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文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邹涛春 王琴 +1 位作者 刘琴利 许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兴文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目前,兴文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者缺乏...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兴文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目前,兴文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者缺乏科学的绿色防控理念与知识、主动参与度不高,绿色防控技术单一、集成程度不高,示范推广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资金投入不够,病虫害测报体系不健全,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缺乏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前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兴文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兴文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可持续、有序、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在兴文县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立志 刘丽芳 +1 位作者 谢忠良 杨远萍 《四川蚕业》 2019年第3期28-28,33,共2页
兴文县多年来通常按照主干1尺(33.3cm)、第一支干7寸(23.3cm)、第二支干5寸(16.7cm)的“1-7-5”桑树养型标准建设桑园,需三年养成投产基本树型,第四年进入丰产期,树型养成慢,投产周期长。2018年兴文县石海茧丝绸公司科技团队在省蚕业管... 兴文县多年来通常按照主干1尺(33.3cm)、第一支干7寸(23.3cm)、第二支干5寸(16.7cm)的“1-7-5”桑树养型标准建设桑园,需三年养成投产基本树型,第四年进入丰产期,树型养成慢,投产周期长。2018年兴文县石海茧丝绸公司科技团队在省蚕业管理总站的指导下,开展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的探索试验,探索在嫁接良桑栽植基础上.如何实现当年定干养型、当年采桑养蚕,取得了初步成功:好田好地及肥培管理较好的新栽桑园一年完成养型,山坡地土质稍差的新栽桑园一年半年完成养型,实现快速丰产建园。今年我县进一步总结与改进养型技术,去冬今春全县新栽桑园708.3hm^2( 10625亩),全面推广快速丰产建园技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园技术 肥培管理 树型养成 丰产期 山坡地 蚕业 兴文县 探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文县植保统防统治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琴 邹涛春 刘丽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4期57-58,共2页
为解决兴文县植保统防统治发展中存在的小农户认识不足、组织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组织风险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结合实际,笔者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今后兴文县植保统防统治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统防统治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文县高标准农田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诗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年第3期13-14,共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部分区域虽有灌渠和蓄水工程,但是田间工程不配套,管理机制滞后,出现了农田灌排设施老化失修、有水引不来、有水排不成、抗旱排涝能力下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现代...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部分区域虽有灌渠和蓄水工程,但是田间工程不配套,管理机制滞后,出现了农田灌排设施老化失修、有水引不来、有水排不成、抗旱排涝能力下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兴文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存在问题仔细分析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文县:扎实开展“大运会”暨秋收期间农机安全综合治理
5
作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4期31-31,共1页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兴文县秋收工作有序展开,农机安全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严防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兴文县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大运会”暨秋...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兴文县秋收工作有序展开,农机安全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严防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兴文县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大运会”暨秋收期间农机安全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安全工作 大运会 兴文县 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 秋收 全面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蒙山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新路——兴文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6
作者 高伟 刘桂孙 +4 位作者 魏彬 刘琴利 范泽荣 王静 鲜菲 《四川蚕业》 2021年第2期5-6,22,共3页
1基本情况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4万人,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兴文县保持定力、专注发展,坚持将蚕桑... 1基本情况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4万人,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兴文县保持定力、专注发展,坚持将蚕桑产业作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全力推动蚕桑产业较快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县12个乡镇89个村栽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6780hm^(2),养蚕户10000余户,养蚕6.5万张;蚕茧产量325万kg,平均单产达50kg;产值1.1亿元,户均养蚕收入1.1万元,人均养蚕收入2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桑园面积 蚕桑产业 蚕茧产量 乌蒙山区 兴文县 养蚕户 四川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兴文县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7
作者 向元智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
2018年兴文县引进旌1优华珍、隆两优黄莉占和内5优5399等品质达到《优质稻谷》二级以上的水稻品种26个,以宜香优2115作对照,在3个点进行了同田试验,有晶两优534、宜香优4245等15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建议农户购买宜香优2115和产量比... 2018年兴文县引进旌1优华珍、隆两优黄莉占和内5优5399等品质达到《优质稻谷》二级以上的水稻品种26个,以宜香优2115作对照,在3个点进行了同田试验,有晶两优534、宜香优4245等15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建议农户购买宜香优2115和产量比宜香优2115高的晶两优534、宜香优4245等品种,且要注意良种良法相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甘薯小象甲的危害与防控建议
8
作者 杨翠芹 余丽萍 +4 位作者 郑顺林 王西瑶 王强 王琴 邹涛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4-87,共4页
四川是全国甘薯生产面积最大的省份,甘薯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家畜饲养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小象甲是四川地区危害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和成虫均能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本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文章简... 四川是全国甘薯生产面积最大的省份,甘薯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家畜饲养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小象甲是四川地区危害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和成虫均能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本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文章简要概述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并从监测预警、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方面给出了甘薯小象甲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四川地区甘薯小象甲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危害 防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川蚕31号”试养初报
9
作者 刘立志 卢梦瑶 +3 位作者 高伟 蒋亚明 张程 肖文福 《四川蚕业》 2025年第1期27-28,共2页
2024年秋蚕期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进行了“川蚕31号”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易饲养、单产高,清洁净度好,能缫高品位生丝,适宜在川南蚕区推广饲养。
关键词 川蚕31号 试养 试缫 技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桂孙 王琴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细菌性条斑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苗)药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范泽容 《农家科技》 2024年第8期17-19,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川省兴文县作出了探索和创新。2022年,四川省兴文县委、县政府将中(苗)药材产业纳入全县“1+3+4”农业产...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川省兴文县作出了探索和创新。2022年,四川省兴文县委、县政府将中(苗)药材产业纳入全县“1+3+4”农业产业体系,利用“粮食+中(苗)药材”复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中(苗)药材产业,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000~4000元。按每人3亩计算,人均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 兴文县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业振兴 增加收入 探索和创新 实践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理念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2
作者 范泽容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20-122,共3页
药材质量是中医临床守正创新的根本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持续振兴的根本保障。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做到产业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兴文县中(苗)药材产业为例,从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理念出发,针对品种资源混... 药材质量是中医临床守正创新的根本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持续振兴的根本保障。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做到产业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兴文县中(苗)药材产业为例,从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理念出发,针对品种资源混乱、农药化肥使用过度等问题,对标GAP基地认证、“三无一全”倡议等,提出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野生资源开发、科学规范种植、加强溯源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村闲置土地利用、乡村产业振兴、药材产业发展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生态种植 粮药复合模式 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栽幼桑快速养型简易操作要点
13
作者 刘立志 刘桂孙 +1 位作者 高伟 王焱勤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
2018年,在省市蚕业管理部门的安排指导下,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在兴文县共乐镇原大沙坝村3组徐淑梅家,利用2017年12月在水稻田栽植的“农桑14号”,探索新栽桑幼桑“一干两支四分杈”快速养型法,获得成功并在全省交流推广。在近几年... 2018年,在省市蚕业管理部门的安排指导下,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在兴文县共乐镇原大沙坝村3组徐淑梅家,利用2017年12月在水稻田栽植的“农桑14号”,探索新栽桑幼桑“一干两支四分杈”快速养型法,获得成功并在全省交流推广。在近几年的推广应用中,发现原有方法(老方法)还可改进。本着越简单更易操作的技术才是蚕农需要的原则,通过对新栽幼桑“农桑14号”养型方法的进一步探索,现已形成更简单的操作处理方法(新方法),并适应好田好地、坡地和瘦地等不同地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海 茧丝绸 操作处理 兴文县 地力条件 水稻田 简易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三结合、四精准”非洲猪瘟防控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华江 曹飞 +13 位作者 何招富 黄国勋 胡定义 明佳星 罗鑫 李常银 覃萍萍 姚玲 徐玉铃 何泽兰 陈云峰 范炜 曹国志 王昕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6期5-7,39,共4页
非洲猪瘟发生已有100年,由于病毒的特殊性,至今没有法定疫苗用于免疫,亦无有效的西药可以治疗。使用“三结合、四精准”非洲猪瘟防控法,以做好生物安全堵疫源,合理使用中药健猪体,科学消毒灭源杀病毒为重点抓手,可有效地预防非洲猪瘟发... 非洲猪瘟发生已有100年,由于病毒的特殊性,至今没有法定疫苗用于免疫,亦无有效的西药可以治疗。使用“三结合、四精准”非洲猪瘟防控法,以做好生物安全堵疫源,合理使用中药健猪体,科学消毒灭源杀病毒为重点抓手,可有效地预防非洲猪瘟发生;对已发疫情地区和被病毒污染的养殖场(户),严格落实精准检测要早,精准清除要快,精准用药要足,精准消毒要巧的四项措施,可将疫情迅速控制,为生猪稳产复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中药 消毒 防控 非洲猪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文蚕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15
作者 曾义 陈小勤 《四川蚕业》 2020年第4期25-26,共2页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下辖12个乡镇,其中蚕桑产业基地乡镇8个。近年来,兴文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栽桑养蚕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按“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开...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下辖12个乡镇,其中蚕桑产业基地乡镇8个。近年来,兴文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栽桑养蚕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按“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着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探索“桑+N”循环发展新模式,开展桑园综合利用。2019年全县蚕桑面积达到9.1万亩(0.6万hm^2),养蚕户1.1万户,养蚕8.1万张,生产蚕茧43.5万t,蚕农售茧收入2.0亿元,养蚕户人均收入3668.4元,综合产值超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导产业 精准扶贫 综合产值 脱贫攻坚 蚕桑产业 万户 立体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