多... 指出了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区内分布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为切实做好保护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应不断加强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有效预防突发性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陆生野生动物 疫源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野外巡护监测方法
8
作者 徐涛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从论述马麝野外巡护与监测的目的意义开始,结合马麝野外生活习性,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巡护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马麝 巡护监测 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与制约因素
9
作者 费千英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4期165-165,共1页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的需求,人们对返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们更关注养生、健康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兴隆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优美的环境倍受人们青睐,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旅游,使...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的需求,人们对返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们更关注养生、健康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兴隆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优美的环境倍受人们青睐,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旅游,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成为了热门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 森林生态旅游 发展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主要可食野生植物的营养成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郝正里 张学炎 +1 位作者 郭艳丽 李国林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马麝 野生植物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华北珍珠梅物候期对水热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世成 祁军 +3 位作者 张学炎 陈蕾 王静 孟秀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18-1824,共7页
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为蔷薇科珍珠梅属植物,具有抗病虫害等生态价值,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的灌木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华北珍珠梅2004-2007年及2012-2015年9种物候特征的观察,分析了华北珍珠... 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为蔷薇科珍珠梅属植物,具有抗病虫害等生态价值,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的灌木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华北珍珠梅2004-2007年及2012-2015年9种物候特征的观察,分析了华北珍珠梅各物候期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物候期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华北珍珠梅的春季物候期多数呈现推迟趋势,而秋季物候期主要呈现提前趋势,整个生长季的时间每年缩短达15.49d。华北珍珠梅物候期的变化趋势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与4月份的平均气温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发芽期与2月份降水量,抽枝期与5月份降水量以及果实膨大期与7月份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果实成熟期与10月份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受水热条件影响的华北珍珠梅生长季的缩短不仅会降低其生长繁殖,也会减少灌木层的郁闭度,不利于生活在灌木层的动物,如濒危物种马麝(Moschus sifanicus)等的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 华北珍珠梅 物候 温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红勇 杨宝生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5-26,46,共3页
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兴隆山保护区昆虫主要集中在海拔2 000~2 600 m范围内.昆虫种类数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但2 000 m梯度的种类数量(316种)低于2 200 m和2 400 m(676种和423种).从... 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兴隆山保护区昆虫主要集中在海拔2 000~2 600 m范围内.昆虫种类数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但2 000 m梯度的种类数量(316种)低于2 200 m和2 400 m(676种和423种).从3类昆虫在各梯度的分布来看,2 200 m处的有害昆虫和天敌昆虫种类最多(217种和71种),但2 000 m处的有害昆虫所占比例最高(34.49%),而天敌昆虫所占的比例在3 200 m处最高(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海拔高度 昆虫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监测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兴波 周惠丽 +4 位作者 张红勇 彭鹤年 王召龙 白映禄 尚素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74,共8页
【目的】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进一步了解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而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以维护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方法】2016―2018年连续3年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 【目的】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进一步了解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而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以维护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方法】2016―2018年连续3年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进行蝶类生物多样性监测,选取6条样线,即:样线Ⅰ(代家窑)、样线Ⅱ(火烧沟)、样线Ⅲ(范家山)、样线Ⅳ(香沟门)、样线Ⅴ(红庄子)、样线Ⅵ(徐家峡)。计算各样线蝶类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等,并分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的群落特征和区系组成。【结果】2016―2018年连续3年共采集蝴蝶标本4618号,经鉴定隶属7科64属100种,其中眼蝶科(2473号)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喙蝶科(仅1号)为保护区的稀有种。多样性分析表明:样线多样性为样线Ⅰ>样线Ⅵ>样线Ⅲ>样线Ⅳ>样线Ⅱ>样线Ⅴ,均匀度指数为样线Ⅱ>样线Ⅴ>样线Ⅵ>样线Ⅰ>样线Ⅳ>样线Ⅲ,物种丰富度为样线Ⅲ>样线Ⅳ>样线Ⅰ>样线Ⅵ>样线Ⅴ>样线Ⅱ。相似性分析表明:样线Ⅱ和样线Ⅴ为极不相似,样线Ⅰ和样线Ⅲ、样线Ⅰ和样线Ⅳ、样线Ⅲ和样线Ⅳ均为中等相似,其余样线两两间为中等不相似。区系组成表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100种蝴蝶中古北种56种,占蝴蝶总种数的56%;东洋种2种,占蝴蝶总种数的2%;广布种42种,占蝴蝶总种数的42%。【结论】单一生态系统中蝴蝶群落的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较低,复杂生态系统的蝴蝶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 自然保护区 蝶类监测 多样性指数 物种丰富度 优势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世成 王建军 汤列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4,199,共5页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昆虫已知15亚科93属177种。根据动物地理分布将这些昆虫划分为古北界、东洋界及古北-东洋界共有种(包括古北界南扩和东洋界北迁种类)3种类型。对种数≥10的亚科区系分析表明,杂夜蛾亚科(Am ph ipyrinae)、金翅夜...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昆虫已知15亚科93属177种。根据动物地理分布将这些昆虫划分为古北界、东洋界及古北-东洋界共有种(包括古北界南扩和东洋界北迁种类)3种类型。对种数≥10的亚科区系分析表明,杂夜蛾亚科(Am ph ipyrinae)、金翅夜蛾亚科(P lusiinae)、剑纹夜蛾亚科(A cron ictinae)古北界种类为优势种。强喙夜蛾亚科(O ph iderinae)则以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类为优势种。夜蛾亚科(N octu inae)、冬夜蛾亚科(H aclen inae)则为古北界,古北与东洋共有种所占比例基本接近。从整个夜蛾科来看,古北界成分与古北东洋界共有种是兴隆山夜蛾类昆虫区系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 昆虫区系 兴隆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中华鼢鼠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勇 杨宝生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65-67,共3页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中华鼢鼠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鼢鼠灵(当归)毒饵防治落叶松人工林中中华鼢鼠3a中的防效分别为52.16%、52.99%和53.53%,低于其它地方所做的试验结果,需进一步研究寻找原因。纸壳电雷管炸灭法对中华鼢鼠的防效3a分别为89...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中华鼢鼠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鼢鼠灵(当归)毒饵防治落叶松人工林中中华鼢鼠3a中的防效分别为52.16%、52.99%和53.53%,低于其它地方所做的试验结果,需进一步研究寻找原因。纸壳电雷管炸灭法对中华鼢鼠的防效3a分别为89.74%、90.21%、91.34%,春季一次处理可控制其危害,但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使用规定,确保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中华鼢鼠 鼢鼠灵 纸壳电雷管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蝴蝶资源(一)(鳞翅目:弄蝶科)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远林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记录了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弄蝶科昆虫共 1 0种 ,分属于 7属 ,其中有 5种系在兴隆山保护区首次发现 ,3种为甘肃新记录。
关键词 弄蝶 采集记录 分布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蝴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蝴蝶资源(二)(鳞翅目:凤蝶总科、灰蝶总科)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远林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7-21,共5页
记录了近年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采集到的一些鳞翅目蝶类昆虫 ,经整理鉴定 ,共计 2总科 4科30属 5 3种 ,其中有 9属 2 1种系在兴隆山保护区首次发现 ,4属
关键词 甘肃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蝴蝶资源 鳞翅目 凤蝶总科 灰蝶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蝴蝶资源(三)(鳞翅目:蛱蝶总科)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远林 施泽梅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8-21,25,共5页
记录了采自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蛱蝶总科蝶种计3科33属40种,它们分别隶属于喙蝶科1属1种,眼蝶科13属14种,蛱蝶科19属25种,其中有1科7属8种系在兴隆山保护区首次发现,1属1种为甘肃新记录。
关键词 蝴蝶资源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鳞翅目 蛱蝶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新增植物资源——锦葵科、豆科 被引量:9
19
作者 裴应泰 潘世成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0-11,13,共3页
通过对兴隆山植物资源的调查整理,发现本底上没有记载的2科4种植物为兴隆山首次发现,其中窄叶野豌豆为恶性杂草,冬葵和白香草木樨为药用植物,黄香草木樨和白香草木樨为优质饲料。
关键词 新增 植物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蕾 徐涛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2期181-182,共2页
指出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包罗了从温带到寒温带的景色,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温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基于此,针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气候和土壤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 气候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